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教学文本的解读具有自身的特点,它要求教师将解读的过程和结果有选择性地在课堂教学中呈现给学生。因此,教师文本解读的能力和角度必然会影响学生的思考探究能力和品味鉴赏能力。教学文本可以从语言、人性、社会三个角度进行解读,从语文的角度解读文本,有助于拓展文本解读的思路,提高文本解读的效度,基于教学的文本解读策略将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一定的助益。  相似文献   

2.
文本解读能力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功,好的语文教学依赖于文本解读的深度和广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对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技艺要求。从单元整合角度出发,建构学习任务群促进教材理解;借助具身认知理论支架进行深层解读,创设情境促进学生认知;通过现象学还原,回归文本探求深层意蕴,在这种递进式的文本解读中,师生与文本的距离逐渐缩小,对文本的解读也更加通透,最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把“教学”提升为真正的“教育”。  相似文献   

3.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重在培养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启发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养成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新课标"强调学生质疑能力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主动质疑、自主感悟。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在探究文本的同时,能够围绕文本中的重点和难点发现并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在自主发现、拓展感悟的过程中,提升思维  相似文献   

4.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交流,以此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为此,教师精设话题点燃对话兴趣,利用批注阅读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从学生的思维点出发提升对话效果,以拓展阅读巩固课堂所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5.
高晓敏 《考试周刊》2014,(97):46-46
<正>阅读教学属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与想象力的重点教学,同样是推动学生语文素养得以更好发展的有效对策。由于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仍处于启蒙意识阶段,因此,如果要求学生学会阅读、正确阅读,当务之急是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由此,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立足文本、解读文本、重视对文本资源的拓展与延伸显得非常重要,只有这样,才能让语文课堂变得更开放而有活力。如果教师忽略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学,单纯  相似文献   

6.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不仅能拉近师生关系,加强教师教学引导作用,提升教师的备课能力,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让小学语文课堂生活化现代化,有助于改善语文学习环境,获取信息量,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学习能力,帮助学生无限拓展思维空间。信息技术的发展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相似文献   

7.
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就是通过文本解读来开展丰富的语文活动以让学生得到自主发展的过程。因此,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教学设计能力,决定着语文阅读教学的成败。  相似文献   

8.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不仅能拉近师生关系,加强教师教学引导作用,提升教师的备课能力,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让小学语文课堂生活化、现代化,有助于改善语文学习环境,获取信息量,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学习能力,帮助学生无限拓展思维空间。信息技术的发展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相似文献   

9.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合作、自主、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其中,学习的"自主性"则体现在学生对文本解读的多元化。在阅读教学中践行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并不仅仅是停留于教师对学生解读的无限认可,而是要在教学实践中为学生创设具体的情境,选择最佳的策略,真正让学生实现自主性学习,从而让个性化阅读深入课堂教学中。  相似文献   

10.
作为自由读写单元,最重要的是为学生的独立学习、自主学习创造条件。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务必让学生在开放的空间和自主的状态中解读文本,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就是通过文本解读来开展丰富的语文活动以让学生得到自主发展的过程.因此,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教学设计能力,决定着语文阅读教学的成败.一、粗读--走进文本,整体感知  相似文献   

12.
高燕 《教育导刊》2010,(7):85-87
本文围绕着体现低年级儿童运用网络环境学习语文的特点,探索了小学低年级学生语文学习能力与信息技术能力的整合及尝试利用网络多媒体环境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笔者认为,网络多媒体环境下的低年级语文教学,教师的"引导"是手段,学生的"发现"是目的,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地发现、探索、解决教学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文本解读就是读者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走进文本,与作者在文字间进行沟通、交流,形成自己对文本的理解。相对于一般读者而言,语文教学对学生文本解读能力的培养更为重要,语文教材中选入了不同文体的课文,这都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文本解读能力。因此,语文教师要基于学习者、文本与作者三个维度对文本进行解读,让学生能够快速地掌握文本解读方法,提升文本解读水平,让语文课堂变得趣味十足,学生的参与性更高。以《梅花魂》为例,分别从学习者、文本与作者三个维度开进行文本解读。  相似文献   

14.
文本解读能力是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之一,也是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关键,更是提升学生基本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是,在以往的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一言堂的课堂并没有给学生自主解读的机会,学生也缺少解读的意识。所以,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也为了提升学生的基本语文素养,更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解读能力,新时期的语文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要从不同的角度入手来引导学生在解读中树立起自主鉴赏、自主解读的意识,进而为学生终身阅读意识的形成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刘云玉 《天津教育》2022,(9):183-185
<正>课后习题是语文教材的辅助系统,一直以来很多教师忽视了教材课后习题的运用价值。课后习题作为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应该引起教师和学生的重视。在小学语文高年级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后习题,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唤醒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关注。在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自主阅读兴趣培养、重点内容解读、提升阅读素养、拓宽阅读视野等方面做出尝试,让课后习题走进课堂,让学生的学习更加有效。小学高年级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要立足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积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6.
文本解读,是教师对课文的理解,对学生的教授。教师在教学中对文本解读往往出现越位和失位的现象。教师只有认真解读文本,才能更好地整合文本,准确定位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师要从作者视角、读者视角、语文视角出发,提高解读文本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语境建构有助于激活学生的感受,深化学生的语文学习体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建构文本语境、活动语境、互文语境,让学生获得实实在在的语文学习体验,触发学生的语文情思。文本语境、活动语境与互文语境相互支撑、互为补充、相机拓展,建构了一个学生自主感受、体验语文的学习场域。语境建构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力,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8.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语文自主学习基础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能力,让学生在阅读中厚积薄发,给学生积极参与语文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积极表现自己,提升学生的自主交流能力以及合作能力。  相似文献   

19.
黄晓红 《成才之路》2021,(14):110-111
阅读是学生积累知识、提高语文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加强阅读教学,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文本内容,不断提升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运用到语文学习中,以此提升其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文章探究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20.
小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进行自主阅读十分重要,通过自主阅读,他们的语文素养将得到有效提升。教师要重视对学生阅读过程的引导,让他们踏上自主阅读之路。通过文本设疑、文本体验、阅读延伸等途径展开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