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圆圆的足球让圆圆的地球疯狂了一回,世界杯足球赛也在作了一次圆周运动后又回到了原地。全球7000余名记者苦熬一月、走遍美国,在目睹巴西队捧杯之后才恍然醒悟:人们期待的绿茵革命并没有发生,世界杯场面的精彩掩盖不住内容的贫乏,世界杯刚刚结束就似乎已经被人遗忘。 美国人推销足球 第15届世界杯足球赛实际上是一场“足球推销战”。国际足联执意要把足球推销到政治、经济、体育大国但又是“足球荒漠”的美利坚。美国人不太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第17届足球世界杯的“战火硝烟”,中国的新闻媒体对这场赛事的报道也是沸沸扬扬。随着赛事的结束,一些成熟的中国球迷在对中国足球进行反思的同时,对我们的新闻媒体在这场赛事中的是是非非也诚恳地提出了批评。批评的话儿虽然不太顺耳,但是“忠言逆耳利于行”,相信我们的媒体会有这个雅量。就点评足球世界杯新闻报道这个话题,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走访了天津新闻出版文化界的三位知名的球迷。百花文艺出版社副社长靳立华直接对中央电视台  相似文献   

3.
林泓 《新闻天地》2006,(7):19-19
2006年,最激动人心的全民娱乐是“超女”和“世界杯”。这边,球迷在享受足球;那边,粉丝们在用眼泪和矫情拉票。特别是跨年度的关键词“PK”,一直延续着其旺盛的生命力,在这两大狂欢中也有相似之处。不同之处是话语权,“世界杯”在老外手里,“超女”在国人手里;前者是男人的游戏,后者是女孩子们的追梦。追梦的唐笑:让人感受到音乐剧的魅力“今天在这里,我最想感谢一个人,那就是我的继父张叔叔,13年来,我从  相似文献   

4.
激 情的6月 ,韩日世界杯足球赛成为全球焦点 ,媒体也为此展开新闻“大战” ,演绎了一场“媒体世界杯”大赛。重拳对于这场世纪盛会 ,各家媒体都全力出击。从中央大报到地市县报 ,从综合性媒体到专业报刊 ,都以大量版面、长时间、重点版位、黄金时间段充分报道。许多人说 ,打开电视、翻开报纸 ,铺天盖地 ,都是世界杯报道。《南方体育》在4月5日就推出了大概是国内最早一份世界杯特刊 ,4月28日该报又打出“痛打48版”的广告 ,率先扩版。《足球》、《体坛周报》、《21世纪体育》等专业报不甘人后 ,迅速推出自己的世界杯特刊 ,并在世…  相似文献   

5.
球球 《出版参考》2009,(5):49-49
说起德国女性,人们常常觉得她们严谨并且稳重。然而在德国的“女人狂欢节”上,德国女性却展示了她们“叛逆”的一面。人们称“女人狂欢节”是德国女性主义复苏的舞台。  相似文献   

6.
2010年7月11日,当地时间晚上9点,南非足球世界杯开场哨在约翰内斯堡足球城体育场的10万球迷中掀起狂野的浪潮,此时,我正趴在距离赛场8公里的一间小屋的桌子上敲打键盘,南非世界杯“黄俊生手记”的第六篇文章在键盘下倾泻而出。我没有去开幕式现场,或者直接说,我没能去开幕式现场,因为,我没有世界杯组委会提供的记者证。我们这个“全国晚报体育记者联盟”有40人,只有12张记者证,我属于那没证的二十八分之一。然而,这并没能阻止我连篇累牍地往本报发回专题报道。  相似文献   

7.
2006年德国世界杯,中国足球队被挡在了赛场之外,可这丝毫没有降低中国人看球的热情。在火热的夏天,忠实的中国球迷废寝忘食地守在电视机前享受“最极端的足球生活”,使中国成了世界杯期间全球最大的“电视足球”消费国。世界杯是人类精神和视觉的盛宴,也是足球经济的盛宴,世界杯更是球迷、足联、媒体和商人共同营造的一个神话。[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大众狂欢与精英争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狂欢:大众文化的主调从1994年开始,中国足球走上了职业化道路,从那时候起,中国许多城市的周末有了自己的狂欢节,球迷们披彩挂红,在固定的时间走进足球场,发泄自己压抑已久的情绪。山呼海啸般的呐喊与球场上的精彩程度并不完全成正比,人们需要这样的呼喊,城市需要这样的场面。足球报纸卖得飞快,球迷喇叭响遍街头。关心中国足球的人们一直怀疑,中国足球冲击世界杯屡遭失败,中国球迷还会走进足球场吗?而事实证明,即使在受到“十强赛”的痛苦打击后,中国足球甲级联赛的看台上,仍然不缺少助威的声音,如此说来,不是大众…  相似文献   

9.
古隆中 《出版参考》2009,(19):40-40
日本人认为,韩国人的“痞子精神”天下闻名。2002年日韩足球世界杯,作为主场之一的日本拼尽全力才打进世界16强,而也是东道主的韩国有如神助,轻松跨入世界4强的行列。日本人说,韩国足球世界第四,但韩国人的“痞子精神”在世界上应当数第一。  相似文献   

10.
郑子凌 《大观周刊》2006,(23):38-38
世界杯开始了,这股热潮席卷了世界各地,所有喜欢足球的人们都会为此夜不能寐、此时,昆明汽车世界也迎来了自己的“世界杯”,第七届中国云南昆明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将于6月28日-7月3日在昆明国际会展中心新馆隆重举行,这是云南地区规模最大的汽车及相关产业展示会?这一消息对于汽车发烧友以及购车意象较强的消费者来说,可以说是一场不能错过的“汽车世界杯”。在开展之前,让我们走近车迷,透视他们的展会需求,希望对经销商前期布展有所帮助。[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从6月10日开始,整个世界都疯狂了。当我们在这一个个黑白颠倒的日日夜夜里挥洒激情时,内心深处总是隐隐约约听到一个似有似无的声音:是什么让我们如此魂牵梦萦、忘乎所以?是足球吗?不,不是足球,是世界杯。世界杯不能等同于足球。用传播学的眼光来探询其中的谜团体,我们发现在传  相似文献   

12.
1994年的中国之夏,热得出奇——一是自然的天气热,二是社会足球热.远在大洋彼岸进行的第15届世界杯足球赛,居然在“隔岸观火”的此方热得发烫.无论是大小报纸、电台、电视台所办起的专版、专题之多,还是读者面之广,收听、收视率之高,恐伯都是“世界之最”了,假如另有专项评选,“人口第一大国”的老记与球迷也大可获一个“世界杯”.  相似文献   

13.
荣国 《新闻前哨》2006,(9):96-96
足球的世界杯,群雄逐鹿,热情奔放,的确是个看点。看点之外还有侃点,解说足球的黄健翔先生一不留神就被侃上了.  相似文献   

14.
对这次令全世界激动的足球赛事,首都各报均派出熟悉体育竞技的精兵强将,根据各自的报道特点,辟出适当版面,或开设“世界杯特刊”、“世界杯专刊”,或拿出半版、整版、数版甚至十几版,为社会不同层面的受众,适时地提供足球信息,引领足球舆论。总的讲,中央级报纸和北京日报的报道较冷静、平和,报道内容较集中;北京地方报纸和其他都市报的报道相对活泼,无论文字还是图片都追求冲击力,  相似文献   

15.
本文作者是人民日报资深体育记者。世界杯足球赛过后,他凭借长期对中国足球的采访、观察和思考,撰写了《中国足球“诊断书”》一组4篇文章,对中国足球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令人信服的“诊断”,引起了较大反响。应本刊之约,他将写这组文章的初衷和体会记录了下来,我们从中不仅领略到一位体育记者对中国足球运动发展的殷殷深情,也感悟到在报道足球乃至整个体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中,记者所需要付出的努力和肩负的责任。  相似文献   

16.
作为球迷,很喜欢读世界杯期间贵州都市报《“丹”枪闯南非》专栏稿。“丹”是“单”的谐音,引申于记者李丹的名字。李丹是个年轻的女记者,去的又是社会治安让人揪心的南非,写的又是可以使人发呆发痴发横发疯的足球,于是,  相似文献   

17.
《今传媒》2002,(4)
我对足球是真爱。我对载有足球信息的报纸也是真爱。第十七届世界杯落幕了,我对表现不佳的中国足球仍一如既往地爱,可对报纸上某些报道的爱却打了折扣  相似文献   

18.
2006年的德国世界杯,着实让各种媒体兴奋了一回。利用世界杯这一平台,各家媒体做出一道道新闻“盛宴”,争抢读者的眼球,从中使各自的品牌更加响亮,发行量、点击率和广告额同比上升。可以说,世界杯既是足球大战,也是媒体大战,大小媒体都想以最快捷、最独到的方式报道最新战况。  相似文献   

19.
《大观周刊》2006,(18):I0050-I0051
世界杯开赛在即,四年一度的足球大战总是牵着球迷们的心在各个主办国之闻飞来飞去。没钱的通过电视转播,看看球赛,随电视画面去感受一下主办国秀丽的风光、独特的人文和民族风情。如果你是球迷,手头够宽裕,又有一颗放飞的心。那便跟着“世界杯”去旅行吧,游山玩水之余,亲临比赛现场,感受那烽火连天的竞技气氛,这样的人生体验将令你终身难忘。  相似文献   

20.
张婧 《声屏世界》2006,(11):13-14
这次世界杯对中国观众而言,最关注的应该不是谁最终夺得了冠军,而是一个足球解说员和他创造的一个能够称得上“门”级别的事件。意大利队在与澳大利亚比赛的最后时刻获得点球,央视著名解说员黄健翔因为富有激情的解说引起了争议。“黄健翔”三个字意外地“跻身”世界杯热门词汇之列,成为各报刊、网站整版报道的对象,引发了6月末最热的娱乐事件或者社会事件。各媒体不仅详细报道了这一事件,并且还大肆进行了娱乐化的报道,共赴这场激情夏日里的“豪门盛宴”。随处可见诸如《黄健翔高呼“意大利万岁”的N个理由》《引发黄健翔解说门的N种猜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