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有机会听了不少年轻教师的课,看到他们的多才多艺,它有创造,但毕竟“初出茅芦”,借此结合本人多年的教学经验与年轻教师聊几句,以望能对他们的迅速成长有所帮助。1迅速把握课本的知识体系,为今后教学找到主航向刚刚经过大学专业学习,应该说我们都具备了“师者”应有的“一桶水”,但中学教学因为它特殊的教学对象和教学目的,教材的知识编制大多以基础为主,强调广泛接触,但专业性不强。作为才教者,首先就应该在讲授这门课前对整本书的体系有一个大致了解,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在章节讲授时,才能清楚哪些应重点讲,哪些知识应补充…  相似文献   

2.
曹芳 《湖北教育》2007,(4):61-61
近日,笔者有幸全程观摩了“第六届全国物理青年教师教学比武大赛”湖北赛区的选拔赛,聆听了16位参赛教师的讲课,感触最深的不是年轻教师们的讲课水平,而是他们在课  相似文献   

3.
《小学教学研究》2014,(12):F0004-F0004
“滋兰九畹,树蕙百亩。”2013年9月,无锡市立人小学一批数学教师走到一起,成直了“树蕙”数学工作室他们中有省特级教师、市区级教学能手,也有基本功扎实的年轻教师。  相似文献   

4.
信息     
由广西教育学院教学研究部和广西教育学会中学生物教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的 2 0 0 1年广西中学教师“突出学生主体意识的研究性学习课堂教学设计”的说课和“教学课件的制作与展示”竞赛活动 ,于 2 0 0 1年 1 1月 9日~ 1 1日在桂林市举行 ,本次参赛选手 1 1 0人次 ,其中说课 5 8人 ,课件制作和展示 6 2人。参赛教师态度积极认真 ,普遍认为贵在参与 ,志在展示自己的风彩。不少参赛教师都是从事中学生物教学近2 0年的高级教师 ,他们的参赛为年轻教师带了个好头 ;年轻教师则不甘示弱 ,意气风发 ,有位年轻选手说 ,“我要以自己的才华和风采征…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由于各地办学规模的迅速扩大,教师结构显得不合理。年轻教师队伍的建设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大问题。笔者认为在年轻教师中出现了“假性成长”,因为,他们缺乏发现问题、生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基于这一点,文章提出了几点旨在培养年轻教师问题意识的建议,希望对年轻教师的成长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李季春 《时代教育》2010,(3):207-207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教学的需要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年轻教师的学历普遍较高:知识与阅历也比较丰富,对教学的需要有很大的助进作用,但是由于他们涉猎教师行业的经验不足,导致教学效果不好,很大程度上是忽略了一些细的环节。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扮演的好坏决定着教学质量的好坏,也决定着师生关系的好坏。本文主要通过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探讨了“小技巧大作用”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很多“80后”“90后”走上教育战线,成为教师队伍中的生力军。然而他们经历的是应试教育,虽然已经学习了很多知识,却往往缺乏教育智慧。所以,当他们走上教师岗位、面对素质教育时,势必遇到很多困惑。素质教育对年轻的“80后”“90后”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成为卓越的职业教师必须提高个人素质和修养。  相似文献   

8.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捧着一颗心来,不带走一颗棵草去”……我就是带着这些警醒走上三尺讲台的。回首走过来的十四年教学生涯,其实,我仍然是最初接管班级一样始终以一个小学生的身份要求自己,最初是向有经验的老班主任学习班级管理方法;现在向年轻教师学习他们身上的热忱和活力。老教师有老教师的威慑力,年轻教师有年轻教师的亲和力,这些都是我始终要学习的。  相似文献   

9.
广西壮族自治区永福实验中学是广西十佳学校和全国先进学校。该校在全面实施异步教学后,一大批年轻教师在教学中脱颖而出,在各个学科教学领域中,绽放出他们的光彩。2007年,学校化学教师张博代表桂林市参加广西教学比赛,荣获全区一等奖。语文教师吕萍、物理教师伍慧慧代表县参加桂林市教学比赛,均荣获一等奖。几年来教师们的教学业绩突出,科研成果显著,中考升学率为100%,每人均有论文获得市级以上的奖励。学校教师顺利实现了从“教书匠”向“研究者”的转变,专业上得到长足的进步,  相似文献   

10.
杨昀 《成才之路》2014,(8):57-57
教学目标是教师在备课时就确定的,但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师生之间思维的碰撞,在学生方面会出现游移原来确定的教学目标的现象,也就是说发生了“意外”。出现这种“意外”现象怎么办呢?一些年轻老师开始时会惊慌失措,继而会想方设法把他们“拉”回来,把学生再引入事先设计好的轨道。有经验的老师却不会这样做,他们会尽可能地充分地利用这“意外”--课堂生成资源。其实他们在教案编写时就已经作了充分的准备,教学内容一旦发生了“意外”,他们就会把这些“意外”当成课堂生成资源,因势利导,实现教学目标的动态生成。能否处理好课堂生成资料,体现教师的教学机智。教师在课堂上若能巧妙地驾驭好一些“意外”的生成,适时地引导学生发展,引领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使地理课堂更加精彩。  相似文献   

11.
薛城 《现代语文》2009,(3):22-23
如果说课堂的预设与生成是一种动态的、双向的交流与研究,那么课堂教学调控更多的是强调教师的“教”,教学调控是一个成熟教师和教学新手的最明显的分水岭。名师更是以他们高超的教学调控,使他们的语文课堂达到了更优的标准。学习借鉴名师的课堂教学监控手法,可以缩短年轻教师成长的周期。使我们的语文课充满着生机和活力,使我们的语文课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12.
在一次赛课活动中,两位年轻教师分别执教了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的“找规律”一课.他们都能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但两位教师在教学“试一试”这个内容时,其教学细节又不一样,这差异引起了我的思考,请看两个片段实录.  相似文献   

13.
高等学校的年轻教师是教师队伍的生力军。据有关方面调查,35岁以下的年轻教师在高等学校教师队伍中占35—45%,个别学校达50%以上。他们是学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重要力量。此外,年轻教师在学生思想工作中的作用和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他们的年龄与大学生差距较小,这是他们与学生在思想感情方面交往的优势。有的年轻教师就是刚刚从本校毕业的学生,这更为他们感情交流提供了机会和条件;年轻教师人生  相似文献   

14.
在庄严的乐曲声中,某校2006年“青蓝工程”启动大会召开。大会的主题是:“青蓝携手,互帮互学,师徒共进。”学校领导亲自主持并宣读了师徒结对名单。新老教师围坐一堂,签订了“师徒帮带”协议……这种师徒结对的“青蓝工程”已经在许多中小学得到推广和使用。优秀教师与新教师结成师徒,促使新教师更快、更直接地向优秀教师学习。年轻教师或与师傅一起工作,或干脆担任师傅的助手,他们从师傅那里获得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以及大量的“缄默教育教学知识”。实践证明,这种形式使一大批年轻教师迅速成长。然而,随着新课程理念的逐步深入和校本教研的广泛开展,学校教研活动越来越注重民主、开放、合作、交流,当人们在用新课程理念进一步反思学校的规章、制度之时,也开始对传统的“师徒帮带”形式提出质疑和思考。  相似文献   

15.
教师三境界     
教学:与时俱进,时尚新潮 教师要与时代同行,与社会同步,人文学科教师更应如此。与时俱进,并不只是年轻人的事,中老年教师尽管生理无法年轻,但至少要有一颗年轻的“心”,这颗年轻的“心理”自然会对学生“留心”“有心”。留心其关注的新潮事物,有心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尽力抹平“80后”“90后”与“50后”“60后”的年龄界限。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颁布以来,许多年轻的语文特级教师结合自身的实践研究,使语文课堂教学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我们看到他们的语文课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充满了智慧的挑战。为了探寻他们成功的轨迹,让更多的语文教师获得实实在在的提升。近期我采访了江苏省新生代教师的代表、特级教师薛法根,走进他的语文组块教学,走进他充满智慧的语文课堂(以下记者简称“记”,薛老师简称“薛”)  相似文献   

17.
《小学教学研究》2014,(7):F0004-F0004
我校“未名教育家”工作室成立于2011年9月,20位来自小学语文教学一线的青年教师是工作室的首批成员。他们当中,有市、县学科带头人、骨十教师、教坛新秀,也有专业基本功扎实的年轻教师代表。如果说中国梦代表了广大人民对祖国未来发展的目标和信心,那么“未名教育家”则承载了一群语文人的梦想与信心。  相似文献   

18.
“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的俗语道出了集体智慧的重要性。为了最大限度地挖掘老教师、名教师的师资优势,避免一些教师尤其是年轻裂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观随意性和盲目性,缩短年轻教师的教学成长周期,很多学校都实施了以老带新的“青蓝工程”,并且在“备课”这一关键环节上实行了“集体备课制”,以真正发挥集体的智慧、提高学校的整体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9.
没想到,退休已近在咫尺.借《语文学习》杂志的约稿,回顾、反思从教三十多年历程,对自己确有必要;对年轻教师来说,笔者那些深深浅浅的脚印,或许能引起他们一些思考. 一、以公开课为起点,踏上语文教学之路 我们这些20世纪80年代初登上讲坛的教师,根据学者的划分,归为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以来的第四代教师,在第三代教师(“文革”前大学毕业)影响、指导下逐渐熟悉教育教学工作;后来与20世纪90年代从教的第五代教师成了同事,他们正赶上21世纪国家大规模分级分批培训青年教师的好时机,而我们则已“超龄”了.所以,第四代教师的成长更多带有个人瞎闯莽撞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雷宇 《华章》2012,(12)
“80后”具有博士学位的大学教师和“90后”大学生共同形成了当前高等教育一道亮丽的风景.“80后”大学教师在教学方面既有年龄和知识优势,又存在经验不足的缺陷.“90后”大学生积极向上充满活力,但又浮躁缺乏耐心.这两个年轻群体应当在教与学的互动中发挥优势、克服缺陷,实现共同成长,同时也需要高等学校和政府部门为他们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