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王国强  张秋菊 《教育》2012,(5):48-48
生态课堂从生态的视角,从孩子的年龄特点和时代要求出发,它超越了只是对知识关注的传统课堂,这种超越不是抛弃,而是发展。因此,生态课堂是建立于知识课堂之上的课堂实践。结合复兴区重点课题《中小学生态文明校园构建策略的研究》的深入研究,生态课堂实践在笔者所在校全面铺开,经过两年多的实验,教师的教学观,学生的学习观有了很大的改善,课堂上出现了生机勃勃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寻求新课堂。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政治课堂展现了与传统教学完全不同的教学特征;润物细无声的生命课堂,充满体验的生活课堂,活力进发的发展课堂,充满美感的激情课堂,彰显个性的互动课堂,视听形声组合的动感课堂。  相似文献   

3.
2010年9月刚开学就听说山西师大实验中学搞起了生本课堂。起初不以为然,直到近日笔者深入该校,看到一个与传统课堂截然不同的新课堂,才对生本课堂有了全新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4.
本文探讨了“融和语文”课堂的样态,通过一线教学实例与理论相结合,介绍了“融和语文”课堂的特征;分析了“融和语文”课堂的范式,研究了“融和语文”课堂的传承与创新;在此基础上,呈现“融和语文”课堂的四幅样态图;最后,总结“融和语文”课堂的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5.
人类智慧传播的方式自从进入课堂传授以来.课堂就成了人类生命的一种存在形式.就成了人们思想传承、智慧对话、情感交流、思维激活和精神孕育与成长的一方神奇的土地和一条涌动向前的河流。课堂的存在,课堂的演变,课堂的发展,课堂的创新,无不倾注着一代又一代教育工作者的辛勤努力;课堂的组织.课堂的调控.课堂的变量,课堂的评价,又无不牵动着每一位教师关注的目光。怎样的课堂才是成功的课堂?怎样的课堂才是理想的课堂?我的理解是。洋溢着诗意的课堂就是成功的课堂,就是理想的课堂。[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融合互联网技术构建特色化的现代理念的育人课堂已经成为当前各类课堂的革新方向.对于“互联网+”下的智慧课堂的打造是当前推动现代化教育的一项根本举措.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立足智慧教育理念设计特色化的初中数学课堂是必然的趋势,也是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时效性的根本保证.智慧课堂理念是结合信息化教学的全新理念,文章从智慧课堂的内涵出发,构建了三大策略,就初中数学教师如何结合课堂的信息化理念来打造真正意义上的智慧课堂,以案例分析为基础,对课堂导入、课堂互动、课堂评价、课堂小组竞技及课堂成果分享进行了科学的梳理.  相似文献   

7.
高晶 《课外阅读》2011,(5):54-54
在我们追求高效课堂的今天,如何才能实现课堂的高效呢?讲练型课堂模式会对高效课堂的打造起到一定的作用,那么讲练型的课堂模式应该如何展开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棘手的问题?在本文中,先分析了在广大教师中存在的课堂练习的三个误区,然后再针对误区提出了新的讲练型课堂模式。  相似文献   

8.
中学的课堂相对于小学的课堂要冷清得多。小学的课堂,老师的问题一提出,学生纷纷举手,争先恐后,抢着回答,小胳膊肘杵的课桌咚咚响,教师如果控制不好,课堂甚至有点乱。但到了初中,尤其到了九年级,能主动举手回答教师提问的人已寥寥无几。作者分析了原因及对策。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广大教师对传统的课堂进行进一步的反思。大家逐渐发现传统课堂在很大程度上已不适应学生的学习,遏制了学生生命体的发展。因此,大家都在试图寻找一种理想的课堂,一种动态的、随时生成的课堂,一种最能体现新课标理念的课堂,那就是尊重学生间差异、实施多向互动的绿色。课堂。  相似文献   

10.
肖海波 《新疆教育》2012,(19):117-117
许多任教过低年级与高年级的数学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低年级课堂,小手林立;高年级课堂,举手者屈指可数,似乎是学生越大,课堂上举手的人就越少。沉闷的课堂让教者困惑,让教学低效,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学生对模式化的数学课堂失去了兴趣。如何打破沉闷,回归灵动的数学课堂呢?带着这一微型课题,笔者作了如下尝试,小有收获。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制订,引发了我们对传统语文课堂的反思,我们都在试图构建一种与新课程标准最为合拍的课堂,在此,笔者想将这种理想中的课堂称为“绿色课堂”。本文试就什么是理想的语文课堂,作一些粗浅的思考。一、“绿色课堂”是充满“爱意”的课堂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没有“爱意”的课堂算不上是理想的课堂。在课堂上,师生间充满了“爱意”,课堂才会由此变得轻松,教师才会游刃有余地教,学生才能自由自在地学;课堂上有了“爱意”,师生间才会存在着尊重与理解,学生不必小心翼翼地“揣摩”教师的想法,教师也不…  相似文献   

12.
学生对待课堂的态度是评价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维度之一,学生在课堂场域中的位置客观地反映了学生对于课堂的态度。为了实现对课堂进行客观评价的目的,设计了基于哈夫变换和神经网络的课堂场域评估实验,分别采用计算机视觉课程中传统特征检测方法和现代多目标检测方法,基于课堂图像对学生课堂场域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在理解不同检测方法原理的基础上,学生通过搭建模型和调整参数等方法解决了实际问题,在实际应用场景中分析比较了传统和现代方法的优缺点,并提出了不同的场域评估指标。该实验培养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实验教学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王若懿 《教育》2008,(3):42-43
“别闹了!别闹了!快点坐好!”讲台上,支教的大学生又气又急,不停地发号施令,可下面的小学生们却充耳不闻,仍是吵吵闹闹的。支教大学生无法控制课堂的这一幕,给北京农民工子弟学校——北京智泉学校的校长秦继杰留下很深的印象,在他的想象中,大学生上课堂应该有更多和谐与美好的因素才对,课堂失控的局面出乎了他的想象。“问题的关键在于,大学生缺乏课堂经验,从而出现了人们意料之外的课堂情景。”秦继杰说道。  相似文献   

14.
本课题的基本理念是:“营造数学课堂生态,促进学生数学发展”。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结合数学教学的现状,通过调查问卷、座谈会、听课调研以及文选的查阅和实践的体验,构想了数学课堂生态的四个特征:动态性、生成性、真实性、发展性,并围绕这四个特征进行了数学课堂生态的调查,反应了目前数学课堂生态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设想,进行了构建数学课堂生态策略的探讨,对以后的数学教学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赵彩兰 《甘肃教育》2011,(24):17-17
课堂干扰从来源角度划分,可分为生源性干扰和师源性干扰两类。从目前的情况看,研究者似乎更多地关注来自学生方面违反课堂规则、影响教学秩序的行为干扰,诸如精神不振、打瞌睡、开小差、玩游戏、做怪相、出怪声等,并提出了和谐师生关系、明确课堂规则、严肃课堂纪律、优化课堂环境、增强课堂评价的效能等诸多防范和应对措施。然而,当教师掌握了一些必要的调控策略,基本实现了对课堂的“控制”。课堂干扰问题就更多地表现为师源性的,即教师时不时地干扰学生,作乱课堂。  相似文献   

16.
传统僵硬的中学语文课堂调控模式使课堂出现了单一方向的输出和被动的获取,忽略了学生是主体这个重要问题,这是明显的专制型教学方式,教师只有提前进行课堂情境的常规准备和突发情况调整准备才能把灵活性真正带到课堂里面。在把握好课堂节奏和进度的同时,把有利的因素结合起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提高自己课堂掌控能力的同时把课堂教学艺...  相似文献   

17.
夏娟  毛艳姣 《零陵学院学报》2014,(4):181-183,205
论文立足于X学院的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改革,从X学院的context研究出发,通过课堂观察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展现了X学院特殊的context对于大学英语听力课堂的影响,进而阐明了理解课堂的context对于教师在听力课堂中进行个性化教学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课堂管理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1)经验总结;(2)具体问题分析、解决;(3)地位明确化、研究系统化。在课堂环境调控、课堂行为管理、课堂时间管理等方面的研究上取得了很大进展,回顾二十年来课堂管理研究的历程,评析了研究的主要内容,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展望了课堂管理研究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新课程理念如强劲的东风吹进了课堂,走进了师生的生活。为了打破“要发言,先举手”这一课堂陈规,一年前,我尝试着让自由式回答这一举措走进课堂,学生在课堂上无须举手,就能自由发言。刚开始,学生觉得十分新鲜有趣,发言积极性普遍高涨,个个争相发言,沉闷的课堂一下子活跃了起来,但随之也产生了许多的  相似文献   

20.
中小学课堂师生互动的误区及其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新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下,课堂师生互动愈益成为教育研究的热点。然而,在课堂内外环境的影响下,课堂师生互动陷入了诸多方面的误区。本文在实践调研的基础上,阐述并分析了课堂师生互动的误区及其产生的原因,从而进行深入的反思,提出课堂师生互动是师生建构意义,提升生命价值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