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3 毫秒
1.
以区域旅游发展为切入点,基于文化生态理论的研究视角,对西江苗寨受到以旅游经济过度商业为主的复合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认为西江苗寨过度旅游商业的既定事实是文化生态的动态系统中文化与环境在相互适应,"文化核"作为一套编码系统会稳定的维持现代文化中的"原生",在西江苗寨旅游商业化发展进程中,西江苗寨中具有传统本性的文化展示(现象、活动等)仍然在被传承和研习,只是其包裹"文化核"的整体文化表现在与旅游经济环境促进、共生。  相似文献   

2.
西江苗寨的文化认同,源于民族文化传承中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以贵州西江苗寨为研究对象,从文化认同角度入手,通过分析西江苗寨旅游发展中文化认同的变迁及其驱动因素,提出促进其文化产业平衡发展、重构文化生境、构建文化终极关怀、民族文化治理和促进奖励激励等有效的旅游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3.
以贵州西江苗寨为研究区,运用内容分析法,针对网络游记及点评,研究游客对民族旅游地形象的感知。研究发现:(1)游客对西江苗寨旅游地形象的感知包括地理区位、民族文化、休闲娱乐、景观景点、态度与感知、旅游产业要素六类;(2)情感多倾向于积极方面;(3)消极感知主要体现在商业化、景区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差、门票价格高等方面。在此基础上提出西江苗寨旅游形象提升的建议,以期对西江苗寨旅游形象的完善与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以贵州省黔东南州西江千户苗寨为研究对象,调查了村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分析了旅游活动对目的地社会经济文化影响的效应。结果显示:村民感知到旅游活动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增加了收入、改善了交通,但也减弱了村民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旅游活动对社区主要影响:外来常住人口增多,大量村民外出务工,景区空心化,景区管理重经济效益、轻文化保护,景区都市化严重,村寨民族文化同质化、商业化特征突出。因此,需要认清西江苗寨这种功能变迁的利弊,因势利导地处理好村民“二重性主体”特征,加强旅游开发中的村民参与,提高村民保护民族文化的责任与意识,创新、优化旅游开发管理思路与目标,促进西江千户苗寨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建立在原始文明和农耕文化的基础之上的,它们来自民间,也发展于民间。被誉为"天下第一苗寨"的西江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距今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有近1300户居民,是全国最大最典型的苗族村寨聚居群落,所以又称为"千户苗寨"。西江苗寨保留了许多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既有铜鼓舞、西江芦笙舞、民歌等优秀歌舞,又有锻造银饰、织机织布织锦等传统手艺。包括苗族的吊脚楼在内,西江苗寨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提升地方文化形象和发展地方经济的同时,西江苗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功能,对于接受民族文化教育的学生起着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是发展民族旅游业的重要资源,如何有效的利用传统的民族文化来吸引游客,发展旅游,进而发展民族地区的经济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拟就以贵州西江苗寨为个案研究,探讨民族文化与民族旅游业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6,(13):19-20
贵州西江千户苗寨作为国内最大的千户苗寨吸引着国内外众多游客,旅游资源丰富多样,但深层次的民族民俗开发,旅游活动的可持续性一直是制约西江旅游发展的核心要素。基于现状,西江旅游应该朝怎样的方向发展,应采取何种措施加强游客旅游活动的重复性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西江千户苗寨旅游开发成效显著,其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注重管理创新、重视基础设施建设、抢救性保护濒临失传的民族文化遗产等。经过10年的发展,西江千户苗寨形成了诸多经验,具体而言:文化创新是促进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源泉;经济发展是促进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根本途径;利益共享机制是促进文化保护与传承可持续发展的保证。这些经验对其他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传承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西江千户苗寨旅游资源特点与开发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江千户苗寨,具有独特的苗族建筑、民族风情、精湛的民族工艺和丰富的地方特产,是一个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的地区。通过对西江旅游资源及其开发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开发西江苗寨应着重抓好加强宣传、多方筹资、人才培训、资源保护。  相似文献   

10.
体验经济时代下,在旅游过程中得到更多的文化体验是越来越多旅游者的诉求。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稀有的文化旅游资源,对其进行体验式的开发能为当地带来一定的经济利益。西江千户苗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禀赋高,有条件进行体验式开发。对西江苗寨进行调查访问后提出相应体验开发建议,以期为西江苗寨更好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遵循“以保护带动开发,以开发促进保护”的原则,贵州省黔东南州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积极挖掘千年积淀下来的民族文化,走特色人文旅游之路,在做大做强旅游产业的同时,积累了民族文化保护经费,民族文化遗产传承后继有人,实现了民族文化保护与开发利用双赢,被誉为“西江模式”发展道路.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群众参与是其成功经验,对黔东南其他民族村寨传统文化的开发与保护有重要参考价值.尽管如此,增加资金投入、吸引民族文化持有者参与、培养人才以及加大宣传力度等仍是有效开发与保护黔东南民族文化不可忽略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发展民族文化旅游已经成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之一,少数民族旅游也逐渐成为了现代旅游的热点旅游方式。旅游业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却拥有独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民族地区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但是,同时,旅游开发也对少数民族地区人们的生活、文化和居住环境等造成了一些不利影响。本文以贵州西江千户苗寨为例,就旅游开发对民族地区的影响问题表述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3.
中国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发展仅有30多年的历史,贵州西江苗寨是发展迅速的民族村寨之一。2008年政府主导开发后,其旅游产业突飞猛进,成为其他村寨旅游开发的效仿对象。然而在取得各类成绩的同时,由于其在开发过程中过分追求经济利益,社会、生态、文化等方面出现了一系列的矛盾与问题。现有开发模式是否能够既促进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又保证当地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承的问题,引起了学术界的广发关注。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贵州省西江千户苗寨旅游业发展迅猛,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扶贫效应。从旅游产品、旅游基础设施与旅游服务设施、居民参与旅游人数、居民收益等方面分析西江的旅游发展及扶贫现状。西江千户苗寨存在着旅游产品缺乏特色、社区参与力度小、利益分配冲突等主要问题。为使更多的贫困人口受益,政府应采取开发特色旅游产品、积极引导居民参与旅游、健全利益分配机、重视居民的主体地位等措施,促进西江千户苗寨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从政策引导、民族村寨旅游的推动和社区主体的文化自觉等方面探讨西江苗寨博物馆集群发展的动力机制,认为西江苗寨博物馆集群形成活旅兴文、多元交互体验的发展路径,实现社区主体的文化自觉,对乡村振兴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6.
西江苗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现状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以来,西江苗寨旅游业在政府主导下蓬勃发展,如何使旅游业发展的势头得以延续,值得我们关注。从旅游增权视角出发,采用田野调查、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对西江苗寨社区居民对旅游经济增权、旅游政治增权、旅游心理增权和旅游社会增权的感知进行调查分析,探寻不利于西江苗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因素,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  相似文献   

17.
西江苗寨旅游业在政府主导下蓬勃发展的同时对西江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中对古歌的影响最为明显.追踪西江苗族古歌的变迁历史,剖析西江古歌在旅游开发中的变迁走向,有助于探究挽救苗族古歌的思路,为西江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以及西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旅游时代,是全球化时代的生活现实。西江苗寨以有1 258户、5 326人而号称天下第一苗寨。在旅游时代,西江由传统的苗族村寨,逐渐演变成了黔东南的一个重要符号,贵州的一个重要符号,苗族的一个重要符号。2008年在西江召开的贵州省旅游产业大会,将西江作为一个著名旅游景点打造出来了。旅游时代的西江模式,是中国特有体制下政府倾力营造的一个现代神话。  相似文献   

19.
全域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化产业理念和模式,能够全面地满足游客的全方位体验需求,不断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为我国农村落后地区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了有利的经济价值。当然,全域旅游模式在推动的同时民族传统文化艺术也明显地产生涵化和发展。原生态音乐作为西江千户苗寨的重要文化符号之一,在全域旅游发展背景下再次将其"搬进"舞台,为顺应旅客的需求、顺应社会大众对其审美,二度创作、原生题材作品踊跃出现,使原生态音乐得到进一步发展。针对现状如何正确对待原生态音乐的发展,成为当前的首要问题之一。西江千户苗寨作为国家非遗文化保护区,将文化作为根基,保护好文化根基上适应时代的发展,因此保护和发展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20.
对西江的旅游资源优势进行了介绍。从量身打造“个性化”旅游的方案的角度对西江千户苗寨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对西江民族特色旅游业的发展提出几点整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