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磊  刘圆圆  任宗悦  颜蔚 《资源科学》2020,42(7):1223-1235
村镇区域是国土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村镇建设对破解城乡二元分割,促进城乡融合发展,调节区域人地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村镇建设主要涉及居住、产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内容,包含村镇生产生活的基础条件,也反映村镇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本文首先分析了二战后西欧(德国和英国)与东亚(日本和韩国)主要国家村镇建设的主要类型与村镇功能演变特征,梳理了针对村镇区域居住、产业与生态环境等方面发展的主要政策、规划与法律等,探讨了村镇建设过程中的资源环境响应及其影响政府的村镇发展政策与规划实践。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了中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村镇建设的阶段特征、主要资源环境问题以及规划政策改革。最后,在国际比较视野下总结了中国村镇建设的特殊性,并从村镇地域系统与主导发展类型的视角,提出了改善村镇建设与资源环境协调关系,促进村镇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从"十一五"规划到"十二五"规划,村镇建设管理一直是国家关注的焦点。在当前城乡统筹发展的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强化村镇建设的管理,提升村镇建设的效益和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是摆在村镇管理人员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主要是从阐述当前我国村镇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了强化我国村镇建设管理的创新路径,以期能够为我国村镇建设的顺利推进奠定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为了促进村镇的发展,保障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村镇规划与发展、经济协调的需要,现代村镇发展过程中必须重视土地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以科学的土地管理为村镇发展提供基础保障,避免乱占、滥用耕地、违法占地和荒芜土地,以此为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文中就村镇发展过程中土地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及其科学发展的重点等问题进行了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经济发展迅速,通过国家"先富带动后富"的发展政策,基层村镇的建设也如火如荼的推进。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尤其重视村镇发展,基础村镇的建设与规划取得长足进步。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发展背后的问题与不足,文章通过深层次的分析村镇的建设规划,对新时代下的村镇管理方式进行了探究,并提出了几点可行性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5.
村镇规划特别是村镇建设的龙头,是村镇建设管理的依据,事关建设的全局,必须采取切实措施抓紧抓好,充分发挥规划对村镇建设的调控作用,通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引领村镇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村镇建设和规划管理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也要清醒的看到在实际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本文将深入探讨如何加强村镇建设的规划与管理。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村镇建筑分布广、类型多、零星小工程遍布,建筑规模逐年增多。单说村镇住宅,资料显示,到1998年底,全国村镇实有住宅建筑面积224.8亿平方米。三年后,实有村镇住宅又增加了15亿平方米。此后,全国村镇住宅建设每年在4亿平方米左右,然而,小城镇和乡村建设的规划管理、建设管理、镇容镇貌、用地管理等工作均由乡镇、村组管理。由于管理面广,认识不到位,非专门建设主管部门对业务不熟悉,有关法律法规不了解等多方面原因限制,导致农村建设中管理不力的现象比较突出。村镇住宅产业化水平低,住宅建设仍属粗放型生产方式,特别是私人建房,基本上还处于自己建设、自己组织、自己管理的状况,缺乏规划、定额、质量监督、建筑安全等必要的管理手段和措施,大部分住宅不但档次低,功能质量差,生命周期也短,影响了整个农村建设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如何统筹城乡发展,加强村镇规划建设,成为我们不能回避的问题。本文从村镇规划建设的现状、存在问题和解决思路等三个方面对加强我市村镇规划建设进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在城市的各种发展活动的带动之下,城市周边的村镇也被逐渐发展起来,加入到现代化发展工作之中。城乡统筹是我国社会实施的一种发展政策,主要是将城市与乡镇联系在一起,共同发展,相互影响,而在这种发展政策的影响之下,村镇的一系列建设工作也受到了影响,村镇的规划人员需要吸收城乡统筹发展工作之中的优秀理念,以此来完善小型村镇的建设工作,避免村镇在现代化建设工作之中处于不利的位置。本文对现代村镇规划建设活动的具体管理情况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0.
风景旅游镇是位于风景名胜区之内且本身具有较高的风景资源价值又可开展旅游的村镇。风景旅游镇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开发与保护的矛盾。在旅游镇的规划建设中,要保证在对旅游镇进行开发建设的同时不影响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工作,产生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局面。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就村镇规划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探索村镇建设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加强村镇建设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有着辉煌的历史成就,拥有富饶的自然资源和林农文化特征,但是黑龙江省村镇的建设却在我国经济发展转移的进程过程逐渐衰落。中自国家颁布实施现存振兴战略的发展目标以来,我省大力推荐新农村、特色小镇、旅游小镇等各类形式的特色村镇建设,村镇的形象有了显著的提高,村镇基础设施和生活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但是村镇的建设发展和振兴并不仅仅停留在村镇风格的统一、建筑的翻新以及道路和设施的完善这些物质条件基础上。新农村建设更应该注重文化资源的继承和发展,村镇规划中的精神文明建设更需要一种符合我省村镇地域文化特征的公共环境景观来达到一种人与自然,文化与艺术,农忙与休闲相结合的环境效果,从根本上提高村镇人民的生活品质,满足精神建设需求,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道路。  相似文献   

13.
贫困地区村镇建设规划的创新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贫困地区的村镇建设是难点,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由于农村贫困地区经济上的特殊性,要使村镇建设规划工作具备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必须摆脱传统思维方式,从社会学、法学、教育学、生态学等各个方面进行科学研究,探索贫困村镇建设规划的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经济发展对我国的城镇土地规划工作带去了很多新的发展,保证村镇土地的集约程度是建设村镇的重要前提,土地作为一种极其重要的建设性资源,只有对土地资源进行了合理规划,才能保证我国的村镇能够尽早地实现现代化发展。但是根据我国现阶段村镇土地利用的情况来看,对于村镇土地的管理存在合理性以及集约化较低的问题,因此为了保证村镇能够实现建设目标,土地规划人员应当借助合理的规划理论,根据村镇发展的实际情况来对村镇的土地进行规划,本文根据规划村镇土地设计方案的经验对实现土地集约化的具体利用方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升村镇综合功能,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城乡统筹,推进城镇化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十一五”国家支撑计划启动了重大项目“村镇空间规划与土地利用关键技术研究”,该项目共分为14个课题,“中原地区基本农田保护技术研究应用”课题是其中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6.
冯冬梅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7):112-112,321
风景名胜区规划作为规划中的一个类别,必然具有规划的通性,即目的性和前瞻性。而针对其特定的服务主体,又具有特殊性。依据风景区保护生态环境、发展旅游、开展科研、开发经济等功能,风景区规划相应的应该具有以下特点:以景源保护为核心,确保景源自身持续发展,重点协调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尽可能满足人们对游憩、科教以及经济方面的综合需求。其最主要目的是引导风景区建设成为活力持久、内部协调、资源保护与自身发展相互支撑的良性系统,达到自然与人的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17.
1村镇规划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理念体系没有形成目前,我国广大乡村建设尚未摆脱自然演进的模式。在恢复村镇规划和建设管理近二十年的建设实践中,村镇规划技术理论发展远远落后于村镇建设发展的速度,没有形成自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状态,在以经济建设为首要任务的大方针下,我国的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都有了很大发展和提高,并以很快的速度不断接近现代化、工业化、城市化这三大发展目标。然而,在飞速发展的过程中,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恶化却越来越严重。这与我国建设可持续发展型社会,打造可持续发展经济可以说是背道而驰的。可喜的是,国家现在已经注意到了环境问题,并且投入了巨大力量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生态文明时代的村镇规划建设就成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下面将简述生态文明时代村镇规划与建设应达到的目标和建设的方向,并指出一些乡镇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工作中存在的客观困难与问题。  相似文献   

19.
当前,全国各地经济建设发展迅速,城镇化水平也不断提升,村镇的规划科学化问题已经明显地暴露出来,很多村镇规划得跟城市相同,完全不适应现代村镇科学、有序地发展,浙江省村镇面临的规划科学化问题也日益严峻。规划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是规划科学化进程的一个重要标志。项目通过制作基于VRP虚拟现实技术的浙江省三维村镇规划信息化平台,在研究经济、高效地制作三维村镇模型的方法与步骤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果,极大提升了浙江省村镇规划信息化水平。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科学发展观角度,结合近期我国发生的各种自然灾害,探讨了人与自然生态和谐相处和协调发展问题。在倡导人与自然生态和谐依存上,要强化全民族保护生态理念、经济建设与保护生态应协调发展、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构建人与生态环境和谐关系上,要认识到"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对自然要保护而不是征服;在推动人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上,要坚持以人为本,搞好统筹兼顾,注重可持续发展,推进人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协调、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