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让学生学会对人物的“立体描写”金利中所谓人物的“立体描写”,就是要在交待人物“在做什么”之前,充分考虑人物为什么要这样做,以及他应该“怎样去做”。通过写“怎样做”回答出“为什么这样做”,从而达到全方位地展示人物性格特征的目的。让学生学会这种描写方法对...  相似文献   

2.
阅读教学既要关注言语内容,更要关注言语形式;不仅要让学生理解课文写了什么、为什么要写,更要让学生领悟到作者是怎样写的。教学《天游峰的扫路人》一课,教师指导学生抓住文中的景色描写、人物外貌和语言描写,带领学生走向言语内容与言语形式相融的美妙境界,实现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3.
一一 《红领巾》2010,(6):34-37
说起心理描写,这可是学生作文的老大难,常有老师在作文批语中写上“人物心理描写不足”或“再加一段心理活动的描写就更好了”。学生也常常很郁闷:“我真的不会写心理啊!”  相似文献   

4.
《小学语文》2011,(6):43-44
【设计理念】 “让笔下的人物会说话”是对应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所作的习作讲评课。学生并不是第一次接触写人的习作,但对习作中“人物对话描写”的认识并不是很清晰。学生平时的习作,很少写到人物的对话;或者即使写到,表达形式也很单调,内容也不生动。为了引导学生关注人物对话、写好人物对话,我们结合“人物描写一组”,从小处着眼,把“让笔下的人物会说话”作为这次讲评课的重点,引导学生学习观察、抓住人物特点进行语言描写。  相似文献   

5.
在作教学中,要激发学生浓厚的写作兴趣,让他们利用兴趣这种神奇的力量,由被动变主动,由“要我写”变为“我要写”.新的训练内容、新的训练方式,都有可能使学生产生兴趣.我们可以出新题目、用新材料,鼓励学生表达新想法,描写新事物,让学生耳目一新,想写、爱写.  相似文献   

6.
许淑颖 《小学生》2013,(11):61-61
在小学的作文中,大部分作文是写人与写事的文章,其次是写景文章,再次是想象作文。要想让学生写好写人写事的文章,就得做好片断训练。我们是不是经常会发现,学生作文中的人要么是哑巴(没有语言描写),要么是木头人(没有表情描写和心理描写),这就是我们需要训练的人物的细节描写,其中包括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描写。限于篇幅,仅就在语言描写训练教学中所获得的几点体会谈一谈。  相似文献   

7.
一篇优秀的作文,审题立意、谋篇布局、条理细节几乎是缺一不可的,而写人,写活人物,需细节描写,可实际操作时,学生往往顾此失彼,难以用细节写出人物真正传神的性格和心理。对此,我以"细节,让人物活起来"为专题,对刚入校的高一学生进行了几次人物细节描写的专项训练。  相似文献   

8.
作文中让人物“动”起来的方法有很多,笔者认为,动作描写是让人物“动”起来的最重要的方法。黑格尔说:“能把个人的性格、思想和目的最清楚地表现出来的是动作,人的最深刻方面只有通过动作才能见诸现实。”老舍说:“只有描写行动,人物才能站起来。”可见,写好人物的动作,能够更好地刻画人物,表现中心。那么,如何写好人物的动作描写呢?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四点:  相似文献   

9.
李颍 《学语文》2014,(3):61-61
达·芬奇在教其学生学画时曾经说过:“世界上没有两个鸡蛋完全相同的。”同样,世界上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因此,我们写人时一定要抓住人物特点及心理活动进行描写。一、仔细观察人物,准确捕捉人物形象的外在特点。写人,常常要描写他的外貌,如体态、容貌、衣着、神情等。  相似文献   

10.
【设计思路】让学生以课文中的片段为例进行练笔;通过课堂上修改、师生讨论,使学生了解人物外貌描写的方法;以游戏方式巩固知识,使学生能达到灵活运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摸索规律,学习新知识。【导写过程】一、导入(猜人物游戏)多媒体依次显示哈利·波特、鲁迅和本校校长的外貌描写片段,让学生根据描写猜人物。教师引导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注意人物的特征。1.你知道以下文段描写的对象是谁吗?看谁猜得又快又准。①他,有一张消瘦的面孔、膝盖骨突出的膝盖、乌黑的头发和一双翠绿的眼睛,戴着一副用许多透明胶带粘在一起的圆框眼镜。他对自己的外表…  相似文献   

11.
三年级是命题作文的起始阶段。“万事起头难”;同时又是从低到高的过渡阶段,要为高年级打好写作基础。而写人,又是其中一个难点。如何突破难点完成以上任务呢?在指导小语五册基训6的作文———描写人物外貌时,我精心设计了“读写”和“说写”型相结合的课型结构。让学生读得懂,说得通,写得顺。使学生变“要我写”为“我要写”,难点,迎刃而解,整堂课充满童真童趣,其乐融融,气氛活跃,体现了愉快教育的良好效果。一、指导阅读,开拓写作情思。教学论告诉我们:兴趣的源泉在于知识本身。结合人物外貌描写,我精心选择了五段各具特…  相似文献   

12.
马志杰 《成才之路》2020,(1):108-109
作文教学要注重描写人物的方法,特别是写出人物的精神风貌,让人物活起来。文章从描写人物的具体方法入手,探讨细节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等方法在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外貌等方面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3.
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中,描绘少女美的笔墨五彩斑斓,方式多样:或写其容貌,如“蛾眉杏眼”;或状其形态,如“亭亭玉立”;或用比喻,如“肤若凝脂”;或以夸张,如“沉鱼落雁”……这都是正面描写,也叫直接描写。它是指作者直接描写人物的肖像、心理、语言、行动等的方法。正面描写好处多多,然而用得多了,就容易流于一般化,落入俗套。  相似文献   

14.
写小说.最重要的是写好人物,要写好人物。又离不开环境描写。一篇小说.除了要展示五光十色的社会环境之外.还要描写千姿百态的自然环境。有了生动的自然环境描写.才能创造故事的特定氛围.增强故事的真实性。在这方面,我有深切的体会。[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学生能否把人物的形象写得具体、生动,能否让他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眼前,往往是学生写作成功与否的关键。人物刻画的方法多种多样,正面直接描写的方法往往不能极尽其妙,而间接描写恰能起到正面直接描写所无法达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当读到“他听见脚步声,抬起头来,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时。一个学生举手问:“老师,‘饱经风霜’是什么意思?”刚说完,有个同学接口说:“是形容一个人老呗!”其他的同学听了,好象有不同的意见,纷纷议论起来。这时,我突然灵机一动,前两天,我让同学们写了“猜猜他是谁”——描写人物外貌,同学们非常感兴趣,而且写得很成功。这次,何不用这个成语再来练习描写人物的外貌呢?于是,我没急着解释这个成语,而是引导学生:“你在生活中见过饱经风霜的人吗?  相似文献   

17.
在小学阶段,类似《我的伙伴》、《我的妈妈》、《我的老师》等是学生常常碰到的作文题目。不少学生怕写人物,不知怎样才能将人物写具体、写生动、写得活起来。他们知道写人物要描写人物外貌,但他们写的人物常常是一个面孔,既看不出人物是男是女,又看不出是老是少,更不要说透过人物外表看性格了。还有不少学生写出的人物好像不会说话不会动,像一个静止的影子,让人觉得不是活生生的。其实,只要是正常人就能说会动,能哭会笑。人物作文就是要根据人物实际,根据文章中心,将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神态、心理描写出来,那么怎样才能写好人物作文,使笔下人物活起来呢?  相似文献   

18.
写文章犹如抄菜,做一顿美味佳肴必少不了精美的调料,这正如写文章一样,要想写一篇精美的文章就必不可少了描写。记叙文中描写人物的方法有很多,常见的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四种。  相似文献   

19.
在学生的习作中存在一种现象,写出来的人物不生动、不形象,总是一个模样,更谈不上吸引人。如何才能让学生学会写好人物呢?我将课文特点和习作要求整合,如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时,教学《少年闰土》,主要训练学生如何选择典型事例;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主要训练学生进行对话描写;教学《一面》,主要训练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写人物的外貌。这样的安排,每课有不同的训练点,教学内容不重复,将片段训练落到实处,切实提高学生写  相似文献   

20.
四年级学生有一定的习作基础,习作兴趣仍需继续点燃。在动作描写中,学生往往写不具体,常常用概括的语言陈述。要让学生的习作写生动、写具体,可进行专项训练,以激活习作潜能,点燃习作热情。针对一节"动作描写"习作指导课进行教学设计,旨在让学生找到动作描写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动作描写练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