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预设”是预测和设计,是教师在课前对教学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设想和安排。“生成”是生长和构建,是师生在与教学情境的交互作用以及师生对话互动中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产生的新问题、新情况。预设和生成是矛盾统一体,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没有预设的课堂是不负责任的课堂,而没有生成的课堂是不精彩的课堂,但是,当前课堂教学却出现了两者的冲突现象:表现之一,预设过度,挤占生成的时空,从根本上讲,这是低效的教学;表现之二,生成过多,最终背离了生成的目的。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关键所在。只有课前精心预设、高水平预设,才能在课堂上动态生成,用智慧将教学演绎得更加精彩。那么,在课堂中如何进行预设与生成呢?  相似文献   

2.
高金花 《数学教学》2014,(11):27-29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也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传统课堂把"生成"看成一种意外收获,新课程则把"生成"当成一种价值追求,教师有备而来,顺势而导,才能有课堂精彩的"生成".但课堂精彩的生成首先源于教师"开放的预设".  相似文献   

3.
课程改革下的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不可重现的动态生成过程。课堂因生成而精彩,而预设与生成有着密切的关系,教案是预设的,课堂是生成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置开放环节,为学生的自主探索留下空间与时间,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生成兴趣的火花,在操作活动中生成探究的火花,在弹性预设中生成精彩的火花。  相似文献   

4.
预设是生成的基础和前提,没有精心的预设,就不会有精彩的生成.而没有精彩的生成,课堂就不会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和成长的气息.课堂上的精彩有时在预设中,然而更多的精彩却是在预设之外.这就需要我们进行弹性教学,使课堂精彩纷呈.  相似文献   

5.
课堂生成,作为课堂教学的宝贵资源,已成为高质量课堂教学的追求。但是,面对生成,需要机智,需要教师灵活、巧妙地筛选和运用。只有这样,才能让生成发挥更大的作用,才能让更多、更有价值的生成在课堂中萌发。1.精心预设,促使生成萌发。预设,是生成的基石。没有充分、精心、巧妙的预设,很少有精彩、完美、超乎想象的生成。教学中,在呼唤精彩生成的同时,更应密切关注预设。关注预设,就是在关注生成。预设是生成的前提,生成是对预设的超越和发展,二者是相互依存的,如果没有高质量的预设,就不可能实现生成。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与梯形》一课时,我课前预计大部分学生会认为正方形和长方形不是平行四边形,于是设计的教学过程是先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让学生判断是否属于平行四边形。接着播放课件,通过观察,抽象出长方形与正方形也有  相似文献   

6.
高中语文教学的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提高,二者相辅相成。没有预设的课堂教学是粗糙的、散漫的,也是低效的。没有生成的课堂教学是呆板的、了无生气的、没有智慧的,也是无法提高教学效率的。对于教学预设和课堂生成的辩证关系研究有助于教师课前做好弹性预设,课堂教学中善于关注学生的反应,及时抓住生成的教学资源,并能适时调整或改变预设的方案、对预设的教案进行动态修正,让预设和生成和谐共存于课堂教学中,师生共同演绎精彩而富有活力的课堂。  相似文献   

7.
预设与生成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没有预设的生成往往是盲目的,而没有生成的预设又往往是低效的。生成与预设两者应该互相联系、互为作用,缺一不可。只有课前精心预设,才能在课堂上动态生成。教学中如果处理好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再加上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思维的碰撞,课堂教学必定被演绎的更加精彩。  相似文献   

8.
课堂教学进程是预设和生成的辩证统一,没有预设的生成往往是盲目的,而没有生成的预设又往往是低效的。精心“预设”是生成教学的基础,巧处“生成”是预设教学的精彩。在新课程教学中,我们应该做到科学而艺术地把握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只有精心预设,才能在课堂上动态生成,用智慧将教学演绎得更加精彩。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的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不可忽视的生命的载体,是动态的生成。课堂因生成而精彩。预设与生成有着密切的关系,教案是预设的,课堂是生成的。课堂的生成尽管有些是不可预知的,但它是可以预设的,精心预设下的生成将更精彩。那么,教师如何在课前精心预设,课堂上有效引导动态生成,使教学演绎得更加精彩?一、精心预设,铺垫生成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没有预设的生成往往是盲目的、低效的,甚至是  相似文献   

10.
董云 《甘肃教育》2014,(22):47-47
正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的矛盾统一体。语文课堂的生机在于巧妙处理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教师只有进行艺术而有弹性的教学预设,在课堂上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促进学生的动态生成,才能让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不管语文教师在预设时有多么严谨到位的考虑,也不可能穷尽语文课堂的可能性的生成,因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会常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从而使课堂生成许多没有预料到的情况。因此,  相似文献   

11.
淡化课前预设,关注动态生成,这是新课标理念下的一道亮丽风景。然而,精彩的课堂生成,绝对不是无中生有,它首先来自教学预案的精心设计。当然,任何预设随着课堂学情的变化,亦必然会出现新问题、新情况。那么,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组织者、引导者的教师,就应该及时调整预设,让预设在生成中优化,让精彩在预设中生成。  相似文献   

12.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惟有将预设了然于胸,做到胸中有丘壑,这样才能很好地驾驭新课程的课堂。一、有效而合理的预设是课堂生成的基础教学必须先有预设,然后才能在此基础上有效地生成。课前预设是教学规划实施的蓝本,没有预设的生成是盲目的,有了精心的预设,上课时才能水到渠成,得心应手。在生动的情境中学习语文是新课程课堂的一个最显著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课堂教学正在发生着实质性的变化。课堂是开放的,教学是生成的,教学过程是“静态预设”在课堂中“动态实施”的过程。只有高质量的预设,才有精彩的生成;没有对生成心存期待,那么预设必然僵化。重视生成,课堂教学才能充满灵性、充满智慧、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14.
课堂是开放的,教学是生成的.“预设”和“生成”这两个相互对立的概念融入到了我们的教学中.教学过程是一个教师“静态预设”的过程,也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生成,不是对预设的否定,而是对预设的体现和发展.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地合起来,才能使课堂变得更精彩.那么,教师如何在课前精心预设,课上有效生成呢?  相似文献   

15.
预设与生成是语文课堂教学中“静”与“动”的对立与统一。课前预设是教学规划实施的蓝本,动态生成是课堂教学的点睛之作。没有预设的生成往往是盲目的,而没有生成的预设是颓废的。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关键所在。只有课前精心预设,才能在课堂上动态生成,用智慧将教学演绎得更加精彩!  相似文献   

16.
"预设"是新课程改革中经常出现的一个词语.预设的含义简而言之就是"预先设定"、"预先设计".教学是一项复杂的活动,它需要教师做出周密的安排,制定出详尽的计划,做好充分的准备,这一切都是预设.生成的精彩离不开预设的精心,只有课前精心预设,才能在课堂上动态生成.因此为了生成的精彩瞬间,教师在课前的预设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教学效益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教学的预设。没有精心的预设,也就没有流畅而精彩的课堂。课堂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教育活动,预设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特性,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要求。教师在课前必须对教学目的、任务和过程有一个清晰的、理性的思考和安排。预设是实现教学最优化的前提。没有预设的课堂肯定是散漫、杂乱和无序的。只有事先预设好教学目标和教学流程,做到对教材“入乎其内”,才能在教学中“出乎其外”,取得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陈凯 《考试周刊》2008,(10):210-211
生成是教学过程生动可变性的概括.它可以由质疑、由错误、由意外生成,生成是课改的重要理念,是预设带来的精彩.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师要精心预设,预设"弹性化"目标、预设"板块化"过程、预设"层次化"练习等等,才能有效生成,才能有的放矢地将课堂引向"精彩".  相似文献   

19.
<正>在课堂教学中,预设和生成是有效教学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没有预设的生成是盲目的,没有生成的预设是低效的。在教学中,教师既要注重课前的预设,又要注重课堂上的生成,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一、预设是生成的基础预设和生成,是水乳交融、和谐共生的关系。生成,离不开科学的预设。教学是一项复杂的活动,需要教师课前精心策划,也就是对教学进行预设。教师准确  相似文献   

20.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可以成就精彩课堂。数学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教师不仅要准确预设、灵活预设.还要适时地突破预设,保证课堂的有效生成,让学生在动态生成的课堂中思考、发现,不断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