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左传·僖公五年》载:"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为文王卿士,勋在王室,藏于盟府。"杜预注:"虢仲、虢叔,王季之子,文王之母弟也。"《汉书·地理志》云:"北虢在大阳,东虢在荥阳,西虢在雍州。"从上述文献记载可知,武王灭商后,封文王两个弟弟即虢仲、虢叔于东、西二虢。后西虢于公元前760年东迁到河南三门峡地区,史称"北虢"。然而,在古文献中所载的虢国青铜器金文著述器物基本上出于陕西省宝鸡市,即西虢之  相似文献   

2.
李世仪 《上海集邮》2003,(11):15-15
周武王灭商,周公姬旦平定以武庚为首的叛乱后,为巩固周王朝统治而采取分封诸侯的政策,留下了"叔虞封地"(或称"桐叶封地")的典故:周成王与其弟叔虞拿着桐树叶子开玩笑,结果周成王就把叔虞封成了唐侯,因唐地临晋水,后来改国号为晋,所筑之城谓之晋阳就在今天的太原。这个典故既是晋国历史的开始,也成  相似文献   

3.
贺旭辉 《收藏界》2013,(6):26-27
虢国是西周晚期的诸侯国。虢国国君非常爱玉,据出土资料整理得知,虢国国君收藏了许多西周以前的玉器,这其中包括数件红山文化玉器,其风格豪放质朴,线条勾勒熟练,碾磨技艺精湛,器物表现得活灵活现,极具古朴苍劲之神韵。现介绍如下:鹰形佩(图1)虢季墓出土。是佩、璜、玦组合发饰中的一件,出土  相似文献   

4.
胡凤英 《收藏》2010,(10):86-91
周初封文王之弟虢仲、虢叔于东西二虢。东虢在今河南荣阳,势力较弱,春秋初为东迁的郑国所灭;西虢在今陕西宝鸡一带,为周王朝畿内之地。西周末年,西虢迁至河南三门峡及山西平陆一带,都于上阳城。公元前655年,  相似文献   

5.
王金梅 《收藏界》2014,(11):98-100
"春秋五霸"之一的晋国,源于西周初年,周成王分封其弟叔虞到今山西境内的唐国故地。叔虞之子燮父因唐地有河名晋水,所以改唐为晋,自称晋侯,曾称雄中原百余年。在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考古发掘中,晋侯墓地遗址出土了大量有关晋文化的文物,其中以青铜器最为引人瞩目。晋侯墓地出土的铜器类型众多,其中礼乐器占绝大多数,此外,还有食器、酒器、水器等。晋侯青铜器形制多样,纹饰繁缛与简朴并行,平面与立体交叉,别具一格,充分体现了晋国青铜艺术的高超境界。  相似文献   

6.
梁育军  陈汾霞 《收藏》2007,(10):38-43
山西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山西南部,古称“河东”,是传说中的尧,舜,禹长期活动的地方,西周初年,周成五册封同母弟叔虞到古唐国做诸侯,这也就是著名的“桐叶封弟”传说。后来,叔虞的儿子燮父将国号“唐”改成了“晋”,晋国逐渐强盛,称霸中原上百年,春秋战国之际,韩,赵,魏三家分晋,号称“三晋”,位列“战国七雄”。  相似文献   

7.
王金梅 《收藏界》2014,(10):35-38
山西吉称“晋”,源于西周初年,周成王分封其弟叔虞到今山西境内的唐国故地,叔虞之子燮父因唐地有河名晋水,所以改唐为晋,自称晋侯。经过几代晋侯的努力,晋国逐渐从“方百里”的小诸侯国跻身“春秋五霸”之列,称雄中原百余年。关于这段历史,在上世纪90年代被孜孜不倦的考古人揭开后,出土了大量有关晋文化的文物,其中以玉器为大宗,最为引人瞩目。  相似文献   

8.
常军 《收藏》2010,(9):92-100
虢国墓地位于三门峡市区北部一道略呈西北一东南向的土岭——上村岭上。三门峡市位于河南省西部,处于秦岭山脉东延与伏牛山、熊耳山、崤山交汇地带。这里曾是夏、商王朝统治的中心及重要活动区域。周人灭殷建国之初,  相似文献   

9.
《收藏》2016,(7)
正虢国墓地位于河南三门峡市区北部上村岭,南望崤山,北濒黄河,是一处等级齐全、排列有序、独具特色且保存完好的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的诸侯国公墓。整个墓地占地32.45万平方米。从1956年发现至今,虢国墓地先后经过两次大规模发掘,已清理了252座墓葬、7座车马坑和3座马坑,出土各类文物3万多件。虢国墓地发掘出土的玉器近万件,不仅数量巨大,而且种类齐全,玉质优良,工艺精湛,在周代考古中实属罕见。如  相似文献   

10.
常军 《收藏》2011,(1):86-92
虢国墓地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北部的上村岭。1956至1957年,为配合黄河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考古工作者在上村岭进行了第一次大规模考古调查与发掘,由于发现了著名的1052号虢国太子墓,从而确认此处为虢国墓地所在。  相似文献   

11.
《收藏》2017,(5)
正虢国墓地位于河南三门峡北部的上村岭,是周代诸侯虢国国君及贵族墓地。从1956年发现至今,先后经历了两次大规模考古发掘,共发掘墓葬250多座,出土了33000余件(套)珍贵文物。出土玉器数量众多,尤其是精美的仿生动物玉雕,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其中虢仲和虢季两位国君墓共出土了6件龟形玉饰,而且分属于不同时代,即商代和西周各3件,它们为对比研究龟形玉饰的制作工艺和装饰风格,为研究探讨西周玉器提供了实物和标准器形。  相似文献   

12.
杨爱民 《收藏界》2014,(3):105-107
2008年,三门峡市虢国博物馆新征集到一批虢国文物,其中的15件青铜器上均有铭文,分别是鼎、鬲、圆壶、方觑(yan)、盘、匝。这15件青铜器上装饰有同一时期的纹样,并且其中14件上铸刻有完全相似的铭文“虢姜乍旅口永宝用”等字。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鉴定后认为,“以上15件铜器均出自同一墓葬,墓主人为虢国夫人虢姜,时代为春秋早期,应为一组器物中的一部分,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13.
今年5月,邮电部将发行《虢国夫人游春图》横双连票。邮票主图取材于辽宁博物馆所藏唐·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手卷的宋人摹本。 唐玄宗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张萱与杨昇、杨直同任史馆画直,因擅画仕女、鞍马而名重一时。《唐朝  相似文献   

14.
王舒乙 《收藏》2013,(10):66-66
春秋末期,曾为中原霸主的晋国国君的权力衰落,实权由韩、赵、魏、智、范、中行六家卿大夫把控,六卿各据地盘和兵力,相互攻打,其中范、中行氏率先被灭掉。而后赵、魏、韩三家联合尽灭势力最大的智氏。后来晋国被赵、魏、韩三家瓜分,史称"三家分晋"。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赵、魏、韩被封为诸侯。由此赵(都城在今山西太原东南,后迁至今河北邯郸)、魏(都城在今山西夏县西北,后迁至今河南开封)、韩(都城在今河南禹县,后迁至今河南新郑)皆成为中原大国,与秦、齐、楚、燕一起形成七个大国,史称"战国七雄"。  相似文献   

15.
杨勇伟 《收藏界》2014,(4):58-66
晋国是西周至春秋时期的强大诸侯国,位于山西南部的侯马市,古称“新田”,是晋国春秋晚期的都城所在地。1956年在新田遗址中发现了著名的侯马铸铜遗址,是当时晋国重要的手工业区域,其中出土了大量十分精美的青铜器铸造陶质模范,俗称侯马陶范。  相似文献   

16.
《收藏界》2007,(9)
1991年,河南省三门峡市上村岭虢国墓地中,国君虢季墓出土一件"七璜联珠组玉佩",虢季夫人梁姬墓出土一件"五璜联珠组玉佩",这两件组合玉佩保存完好,制作精良,堪称组合玉佩中的精品。  相似文献   

17.
刘存忠 《收藏界》2013,(7):78-78
高昌国是中国历史上北朝至隋唐时期西北地区的地方割据政权。公元442年,沮渠无讳率领北凉人马占领了高昌城,驱逐了高昌太守,次年自立为凉王。公元460年,柔然灭沮渠氏,拥立阚伯周为王,国号高昌,都城高昌城(位置在今天的新疆吐鲁番东南)。其后,阚首归、张孟明、马儒、麴嘉等相继为王。公元640年麴氏政权为唐所灭,高昌国亡。  相似文献   

18.
谈古篇 春秋时代,晋国的国君晋悼公,励精图治,富国强兵。中原的列国诸侯,都奉他做盟主,南方的楚国不服,为要争夺霸权,屡次出兵侵伐中原,既迫使陈国归顺,又迫使郑国屈服,脱离晋国。 晋悼公正想出兵跟楚国争夺陈、郑。这时北方戎族的无终国国君嘉父,派使臣来到晋国,进贡百张虎皮,并说:“戎族部落愿意和好接受盟约。”于是晋悼公召集大臣们商议。大家都说:“戎狄是没有情义的,不如去攻打他。”只有魏绛一人反对,说:“不行。现在诸侯刚刚联合在我们周围,伟大的事业还没有稳固。如果出兵征伐戎族,楚军一定会乘虚生事,诸侯也就会被迫脱离我们倒向楚国。还是跟戎族和好为上。”悼公听了非常高  相似文献   

19.
于文福 《钓鱼》2010,(16):52-53
2009年11月13日,我与菏泽市钓协秘书长刘月伦,在前往青岛市钓协了解其第26届"天宝杯"海钓赛暨友好城市邀请赛是否预期举行的途中,借道拜访了友谊渔具店的经理张庆军,一番寒暄之后,自然离不开钓鱼的话题。张庆军单刀直入说他带了两个第一次玩路亚的,  相似文献   

20.
李清丽 《收藏》2012,(4):76-78
位于河南三门峡市区北部上村岭的虢国墓地,经过20世纪50年代和90年代两次大规模发掘,出土了数量众多的包括商代及西周早期的动物玉雕,特别是1990年以来,考古部门对新发现的国君兆域区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发掘和清理,出土的动物造型玉雕有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土里钻的,不仅包含了神化动物形象,而且现实中的各种飞禽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