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杨晓霖 《现代语文》2006,(8):109-110
从旧词的核心意义出发引出新意义即旧词新义.在信息化文化浪潮的席卷下,汉语言文字的本体功能被不断发掘和延伸,一些词条被注入新义并在大众间传播使用.旧词产生新义是经济原则在语言中的体现,是由于词汇系统内部自我调整而产生的,它与社会生活的变化密切相关,同时也和语用因素密不可分.(宋培杰,2004)旧词被赋予新义的过程往往是不容易被观察到的.本文主要叙述笔者观察到的"搞不好"一词的词义泛化现象.  相似文献   

2.
一、词义演变的原因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总是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社会的发展、人们认识能力的提高、词义之间的相互影响等因素都能引起词义的变化。 首先,社会的发展引起词义的变化。这是词义演变最重要的原因。词义就是词的意义,或者说是客观世界的事物反映到人的大脑之中,成为人们的认识。因此,词义是以客观事物为基础与前提的,社会发生了变化,客观事物发生了变化,词义必然发生变化。例如“床”,刘熙曰:“人所坐卧曰床。”《说文解字》说:“床,安身之几坐也。”由此可知,  相似文献   

3.
词义是词所表达的内容.词义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适应人们交际的需要,按照本民族的心理习惯和语言特点,而不断发展变化,由此而形成"一词多义".在同一个词的各个引申义之间,是有其内在联系的.词的相互有机联系的词义系列,就是词义系统.汉语是世界上最发达的语言之一,其词汇非常丰富,其词义系统也相当周密.在我国传统词汇研究中,较早而且最明确地提出汉语词义系统的理论,并且把它贯彻到具  相似文献   

4.
蒋鹏 《文教资料》2014,(36):173-174
"行李"一词,最初的使用是在《左传》之中,当时的词义为"外交使节",即往来于国家之间的外交官员。但后来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行李"一词,逐渐发生意义的分化,并衍生出多种多样的意义,本文就"行李"一词的命名原则和词义衍生变化的角度试做一个分析。  相似文献   

5.
事物是处在不断变化发展之中的,词义也相应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之中。而研究词义发展变化的规律是词汇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对《说文解字》"口"、"言"、"目"部中的279个具有动词性质的词(占总数的77.72%)进行探讨,来窥探动词义项的增减情况。结论是:消亡占的比例最大,减少和基本不变次之,增加的比例最少。  相似文献   

6.
对"小姐"与"madam"词义嬗变的社会语言学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汉语中"小姐"一词的词义曾贬褒交替,不少媒体对此进行过激烈争辩.无独有偶,英文中"madam"一词也经历了类似的词义演变.文章透过激烈争辩的语言表象,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对两词的词义嬗变进行了理性分析,笔者认为,两词的词义演变反映了语言的发展规律,即反映了言语社区的地域分布特征;语言和经济的互动关系和称呼言语行为之性别差异.因此,不必要对两词的词义挫折莫名惊诧,因为它们符合语言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7.
随着现代文化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新词语不断产生,编纂出版的工具书也越来越多。笔者在使用词语及翻查工具书的过程中,觉得某些词语的词义应该明确加以界定,其使用范围也应该有所规定。词义是词的内容,即词的意义,它包括词的本义、引申和比喻义等。由于新词不断产生,词义不断发展变化,因此有一些词语,特别是有亲缘关系的词语,如古今字(词)同源词等,它们的词义经常有包容、交错等现象。而在一些字书、辞书中,对这些词语的意义的界定并不明确,这就给人造成学习和使用上的困难。给人带来的这种困难主要在词的引申义和比喻义…  相似文献   

8.
一个词的旧有意义的改变或消失,以及新意义的产生是和人类社会、文化、科技、教育的发展和变化有密切关系的,这是词义变化的外因;与此同时,语言自身的变化,人们的心理活动对词义的变化也有一定的影响。1.历史因素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必然促进各个事物由简到繁,由初级到高级。伴随着事物的发展,表示事物、现象、行为名称的词也必然有所变化,这就是词义变化的历史原因。表示人们日常生活使用的物品名称的词义往往发生潜在的变化。例如:paper一词来源于希腊词papyros,是指埃及的一种植物“芦草”。在古代这种植物的茎曾用作书写的…  相似文献   

9.
量词"位"的泛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量词"位"使用范围迅速扩大,连一些著名语言学家也常自称以"位",这便引起学者纷纷批评.本文从历时、共时两个角度考察量词"位"的产生和发展,证明它目前用于自称也好,用称"丑类"也好,都是词的泛用,而不是词的误用.词的泛用是社会发展与人之思想观念变化的必然产物,是词义扩大的主要动因.纵观语言发展的历史,可知没有词的泛用,就没有词义的扩大,也就没有语言的发展.因此,对于词的泛用,明智的做法只能是发现变异,查明原因,承认现实,因势利导,而不能只是一味采取规定主义的批评.在此基础上,文章认为,为了汉语规范化工作的有效开展,为了语言的健康发展,为了人们言语交际的顺利进行,过去近半个世纪里的那种以传统语法思想为指导的汉语规范化工作模式、那种愿望虽美好而出手多失慎的所谓"匡谬正俗"活动,应该彻底检讨一下.  相似文献   

10.
词的意义是随着社会的前进而发展变化的,因此,任阿一个词的意义都是存在于一定的历史范畴内,具有明确的时代性。一个词具有什么样的意义和用法,是当时使用语言的社会约定俗成的,任何一个人都必须遵守当时社会的这种规范。我们必项按照语言的时代性和社会性去认识了解词义,才能真正把握词义,准确地解释词义。这个问题对我们注释词浯,阅读古书,编纂词典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浅议"飙歌"     
"飙歌"一词是时下比较流行的词语,本文从"飙歌"与"飙车"的比较入手,分析了"飙歌"一词产生的理据.我们认为,其词义的系联和延伸是人的认知思维的结果,并分析了社会文化心理对词义演变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汉语是不断发展的,不仅表现在汉语词汇双音节词占优势,词汇量扩大,同时还有词汇意义的发展演变。关于词义的演变,主要包括词义的主要部分即概念义,以及附着在词的理性意义之上的色彩义。而概念义的变化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古今词义完全不同,词义范围有差异(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本文主要是就当下网络语言中使用频率较高的词语进行分析,这里以"奇葩"为例。这个词语,古已有之,但是当下出现在口语及网络语言中时,其概念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且也由一个褒义词变为贬义词。本文主要分析其词义演变的过程,并且针对之前的先例,对该词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英语的词汇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新词大量出现,旧词汇被淘汰,有些词被赋予更广泛的含义和新的内涵外延。词汇意义的发展受社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社会历史事件在词义的变化中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对美国9.11事件有关的描述,就是词汇发展和创新的很好的例证。  相似文献   

14.
英语的词义     
英语词义在英语语言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与英语教学 和学习关系密切的部分。词的意义种类繁多,内容复杂,仅词汇意义中就包括词的概念意义 。关联意义、内涵意义、文体意义、感情意义等等。词义的演变速度缓慢,其原因涉及社会 的方方面面。了解词义及其特性会加深对英语语言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5.
汉语中的许多词语除了它的基本义之外还附带有或褒或贬的感情色彩,它们往往比一般不带感情色彩的词语更富有表现力.作为词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语言的其他要素一样,词的感情色彩也处在不断的变化中.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在众多词彩的变化中,"小姐"一词的感情色彩的变化无疑是最具喜剧色彩的了.  相似文献   

16.
季节名词"秋"的形成发展及其文化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节名词"秋"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常用词,基本词.它作为反映自然现象的名词符号,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它的形成与发展反映了人们对时间的认识、人与世界的关系和自身的生存方式,具有中华民族独特的人文涵义,它的词义的引申及其词系的派生,蕴含有丰富的联想意义,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特征.本文试从名词"秋"的形成发展来揭示它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7.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类社会一切活动都要靠语言组织和协调。语言交流遍及生活中的各个领域,要想了解外国,就必须掌握外语,要想了解古代,就必须掌握古汉语。随着社会的发展,新事物、新概念不断产生,人们的思维也越来越细致复杂,作为思维的表现形式──语言,也就不断地丰富词汇,变化词义,改进语法。而与社会发展的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是词汇,词汇对社会的发展最灵敏,变化也最快。这种变化表现为新词的产生,旧词的消失和词义的改变。其中词义改变的结果之一,就词的一个义项所概括反映的客观事物来说,有词义的扩大、缩…  相似文献   

18.
"喜刷刷"一词是由歌名<嘻唰唰>发展演变而来的.随着歌曲<嘻唰唰>的走红,"喜刷刷"的应用范围随之扩大,它的词义、使用范围也随之扩展开来.不是所有的流行词语都会最终被社会认同,"喜刷刷"同样要经受时间的考验.  相似文献   

19.
在汉语中,一些词除了具有理性义之外,还带有一定的褒贬色彩。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词义也在变化,词义所附带的褒贬色彩自然也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在新时期,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极大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导致一些词的褒贬色彩发生了变化。文章把词义的褒贬色彩变化分为两种情况:一是语言的褒贬色彩变化,一是言语的褒贬色彩变化。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运用符号学理论对汉语词语外延与内涵的演变进行讨论,并着重对"走狗"一词的意义及感情色彩的发展变化过程进行了分析,认为该词的感情色彩经历了由中性到贬义再到褒义的发展变化过程,其内涵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除"走狗"一词外,汉语中还有很多词语的意义都在不同的社会及时代背景下发生了变化,词义的扩展是词义发展演变的一种主要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