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 毫秒
1.
一、热力环流1.形成成因:冷热不均。形成过程:地面受热不均→空气做垂直运动(受热上升,冷却下降)→同一水平面形成高、低气压中心,产生气压梯度(上升运动在近地面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下降运动在近地面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大气做水平运动,形成风,热力环流形成。可见,大气运动首先是垂直运动,其运动原因是受热不均,其次是水平运动,其运动原因是同一水平面上有气压差。2.高气压和低气压是指同一水平高度的气压状况,如下图中A′处的高气压是相对同一水平高度B′处和C′处的气压而言的。若A′处的高气压与近地面A处的低气压相比,气压…  相似文献   

2.
用三条等压面分别表示出低、中、高三个不同高度气压分布f如图1)。当受热不均时,热的地方空气膨胀上升.冷的地方空气冷却下沉,产生垂直运动;与此同时,上升的地方近地面形成低压.等压面下凹,高空形成高压,等压面上凸;下沉的地方近地面形成高压,等压面上凸,高空形成低压,等压面下凹(如图2)。由于高低压产生,使得同一水平面产生气压差,进而产生气压梯度力,促使空气由高压向低压的水平运动,遂形成闭合的大气环流——热力环流(如图3)。  相似文献   

3.
三圈环流是高中地理教材上册“大气环境”单元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学习全球气候形成和分布的基础。这部分知识比较抽象,要有一定的空间想像能力,很多同学都觉得它是地理学科中继“地球运动”后又一个非常难的知识点。怎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个难点呢?如果将其分解为6个小点,采取各个击破的办法,自然就会化难为易。1.两个必要的铺垫第一,掌握最简单的大气运动形式———热力环流,为理解“地跨赤道到北极的半球热力环流”打好基础。第二,两支相对运动的气流相遇后的运动方向是,近地面的气流相遇后空气将会上升,在近地面形成低压;形成低压的…  相似文献   

4.
地区间冷热不均 ,引起空气上升或下沉的垂直运动 ,导致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 ,气压差异又形成空气的水平运动 ,这样 ,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 ,它是大气运动一种最简单的形式。一、热力环流的主要类型小尺度范围内 ,下垫面只要存在冷热不均 ,就能引起环流 ,例如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山坡山谷冷热不同、人类活动等都有可能产生热力环流。图 11 海陆风 如图 1所示 ,白天在太阳照射下 ,陆地增温快 ,气温比海上高 ,空气受热膨胀上升 ,高空气压比原来气压升高 ,空气由大陆吹向海洋 ,近地面陆地形成低气压 ,而此时海洋上…  相似文献   

5.
热力环流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往往难以正确理解高低空气压数值的绝对性和高低气压的相对性,无法把握热力环流的本质。笔者运用数值模拟法来讲解这一问题,则收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其具体步骤如下:一、模拟初始状态如图1,假设在单位面积A和单位面积B上各有一延伸至大气上界的空气柱,鉴于高低空空气密度的差异,则可以用数值"800"和"200"分别来表示假定两空气柱内低空与高空的空气重量。那么,按照气压的定义,A气必重处大气少  相似文献   

6.
《高中生地理》2005,(4):45-46
1.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2.近地面空气的受热或冷却,引起空气的上升或下沉运动。3.空气的上升或下沉,导致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的差异。4.气压差异形成大气的水平运动。5.当大气环流微弱时,城市热岛的存在,引起空气在城市上升。在郊区下沉.在城市和郊区之间形成了小型的热力环流。6.由于城市热岛环流的出现。城区工厂排出的污染物随上升气流而上升,笼罩在城市上空。并从高空流向郊区,到郊区后下沉。  相似文献   

7.
读图回答以下问题。1.若该图是热力环流侧视图。(1)A、B比较,________处温度较低,________处气压较低,引起这个环流的原因是________。(2)关于热力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空气的升降运动,引起地面冷热不均B.上空的气压高低与近地面一致C.气流在垂直方向上总是由高压指向低压D.同一水平面的气压差异形成了大气的水平运动(3)大气运动中最简单、最基本的形式是A.三圈环流B.大气环流C.热力环流D.季风环流2.若此图是冬季风侧视图。(1)根据热力环流原理,A、B两地哪里可能是亚欧大陆?_____________。我们感受到的西北风应是数字号_____处,造成…  相似文献   

8.
郑浩 《教学月刊》2014,(4):51-53
正"三圈环流"是自然地理中的经典内容,是后续学习内容——季风环流和气候的重要基础,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时,"三圈环流"也是学习的难点。笔者历年教授这部分内容时,都发现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吃力。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和经验,谈谈在"三圈环流"教学中需注意的几个地方,供同行参考。一、重视必要的知识铺垫1.分清近地面和高空,明白等压线与纬线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高一地理教材上册第二单元的“全球性大气环流”和“气候的形成和变化”这两节内容,是教材的重点、难点,教帅必须通过多种手段帮助学生揭示教材的内在联系,使学生理清头绪,知道因果。在教学过程中.可把教材中的大气环流图设计成立体图形(如图1),使学生直观、清晰地看到不同纬度上的大气环流中,空气在地面和高空的运动形式(图中①~⑨不同箭头的表示),根据此图教师加以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0.
教材分析热力环流原理是学习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的关键,又是学习大气水平运动的基础,学习思路归纳为:近地面空气的受热或  相似文献   

11.
“大气三圈环流”是高中地理教材中的难点之一,在本节教学中可采用突出低纬度环流的组成、形成和特点带动中高纬度环流的阐述方法。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运用边讲边画“经向气流示意图”来讲授:首先提出,赤道地区的大气垂直面上是上升还是下沉运动?为什么?针对问题分析讲解,同时画示意图;赤道附近是整个地球一年内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地区,地面空气受热膨胀上升,近地面大气密度减小,形成赤道低气压带(画出赤道地区空气上升的箭头)同时,赤道高空大气密度增大,比同一高度气压高。接着分析赤道高空大气为什么会向南北流动?指出赤道高空同一水平面上气压梯度力指向南北两极方向,(画出高空气流向南北极方向箭头)接着再分析南北纬30°附近的高空大气为什么会产生下沉气流?引用教材中“大气是在不停自转的地球上作水平运动的,所以当大气一开始运动,马  相似文献   

12.
热力环流是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形式。由于近地面空气的受热不均致使同一平面和垂直方向的气压都有所改变。如何根据不同的变形来比较气压值的大小,主要有以下类型。【例1】图一中箭头表示空气的运动方向,试比较 a、b、c、d4点气压值的高低。  相似文献   

13.
其一,温度、高度与气压的关系问题 一般情况下,对于同一地点而言,不同的高度上,气压总是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高压"和"低压"都是针对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而言的,所以无论高空是"高压"还是"低压".其气压都不会比近地面的气压高.即任何一个地方的气压都是下高上低.  相似文献   

14.
应用天气学分析、常规气象资料、物理量诊断、卫星云图等资料,对2012年8月9~11日"海葵"台风低压减弱后再次增强引发的大暴雨过程的不同尺度的天气系统进行了简要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天气是在大尺度强而稳定的大陆高压与西太平洋副高、高空低槽及其引导从地面南下的冷空气、中尺度对流云团相互作用下发生发展的;深厚的强上升运动及其释放的大量潜热是台风低压维持与发展的主要热力和动力因子.  相似文献   

15.
郑长伟 《新高考》2006,(2):50-55
[原理呈现]一、热力环流 1.形成原因:如图所示 2.形成过程(1)受热不均引起大气垂直运动:若A地受热,近地面大气膨胀上升;B、C两地冷却,空气收缩下沉。(2)水平气压差异:A地上空空气密度加大,形成高气压;B、C两地上空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近地面气压差异相反,A地形成低气压,B、C两地形成高气压。  相似文献   

16.
对于“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形成”之间的关系,一些人总是理解不透彻,以致于遇到问题时便深感头疼。为此,笔者特把自己的经验介绍给大家,以对大家有些帮助。一、弄清三圈环流的成因、过程和影响三圈环流包括低纬环流、中纬环流与高纬环流,我们以北半球的低纬环流为例:低纬环流是由地球上不同纬度的地区接受太阳辐射的不同造成的。赤道地区纬度最低,接受太阳辐射最多,因而气流以上升运动为主,在近地面形成了赤道低压带(如图A所示);暖空气上升至高空后,一部分向北极上空流动,一部分向南极上空流动;在流动过程中,由于受地转偏向力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一、学习目标准确理解地表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运用图示分析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理解热力环流的原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激情投入,享受学习的快乐。激发探索地理问题的兴趣,养成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二、教学过程师:出示孔明灯图片(提出问题),有谁认识这是什么,有谁知道它的来历?(可能学生会议论纷纷,借此引出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请学生来讲台前点燃它们,同时提  相似文献   

18.
《高中生地理》2005,(4):32-32
风向:风向是指风的来向。风是空气的水平运动.运动的大气一定受到力的作用。其中,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方向垂直于等压线.且由高压指向低压,其大小取决于单位距离的气压差。地转偏向力垂直于运动方向,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且随纬度和风速的增大,风的偏向也越大,它不改变风力的大小.只改变风向。摩擦力和风的运动方向相反,它既可以改变风的方向.也可以改变风力的大小。这部分难点是掌握近地面和高空风的受力情况。若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则风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在高空,由于摩擦力非常小,故忽略不计,大气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  相似文献   

19.
将循证教学模式与高中地理教学相结合,选取“热力环流”这一知识点,选择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第二中学高一年级12班的60名学生,按照“同组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将其平分为循证教学组和传统教学组,分别开展循证教学和传统教学。实验结果表明,将循证教学模式引入高中地理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地理学习主动性。  相似文献   

20.
在"常见天气系统"一节的教学中,"锋面气旋"是教学重、难点之一,但很多教师因教法不当,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这一知识点。对此,笔者将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整理,以期为广大教师提供有益的帮助。步骤一:画低压系统,确定槽线位置锋面一般形成于地面气旋的低压槽中。因此,笔者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北半球的低压系统(如图1所示),然后引导学生对低压系统进行分析。师:什么是低压槽?什么是槽线?生:低压槽(简称槽),是指低压向外伸出的狭长部分,或一组未闭合的等压线向气压较高的一方突出的部分。槽线是指低压槽中各等压线弯曲最大处的连线,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