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出版参考》2007,(10X):8-9
有人说“传统出版是草,互联网是羊,手机、移动是狼。”手机阅读的兴盛不仅深刻地影响了阅读习惯,而且更改变了出版市场。手机因其普及率高,而且使用方便,可以说正在成为迅速崛起的新媒体。据了解,国内部分潮流作者已经开始通过手机平台发布其最新著作。面对“手机出版”,[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新媒体改变了青少年的阅读习惯,如今他们主要是通过手机、电脑及其他电子设备进行阅读。阅读方式的颠覆性改变,使得青少年获取信息更加便捷,也更加全面地满足了青少年的阅读需求。但是,如若放任随意性阅读和“碎片化”阅读习惯的养成,会对青少年的阅读质量产生弊端。因此,媒体应发挥自己的力量和社会责任感,协同学校、家庭和政府一起,对新媒体环境下青少年的阅读方式进行引导,帮助其增强鉴别能力,加强经典阅读,培养完整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3.
黄薇 《新闻爱好者》2011,(12):60-61
手机媒体开辟了新闻传播活动的新领域,减少了媒介传播的障碍,快速地吸引受众的参与。手机作为“装在口袋里的媒体”极大地迎合了受众快速阅读的心理,同时具备移动性、便携性等优势,迅速成为现代社会传递信息的主要媒介之一。快节奏的工作生活方式,使手机媒体的移动阅读模式受到了大家的追捧,这种快餐式的阅读更适用于零碎时间的浅阅读,因其贴身性、便捷性、互动性、移动性、私密性的特性受到高度认可。本文阐述了手机媒体及其传播特点,根据手机媒体的传播特点体现了手机移动模式的优势及其面对的新挑战。如何应对挑战以便更好地为广大受众服务。  相似文献   

4.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手机阅读已成为人们阅读的主流方式,改变着人们的阅读习惯。分析手机阅读的特点及其对青少年阅读习惯的影响,针对青少年的身心特点,提出图书馆对青少年进行手机阅读指导服务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正近两年,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移动智能终端的广泛普及,尤其是手机以其方便携带、功能全面的优势,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不仅影响着人们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也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了解世界、进行阅读的重要通道。人们的阅读习惯发生极大改变,移动阅读正逐渐成为人们阅读的主流方式。其中,手机作为携带最为方便且普及率最广的移动终端,满足了大众随时随地进行阅读的需求,基  相似文献   

6.
新媒体涵盖了所有的数字化媒体形式,它包括有数字化的传统媒体、网络媒体、移动终端媒体、数字期刊及数字电视等,其概念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青少年读者在新媒体背景下的阅读习惯逐渐形成浅阅读、杂阅读、参与阅读、偏向性阅读以及使用手机阅读的特点。对于新媒体的普及,不应采取单一态度看待,因为它在影响青少年阅读方面,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推进青少年阅读的途径策略包括积极看待新技术、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营造新媒体阅读空间、提供远程阅读服务以及开展读者活动。  相似文献   

7.
十余年间,电子书经历三代更叠,成为与手机和电脑并肩的掌媒和随身媒体。电子书的创新性在于以介于手机与笔记本电脑之间的屏显尺寸,精准地为受众提供了阅读媒体,而非浏览媒体和娱乐媒体,从而为图书、报纸和杂志等平面印刷媒体在移动互联时代的传播提供了全新载体。而电子书由第一代演变至第三代的十年历程证明,平面印刷媒体并不能简单地将内容电子化平移到电子阅读终端,必须研发出适合电子书媒介的创新内容。  相似文献   

8.
手机,一个越来越被世人广泛应用的电子阅读显示器,已经逐渐成为人们获取新闻资讯的一种主要阅读终端。在作为人际传播通讯工具的同时,传播新闻资讯成为它的另一种重要功能。继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之后,作为第五媒体,手机悄然掀起分割媒体市场蛋糕的圈地运动。  相似文献   

9.
赵鑫 《出版广角》2014,(17):48-49
正手机阅读指的是以用户的手机为终端进行移动阅读的一种行为。手机携带比较方便,而且交互性很强,当前社会中很多人都开始在空闲时间利用手机进行阅读,例如新闻、小说、资讯等内容都是当前用户手机阅读过程中比较常见的内容。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手机阅读一跃成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阅读方式。手机阅读指的是以用户的手机为终端进行移动阅读的一种行为。手机携带比较方便,而且交互性很强,当前社会中很多人都开始在空闲时间利用手机进行阅读,例如新闻、小说、  相似文献   

10.
康凌 《新闻爱好者》2011,(24):60-61
手机媒体开辟了新闻传播活动的新领域,减少了媒介传播的障碍,快速地吸引受众的参与。手机作为"装在口袋里的媒体"极大地迎合了受众快速阅读的心理,同时具备移动性、便携性等优势,迅速成为现代社会传递信息的主要媒介之一。快节奏的工作生活方式,使手机媒体的移动阅读模式受到了大家的追捧,这种快餐式的阅读更适用于零碎时间的浅阅读,因其贴身性、便捷性、互动性、移动性、私密性的特性受到高度认可。本文阐述了手机媒体及其传播特点,根据手机媒体的传播特点体现了手机移动模式的优势及其面对的新挑战,如何应对挑战以便更好地为广大受众服务。  相似文献   

11.
通过问卷调查江苏省6所高校在校大学生的电子阅读情况、使用电子阅读设备以及进行移动阅读情况,分析了大学生移动阅读的特点.结果表明:与纸本阅读相比,大学生更倾向于电子阅读.大学生在移动阅读内容、常用电子阅读设备、移动阅读目的与阅读时间等方面都具有显著的特征.提出了还书提醒、OPAC查询、手机阅读图书馆电子资源是大学生最需要的移动图书馆服务.  相似文献   

12.
手机媒体:如何开辟阅读视听新时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电子网络技术的成熟,现代人须臾不离的手机成为越来越被世人广泛应用的电子阅读显示器,并可能逐渐成为人们未来获取新闻资讯的一种主要阅读终端。用手机收看电视、阅读报纸、浏览小说、欣赏音乐……而这一切都预示着,手机作为一个新的媒体介质,它在通讯之外,开始承担传播信息和文化娱乐的  相似文献   

13.
王晓凤 《报刊之友》2013,(3):111-112
目前,我国手机互联网用户数已经突破5亿大关,随着手机媒体的广泛运用,手机报、手机杂志、手机电子书已经深深融入人们的生活当中,并冲对传统的出版业造成巨大冲击。通过手机媒体,人们传统的阅读习惯逐渐被被移动化、数字化的手机阅读所取代,传统媒体出版包括图书杂志、报纸能出版业的数字化趋势已经来临。尽管我国手机阅读起步较晚,但发展非常迅速,庞大的用户群体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了手机阅读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4.
随着电子网络技术的成熟,手机已经越来越成为被现代人广泛应用的电子阅读显示器,并可能逐渐成为人们未来获取新闻资讯的一种主要阅读终端。用手机收看电视、读报纸、读书、欣赏音乐都已经是非常普遍的事情。从电子书到数字报纸,从电脑阅读到手机阅读,未来将在手机上形成随身“书报亭”。  相似文献   

15.
“内容为王”应对数字出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手机等移动终端的普及,数字出版正在迎来发展良机。由于电子纸兼具纸张的阅读体验和电子显示的高速、轻便、快捷,基于传统造纸术和印刷术的传统阅读将面临着千年未有的新变局。而《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也提出了推动新闻出版业的数字化转型。  相似文献   

16.
胡凯 《出版广角》2018,(9):35-37
网络及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给青少年阅读推广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也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笔者从电子图书馆的建设、互联网分级阅读的推行、移动阅读工具的普及这三个方面分析新媒体快速发展对青少年阅读推广的推动作用,并阐述在未来新媒体环境下如何做好青少年阅读推广工作.  相似文献   

17.
谢桥 《出版广角》2013,(7):22-25
虽然纸质书和电子书在一段时间内将共存,但随着数字出版业迅速发展,阅读工具、阅读内容等各方面技术和产品的不断成熟与完善,人们的阅读方式终将发生巨大变化,数字化阅读的趋势显然已无法逆转。这几年,电子书悄悄进入人们的生活,不知不觉中改变着一部分人的阅读习惯,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电子阅读,无论是通过黑白屏的传统电子阅读器,还是平板电脑和手机上的电子书阅读程序,电子阅读在美国、  相似文献   

18.
《青年记者》2010,(7):26-26
利用手机或专用手持阅读器等“掌媒”,阅读手机报、资讯、小说、杂志并观看影视、动漫等,可称为移动阅读。人们如何看待移动阅读?“掌媒”的现实使用情况怎样?本刊进行了一个小型调查。  相似文献   

19.
随着手机等移动终端的普及,数字出版正在迎来发展良机。由于电子纸兼具纸张的阅读体验和电子显示的高速、轻便、快捷,基于传统造纸术和印刷术的传统阅读将面临着千年未有的新变局。而《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也提出了推动新闻出版业的数字化转型。  相似文献   

20.
论手机移动阅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手机移动阅读是读者对手机等移动载体上的信息内容的认识活动,包括读者、阅读行为和读物三个组成部分。手机移动阅读的过程包括阅读需求、读物寻求和阅读利用三个阶段。影响手机移动阅读的因素包括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