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惊弓之鸟》板书设计及评点评点:这则板书努力体现更羸的思维过程,说明他射箭不仅动眼、动手,而且动脑,是一名真正的“射箭能手”,板书的左上方由三个词组成了品字结构,“魏”为生字,“羸”为难字,“能手”为文章的中心词,三词连句练说,既培养了学生运用语言的...  相似文献   

2.
教师小传刘燕,女,1980年生,自赣州师范毕业后一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2000年获全县小学语文教师说课竞赛一等奖,2002年执教的《惊弓之鸟》获全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竞赛二等奖,在教学中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及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优秀设计《惊弓之鸟》讲述了更羸看鸟慢飞,听鸟惨叫,想鸟受伤,拉弓吓鸟,伤鸟坠地的故事,其中更羸观察、分析、判断、推理部分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极好凭借。因此老师把着眼点放在了引导学生检索、体验更羸的思维过程上,不着痕迹地落实了对学生的思维训练。一、巧设悬念,启迪思维一上课老师用迷惑的口吻对学生说:“课…  相似文献   

3.
一、问题的提出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80页课题“垂直于弦的直径”是从“赵州桥问题”引入的.在教学中,多数老师的设计是:教师给出“赵州桥问题”,经学生思考后,思路受阻,解决不了问题,于是老师指出:根据现有的知识我们还不能解决这个问题,等这节课学习了新的知识“垂径定理”后,我们就会求解了.下面我们来学习新的知识:“垂直于弦的直径”(教师板书课题).接  相似文献   

4.
第二课时一、说话训练,比较理解(老师指导学生齐读课文)师:(板书:更羸是手)“更羸是手”通吗?把“手”移后,加一个什么字就通了?生1:更羸是射手。生2:更羸是猎手。生3:更羸是能手。师:这三位同学都说对了。这里的“手”是什么意思?生:是“人”的意思。师:哪些词语中的“手”也是“人”的意思?(学生说了很多答案,有:歌手、选手、对手、枪手等。)师:(板书:更羸是……能手)谁能说得更具体些?生1:更羸是射箭能手。生2:更羸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师:说到射箭能手,古代许多艺术作品里都写过,有一个叫…  相似文献   

5.
于永正老师执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在板书课题这一环节,就让听者感受到于老师训练扎实的教学风格。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新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大家一起跟着老师写课题(教师一笔一画板书,学生跟着写),注意:“鲁”字当中这一横要长,“迅”字要注意笔顺,捺要写出变化,一波三折(教师巡视,表扬写得好  相似文献   

6.
一、课前谈话,课自缘起 板书“缘”字,让孩子们猜猜老师为什么板书“缘”。 二、检查预习,了解学情1.逐个板书五个词语:闰土(名字的来历)、正月(多音字)、忙月(闰土的身份)、秕谷(学生不太理解)、祭祀(学生容易写错)。  相似文献   

7.
心理因素之一 :接受习作任务时———“惊弓之鸟”心理受过箭伤的大雁 ,听到弓弦响就一命呜呼 ,这就是惊弓之鸟。学生的习作出现纰漏是难免的 ,希望看到佳作的你是否也曾经操之过急地指责过他们呢?基础好的同学也难以幸免 ,因为在教师的心中经常是“没有最好 ,只有更好” ,他们的习作在被雕琢成无暇美玉的过程中自信心也在不断地削减。学生在以往的习作中失败受挫的心灵经历使他们接受新的任务时有些像惊弓之鸟。回想一下 ,当你郑重其事地布置习作题目、提出要求时 ,是否就像那位射箭能手更羸呢?心理因素之二 :接受习作任务后———“守株待…  相似文献   

8.
课改强调评价的目的是改进学生的学习机会 ,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及多样化学习过程 ,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与自学的质量。笔者认为现阶段小学非课改美术科评价也应逐步向新理念新方法靠拢。美术课是专业性较强的课 ,它要求教师的基本功扎实 ,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使美术课堂变得充满活力与生机。当前美术课堂教学评价由原来的“注重成果”转变成“注重过程”。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 ,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原来的美术教学课堂由导入———观察———板书———教师示范———作业———展示等几个基…  相似文献   

9.
一、激趣导入1 .师 :(拿出放大的蟋蟀 )认识这小东西吗 ?叫什么 ?生 :蟋蟀。师 :这是它的大名 ,小名叫什么 ?生 :蛐蛐。放大的小东西———蟋蟀不仅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蟋蟀 ,而且激起平时就喜欢小昆虫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师 :“蟋蟀”两字怎么写 ,老师忘了 ,谁帮老师一下 ?接下 ,学生说字形 ,老师板书“蟋蟀” ,全班学生在手心上写一遍。教师大智若愚 ,让学生帮助老师说字形 ,调动学习积极性 ,全班学生在手心上写一遍 ,让学生牢记“蟋蟀”字形。2 .师 :小家伙虽小 ,但人缘特好 ,早已是大名鼎鼎、家喻户晓 ,你知道它有哪些本领 ?(好斗、唱歌、…  相似文献   

10.
有幸观摩到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上的一堂语文课《惊弓之鸟》 :课上他先让学生们提出预习中不懂的词语 ,接着说 :“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请同学们再认真读读课文 ,边读边想 ,我相信你们中的大多数人一定能读懂。”学生照着他说的去做了 ,果然 ,预习中不懂的词都懂了。于老师问 :你们是怎样读懂的?生答 :根据课文中的句子。于老师说 :对 ,理解词语的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联系上下文。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 ,“更羸并不取箭 ,他左手拿弓 ,右手拉弦 ,只听得嘣的一声响 ,那大雁直往上飞 ,拍了两下翅膀 ,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其中有两个“直” ,想…  相似文献   

11.
江梅 《师道》2020,(1):50-51
笔者曾听过一节小学六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名叫《设计订阅号菜单》。这节课总体效果不错,让听课老师感到耳目一新。不过,从专业的角度来分析,感觉课例存在着硬伤———这硬伤是由执教老师“贴板书”的行为引发的。执教本节课的年轻女老师课前充分挖掘地域资源,带领学生围绕“外来工”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  相似文献   

12.
在多年的地理教学中 ,笔者初步摸索出“明确目标 ,看书读图———设疑讨论 ,质疑解疑———精讲概括 ,纲要系统—测试反馈 ,矫正深化”的“四步式”目标教学方法。现简述如下。  一、明确目标 ,看书读图———识记  新课开始 ,教师先在黑板上板书该节教学目标 ,然后让学生用 5~ 10分钟时间阅读本节教材各知识点 ,通过阅读 ,使得每一个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要求 ;了解到哪些内容需要记住 ,哪些内容需要能够灵活应用等 ,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和热情。  接着 ,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自学思考题”阅读教材和地图 ,认识并记…  相似文献   

13.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个神话故事,看老师板书课题。”说完,我转身在黑板上自信地写下了“哪咤闹海”几个字。我的粉笔字在教师基本功比赛时一直获奖,经常受到同事们的夸奖。因此,每次板书课题时,我都会让学生认真地看我写字,  相似文献   

14.
课题:《寓言二则》(小学语文第六册第四十课)。教师:安庆市人民路小学 张晓芳上课铃响,老师走进教室。众:老师好!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学习第四十课:《寓言二则》里面的第二则寓言“亡羊补牢”。(教师板书课题,学生翻开课本)。请大家先查一查“亡”、“牢”这两个字。查的时候结合课文理解字意。  相似文献   

15.
怀念"板书"     
曾几何时,板书设计是教师备课中必须认真研究的内容,一个精练的板书,是一堂课的点睛之笔。而如今,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使得我们的课堂上已难得见到“板书”的踪影,纵然偶尔一见,却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不明白教师这样板书的意图所在,于是,情不自禁地怀念起“板书”来了。一、板书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好多学生都说:如果老师能写一手漂亮的字,那我们会对他佩服、模仿。相比课件而言,我们更喜欢老师的手写板书,因为它显得人性化。电脑演示的课件总给人冷冷、疏远的感觉,有时还会影响学习兴趣。所以字写得好的老师,其学生的字也往往漂…  相似文献   

16.
许多老师对古诗教学感到棘手。如把字、词、句的意思嚼碎了喂给学生,“填鸭式”地教学,学生学得苦,老师教得累;如放手让学生去自学,教师不讲或少讲,又怕煮“夹生饭”。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既不去“填鸭”,又能把“饭”煮熟呢?下面这位教师的古诗教法给了我们很好启发。一、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1.利用工具书理解文字,再理解词语意思,最后连接句意,理解诗意。2.从诗意中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及作者的表达方法。3.有感情地朗读全诗,领悟诗中的意境。二、学习《满新市徐公店》,理解字、词、旬意1.板书课题。教师一边背诵,一边在黑板…  相似文献   

17.
七、针对性训练 它是针对知识的难点或学习中带普遍性的某一谬误而专门设计的训练。这类训练的目的性和指向性十分明确,有很好的训练功效。如特级教师于永正教《惊弓之鸟》时,对怎样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组织了一次针对性训练。于老师说:“理解词语主要的办法是联系上下文(板书:联系上下文)。有些词语的意思课文中就有,只要认真去读就会知道。”接着出示小黑板“惊弓之鸟”、“大吃一惊”、“信不过”、“孤单失群”等词语,要学生从上下  相似文献   

18.
莫晓柳 《广西教育》2012,(25):61-62
“聊课”是指用平等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把教学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聊中学、学中聊”。学生在兴趣中进行听说读写、字词句段篇的训练,学生互动交流在潜移默化中提高综合素质。“聊课”改变了教师“一言堂”,把老师要学生学变成学生自主探究,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相似文献   

19.
<正>近日有幸聆听了一位老师对《惊弓之鸟》的教学,教学内容是引导学生根据课后思考题研讨课文。课堂上,大多数学生都认为"更羸是一个‘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智者",教师也趁热打铁地总结了全文:"只有  相似文献   

20.
其一,“反客为主”。让学生走上讲台常规的教学方法,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板书,学生做笔记。长期如此,不但学生学习兴趣降低,连老师也会觉得疲惫。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不妨“反客为主”,让学生走上讲台,在讲授过程中得到学习和锻炼。课前,老师要有针对性地指定“主讲人”.并指导其备课,其中包括讨论方案、设计思路、整理操作步骤等。课堂上,老师应放下“师道尊严”,走下讲台,以学习者、服务者的身份耐心听取学生观点,积极参与讨论。当然老师也不能做“甩手掌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