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孔子和《论语》有很多专家研究 ,也有很多专家来评价。我重读《论语》不是评价《论语》 ,也不是评价孔子。我重读《论语》———兼谈我读书 ,是谈我如何读《论语》的 ,读《论语》有什么收获 ,而且通过我读《论语》有何收获 ,得出我该如何读书。为什么叫重读《论语》呢 ?因为4岁到9岁的时候我读过《论语》 ,后来就没有再读 ,直到我当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以后 ,我又仔细读了好几遍 ,感觉大不相同。重读《论语》有以下四个体会 :一、要把握整体我读《论语》时感到 ,《论语》里面关于一个学习者、一个要求进步的学生对待学习、对待思考的关系解决…  相似文献   

2.
廖欣怡 《辅导员》2014,(5):52-52
这学期,我读了很多书,有《一年级的小豆豆》《不一样的卡梅拉》《小怪物就是我》等,其中我最喜欢和妈妈一起读的那套《开心的米莉茉莉》。  相似文献   

3.
课例展示  两名学生主持。  主持女:先读课本,学过的课文咱们就不读了,下面读没学过的课文。  主持男:谁来读?请这一行和这一行吧,每人选一段来读,开始。(学生乘火车读,在读的同时,屏幕上显示学生读的内容。)  生:我读的是第五册第1课《晨读》第1自然段。  生:我读的是第九册16课《鸟的天堂》第9自然段。  生:我读的是第七册13课《十里长街送总理》第1自然段。  生:我读的是第七册12课《我们家的猫》第2自然段。  生:我读的是第六册19课《雨中》第2自然段。  生:我读的是第七册19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相似文献   

4.
我喜欢读书     
我喜欢读书。在我很小的时候,母亲就给我讲了《白雪公主》、《卖火柴的小女孩》、《西游记》等故事。稍大一点,她又教我一些唐诗宋词,什么“老夫聊发少年狂”,什么“黄河之水天上来”,什么“尘埃不见咸阳桥”等等,我现在还记忆犹新。也正是在那时,我立誓长大一定要读好多好多的书来丰富自己。岁月悄悄地流逝,我也渐渐地长大。长大的我喜欢读书,读邓皓的浪漫,读鲁迅的泼辣,读马克·吐温的幽默,读托尔斯泰的朴实。而且,我更喜欢读名家名著,什么《红楼梦》、《茶花女》啦,什么《红与黑》、《牛虻》啦,我着实读了不少,我从他们那里寻求着来自心…  相似文献   

5.
我爱书,尤其喜爱文学作品,是她给我插上了想象的翅膀,让我在文学这一广阔的天空中翱翔:读《论语》,我感慨仁之博大;读《庄子》,我感叹生之易逝;诵《孙子兵法》,我略通韬略;诵《三国志》,我通晓历史;吟唐诗,我抑扬顿挫;读《曾国藩传》,我铭记志坚毅励;  相似文献   

6.
我常为自己几年的坚持终见成效而欣喜。当有的孩子捧着五花八门的《小学生优秀作文》、《小学生作文指导大全》大读特读的时候,我却带着我的学生读儿歌,读童话,读寓言,读儿童诗、儿童散文、儿童小说,读近、现代的经典作品、当代的优秀作品。当有的孩子回家埋头于《每课一练》、《形成性练习》、《单元测试ABC》的时候,我却只要求学生选做其中的几题,省下宝贵的时间让孩子们读课外书、写日记。当有的孩子对着教材中不变的命题作文冥思苦想的时候,我却正和我的学生们拟自己喜欢的作文题目……我的种种做法源自我对作文教学的两点感悟。一、…  相似文献   

7.
正认识肖复兴源于他的作品。读《父亲手记》与《我教儿子学作文》,我看到的是一个好父亲;读《和当代中学生通信》与《一个女中学生的日记》,我看到的是一个好老师;而读《我的读书笔记》,我看到的是一个好读者——一个好读书的人。根据阅读经验,原以为《我的读书笔记》是一本"读后感"的合集,从中可以看到到底是哪些书给一个作家打下了精神与艺术的底子。可是,开卷发现,他只是在给你讲故事。  相似文献   

8.
阅读与竹篮     
“老师,我觉得您给我们这么多阅读课和阅读时间是没用的,是在浪费我们的学习时间。您经常说:做人欲脱俗气,第一是读书,第二是多读书,第三是有系统、有选择地读书。我姑姑是个老师,她也常常劝我要多读书。于是,我不停地读,读《红楼梦》、《安娜卡列尼娜》,读《汤姆叔叔的小屋》,读《西游记》、《爱的教育》……  相似文献   

9.
今天,我想借此机会向大家提出一个倡议:开展读《论语》,学做人活动。为什么要提倡读《论语》?我想从以下几点作一个简单的说明。一、提倡读《论语》是当前国学教育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要读一些中华经典--序《〈老子〉〈论语〉今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庆刚去 ,重阳又来。秋风今是 ,不是春光 ,胜似春光 ,战地黄花分外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长征路上 ,佳音频传 ,喜事迭出。《〈老子〉、〈论语〉今读》(以下简称《今读》)也即将出版。我热烈祝贺《今读》出版 ,我的祝贺是发自我的感情与作者的感情谐振的真情 ,心心相印。我校涂又光先生讲得极为深刻 :在基督教世界 ,几乎每人都得读一本书 ,《圣经》 ;在伊斯兰世界 ,几乎每人也都得读一本书 ,《古兰经》 ;那么 ,我们中国呢 ?也得如此 !读什么 ?读《老子》与《论语》。作为中国高级人才 ,还得再读一些中国经典著作。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 ,我…  相似文献   

11.
理想有多高     
小学一年级时,母亲借来《高玉宝》,给我一字一句地通读,勾起我对文字的兴趣。第二年,母亲借来《艳阳天》和《金光大道》,她读一段,我读一段,两人交错着读完,我成了班里认字最多的学生。三年级,凡是母亲借来的长  相似文献   

12.
让阅读滋养心灵每一个成功的教育者谈经历时,都会首先想到读书对于自己巨大的影响,李希贵亦不例外。他说:读书,使我顿悟了教育;教育,使我顿悟了人生。他读《掌握人性的管理》,读《经营人生的智慧》,读《理解艺术》;他读林清玄,读叔本华,读尼采;他读散文、哲学、教育学。然后,他幡然领  相似文献   

13.
读幼儿园的时候,我最喜欢读妈妈给我订阅的《幼儿画报》、《小朋友》、《儿童时代》了。现在,我读一年级了,《小星星》成了我最好的朋友。爱动脑筋的“百变陶淘”,笑破肚皮的“开心校园”,生动有趣的“迷糊豆和小人精”,还有教我们学会读书的“星星读书会”,“一·一班的故事”  相似文献   

14.
读《孩子天地》读出快乐和美丽读出山水花鸟的春光享受优美纯真的大自然读《孩子天地》读出课本之外的风雨读出万物的千奇百怪好一个缤纷夺目的世界读《孩子天地》读出发芽和拔节读出字词句章的幻想是我可爱的精神家园读《孩子天地》读出眼里激动的热泪像新麦颗粒饱满你就是最美的一粒……我可爱的精神家园——读《孩子天地》有感@段恕海!云南  相似文献   

15.
红楼梦     
我可不知道你读没读过文学名著,或者读过多少文学名著。不过,什么《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聊斋志异》《水浒》等你肯定听说过。多读文学名著最好,如果自己不喜欢读,大人们又非得让读怎么办,我给你出个主意,你就说,我小,我读一点点。其实呢,这一点点就是要了解一些名著的大概意思。大概意思由谁来告诉你,还用问吗?就是“名著·一点点”栏目呗!  相似文献   

16.
其一:《柳毅传》 语文教材的课文,有教读课文和自读课文两种。我以为,自读课文应该是检验教读课文教学效果的主要窗口。我曾在《柳毅传》的教学中,作了一次创造性自读教学的尝试,现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7.
首先,带领朗读,让家里天天听听读书声.孩子上小学前,我给他读儿歌读童话读寓言;孩子上小学一年级时,我给他读古诗读《三字经》;现在,孩子上小学二年级,我给他读杂志读《爱的教育》读《三国演义(白话版)》读书的形式多样,有个读与共读,有抽段读与按序读,有配乐与清读,有家庭换角色读与定角色读,还可以背诵.  相似文献   

18.
我幼年曾受过一段私塾教育。当时读了《论语》读《孟子》,读到《滕文公章句上》的时候,我的私塾生活遽尔中止,《孟子》便没有读完。后来不记得在哪一年的冬天,忽然立意要将《孟子》通体读过一遍,于是拣定了阴历开岁的大年初一,我把自己反锁在一间空屋里,自限一天读完一  相似文献   

19.
体会经典作品的无穷魅力我曾说过,一个作者的创作史就是一个人的心灵成长史。幸运的是,我在心灵成长的初级阶段,接触到的是些优质的经典作品。它们强大的磁场,让我步履坚定,目不旁视,越来越接近人类精神家园的旖旎丰腴之地。我阅读经典的顺序与那些经典作品的写作顺序基本一致: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读《鲁宾孙漂流记》《格列佛游记》;高年级的时候,读《傲慢与偏见》《少年维特的烦恼》《红与黑》《欧也妮·葛朗台》《基督山伯爵》《茶花女》《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红字》《大卫·科波菲尔》《简·爱》《呼啸山庄》《罪与罚》《包法利夫人》《安娜·卡列尼娜》;上了初中以后,再读《追忆似水年华》《飘》《西线无战事》《麦田里的守望者》《苍蝇》《荒原》《变形记》《等待戈多》《广岛之恋》《第二十二条军规》《百年孤独》《告别圆舞曲》,读博尔赫斯、茨威格、里尔克、叶芝、阿波利奈尔、伍尔夫、乔伊斯这些人。当然也有一些例外的情况,比如莎士比亚、易卜生的戏剧我是上高中之后才开始仔细读的,而马克·吐温和契诃夫的小说却在小学三年级就读过了。再比如我之前读日本作家的作品非常少,上了高中才系统地读了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夏目漱石、  相似文献   

20.
1903年 8岁 乌镇 入乌镇立志初等小学,国文课学《速通虚字法》和《论说入门》、修身课读《论语》。始读《西游记》、《后西游记》。 1907年 12岁 乌镇 进乌镇高等小学(植材小学),在国文课上读《易经》、《礼记》、《左传》、《孟子》。始读《三国演义》,又读《野叟曝言》等小说。 1910年 15岁 湖州 2月 入湖州府中学堂。读《诗经》、《乐府》,《庄子》,《墨子》、《荀子》、《韩非子》、唐诗。在南京参观“南洋劝业会”期间,购《世说新语》。“在回湖州的旅途中,我把《世说新语》反复看了两遍。”(茅盾《我走过的道路(上)》)。仿《庄子·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