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所界定的隐秘传播,主要宣传与主流文化和主流意识形态不同的民间文化和非主流的价值观。在传播媒介上,选择以微信、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和以无秘为代表的匿名社交媒体为主;传播内容上,以不被传统媒体和官方支持的敏感信息为主;在传播范围上,相对小众和局部,是对特定受众具有一定影响的传播方式。隐秘传播,作为古老的传播方式之一,对于文化的传承、真理的探寻都曾起过积极的作用。如今,在新媒体迅猛发展的趋势下,许多传播方式呈现出新的变化和特点,隐秘传播也是其中之一,本文将阐述新媒体时代下隐秘传播新的发展和变迁。  相似文献   

2.
网络视听节目传播是互联网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播主体、传播方式和手段上具有许多与传统媒体不同的特点。分析网络视听传播的演进历程,准确把握其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创新思维,积极探索网络视听节目传播监管的有效途径,推动网络文化繁荣发展,是当前管理部门匾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杨寅红  赵婧 《新闻世界》2011,(8):114-115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传播作为一种新的传播方式越来越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中,网络传播媒体已经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网络传播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决定了这种新型传播方式仍然需要把关人,但传统的把关人理论显然已经不再适应新型的传播方式的需要,网络传播背景下的新把关理论应运而生。本文就当下网络传播的现状、网络传播把关人理论等相关问题进行论述研究。  相似文献   

4.
王清平 《新闻传播》2023,(3):102-103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逐渐形成新型的新闻传播方式,也就是网络新闻传播方式。因此,本文提出了网络新闻传播对传统新闻传播的影响研究。从网络新闻传播与传统新闻传播的传播方式、传播时间与区域的限制、传播方式的多样化以及两种新闻传播方式相融合等多个方面进行研究与分析,并提出合理建议。希望通过这次研究,可以推动我国新闻传播类型多样化发展,从而整肃网络环境,正确引导舆论,提高新闻的时效性与真实性。  相似文献   

5.
在上世纪的最后十年,信息化的发展浪潮席卷了全世界,并且网络的触角也蔓延到全球的各个角落、各个领域,在新闻领域,同样出现了网络新闻传播,并且得到了迅猛发展,成为一种新兴的新闻传播方式。文章对网络新闻传播产生社会影响力的一种特殊模式——"二级传播"加以阐述,并分析了网络新闻传播对社会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新媒体发展促使客家文化的传播方式发生转变,它需要适配于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力评估方式.本文梳理新媒体时代客家文化网络传播力的评估目标、对象和范围,在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通过维度考察和指标设置等步骤,尝试提出客家文化网络传播力的评估指标体系.最后,本文对客家文化网络传播力评估的未来研究思路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李晓华 《编辑之友》2010,(10):63-64
网络传播与传统传播的"铁轨效应"指的是作为两种强大的传播方式,网络传播不会取代传统传播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唯一传播方式,网络传播也不会真正与传统传播融合成为大众传播的一部分,它们就像是一条笔直延伸的铁轨,两根铁轨平行向前,又有枕木为基并且相互连接,并以这样的承载方式,信息就像列车一样向前飞驰.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数字化传播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科技传播的方式开始出现了改变,由传统媒体传播逐渐过渡到网络及数字化传播。传播方式的变革必然会促进其传播功能上的改变。通过对新媒体时代传播方式的探究,可以发现新媒体对科技传播的三大主流功能产生了巨大影响,并有效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我国科技传播的创新研究。本文就新媒体下科技传播的发展开始入手,分析了科技传播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了出具有研究意义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9.
孟玲 《网络传播》2005,(1):63-63
网络媒体的诞生给图片传播带来了引人瞩目的变革,网络的发展影响了图片作为一种信息产品的传播方式,图片的传播由过去简单的照片实物的人际传播与以纸质媒体为主的大众传播方式,逐渐演变成为一种以网络为核心的多元化传播方式。  相似文献   

10.
网络广告的口碑传播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于潇 《新闻界》2007,(3):101-102
中国网络用户在2006年已经过亿,网络传播的影响力愈加强烈,网络广告由于本身良好的互动性和针对性越来越受到传播机构的重视,口碑传播方式利用网民之间的人际传播方式使讯息迅速扩散传播,广告专业人士应深入了解网络广告口碑传播的特点,利用口碑传播策略提升网络广告价值。  相似文献   

11.
雷莉 《传媒》2016,(22):65-67
网络彻底改变了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与格局。网络技术发展延伸和扩大了人文关怀的同时,却又张扬了人性恶的一面,网络传播中急功近利、泛娱乐化现象大行其道,而人文精神的传播变得越来越稀缺化、边缘化。笔者认为必须从全社会着手,培育提高公众的人文意识,强化网络传播中把关人的作用,深刻认识人文精神在网络传播中具有的独特价值和生命力,使人文精神在网络传播中成为一种文化自觉,共同把网络空间打造成人类美好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2.
刘娟 《新闻传播》2005,(11):44-46
网络电视实现了电视与网络在传播模式上的强强联合,具有与网络或电视完全不同的传播文化结构。首先,发散性传播方式促使了传统电视受众线性思维解构;其次,网络与电视单传播语境界线的消解,使同域或异域文化圈中的不同文化的交流远远超出了以往任何一类传播文化形态;最后,多媒体技术使传统电视的大众文化特质进步向传播文化方向发展,令传统传播文化的公信度、厚重度呈弱化趋势,使网络电视文化从一开始就具有了阴显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3.
在网络逐渐普及的情况下,网络传播对新闻传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赋予了新闻传播新的内涵。本文从线索获知途径、新闻价值取向、新闻传播方式、舆论导向、新闻语言等几个方面,来阐述网络传播对新闻传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技术的迅猛进步,网络传播也得到了飞速发展。网络传播作为一种最新的现代化传播方式,有着与传统媒体截然不同的新特征,尤其是网络传播进入多媒体阶段后,其自有特征就更加明显,可以说,多媒体阶段是网络传播发展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5.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的传播方式从远古的图腾、火光、敲鼓、舞蹈、语言和文字,逐渐演变为现代化的手机、计算机、多媒体等高科技传播途径,人类阅读方式的转变使其重新进入“读图时代”,这是借助了互联网技术而产生的更为直接的、海量的信息传播方式。现今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的传播方式和媒介不再拘泥于一种形式,而博物馆作为研究、收藏、陈列和展示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场所,也是信息传播的媒介之一。本文将从博物馆视角来探讨信息的视觉传播,浅析在视觉文化下博物馆视觉传播的新模式以及视觉传播方式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6.
论网络传播的危机公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传播作为一种全新的传播方式,有着与传统传播媒体截然不同的新特征,它给我们提供了最快捷、便利的传播方式.当我们享受着网络传播的快捷、便利的传播方式带来的乐趣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系列负面作用,如意识形态和文化渗透、假新闻假信息传播、个人隐私遭到侵犯、知识产权遭到侵犯,等等.当网络中假新闻、假信息、不利消息或负面新闻出现时,若我们不巧妙运用公关手段及时去化解它,而任由负面消息在网络中传播,那将可能演变为网络危机.严重的话将会令一个人名誉受损、企业破产、政府公众信誉下降,因此当网络危机出现时,我们应及时运用公关手段防止危机蔓延,化解各方面的矛盾,减轻网络传播危机带来的损害,把握机遇化危为机.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先对"音频网络传播"进行了界定。然后从内容到形式,从传播方式到终端分析了音频网络传播的样态。提出了7种音频网络传播的主要方式,并对音频网络传播方式的历史进行了概述。本文的最后对如何在现阶段提高音频的网络传播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网络博客和播客作为新兴的传播媒体在当前社会中的不可或缺的一种媒体的传播方式,它们的产生和兴起在一定程度上归功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播客和网络播客在一定程度上是新闻传播的另外一种方式,本文就从传播学的角度对网络博客与播客的传播模式进行分析,希望两者能够按照正常的传播模式进行传播。  相似文献   

19.
正从历史上看,文学的传播方式大体经历了口头传播、纸质传播、网络传播三个阶段。其中,纸质传播是主要、普遍的传播手段,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传播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网络和通讯技术的进步,一种新的网络传播方式——微信订阅号,开始在文学包括公安文学的传播中发挥独特的作用。微信及微信订阅号微信是腾讯公司2011年发布的一款信息交流软件,其以简单的使用技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种基于网络和数码技术的新型传播方式,手机短信具有多元传播、社会动员和政治参与的功能。本文通过案例分析短信传播效果,探讨新型传播在信息控制背景下的政治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