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人教版教材把杜甫诗句"画图省识春风面"中的"省"注释为"曾经",这是值得商榷的。从各种辞书的解释来看,"省"没有"曾经"的意思,其本义是"察看"。从诗意来看,"省"应解释为"察看"。这样,符合训诂释词的普遍性原则。  相似文献   

2.
<正>现行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教材必修3选了杜甫诗《咏怀古迹·其三》"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其中颈联"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教材注释"【省】曾经。"不知依据何在?笔者以为这个解释不准确。其理由如下:①据《汉语大字典》、《说文解字》《现代汉语词典》《古代汉语词典》等工具  相似文献   

3.
杜甫《咏怀古迹(其三)》一诗第三联“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中关于“省识”的读音和意义,新旧教材对其注解不一,旧教材注释为“不识”,新教材注释为“曾经”,至于“省”的读音,新旧教材并未注明,亦读“xing”亦读“sheng”,历来众说纷纭。  相似文献   

4.
现行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教材必修3选了杜甫诗《咏怀古迹·其三》"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其中颈联"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教材注释"【省】曾经。"不知依据何在?笔者以为这个解释不准确。  相似文献   

5.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3中,选用了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一诗,将“画图省识春风面”的“省”注释为“曾经”,  相似文献   

6.
杜甫<咏怀古迹>(其三)"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一联中的"省",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2007年3月版)注为"曾经";吴先进先生认为此注"没有理由和依据",先后撰写<"省",字注释指误>(<语文学习>2009年7-8期)、<透过"省识"看同义复词现象>(<中学语文教学>2010年第4期)两篇文章进行辩驳,力主句中"省识"应释作"认识",其主要理由是:①<辞海>、<汉语大词典>等工具书及网上资料中,均不见"省"释作"曾经"之例证;②<辞海>、<汉语大词典>皆收有"省识"一词,释义即"认识".  相似文献   

7.
<咏怀古迹>(其三)是杜甫诗歌中最脍炙人口的篇章之一,同时因其能以寥寥数语包举人物生平且诗意苍凉凄楚,在众多的咏昭君的作品中被推为绝唱①,成为各种诗歌选本和教材的首选篇目.其中"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一联,在很早的时候就享有佳句之称.②不过,人们对这一联中"省识"两字的理解却存在着很大的分歧.而现行的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册所作的注释,则是集诸分歧于一身,令人无所适从.  相似文献   

8.
张海生 《学子》2014,(6):22-22
正"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解读教材时,我们大多尝试从编者的视角揣摩教材的编写意图,从教师的层面上探究教材细枝末节。那么我们有没有想过,解读教材的终极目标是更有效地"用教材"开展教学,更有效地"用教材"发展学生。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课堂可以放手让他们自主探究,教材也应该"用学生的眼光"来解读,甚至让学生"尝试"解读教材。因此,解读教材需要换位思考,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才可能真正做到"识庐山全貌",欣赏到更"美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9.
一、矛盾重重 人教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第三册选编了杜甫的七律《咏怀古迹》,其中颈联是"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对"省"字文下注释解释为"曾经".  相似文献   

10.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2007年3月版)杜甫<咏怀古迹>(其三)"画图省识春风面"中的"省"字注为"曾经".对此,笔者未敢苟同. 笔者查阅了<辞海><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词典>和<古代汉语常用词词典>等工具书对"省"字的注释,未发现有"曾经"的义项;  相似文献   

11.
小学语文教材的一大特色是首次提出"识写分流"的概念来进行生字的教学。但在选择字种、确定识写生字及识写同步等几个方面有一定不足。所以,需要对基础教育识字教学用字标准进行统一的编制,分学段建设教材体例,在教材编写与汉语研究之间的搭起沟通的桥梁,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  相似文献   

12.
一、遵循识字规律,落实识字教学 教材在识字编排上体现了"多识少写、识写分开"的原则,多识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孩子提早实现汉字阅读,使课外阅读这一条"腿"及早发挥作用,支撑起完整的语文教学.所以会认字的要求是,在语境中认识,大致了解意思,能帮助阅读即可;而会写字才是"四会"的要求,即能够读其音、辨其形、解其义,并逐步达到准确运用.准确地把握会认字教学的尺度,体现了以下教学原则:  相似文献   

13.
赵子厚 《现代语文》2007,(10):89-91
课外阅读对中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正说明多读的重要性。在今天"一纲多本"乃至"多纲多本"的教材编制政策下,各类语文教  相似文献   

14.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首倡识写分流策略安排生字教学,是该教材一大亮点。但在字种的选择、识写生字的确定及如何实现识写同步几个方面仍存在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统一明确的识字教学用字标准,选字受教材随课文识字一以贯之编排体例的制约,未能及时关注和采用最新汉语研究成果等,因此,编制统一的基础教育识字教学用字标准,分学段构建教材体例,加强教材编写与汉语研究之间的沟通,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谱教学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必要环节,识谱能力的提高对学生感受、理解、表现及创造音乐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识谱教学是音乐教学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但识谱难教,这几乎是所有音乐教师的共识;识谱教学枯燥无味,这又几乎成了所有学生的感受。对此,音乐教师应该巧用教材,激发学生识谱兴趣;由浅人深,循序渐进地积累识谱知识;教法多样,促进学生识谱能力的提高。结合多年的音乐教学实践,我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了识谱教学探索,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巧用教材,激发学生识谱兴趣  相似文献   

16.
<正>在音乐课堂中,识谱教学是一个难点。让学生顺利地学会识谱唱谱,一直是每一位音乐教师心中的愿景。上学期,我校在三年级段开展了"实践活动作业",作为音乐教师的我,在这个年级开展了竖笛教学。在教学竖笛谱的过程中,逐渐为识谱教学打开了一扇窗。一、由浅入深,突破识谱教学的难点苏教版教材从三年级  相似文献   

17.
《杜甫律诗五首·咏怀古迹(其三)》(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册)中“画图省识春风面”一句,课后注释为“(画图省(xing)识春风面]从画像上看可以约略看到她的青春容貌。……省识,不识”。“省识”这个词语,在这个注释中竟然作出了两个前后矛盾的解释:一为“略识”(“约略地看到”),一为“不识”。究竟哪种解释为对呢?这个注释把读者搞糊涂了。  相似文献   

18.
钟加友 《教师》2011,(5):23-23
本文根据语文课文阅读实践教学经验,从教材、学情、阅读教法三个层面设想和从学法辅导的"初读""识写""细读"和"品读"四个层次来落实语文阅读的教学培养目标,从而对学生进行阅读学习方法的指导.  相似文献   

19.
正语文教材是实现语文教学的媒介。用教材教,从本质上讲就是通过教材去落实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想充分利用好教材,就要讲究用教材的策略。一、打破旧有的讲课听课习惯,树立"观千剑而后识器"的语文学习思想1.要求学生通读教材。对于每一单元的课文要先通读,或诵读,或默读,过口、过眼,只是读,不做任何要求。从语感的角度,打开教材的新视窗。"新语文教育"代表人物韩军提出了举三反一的语文学习方法。他说,读书积累,多多益善;数量在  相似文献   

20.
我们现行使用的<音乐>教材,是一本集"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声乐"等内容为一体的综合教材."视唱练耳"是音乐技能的基本功,处于音乐教学的先导地位.通过视唱练习,可以培养学生独立识谱能力,通过听音练习,可以发展学生的听觉能力,增强学生的音乐记忆力,作为幼儿教师必须具备这些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