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瞿红星 《云南教育》2000,(19):40-41
《团结合作》是小学思想品德课 (第九册 )中的一篇课文。教学这篇课文 ,我根据“知、情、意、行”这一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 ,以及本课的教学目标 ,采用“导入新课——学文明理——激发情感——指导行为”四段式教学结构 ,并注意挖掘每一个环节的情感因素 ,既教书 ,又育人。   一、揭题激趣 ,诱发情感   “导入新课”即通常所说的揭题。揭题的方式较多 ,因文而异。教学《团结合作》一课要使学生懂得在集体生活中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从小养成团结合作的好品质。围绕本课的教学目的要求 ,在众多的揭题方法中 ,我采用欣赏音乐、启发情感…  相似文献   

2.
为了教育学生从小养成艰苦朴素的好习惯,做一个“在学习上争先进,在生活上比俭朴”的好学生,我是这样设计《比什么》(江西省编思品教材第六册9课)教学的。一、揭题激趣,生动导入小学思品课的导入新课,一定要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做到新课伊始,情趣已生。教学《比什么》一课,首先教师手举一个沾有灰  相似文献   

3.
揭示课题是小学思想品德课(简称“思品课”)课堂教学的开端,如果教师能用新颖而有效的方法揭示课题,不仅能很自然地导入新课教学,而且能创设情境,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意向,诱发其学习欲望,让学生满怀激情地学习新知识。在小学思品课教学中,我们常采用如下几种揭题方法。一、谈话揭题谈话揭题就是教师运用谈话的方式揭示课题,导入新课。如教学《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教师先作如下谈话:“同学们,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有缺点、错误,因而会受到周围的人的批评。这虽然不是一件愉快的事,但是我们一定要正确对待。今…  相似文献   

4.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新课导入浅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新课导入浅说江苏常州教育学院附属中学孙裕良课堂教学艺术是一个整体。“新课导人”仅是其中的一个环节,但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是课堂教学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一、新课导人设计的依据要把新课导入设计好,首先要明确设计的依据。“新课导入”的设...  相似文献   

5.
吴晓丹 《小学语文》2013,(12):53-54
【教学目标】初步学会通过“分析、概括、筛选”等方法处理非连续文本信息。【教学过程】一、导入揭题1.今天这节课我们要进入第六单元的学习,一起渎——(板书:走进信息世界)。[教学说明:直接揭题导入,让学生明确学习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秦Min 《教书育人》2002,(2):13-13
好的戏剧,总要有序幕,演出才能跌荡起伏,优美的乐曲,总要有前奏,演出才能引人入胜,课堂学习也是这样。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它联系着新课与旧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使整个教学进程协调自然。浑然一体。新颖、精湛、巧妙、得体地导入新课,可造成一种轻松、和谐的气氛,沟通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思想感情,诱发学生的积极思维,使学生感到新鲜、有趣、从而能集中注意力,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本文借助于自己所教授的课程,谈以下几种导入新课的方法: 一、释题性导入 标题是所学章节的知识缩影,通过标题,常常可以获…  相似文献   

7.
小学思想品德课“五环式”教学法,将教学过程分为“导入新课——主题教育—一深化理解——评价扩展——巩固延伸”五个环节。 “导入新课”是课的开端部分。它主要是选用恰当的方法,导出下一个环节“主题教育”中  相似文献   

8.
试论课堂教学中的导入新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课堂教学中的导入新课环节,是整个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其重要意义不可忽视。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新课的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好的导入新课如同桥梁,联系着旧课和新课;如同序幕,预示着后面的高潮和结局;如同路标,引导着学生的思维方向。可以说导入新课乃是整个课堂教学的“准备动作”,为师生即将进行的思维活动作好心理准备。教师精心设计导入新课环节,可以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为整堂课的进行打好基础。 一、导入新课艺术的主要特点与功能 (一)导入新课要有针对性。 导入新课时应当针对教学实际。一是要针对教学内容实际,要充分考虑与教学内容建立有机联系,不能  相似文献   

9.
一、激趣导入1 .创设情景引入。 (课件出示“拼音王国”的卡通动画 )2 .“开火车”游戏复习单韵母。(动画展示坐在小火车上的单韵母 )3 .揭题。板书课题。点评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导入这一教学环节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游拼音王国交拼音朋友”的情景 ,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将枯燥的拼音字母设计成为学生喜欢的卡通形象 ,促使学生的思维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二、教学新课1 .学习声母 y。(1 )学习发音。a .教师示范读指名读。b .指名介绍学习方法。师 :有什么好办法读准声母 y的音 ?(看老师的口型 ,仔细听 )小朋友们照着他的办…  相似文献   

10.
思想品德课往往把“怎样做人”的道理贯穿于教材之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新课导入方法,可使开课就引人入胜,又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新授教学环节,明确教材所蕴涵的道理,从而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质量。 一、猜谜导入法 猜谜导入法是教师运用与新课相关的猜谜语的导入方法导入新课。如教学《爱护公用设施》一课时,教师可先出示谜面:“一个矮胖子,绿衣绿裤子,敞开大肚子,吃饱薄饼子。”学生揭出谜底是:“邮筒”。教师引导提问;“像邮筒这样的设施是谁设置的?是为谁服务的?大家应该怎样做?”…  相似文献   

11.
数学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也是一门艺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积极培养学生兴趣,计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这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根本保证、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摆正学生的主体位置,引导学生“学然后行,思然后得”,变“要我学”为“乐学、会学、善学”。 1.导课新颖,揭题引趣 一堂课成功与否与教师的导课、揭题有着密切的关系、注意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从新课伊始,就被一种愉快、和谐的气氛所感染和激励,以愉快的心情跨入知识学习的大门。 如,教学新课“能被2、3、5整…  相似文献   

12.
专家说,语文教师导入新课要根据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学生特点,设计新课的最佳切入,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创设情境。其实,“根据”中还应该加上教师自身的文化底蕴。语文教师的每一节新课的导入,都要吸引学生“眼球”,开动学生“脑筋”,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拉开一堂精彩的课堂教学的序幕。  相似文献   

13.
谈导入艺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一堂课中,导入新课是教学过程的第一环节。导入环节如果安排和设计得好,整个教学过程就会收到先声夺人、一举成功的奇效。作为创造性的艺术活动,能否巧妙灵活地创设好的教学情境导入新课,对于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具有异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所谓“五环式”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结构就是将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大体分为“导入新课——主题教育——深化理解——评价扩展——巩固延伸”这五个教学环节。“导入新课”是一堂思想品德课的开端部分,这一环节要运用恰当的方法引导出下一个环节“主题教育”中的思想观点或道德观念。  相似文献   

15.
用“问题”导入新课是教师经常采用的方法。导入新课讲求活,富启发性,入题自然而有铺垫作用。导入形式和思路多种多样,只要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思维,就是课堂教学的“凤头”,就是成功的导入。一、“问题设计”要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语文教学中的问题设计要结合实际,能促进  相似文献   

16.
尝试教学法是用尝试题引略,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以各种有效方式,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可以使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一、尝试教学法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 1.基础训练 2.导入新课 ①以旧引新,②从准备题引入,③揭示课题。 3.新课教学  相似文献   

17.
小学生年龄小,知识浅,好动、爱玩,注意力不易集中,道德观念很难于形成。只有从情趣教学入手,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才能促使道德观念的形成。(一)以情引题,导入新课根据教学内容,以情引题,导入新课,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进入新课学习。如城北学校一年级何清老师教《爱惜学习用品》一课时,老师说:“今天上  相似文献   

18.
叶红 《云南教育》2000,(5):28-28
九年义务教育自然教学大纲指出 :“注重指导学生学会自行获取知识。”因此 ,在自然课教学中 ,要在导入新课、进行新课等关键教学环节中创设传授知识的情境 ,促使学生在学习中积极思考与探索 ,从而获得知识和培养能力。一、巧妙导入新课 ,激起学生自行探索的欲望在自然教学中 ,巧妙设计导入新课的方法 ,能激发学生自行探索新知的欲望 ,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导入新课的方法很多 ,如 ,巧设疑问、组织游戏、讲述故事、播放音乐 ,放映图像、动手制作、参观实验等等。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 ,科学、合理地选择与运用、切忌囿于一…  相似文献   

19.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不同的课堂教学结构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通过近几年的探索实践,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构建了“五步式阅读教学结构”,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一、导入新课有经验的教师总是十分重视一堂课的开端。一堂课要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就必须精心设计导入。》入要在“设疑”、“激情”、“入境”、“求趣”上下功夫。“设疑”就是制造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教学《金色的鱼钩》一课,教师揭题后提问:通过预习,你们知道这“金色的鱼钩”是用什么做成的吗?为什么把缝衣…  相似文献   

20.
一、揭题激趣、导入新课(略)二、学文识字、文熟字悉(揭题后让学生打开课本,边听范读边思考:桂娃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然后指导学生自学课文,在母体字“圭”和“将”带出的子体字下画上“·”,在其它生字下画上“。”)(一)师:课文讲桂娃做的什么事?生:课文讲桂娃照看蒋奶奶的事。(师板书“jiǎng nǎi nai”,生齐读)师:蒋,本来指植物名,应该是什么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