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维多利亚在位时期(1837—1901年),英国以安定繁荣著称于世,那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维多利亚时代",英国资产阶级统治的黄金时代.关于维多利亚时代,有的历史学家称道说,它是"无与伦比"的.有的说:"她的六十四年的统治——英国编年史上最长的统治,看得到如此巨大的变动,帝国和力量如此非常的扩大,如此伟大和繁荣,以致在它结束之前很久就似乎是英国历史上一个最重要的时代了."恩格斯说到十九世纪中期的英国也曾指出:"不列颠的贸易达到了神话般的规模;英国在世界市场上的工业垄断地位显得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巩固;新的冶铁厂和新的纺织厂大批出现,到处都在  相似文献   

2.
瞧,这只乌龟多精神呀!你肯定想不到,它今年已经有176岁高龄了,它叫"乔纳森",生活在英国,经历了8个英国王朝,从乔治五世到伊丽莎白二世,一共换了50届英国首相。  相似文献   

3.
英国语言教学包括英语教学和外语教学。游戏精神是一种自由自愿,合作互动的精神,是一种愉悦尝试,快乐体验的精神,是一种激发想象,实现创造的精神;这种精神具有合作性、体验性及创造性的特点。英国中学语言教学张扬游戏精神:合作互动,师生互通;快乐体验,学习无限;想象创造,体现个性。我们的英语教学可借鉴游戏精神:敢于创新,鼓励"游戏"之举;有效训练,培养"游戏"之能;多种尝试,激发"游戏"之趣。  相似文献   

4.
正剑桥大学是一所宁静肃穆、庄严辉煌的世界顶级学术殿堂,它成立于1209年,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之一,其杰出的学术成就不仅在英国乃至世界高等教育界都占据着重要地位。剑桥大学的校训是拉丁文版的:"此地乃启蒙之所,智慧之源。"数百年来,在这句话的激励下,无数的一流人才从这里诞生,到2010年为止,已经从剑桥走出了97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比耶鲁和牛津加起来还多。剑桥之所以  相似文献   

5.
英国的教育闻名于世,它成功的"秘诀"究竟在哪里呢?在英国参加了几个月考察培训之后,笔者在2007年9月《校长参考》的"视野"栏目曾撰文从英国学生的在校时间进行反思。在英国的几个月,从英国南部的伦敦到中部的约克,再到北部的爱丁堡,我参观  相似文献   

6.
十九世纪中叶,英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到最繁荣的阶段,人们称之谓资本主义的“黄金时代”。当时英国的工业生产,无论是生产力的水平还是产品的数量,都执世界之牛耳。由于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英国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日益强大。1832年的议会改革,它开始参与政权,至十九世纪五十六十年代,成了政治舞台上的主导力量。从1848年到1868年的二十年内,代表工业资产阶级利益的自由党,连续执政达十六年之久。  相似文献   

7.
2016年6月23日,英国脱欧公投中脱欧派获得胜利。一时之间,关于英国重拾"光荣孤立"外交政策的论调甚嚣尘上。"光荣孤立"的外交政策到底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它是如何形成的?而它对于英国乃至于全世界造成了怎样的影响?在二战后到新世纪的前十年之前为什么不见"光荣孤立"外交政策的身影?本文通过研究"光荣孤立"的外交政策的起源入手,通过对于"光荣孤立"外交政策发展历史的研究,力图探究其本质及对于英国与世界的影响,从而解读"光荣孤立"的外交政策是否对于现阶段的英国与世界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现代学徒制"是我国当前职业教育改革的热词。这一热词的来源,与英国的学徒制改革实践有着紧密的联系。英国政府于1994年正式启动"现代学徒制"项目,并把这一项目看作是"振兴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的国家行动计划"。之后,英国政府不断强力推进这一改革,使之成为了英国最重要的职业教育改革战略。20年间,英国年新注册学徒人数增长了近10倍,规模扩张之快,令世人关注。虽然自2004年起,英国的学徒制改革就去除了"现代"的前缀,然而国人对"现代"二字的偏好,使得英国依然成为了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研究的重要对象。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英国的现代学徒制改革引发  相似文献   

9.
英国的伊顿公学以"精英摇篮""绅士文化"闻名于世。要明白伊顿公学,首先要品味它的10个关键词。"独立"在伊顿精神中居于首位。学会独立地进入社会,它意味着从生活到心理上不再依赖别人,事事由自己思考和解决;"个性"即创造性。在学校生活中,从把自己房间布置得具有独特品位,到如何选择与自己性情相投的朋友,再到怎样向别人展示个人长处等,都充满个性;"友爱"体现了伊顿人将互相帮助视为天经地义;"忠诚"是伊顿人的座右铭。在伊顿,提倡对待朋友绝对忠诚友爱,如对别人的承诺、民族的荣誉等,必须保持一贯  相似文献   

10.
英联邦     
在近代史上,英国是最早向外进行殖民扩张的国家之一,也是最大的一个殖民国家.到二十世纪初,英国占有的殖民地面积多达三千三百五十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它本土面积的一百一十倍;人口三亿九千三百五十万,相当于它本国人口的八倍以上.英国殖民者正是在残暴掠夺殖民地的基础上,建立起了所谓"英帝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殖民地的独立运动风起云涌,英国统治阶级为了麻痹殖民地人民,维系其风雨飘摇的殖民统治,逐渐采用"英联邦"的新称号,并写入1931年的"威斯敏斯特法案",以代替"英帝国"这  相似文献   

11.
倾倒英国 我这么说,是因为有一种与英国女王一样鹤立鸡群的花卉,在英国也赢得了非同寻常的仰慕. 在非洲南部好望角地区,有一种被当地人视为"自由、吉祥、幸福、快乐"的花.由于这种花的外形酷似天堂鸟,所以得名"天堂鸟花".它的学名是鹤望兰. 1973年,当这种奇异花草被人们从原产地南非带到英国后,英国人立即被它的独特姿态迷倒了,他们甚至露骨而谄媚地将这种艳丽无比的花卉称为"不可言喻之花".  相似文献   

12.
2007年,英国著名当代女作家多丽丝·莱辛凭借《天黑前的夏天》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这是一部讲述中年女性精神危机的巅峰之作,书中的女主人公凯特通过反抗男性权威、回归自然,最终成功走出迷途。论文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角度,解析凯特从既定生活模式的迷茫状态到"出走"后回归顿悟与平静的成长之旅。  相似文献   

13.
1870年的《初等教育法》在英国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标志着英国初等教育经过漫长的社会捐助办学后,教会对初等教育的垄断被彻底打破,公立初等教育制度正式得到确立。与此同时,该法也是英国教育史上最为典型的一个妥协性产物,它没有触动原有的捐助学校体制,而是在弥补捐助学校之不足的基础上建立公立初等教育体制,使英国的初等教育形成了公立体制和捐助体制并存的局面。  相似文献   

14.
吴萍 《培训与研究》2007,24(11):42-43,41
通过对马克思写于1844年5月底到8月间的《手稿》与写于1845年春的《提纲》进行比较,可以看出,从"不成熟"到"成熟"的思想进程中,马克思的哲学思想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马克思的一个涵贯始终的信念是每个"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都应赢得与他的"个体性"相称的"自由",这是马克思思想中最富生机的精神性状,它使马克思最初的思想端倪在一个确定的生长点上生发为愈益圆融的理致,也是马克思在其思域愈益拓展和其灵思之触角愈益伸向纵深时一直不曾稍改运思的初衷。  相似文献   

15.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历史背景、风俗习惯、民族特征,其中英国人以高贵和实用著称。这种精神在近两百年的英国下午茶文化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一杯味道浓郁、颜色深沉的英国红茶曾经让无数的王室贵族为之倾倒,更为英国红茶文化增添了一种迷人的色彩。从饮茶文化的发源来讲,最早于下午喝茶的民族,理应是一向以茶文化著称的古代中国。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将下午茶发展为一种既定习俗的文化方式,则是英国人。下午茶文化的产生、茶会上享用的内容、过程及礼仪无不渗透着这个民族的实用精神和高贵精神。  相似文献   

16.
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与西方传统人道主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道主义是人类文明之果,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其价值追求具有一定的普适性特征.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在一定意义上是对传统人道主义的螺旋式复归,它既是对西方传统人道主义思想的继承,又是对前者的扬弃.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思想,将时代的精神和价值追求融入到人道主义思想之中,是对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价值导向偏离的矫正,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创新和未来的实践方向.  相似文献   

17.
英国诗歌的社会功能汤力群绚丽多彩的英国诗歌是伟大的英国文学之源,可它绝非仅此,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既是英国社会活动的产物,客观上又是英国人民改造社会和客观世界的工具,在英国社会进步发展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曾经促进了英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参与了...  相似文献   

18.
英国曾经是世界文学艺术、政治制度、科学技术、海外贸易的引领者,也曾经是号称"日不落帝国"的世界第一霸主。英国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冲刷和冷战的挤压而相对衰弱了。它在是否"脱欧"之间挣扎良久,最终决定"自扫门庭"。似乎应了中国的一句古语: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那么,英国从"入欧"到"脱欧"留下了怎样的历史启示呢?期望本文能给同学们提供一点思路点拨和学习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9.
<正>英国名校伊顿公学,于1440年由英王亨利六世创办。它有"绅士摇篮"之称。这所学校,名为"公学",实际上是一所私立中等学校。创校之初,亨利六世之所以将它命名为"公学",原意是想让贫穷孩子也能进入该校读书。不料王室贵族子弟纷纷入学,形成一种高贵的气氛。英王室子弟,不少曾在伊顿公学攻读。查尔斯王子便是该校毕业生,英国有17位首相、36位得过维多利亚十字勋章(英国最高荣誉的英勇奖章)的达官贵人,都是该校的毕业生。近年来,伊顿公学赶上世界潮流,对数理和语言科颇为重视,有颇具规模的理化实验室及现代语言室,学生必须兼读一门外文。  相似文献   

20.
精神灿烂     
正凡清代画家石涛看得上眼的书画,定然符合他给出的一个标准,那就是——精神灿烂"。自打这个词语植入我的心壤,我发现自己几乎依赖上了这种表达。看到一株树生得蓬勃,便夸它"精神灿烂";看到一枝花开得忘情,也赞它"精神灿烂";在厨房的角落,惊喜发现一棵被遗忘的葱居然自顾自地挺出了一个娇嫩花苞,也慨然颂之"精神灿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