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以三种人民币汇率(人民币兑美元、人民币兑日元和人民币兑欧元)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时间序列进行平稳化处理,并利用Cao方法确定最小嵌入维数计算出最大Lyapunov指数进行了非线性检验,得出上述汇率所反映的动力学系统是一个高维的复杂经济系统,至少需要8个左右影响汇率的经济变量才能反映该经济系统的主要特征,并且上述汇率波动呈现出确定性混沌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 三 ) 有关欧元稳定性的讨论 1. 作为埃居继承货币的欧元仍运行在正常区间 , 货币构成的变动对欧元内在稳定性产生影响 欧元两年来的运行一直处于正常区间 , 在 0. 9美元以下运行的 8个月是处于正常空间的底部. 这是因为 : 欧元是埃居的继承货币 , 是自 1979年以来欧洲货币合作 20年的产物 . 它的构成原理与埃居类似 , 并且内在价值与埃居等值 . 按照欧洲央行的规定 , 1998年 12月 31日 , 1埃居等于 1 欧元 , 11个欧元国货币与埃居的汇率锁定 , 直至被欧元替代 . 欧元作为埃居的继承者, 有关其汇率变动的分析可以参照埃居 20年来的运行轨迹 . 在 20年间 , 埃居兑美元汇率最高达 1980年的 1: 1.392, 最低为 1985年的 1: 0. 763. 欧元启动后 , 欧元区的经济状况并未发生本质上的变化 , 运行良好 , 因此欧元兑美元的汇率波动从 1: 1. 1912至 1: 0. 8225的变化还是在正常区间的 .  相似文献   

3.
汇率变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同时汇率的频繁波动也使跨国银行面临着巨大的汇率风险。从利率、中央银行的干预、市场投机等方面对影响汇率变动的短期因索进行分析,并阐述汇率变动对跨国银行的影响,以使跨国银行对汇率变动进行准确地预测、有效地管理汇率风险。  相似文献   

4.
王世军 《预测》1995,14(4):26-31
外汇汇率波动规律的国际比较王世军(杭州电子工业学院管理工程系310037)自1973年实行浮动汇率制度以来,世界各国实行不同的汇率制度,其汇率安排和外汇管制也各不相同,导致了各国汇率频繁波动且幅度很大。特别是近年来人民币汇率的连续贬值,已引起了国内外...  相似文献   

5.
正在汇率的双向波动下,企业应对汇率进行风险管理才能更好地促进生产经营,规避风险。一个成熟的企业往往会通过规范财务制度,在财务计划中适时纳入汇率的变动因素,合理使用衍生产品,科学地选择融资币种,实现有效分散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由上海会计学院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年6月出版发行的《企业风险管理》一书,以企业风险管理为研究对象,内容丰富,结构清晰。该  相似文献   

6.
莫鹍  付波 《科协论坛》2008,(3):105-106
本文主要是用1999年第一季度到2006年第二季度的数据,对欧元汇率变动进行实证分析.首先对购买力平价和利率平价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它们不成立.但是物价水平和利率仍是影响汇率的重要因素,本文接着运用时闻序列方法分析它们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长期它们都会对汇率有影响,而在短期利差的影响显著,物价水平差异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鲁飞 《华夏星火》2020,(4):86-89
拜耳集团日前发布了2019年年报,全年销售额435.45亿欧元,同比增长3.5%(经汇率与资产组合调整),不计特殊项目的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115.03亿欧元,同比增长28.3%,净利润40.91亿欧元,同比增长141.4%。其中,拜耳农业业务(作物科学事业部)表现亮眼,全年销售额达198.32亿欧元,农业板块研发投资达23亿欧元,不计特殊项目的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47.96亿欧元,同比增长80.9%。  相似文献   

8.
许可 《预测》2012,31(3):8-12
本文利用AR-GARCH模型,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对海关总暑提供的2001年1月互2010年6月中国对东盟、日本、美国、欧盟、韩国、中国香港六个主要贸易伙伴的月度进出口数据进行实证研究.从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化,汇率波动率对我国和各贸易伙伴进出口贸易的长期和短期影响进行分析,比较了汇率因素对各个贸易伙伴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长期看来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和多数贸易伙伴的出口显著负相关,没有与其正相关的贸易数据;其波动率可能有多种长期效果.短期看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与欧盟,东盟,香港出口有反向冲击作用,对韩国进口有正向冲击作用,其波动率对部分贸易伙伴的进出口贸易存在正向冲击.  相似文献   

9.
基于美元汇率波动的人民币汇率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巍贤 《预测》1998,17(5):44-46
本文在人民币汇率决定模型的基础上[1,2],运用协整技术分析美元汇率波动对人民币汇率走势的影响,进而建立基于美元汇率波动的人民币汇率短期预测模型。本文所建立的预测模型不仅具有令人满意的拟合效果和预测能力,而且具有结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自从人民币汇率体制进行了改革,汇率的波动就变得越来越复杂,由于GARCH模型能比较好的拟合时间序列尖峰厚尾的特点,所以本文采集了2013年1月4日至2016年3月11日的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日值,运用GARCH模型,利用EVIEWS进行分析检验,得出该时间序列具有不服从正态分布,有群聚性、较强记忆性的特点,同时人民币汇率的日值波动得越来越频繁,而且幅度也在不断变大,所以对未来人民币汇率波动进行充分了解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人民币汇率二次改革后,人民币汇率波动必将增加。针对在人民币汇率波动的情况下,我们着手研究中国股市对中国楼市的影响。本文选取2010年6月至2015年2月中国股市和楼市的数据利用逐步回归法研究上证A股股指及中国平均房价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中国股市与楼价呈正相关,并且楼价对中国股市变动存在4个月滞后期。因此,政府应加快完善我国金融市场和房地产市场,深化汇率改革,各大投资者应当根据中国股市变化,选择合适时机进行房地产投资。  相似文献   

12.
魏巍贤  蒋正华 《预测》1995,14(2):67-69
汇率的神经网络预报模型及其实例分析魏巍贤,蒋正华(西安交通大学710049)1引言自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西方各主要工业国家先后都实行了浮动汇率制,在浮动汇率制下,汇率随外汇市场供求状况的变化而波动,一般情况下,货币当局不对外汇市场进行干...  相似文献   

13.
徐钢  张志勇 《预测》1999,18(4):34-35,38
本文根据突变理论来判断汇率大幅波动的可能性,先利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净8个经济指标所包含的信息简化为两个因子,金融信贷风险因子及经济增长因子,然后利用分歧集的边界方程判断汇率突变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现行人民币汇率存在的问题及影响汇率制度的因素,提出了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5.
关于我国外汇市场主要汇率的协整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赤  刘潭秋 《预测》2003,22(1):42-45
自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世界外汇市场的汇率就表现出巨幅而且频繁波动的特征。由于外汇市场风险极大,因而要捕捉到汇率运动的规律就十分困难。目前,几家中国的商业银行推出了个人外汇买卖业务。本文着重对几种汇率之间的协整关系进行实证分析,以期发现它们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的稳定的关系。其结果将有助于投资者制定决策并且有效地规避风险。  相似文献   

16.
我国现行人民币汇率存在的问题与改革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现行人民币汇率存在的问题及影响汇率制度的因素,提出了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7.
基于VWK模型对金融危机时期的四个新兴市场国家(泰国、韩国和印度1990~2007年以及墨西哥1993~2007年)日汇率数据进行非线性特征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四国汇率的非线性信息准则明显小于线性信息准则,表明各国汇率所反映的经济系统具有非线性特征;与危机推动转型的其他三国相比,印度实施的是自愿平稳转型,宏观经济各因素运行平稳,货币汇率波动起伏比较小,呈现出印度汇率的非线性程度较弱的特点;同时,基于VWK非线性模型对上述汇率进行预测,短期预报功率比较低,说明汇率的非线性模型较好地反映相应的经济系统。  相似文献   

18.
黄润源 《科教文汇》2014,(11):222-223
随着安徽省经济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升,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对安徽外贸的影响愈发显著。安徽作为我国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经济增长极,其外贸企业合理应对汇率波动对于安徽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采用PEST分析,通过研究安徽省经济发展水平及其产业布局结构,结合05年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走势和对于未来的预期。分析其对安徽外贸发展带来的现实影响,同时提出相应的措施建议。以期促进安徽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9.
基于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对人民币汇率影响的重要性,利用2005年7月汇改后至2014年2月共104个月度数据,通过构建SVAR模型,实证分析了财政和货币政策对人民币汇率的冲击效应和方差分解效应.结果表明: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均会引起人民币汇率升值.但财政政策的冲击较小且持续时间也较短;而货币政策对人民币汇率的长期波动有显著影响.同时利用方差分解分析得出,财政政策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解释比例更小.最后在对结果进行解释的基础上,提出利用财政和货币政策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梁丽娟 《科技风》2013,(21):239+243
本文利用1990~200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模型确定CPI波动与GDP增长指数、M2增长率、美元外汇储备、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第一产业占GDP比重、第二产业占GDP比重之间的函数关系。并证实了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不是推动CPI波动的显著性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