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究中度干旱条件下青稞光合参数及农艺性状受到的影响,为提高青稞产量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藏青2000为材料,研究中度干旱处理对青稞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净光合速率(Pn)、胞间CO2浓度(Ci)、地上生物量、株高、穗粒数、穗粒重、千粒重的影响。结果中度干旱处理会抑制植株生长,影响青稞植株地上部分干物质的积累,青稞叶片气孔导度(Gs)下降55.83%,蒸腾速率(Tr)下降29.34%,净光合速率(Pn)下降31.13%.结论在中度干旱胁迫下青稞叶片气孔导度(Gs)呈现下降趋势,气孔导度(Gs)下降会影响外界CO2的供应,从而影响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使青稞净光合速率(Pn)下降。中度干旱处理会影响青稞的地上生物量、株高、穗粒数、穗粒重、千粒重而对青稞产量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实验探讨曲水县中等土壤肥力条件下,不同氮、磷、钾配比与用量对春青稞"藏青320"产量的影响,为指导曲水县春青稞施肥提供科学依据。通过"3414"回归最优设计原理设置的春青稞肥效试验结果,获得肥料效应函数方程,由此数学模型得出此区春播域内春青稞推荐施肥量(kg/亩)为:N7.75、P2O52.49、K2O4.25。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影响青稞产量的主要因素,为西藏林芝青稞的高产育种及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对林芝地区广泛种植的10个青稞品种(品系)的6个农艺性状和产量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各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关联度大小依次是公顷穗数穗粒数小穗数千粒重穗长株高,公顷穗数、穗粒数和小穗数是影响林芝地区青稞产量的主要因素。林芝地区青稞高产品种选育和高产栽培措施上应主攻单位面积穗数,同时确保其具备株高中等,穗长适中而粗壮、小穗多而籽粒饱满的特性。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索春青稞藏青320在贡嘎县中低产田土壤上最佳的氮、磷、钾施肥量及配比,逐步建立适合该县土壤和作物特性的施肥模型、完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体系,为我地区春青稞大面积生产科学施肥提供依据;采用"3415"回归最优设计,开展了春青稞青320肥效试验,研究中低产田施肥对藏青320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不同的施肥配比对产量有极显著的影响。(1)氮肥对产量影响最大、磷肥次之、钾肥最小。(2)该区域土壤肥力春青稞亩产量达146.5~156.25kg。(3)当地常规农家肥亩施用量1500kg,在提高利用率的情况下当季亩增产20.5kg。(4)结合不同施肥方法的推荐施肥量和目前农业生产实际,氮、磷、钾肥亩推荐施用量分别为46%尿素8.21kg/亩,12%过磷酸钙18.75kg/亩,60%氯化钾2.29kg。  相似文献   

5.
通过盆栽试验,设置不同的水处理和肥处理,研究不同水肥耦合对春青稞生长发育的影响,找出春青稞需水最佳配比,提高春青稞对水肥的利用效率.实验表明:当水处理为W2(田间持水量的65%)、肥处理为N2(施肥10g/pot)时春青稞的产量最大,此时水肥利用效率最高,最环境的污染也最小.  相似文献   

6.
以参加2012~2014年第四轮国家青稞区域实验在拉萨点的的9个参试品种(系)为分析对象,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通过生育期、株高、穗长、小穗数、苗数、穗数、单株穗数、穗粒数、单株粒重、千粒重十个农艺性状对参试品种(系)进行分析,同时结合9个参试品种(系)在拉萨市的实际产量,对参试品种(系)进行全面和客观的评价。结果表明,参试的9个品种(系)中,加权关联度与实际产量都排在前列的品种(系)为甘9616,而Dn-2(迪庆糯青稞)的加权关联度和实际产量都排在最后,这说明甘9616在拉萨点的区域实验中产量较高且表现稳定,对拉萨地区高海拔的环境适应性强,而Dn-2(迪庆糯青稞)则对拉萨地区高海拔的环境适应性较弱,环境对其产量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7.
西藏高原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升温明显,特别是西藏春季气温升高提早,物候提前。在此背景下,进行春青稞不同播期试验,结果发现,早播处理青稞生育期较长,产量比晚播的要高。在拉萨试验结果,早播的青稞均未出现青稞黄矮病,田间杂草明显较少,而晚播青稞的黄矮病等病害严重,杂草发生率较高,影响了成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及产量等。研究结果发现,在拉萨和日喀则等地与传统播种期相比,春青稞提早播种10~15天产量优势明显。在避免晚霜危害的前提下,高原地区青稞适时早播,最好在土壤表层解冻5~7cm,耕地下层还在结冻时顶凌播种,可以防止黄矮病的发生、控制杂草,实现青稞明显增产。  相似文献   

8.
灰色关联分析是对系统发展态势的分析。通过灰色关联分析 ,发现产量与产量性状的关联度为穗长 (y2 ) >每穗粒数 (y3) >千粒重 (y6) >不孕小穗数(y4) >每株穗数 (y3) >植株高度 (y1 ) ,以穗长、每穗粒数对产量影响最大。经模糊综合评判分析发现藏青 3 2 0 >WB0 7— 97>WB1 9— 97>WBQ64— 97,以比较品种WB0 7— 97综合性状表现最好。这说明 ,在西藏冬青稞育种及大田栽培中应选择穗长、每穗粒数多、千粒重高的品种为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拉萨地区气候变暖和青稞黄矮病、条纹病多发情况下,适合主要青稞种植品种藏青2000的播期和种衣剂。方法通过播期、包衣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比较研究其对分蘖、产量构成因素、株高、穗长、生育期和倒伏的的影响。结果播期方面:播期一(3月25日)和播期三(4月24日)的产量都显著较高,播期一以穗部要素表现优势,播期三则以茎数和株高表现优势;包衣方面:除株高外,包衣的处理显著高于没有包衣的处理,且P1的千粒重显著高于P2,P2的最高茎数显著高于P1;互作方面:S1P2、S3P1产量较高,S1P2千粒重优势显著、S3P1的茎数和株高优势显著;生长发育方面:S1延长了其生育期,尤其是抽穗-成熟这一生长阶段;倒伏方面:播期越晚倒伏面积越大,倒伏级别越高。结论综合考虑播期、包衣、互作、倒伏等因素,推荐采用3月25日播种且用20%吡虫啉缓释种衣剂包衣(S1P2)的组合。该组合有生育期长、穗粒数和千粒重显著较高、倒伏危害较轻等优点,可以有效保证青稞的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三因素五水平二次正交旋转回归试验方法,在影响青稞产量的农艺措施因素中,选择播种期、底肥施用量、追穗肥时期作为生产上的决策变量,以青稞产量为目标函数,所得试验结果通过微机计算,建立了二次回归数学模型.通过对模型的主效应、交互效应的分析结果,播种期、底肥施用量不同是影响产量的主要控制因子,说明其最佳优化方案,在西藏林芝气候、环境条件下"康青3号"品种最高产量的最优组合为:播种期4月8日至4月10日;底肥施用量210~240 kg/hm2;追穗肥时期6月26日至7月4日是最佳农艺措施方案.这一研究结果对春青稞采用模式化栽培技术提高春青稞产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寻求适宜西藏青稞作物推广应用的商品有机肥品种及配施比例,探索最佳施用方法。方法通过研究不同比例商品有机肥与化肥配施试验,基本摸清商品有机肥在青稞作物上的供肥性能,找到商品有机肥与化肥配施比例对青稞产量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试验表明不同配施比例下施肥对作物产量影响很大。结论通过对比作物秸秆和籽粒实产分析及不同处理间方差分析得出适宜山南市扎囊县商品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最佳比例。  相似文献   

12.
文章根据林周县"3414"春青稞肥效试验结果,对其采用函数拟合法和梯度分析法进行联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氮肥(N)施用量在7.5kg/666.7m2~8kg/666.7m2的范围内,产量可以达373.45kg/666.7m2~373.76kg/666.7m2;五氧化二磷(P2O5)施用量在2.5kg/666.7m2~3.5kg/666.7m2的范围内时,产量可达375.8kg/666.7m2~380.11kg/666.7m2;氧化钾(K2O)施用量在4kg/666.7m2~5kg/666.7m2的范围内时,产量可达370.13kg/666.7m2~371.37kg/666.7m2。由此推荐林周县春青稞氮、磷、钾施用量分别为N7.5kg/666.7m2~8kg/666.7m2、P2O52.5kg/666.7m2~3.5kg/666.7m2、K2O4kg/666.7m2~5kg/666.7m2。  相似文献   

13.
春玉米种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两个品种吉单209(JD209)、郑单958(ZD958)不同密度群体各生育期LAI动态变化特征,并分析了主要动态特征参数与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关系,探讨春玉米高密度高产群体叶面积系数(Leaf area index,LAI)动态变化特征对产量的效应。结果表明:各密度群体LAI动态变化呈单峰曲线趋势,随密度增加峰值增大,相同密度下ZD958群体LAI大于ID209,表现较强的耐密性。两个品种高产的适宜密度范围是6万~9万株/hm^2,群体最大LAI在5~7;各生育期的群体LAI与密度呈显著线性正相关,其中抽雄吐丝期LAI对密度的增长率最大,分别为0.583和0.679;灌浆期群体LAI对产量的影响最大,表明此时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期。大喇叭口期LAI对穗数、穗粒数影响最大。密度是通过调控群体的LAI和穗数来影响产量构成和最终产量。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冬小麦的经济合理施肥。在以施微肥为肥底的基础上,各施肥处理均比对照有显著增产效果,增产率达0.27%~17.84%。不同处理的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也都有所增加。但施肥量过大,易引起小麦倒伏。在该试验条件下,产量模型为y=-3.3009x2+29.297x+463.43(R2=0.9847**),最高产量(598.32kg/亩)的施肥量为45.7kg/亩,经济合理施肥量为40.1kg/亩,施肥利润为687.1元/亩。  相似文献   

15.
孟霞 《西藏科技》2012,(3):6-8,17
由于西藏特殊的地理位置、复杂多样的生态类型等,使西藏当地青稞品种具备了耐旱、耐寒、耐碱、抗病等优良品种。为了以后西藏的种植资源和育种工作,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来自西藏各地的春青稞于2007年在农牧学院实习农场种植的区域试验中9个品种农艺性状、产量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康青3号品种(品系)关联度最大(r=4.6973)、综合表现最好;其次为970926关联度大(r=4.6137)、综合表现好;970655关联度为最小(r=3.9469)、综合表现最差;其次2003016关联度小(r=4.1307),综合表现差,农艺性状中有效小穗数关联度最大(r=4.4654)对产量影响最大,株高的关联度最小(r=3.2613)对产量影响最小。综合评价的结果与品种在生产实际中的表现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6.
华北春旱年型对冬小麦影响的模拟试验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利用大型活动式遮雨棚遮档自然降水,采用人工控制定量喷灌模拟冬小麦生产中3、5、7、10、14a-遇的春旱年型,研究不同春旱年型对冬小麦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春旱年型的增加,冬小麦根、茎、叶、的生长速度明显降低,总生物量减少;春季干旱使冬小麦春生分蘖减少,单位面积总穗数减少,穗长变短,穗粒数减少,千粒重降低,不孕小穗数增加;3、5、7、10、14a-遇春旱处理的冬小麦产量分别比CK减少2.6%、14.6%、22.1%、43.0%、47.2%。春季干旱程度与冬小麦产量呈指数曲线相关。  相似文献   

17.
周绍华 《科技风》2013,(5):28+30
本文通过研究施肥量与栽培密度不同的条件下,水稻产量是否受到影响。经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品种中优9801在B3(氮肥为94.0kg/hm)2×C3(30cm×10.0cm)的条件下,产量可达到最高,为9530.8kg/hm2。因此,应参照此施肥量与栽培密度来管理水稻种植,争取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与常规热处理相比较,对经 CWCO_2激光处理的不同注砷硅样品(注入剂量5×10~(15)cm~(-2),注入能量150KeV 和注入剂量1×10~(16)cm~(-2),注入能量150KeV)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CWCO_2激光处理是在不同的特定实验条件下进行。分别利用深能级瞬态谱(DLTS)、霍耳和薄层电阻测量进行研究,并且观察薄层电阻作为激光退火后在(350—900℃)热处理的时间函数,以便分析退火层的特性,并把不同方法所得的结果联系起来讨论。由于 CWCO_2激光退火,样品注入层损伤被消除,薄层电阻有很大改善。但此被改善的薄层电阻经500℃、700℃、800℃和900℃的热处理就发生改变,其原因与激光退火时形成的砷亚稳态浓度在热处理过程中的弛豫有关。  相似文献   

19.
生产建设项目建设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弃土,弃土养分极度缺乏、结构紊乱。为了给黄土高原沟壑区弃土场培肥提供一定的技术依据,试验在黄土高原陕西省长武农业生态试验站模拟弃土场进行。试验选取白三叶、草木樨、紫穗槐、柠条、黑麦草5种植物,探究在不同施肥处理下各植物小区0~10 cm、10~20 cm土层的养分含量。设施有机肥(羊粪),施肥量为30000 kg/hm~2;施秸秆,施肥量为9000 kg/hm~2,以及不施肥三种施肥处理,探寻植物在单播、混播模式下对弃土场的土壤培肥效果。黑麦草+白三叶在三种处理下的土壤肥力均较高,培肥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可降解纤维沙障控制风蚀沙埋的作用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吉兰泰盐湖周边流动沙丘铺设的1 m×1 m、2 m×2 m、3 m×3 m不同规格可降解纤维沙障设置前后沙丘不同部位输沙量、不同高度风速及不同种规格沙障凹曲面深度进行测定,比较分析了风速比、粗糙度、近地表风沙流结构、凹曲面深度与障埂长比值(Z/L)等指标。研究结果表明:在设置可降解纤维沙障后,增加了地表粗糙度,降低了近地表风速;改变了沙丘不同部位近地表风沙流结构,其中沙丘迎风坡下部0~4 cm层的相对含沙量明显大于沙丘中部和上部,特别是0~2 cm层更为显著;与裸沙丘相比,相对输沙量0~4 cm层减少,4~30 cm层增加。通过各规格粗糙度及Z/L值比较表明1 m×1 m规格对粗糙度增大最明显,凹曲面形成最稳定,对风蚀沙埋控制最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