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3 毫秒
1.
数学从表面看来是枯燥乏味的,但实际上却具有一种理性的,真实的美,是反映客观世界,并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科学美。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之下.我们的数学教学不仅要体现生活化.还应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是有趣的.数学是美的.从哪些方面让学生去感受数学中的美呢?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
数学从表面看来是枯燥乏味的,但实际上却具有一种理性的,真实的美,是反映客观世界,并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科学美。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之下.我们的数学教学不仅要体现生活化.还应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是有趣的.数学是美的.从哪些方面让学生去感受数学中的美呢?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3.
数学文化与人的发展   总被引:29,自引:5,他引:29  
从文化学的角度理解数学,对于数学教育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只有当我们认为数学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时候,才可以称之为“数学文化”。数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各学科相比,它最像哲学,哲学是使人获得智慧的科学,而数学则正是可以使人变得更聪明的科学,数学美一直是指引数学家前进和奋斗不息的一盏明灯,数学美具有科学美的一切特性,而且它还具有艺术美的某些特性,数学作为一种文化,在教育中对人的发展起多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数学美是数学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之一,也是评价数学理论的重要标准之一。本文结合大学数学内容,对数学美进行了浅析。主要揭示了在大学数学课程的相关知识中所蕴藏出来的美的现象,美的规律。数学美作为科学美的一种,它即具有美的共性,更具有独特的个性,它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我们可以从数学图形,公式,定理,方法中感受的人类智慧的魅力,感受这种美。最后阐述了在数学教学中对数学美教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美是自然界的客观真理与人的主观感受的和谐统一,而作为科学语言的数学具有一般语言文学和艺术所共有的美的特点,即数学在其内容结构和方法都具有自身的某种美,即所谓数学美。其中,概念的简单性、统一性,结构系统的协调性、对称性,命题和模型的概括性、典型性和普遍性,以及数学中的奇异性等都是美的内容。因此数学美是一种科学美,它集中体现于数学本身的简洁美、对称美、相似美、和谐美(即统一美)。通过对数学美的追求与揭示,不仅可提高审美情趣和修养,还可大大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下面谈谈教学中如何以数学美促进学生数学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数学中的和谐美、统一美、对称美以及奇异美等都是客观世界美的特征在数学中的反映.我们要认真地研究数学教学,探索数学方法,挖掘数学学科美的特征,展示数学内在美.1 挖掘数学学科美的特征,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如果我们钻进数学的王国,会惊奇地发现:数学并非人们所说的“枯燥无味”,而有“引人入胜”的魅力.1.1 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工具 作为工具,数学的力量是巨大的,因而十分引人注意.华罗庚写道:“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生物之密,火箭之速,地球之变和化工之巧,给当代科学勾画出一幅五光十色的图画,因而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工具”.科学愈发达,…  相似文献   

7.
美学方法是数学思维方法中的一类重要方法。数学美是科学美的一种,它既具有美的共性,更具有独特的个性。数学美学方法的特征是简洁性、对称性、统一性和奇异性,它们是数学美的基本内涵。简洁性是数学形态美的基本内容,是数学发现和创造中的美学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正>数学中是否存在美?对这一问题的回答给以肯定回答的数学家普洛克拉斯、亚里士多德分别指出:"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认为数学科学全不涉及美或善是错误的——数学科学特别体现了秩序、对称、明确性,而这正是美的主要形式."再者,我们也实实在在看到无论是数学的结构和方法中都存在美的因素.一、数学之美体现在和谐性数学内在的和谐统一性问题,其实也是自然界、宇宙间万物关系的客观反映,因为,  相似文献   

9.
数学美是一种科学美,它主要表现在简单美、和谐美、对称美、相似美和奇异美.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感受、鉴别、欣赏数学美和创造数学美的意识和能力,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而且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数学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10.
数学中充满着美的因素,数学美是数学科学的本质的感性与理性的呈现,它不是什么虚无缥缈、不可捉摸的东西,而是有其确定的客观内容.一、数学美的内容随着数学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数学美的概念会有所发展,但是它的基本内容是相对稳定的,这就是:简单性、对称性、统一性和奇异性.  相似文献   

11.
一组精要的数学符号,一个简单的数学公式,一条言简深邃的数学定理,一种精彩绝伦的数学构想……,无不闪耀着数学巨人们思想深处那汩汩不息的美感之源所散发出的激情与脉动,其升腾出的美的氤氲,笼罩着一种思维上的灵逸和深远,带给人们一丝迷醉其中的淡淡情愫.数学之美是真理的光辉,数学之美是研究科学的灯塔,只有美的追求,才能导致真理的发现.任何科学家都具有很强的审美能力,缺乏审美能力的人是缺乏创造力的.  相似文献   

12.
数学美学是关于数学审美活动的科学。数学审美既存在于数学家数学创造之中,又存在于数学教育之中,尤其是数学教育,其中充满数学的体验、学习和创造过程。在数学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敬爱、驻别、欣赏数学美和创造数学美的意识和能力,“寓教于美”、“寓教于乐”,不仅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达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目的。为此,必须重视数学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一、全面挖掘数学美的因素数学美是客观存在的,“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它是一种真实的美,是反映客观世界并…  相似文献   

13.
数学美浅探     
"乐学"教育与美育紧密相连,课程美育呼唤数学关的出现.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认为数学美是科学美的一部分,它有"创造""真""善"的内容,有美的形式,有审美主体"张力形式"和"同形同构"的审美特点.这一观点打开了数学课程美的奥秘之门.  相似文献   

14.
作为美的一种形态,科学美已经在美学界站稳脚跟,数学科学的基础性及其特点使数学赢得了科学的“皇后”之地位。因此科学美的基础和它的主要内容乃数学美。如果在我们的课堂内外。让学生不断认识数学美。充分感受数学美,那数学的魅力就会使学生着迷,学生当然就会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15.
数学之美充满了整个世界,它结构的完整性、图形的对称性、布局的合理性、形式的简洁性、逻辑的严密性无不体现出数学中美的因素.而数学本身又蕴含着探求未知世界,追求科学真理的功能.因此数学教学就应在师生和数学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数学中美的因素得以体现.下面从三个方面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1 挖掘隐藏中的数学美 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来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这个道理当然也适应于数学领域. 1.1 数学公式美 简洁性是数学公式美的基本特性.法国哲学家狄德罗说:“数学中所谓美的问题,是指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而所谓美的回答,是对…  相似文献   

16.
论数学美     
数学美是美的一种特殊形态,具有美的本质属性,数学创造的具有独特风采的自由形式就是数学美,本文进一步论述了数学美的研究的意义,对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实施数学中审美教育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数学作为科学美的一种形态,是一种自然真实的美。在数学教学中,从数学美的主要表现特征:简洁、对称、和谐、奇异四方面着手,揭示数学美,寓美于教,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8.
存在于数学中的美的现象及美的规律就是数学美,数学美不仅具有简明美、对称美、和谐统一美、奇异美等外部特征,而且蕴藏着揭示事物发展规律的内涵美。  相似文献   

19.
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数学美是科学美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在科学美中,数学美理所当然地居于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20.
正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而美是客观事物的一种自然属性,我国著名数学家徐利治教授早就指出:"作为科学语言的数学,具有一般语言文学和艺术所共有的美的特点,即数学在其内容结构和方法上也都具有自身的某种美,即数学美."同时他还说,"数学美的含义是丰富的,如数学概念的简单性、统一性,结构系统的协调性、对称性,数学命题与数学模型的概括性、典型性和普遍性,还有数学中奇异性等,都是数学美的具体内容".数学是中学生普遍反映学习起来比较困难的科目之一,其原因是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