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许蕊 《杂技与魔术》2009,(6):12-12,F0002
2009年10月28日,为发展杂技高等教育,促进教学相长。壮大杂技高学历骨干人才队伍,探讨杂技人才需求与培养途径,分析杂技高等教育现状与当前杂技实践面临的问题.“发展杂技高等教育研讨会”在北师大艺术与传媒学院举行。  相似文献   

2.
正从中国杂技源远流长的发展史中可以总结出一个规律,即中国杂技艺术都是从儿童开始学起,通过普及、发展,最终传承下来。杂技演员只有从小经过长期、严格的训练,才有扎实稳固的技艺功底。新中国成立后的杂技崛起,正是因为重视杂技艺术要从儿童抓起,才使很多杂技人具有高超的技艺。近几十年来,我国举办的全国性杂技比赛中,许多获奖节目都是由儿童担当,可见儿童杂技艺术的早期熏陶与教习,是中国杂技的希望所在。当然,也有另外一些声音,就是关于儿童杂技学员的学艺年龄问题。有些国内的杂技团体为了获取市场效益,过早地将儿童学员推向演出市场,过重地担当起比赛和演出任务,加上  相似文献   

3.
正清晨,一缕缕阳光穿过薄雾,照耀着吴桥杂技艺术学校。操场上一群杂技娃正在晨练。"小小年纪,爱学杂技,好好用功,天天努力,拿顶下腰,金鸡独立,不怕吃苦,要争第一。"歌声伴随孩子们晨练的身影,晨曦中荡漾着杂技娃稚嫩的情怀。这首《杂技娃》歌是安徽籍孩子田翔宇最喜欢的一首歌,他每次练功时默默哼起这首歌,浑身就充满了力量。今年10岁的田翔宇已经来吴桥杂技艺术学校两年了。两年里,帅气的他学会了小翻、吊顶、旋子等基本功,在同龄的孩子中  相似文献   

4.
纵观我国杂技事业蒸蒸日上,谈及杂技便联想到无数国际金奖、无数荣誉。但在这背后也有众所周知的弱势项目——滑稽表演艺术,这是中国杂技界有目共睹的事实。  相似文献   

5.
正2018年5月27日至29日,由广西文化厅主办、广西演艺集团下属子公司广西杂技团有限责任公司承办的"第四届广西杂技魔术展演"在广西杂技剧场举行。此次展演是广西杂技魔术界的一次盛会,广西杂技团有限责任公司、广西艺术学校、桂林市文艺演出有限责任公司、桂林市艺术学校、玉林市博白县民  相似文献   

6.
当下杂技创作在杂技技巧演绎的形式当中更强调其内在的“有意味”。杂技这种身体语言形式,正是创作者凭借着技巧的组合、排列,赋予其一定含义,并在舞美、灯光、音乐、服装等舞台元素的烘托下,完成了作品的“形式”,而其作品蕴含的“意味”则依靠观众的审美过程予以获得。  相似文献   

7.
2018年5月25日,由河南省杂技家协会联合开封市杂技团打造的大型儿童杂技剧《槐树爷爷》在郑州成功首演。作为河南省首次为儿童打造的集戏剧、杂技、魔术、音乐、舞蹈、滑稽为一体的大型原创儿童杂技剧,不但在观众中引起热议,也在河南省杂技界引起了强烈反响。河南省杂技家协会为什么要打造这部剧?它对于协会创新工作内容起到了什么作用?今后还有哪些大动作?近日,《槐树爷爷》出品人、河南省杂技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李锦利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相似文献   

8.
正一、引言如今我国的杂技教育基本分为"团代班"、艺术学校杂技专业、国有杂技学校、民办杂技学校四类杂技教育方式;另外在去年,北京杂技学校与北京城市学院合作建立起杂技高等教育学制。但从我国艺术教育的总体水平来看,杂技教育仍然是比较落后的。笔者认为,发展杂技教育,一方面要积极推动杂技高等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要积极整合基础教育资源,合并  相似文献   

9.
他,致力于杂技研究创作达40余年,编导的杂技节目、撰写的杂技论文曾多次在国际和国内杂技比赛与理论研讨会获奖;《山东省文化志》(杂技部分)、《齐鲁民间艺术》(杂技部分)、齐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体育与杂技》(杂技部分)撰稿人;其精心创作的长篇小说《马戏一族》、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杂技的故乡,是杂技资源大国,却并不是杂技产业强国。尽管中国杂技以难、新、奇、美著称,欣赏过的观众无不赞叹,但在国内外杂技演出市场上,中国丰富的杂技资源并没有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更没有及时转化为市场优势。  相似文献   

11.
正河北吴桥杂技以历史悠久、群众基础广泛、能人世代辈出、技艺精湛古老,以及对国内外杂技事业的发展和贡献,被赞誉为"杂技之乡"。法国"明日"与未来杂技节主席莫克莱尔先生曾来吴桥访问,他在参观吴桥杂技艺术学校时说:"吴桥杂技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杂技摇篮。"荣获外籍杂技学员培训项目资质吴桥杂技艺术学校诞生于"杂技之乡"的沃土上,肩负传承和弘扬杂技艺术、培养国内外杂技人才的光荣使命,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已为全国各省市杂技团体培养杂技人才两千多名,  相似文献   

12.
杂技是人类艺术花园的一朵奇葩。中国杂技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资料表明,早在原始社会就已经开始有了杂技的雏形。一般认为,我国杂技从春秋战国时代萌芽,至汉代初步形成。考古发现的汉代画像石、画像砖,以及大量文字资料均表明,汉代的百戏杂技达到了相当的水平。汉代以后,杂技在我国历朝历代不断发展,特别是在宋元明清时期,随着中国戏曲的诞生与繁荣,杂技在与戏曲融  相似文献   

13.
有生命的杂技艺术,不仅仅要传递给观众兴奋紧张、轻松悠然、惊险刺激等不同的情绪,更要让观众感受到这门独具一格的艺术有文化的魅力。如果说满台奇炫梦幻的高科技手段是杂技艺术的鲜丽外衣,那么,让其力与美和谐相融的文化内涵,就是杂技艺术的灵魂。这也正是杂技编导最重要、最核心的工作。对于编导而言,熟悉杂技和编导技法之外,还必须不断提高文化艺术修养,借助独特的理解能力和敏锐的捕捉能力,创造出精彩的杂技作品。  相似文献   

14.
发展杂技文化产业,打造杂技龙头剧目 大型杂技综艺秀《水秀》是濮阳市委、市政府以举办“两节一会”(濮阳2009中华龙文化节、杂技艺术节暨第七届运动会)为契机,为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打造濮阳作为中国杂技之乡的品牌而鼎力支持的一台杂技龙头剧目.  相似文献   

15.
1992年4月,在吴桥这片杂技的热士上矗立起一座杂技主题公园,这就是以杂技文化为载体,集民俗、体验、交流、娱乐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杂技文化旅游景区——吴桥杂技大世界。从1993年11月26日吴桥杂技大世界景区正式对外开放至今,已经有二十个春秋。  相似文献   

16.
吴桥是驰名中外的杂技之乡,吴桥杂技以其悠久的历史和“惊、险、奇、绝”的艺术魅力入选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杂技这一植根于民间,用肢体语言传递力量与美的古老艺术,在吴桥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生根发芽不断成长,历经几千年历史风雨的打磨和洗礼,历久弥新,并积淀了极为丰厚的杂技文化和催人奋进的杂技  相似文献   

17.
第一枝花:70后杂技是我的梦,我的伙伴 修长的身段,演绎着动感节目《呼啦圈》,很难想象还在舞台上表演的她已经40岁,还是一个孩子的母亲。笔者:社会都发展到今天这个信息时代了,通讯已经很发达。但是一提到学杂技、搞杂技,想到的不是“杂技工作”或是“从事杂技:而是“耍杂技”。这说明了什么呢?  相似文献   

18.
我国杂技艺术是伴随着人们社会生产生活而产生的,其可溯之源虽久,可载之史却甚少,对杂技艺术的系统梳理与理论研究则更少。新中国成立后,在旧社会不登大雅之堂的杂技艺术获得了新生,杂技艺人的社会地位得到了空前提高,杂技节目在国内外一些大型赛事中屡获佳绩,为中华艺术赢得了世界声誉,在对外文化交流中更是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的杂技艺术和杂技团体被称为“东方艺术的瑰宝、民族艺术的奇葩、美丽友好的使者”。  相似文献   

19.
三千年的杂技令杂技人无比自豪,又怀揣惆怅;三十年的杂技让杂技人意气风发,志气高扬。三千年与三十年,历史的分界点就是1978年的改革开放。杂技人怀念1978年,因为它是杂技精彩变身的起点;杂技人更感谢1978年,因为它使杂技续写历史,增添了新的篇章。杂技由此迈入了新时代。  相似文献   

20.
正我国杂技艺术作为国家文化软实力对外进行文化交流传播,既是响应国家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号召,也是促进杂技艺术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从杂技艺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对民族艺术的彰显和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的贡献三方面来阐释杂技艺术作为文化传播、与国际文化交流的可行性与必然性。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从艺术史的角度来看,杂技一直浸润在中国传统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