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科技信息     
日本电力新政助推新能源经济海拔1000米的群马县榛东村八州高原号称"日本最受太阳眷顾的天空"。7月1日,在八州高原群峰环抱的一片开阔地上,上万块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板密密排开。当天投入运行的"榛东太阳能园"是迄今日本海拔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技信息》2006,(9):18-18
据路透报道,夏普公司(Sharp)认为美国可能很快超过德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市场。“我认为业内熟悉情况的人都知道,美国将成为最大的太阳能市场。”夏普旗下太阳能解决方案部副总裁Ron Kenedi在报道中表示。日本夏普是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  相似文献   

3.
西藏玉米生物生产力及其光能利用率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利用实测资料,对高原玉米田的干物质累积及太阳能利用率特征等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高原玉米干物质累积可高达25t/hm2-30t/hm2:其中露地玉米干物质积累量为25t/hm2,地膜玉米干物质累积量可达30t/hm2,比露地玉米高15%左右;2、地膜玉米鲜重也明显高于露地玉米,最终鲜重可达90t/hm2,比露地玉米高5%左右;3、西藏玉米嘎干物质累积量比内地平原地区玉米干物质积累量高20%-33%;4、高原露地玉米田的最大太阳能利用率出现在灌浆期,可达3.5%,拔节到成熟期的平均太阳能利用率为1.8%;5、高原露地玉米田和高原冬小麦田的平均太阳能利用率没有明显差别;6、从西藏玉米资源开发前景看,在青藏高原海拔3700m以下的广大农牧区,发展地膜籽粒玉米和露地青 玉米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必将对青藏高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历史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青藏铁路全长1956千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其中全长1142千米的格尔木至拉萨段纵贯青藏高原腹地。全线海拔4000米以上地段960千米,翻越唐古拉山的铁路最高点海拔5072米,经过连续多年冻土区550千米,面临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工程难题。青藏铁路建设者在“世界第三极”上用现代科技打造出多项“世界之最”。  相似文献   

5.
《云南科技管理》2005,18(1):63-64
华宁县地处滇中高原湖盆区南缘,是一个总面积1313km^2(平方公里)的山区农业县,高低海拔相差1553m,是明显的“立体气候”,70%以上耕地在山区,年平均气温15.7℃,平均年降雨量910mm(毫米),平均年日照时数2167.9小时,是烤烟种植的最适宜区,是“云烟之乡”的产地之一。  相似文献   

6.
环境危害因素对高原旅行者健康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原保健医学的研究对政治、经济、军事、体育、旅游、甚至对航天,外层空间技术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高原环境危害因素对高原旅行者的健康影响归纳为(1)高寒、气温随海拔每升高150米,平均降低1℃,高原气温的特点是低寒,温差大(白天与黑夜、向阳面和向阴面)。“年无炎夏,日有四季”,这样的气侯,使旅行者易患呼吸道和心肌炎等疾病。(2)低气压,低氧分压;海拔每升高100米,大气压就下降5mmHG,氧分压亦随之  相似文献   

7.
班加罗尔是一座位于南印度的海拔945米的高原城市,全年气候凉爽宜人,市区规划错落有序,街道宽阔,绿树成荫,被誉为“印度的花园城市”。  相似文献   

8.
充分利用太阳能是新能源领域最热门的话题,对太阳能的利用设想甚至从地球开始延伸至浩渺的太空。在日本因地震引发的核泄漏危机后,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取代核电的呼声日渐高涨。最近,日本一家公司公布了一项在月球上建设太阳能电站的“月环”计划,希望把月球上的太阳能转移到地球上来。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6):I0017-I0017
[导读]日本日清纺织公司日前宣布,他们开发出一种新型薄膜,可使太阳能电池板在实验中的“保质期”提高约50%,从而延长太阳能电池板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0.
我国西南边疆的青藏高原,是地球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号称“世界屋脊”。海拔一般在四千米以上,面积大约占我国陆地面积的四分之一。它具有十分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富绕的自然资源。因此,对科学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的课题。比如,高原的自然条件与资源有什么特点?应该如何合理利用和改造?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仅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发展我国科学也会做出很大贡献。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从一九七三年起,在高原南部开展了比较全面的、  相似文献   

11.
浅析光伏水泵在青藏高原推广应用的可行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文婷 《青海科技》2003,10(2):25-26
由于高原特殊的气候地理条件,使得柴油机水泵工作的技术经济性很差。青藏高原具有得天独厚的太阳能资源,太阳能光伏水泵在高原地区使用具有特殊的适用性。在青藏高原大力发展和推广太阳能光伏水泵系统有良好的技术经济性。  相似文献   

12.
一、引言 横断山区地处青藏高原向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的过渡带,高山(顶峰海拔多达5000—6000m)与深谷(一般海拔1000m左右)相间,相对高差大。地貌类型错综复杂,高原、高山、深谷、宽谷和平坝等纵横交错。气候的垂直地带性突出,具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由于西藏海拔高,缺氧导致高原肺水肿的发生率较高,应引起高度重视。患儿均因进藏前呼吸道感染的诱因,进藏后主要是缺氧引起,高原肺水肿进一步发展时会引起左心衰及循环衰竭。  相似文献   

14.
《发明与创新》2006,(9):21-22
世界之最1——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全线总里程达1142公里青藏铁路格拉段是世界上最长的高原铁路。从格尔木市南山口车站前行,雪山巍峨,河流纵横,草原茫茫,湖泊遍布。这条雪域铁脉翻越昆仑山,进入中国最大“无人区”可可西里,跨过长江源头沱沱河,穿越世界铁路最高点唐古拉山,在辽阔的藏北草原曲折延伸,最后到达拉萨。其中,格尔木至拉萨段全线总里程达1142公里。青藏铁路格拉段标高全部在海拔3000米以上,其中海拔高度4000米的地段有965公里。当年国家领导人在青藏铁路开工典礼上曾经感慨:修建青藏铁路这条世界上海拔最高和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  相似文献   

15.
《发明与革新》2009,(10):44-45
2006年7月1日,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全线开通试运营。面对这条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气候条件最恶劣的高原铁路,中国铁路建设者凭着满腔的工作热情和不怕牺牲不怕艰险的探索精神,破解并攻克多年冻土、高寒缺氧和生态脆弱的“三大难题”,创造出国内外铁路建设史上的“六宗最”。  相似文献   

16.
流金 《百科知识》2001,(6):17-17
在日本东京有一座大楼,其房间都是“密封式”的,没有一个窗户。可是,楼里每个房间里养殖的各种鱼类和植物,却都生长在阳光下,这些阳光是怎么来的呢?日本富列特公司有一位叫茂利的太阳能专家,这座没有窗户的楼房就是他设计出来的杰作。他在房顶上安了一个“活的”太阳能收集器,它能跟着太阳转动。太  相似文献   

17.
高彦明  何艳梅  王静 《西藏科技》2003,(12):38-38,46
目的:了解移居高原汉族男性高原红症患者肺功能变化特点,为其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日本产CHEST-25F型肺功能仪对海拔3600m的50例汉族男性高红症患者的肺功能进行测定,并与高原健康汉族男性的肺功能参考值相比较。结果:VC、TV、MVV及DLCO均显著下降(P<0.01或P<0.05),RV/TLC%显著增加(P<0.01)。结论:高红症患者的肺功能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8.
高原肺水肿是在高原特殊环境下发生的高原性疾病,是高原疾病中危及生命的急、重病症之一.高原肺水肿发病的根本原因是急速从低海拔进入高海拔地区(海拔3000米以上),或由高海拔地区进入更高海拔地区,由于缺氧、低气压环境所致.但常因其他因素诱发或加重.最常见诱因是在高原反应基础上并发呼吸系统感染,以及劳累、寒冷、饮洒等.最危重的病例是并发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西藏农区藏族群众高原红细胞增多症、高血压患病状况,提供基础性资料信息。方法2014.1~2014.12对西藏山南地区琼结县18岁以上15243名藏族农民进行健康体检,现场测量血压,检测血常规,并进行总的患病率及不同性别间的比较。结果西藏农区一县藏族农民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病率2.08%,男性(3.81%)高于女性(0.44%);高血压患病率9.72%,男性(12.95%)高于女性(6.64%)。结论西藏农区(海拔3700m)藏族农民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病率较海拔4000米以上高原牧区低,考虑与生活在高原不同海拔地区缺氧严重程度不同等因素有关;西藏农区一县藏族农民高血压患病率低于我区平均水平,考虑与本次调查18岁以上中青年人参与较多有关。  相似文献   

20.
刘国生  李乐优  巩锐 《科技风》2014,(13):128-128
目前,在欧洲、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正在普及风力供电、光伏供电以及风光互补供电系统。太阳能、风力供电系统是绿色能源利用中最重要而又普遍的方式。它广泛应用于高原、牧区、偏僻山区等远离大电网、居住分散的地区。本文着重探讨了风光互补系统在实际应用背景下的系统组成、整体建设方案及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