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一位钓手来说,你的对象是鱼。但是你若将鱼仅仅当做餐桌上的一盘菜,那你将失去比菜更多的东西。这“菜”,花点钱到高钓池一蹲,一会儿工夫,就可钓上来一大堆。什么叫“高钓池”?就是鱼的密度高,上鱼上得快,还有就是鱼价高。当然,这对工作忙,没有时间钓鱼,但又想过钓瘾的人来说,到这种高钓池甩两竿,也不失为一种解馋的方法。但更多的钓友不愿到这些“双高”的鱼池垂钓,  相似文献   

2.
郭全刚 《垂钓》2014,(9):20-21
众所周知,若钓点中没有你想钓的对象鱼,纵使你钓技再高也白费。钓谚云:“三分钓技,七分钓位。”可见选位的重要性。简单说来,鲇鱼钓点就是鲇鱼的藏身之处和觅食路线,只有找到这两个位置,鲇鱼才能吃到你的钩饵。  相似文献   

3.
宿含雨 《钓鱼》2010,(19):24-25
“台钓”两多:家当多、变化多。遮阳伞、钓箱、竿包、鱼护、支架、抄网一摆开来就懒得收拾了,所以一旦选定钓位,不管有鱼无鱼、从早到晚,就是“死位”也认了。也正因为如此,没鱼咬钩就鼓捣着钓饵、线组、浮标,搓饵无口改拉饵,腥饵不吃换香饵,钓灵不行变钓钝,自己把自己折腾个没完没了,以至于钓上鱼了是靠的哪一招就说不准了。  相似文献   

4.
亲近黑鲷     
李克 《垂钓》2010,(2):51-52
先说一个概念:亲近。 在施钓过程中,目标鱼与钓饵发生互动关系的过程可用触、嗅、衔、吞、搏五个字概括。不论最终你能否将鱼收入鱼护,总之你是“亲近”目标鱼了。明了这种现象或状态,对施钓者正确判断已采取的施钓策略是否符合即时环境十分重要!“亲近”目标鱼是“钓获”目标鱼的前提,  相似文献   

5.
记得年轻时曾向一位当地颇有名气的“钓翁”请教钓鱼“要诀”。他笑着对我说,当你知道“为什么钓不到鱼”的时候,你就知道“怎样能钓到鱼了”。这算什么“要诀”,简直像佛家的“偈语”,怕是不想告诉我。  相似文献   

6.
识水与垂钓     
水是无色的透明液体。但湖泊、水库、河流,由于水中有许多水草和各种微生物及鱼类的活动,使水面呈现不同颜色。有经验的钓手到达新钓场后观察水质、水色便判断出水中是否有鱼,有何鱼种。因而,学会观水有助于选点、也有助于你钓对象鱼。然如何观水施钓呢?观水泡施钓水泡俗称“星子”,亦称“鱼星子”。一般水泡有两种:一种是连续不断的,出水即灭,这种是地汽(自然泡)。另一种是单泡、双泡、圆形多泡及连成线泡等等;出水长时间不破灭,这种泡是鱼吐泡(鱼星)。鱼星在初春出现,在夏季最甚,秋季次之。单、双和三五个星泡如黄豆粒般大,小泡是鲫鱼、鳊…  相似文献   

7.
刘定龙 《钓鱼》2009,(2):24-25
二十一.抓死口和钓跑铅 台钓爱好者认识、接受并改进了传统钓“笨钓滤鱼”的合理成份,不仅可以“滤”鱼,而且可以有选择地、定量地滤鱼,滤去过大的信号和假信号。在无法判断过多过乱的信号时,常常采用最有效的一招:“抓死口”,有意放掉过多过乱、无法辨别真假的信号,专抓鱼吃深以后的“死口”——等鱼把钩饵吃死、吃牢,无法吞钩了再提竿。  相似文献   

8.
杨毅 《钓鱼》2011,(18):22-23
无论你是在哪里夜钓,一个好的钓点、钓位,总是保证你上鱼的关键。这一点白天钓鱼有很多成熟的经验,夜间可能会有所变化。如果你的钓位水下环境水草杂物少,比较干净,夏天这里可能是更容易钓鲫鱼和大鲤鱼的钓点,岸边若是大面积的坡度平缓的河滩,这种地方小杂鱼闹窝的概率也大,上鱼的体形小的会比较多。如果水比较深、岸边比较陡直,这种钓点...  相似文献   

9.
出现这种情况,除了“左手将”之外,一般来说,有的是受侧风影响,或一时失手;有的则是企图将邻钓位的鱼诱入自己的钓点。对前者,主要是提醒其注意;对后者,则应在规则中制定相应内容,以保证竞赛公平进行。如“钓王杯·钓鲫高手赛”对每个钓位钓区规定为:每个钓位钓区为其边界线向水面的延长线夹定的范围。这样,比较原规定“钓点应在钓位正前方”就明确而合理,裁判工作也便于进行。与此相适应,在赛场划钓位时,就不是只有一个标志点,而是划出每个钓位的两边界线,在它们中间再划一标志点。 而对于“左手将”,则可用以下方法: (…  相似文献   

10.
冰钓苲草窝     
王利军 《垂钓》2001,(12):44-45
钓谚说“钓鱼不钓草,多半瞎胡跑”。草多的地方虽然鱼多,但我想跑鱼的那份懊恼也是每一个钓友都体会过的。尤其是现在,许多野坑塘水质都向富营养化发展,鱼越来越难钓不说,苲草也是越长越厚,任你想尽办法也难逃挂钩、折漂的命运。想要一雪此恨,便惟有冰钓了。  相似文献   

11.
宿含雨 《钓鱼》2009,(9):24-25
漕湖呈不规则椭圆形,所谓凸角、凹岸在周长14.5千米的湖岸也就是40~60米一段,而且水底平整,以5.4和4.5米手竿比较,抛足线的深浅差别不超过10厘米,所以不在乎钓远和钓近。然而漕湖的鱼不守规矩,今天在这个钓位钓疯了,明天却能让你钓死。另外,受风向转换和水流影响,鱼情、鱼口变化莫测,常有死位复活的奇迹。  相似文献   

12.
黄杰  郑博元 《垂钓》2008,8(9):66-67
这次我们要介绍的对象鱼很常见,我习惯称它为“火车头”!告诉你吧,它就是——鳙鱼!很多人认为,这种鱼用路亚方式钓不到,果真如此吗?  相似文献   

13.
不少垂钓者,在选准一个钓位后,便一两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死守在一个地方不挪窝儿,即使上鱼很慢,也不换个地方。这种“死守”一处的方法,在鱼较为稀少的野水中垂钓,往往效果不佳。实践证明,野外垂钓,“游”胜于“守”。所谓“游钓”,就是走动起来垂钓。具体方法是,在确认一条河、渠或坑塘有鱼  相似文献   

14.
张莉 《钓鱼》2005,(16)
28岁的山东青岛钓手朱继东真是个“福”星小子!8月5日 ̄7日,他在高手如林的2005全国钓鱼锦标赛银川站“老鬼杯”钓鱼比赛上鸿运高照,一路“过关斩将”,不显山、不露水,顺顺当当地将个人总成绩冠军“拿下”,获得了3万元奖金!朱继东真的是有福气!这不,318名钓手参加比赛,三个赛项即手竿钓鲫鱼、手竿钓混养鱼、抛竿钓混养鱼共10场比赛,抽签决定钓位时他幸运地抽了4场大边,还有一场虽然抽了中间钓位,可一旁的钓手当了“逃兵”,钓位空着!你瞧瞧这运气好的!特别是第二天早晨,朱继东参加手竿钓鲫鱼赛,因为当天气压低,造成鱼翻塘,不上鱼,大赛组委会…  相似文献   

15.
去年秋天,一位钓技不错的钓友参加单位里举办的钓鱼比赛时名落孙山,而头一次钓鱼的一位女同胞却获得了冠军。钓友无奈地对我说:“看来钓鱼比赛完全是碰运气啊!”我询问了比赛经过,对他说:“运气不能说一点没有,但不尽然,我介绍你一些方法,下次有机会参赛时你可以试试看。”今年春天,他兴冲冲地来找我,说:“你的方法还真管用,这次系统里举行钓鱼比赛,我得了第二名!”我听了也很高兴。我告诉这位钓友的是些什么方法呢?我不妨在这里披露,供钓鱼爱好者参赛时参考。一、投窝要足。钓鱼比赛规则规定,参赛者不能随意选择钓位,一般是用“抓阄”来定钓位的。你的钓位不一定理想。不论钓位理想与否,要想方设法将鱼引到你的钓位上  相似文献   

16.
一、船钓的优势:1.钓位不受地势因素的限制,可绕过水草、沼泽等障碍物,到达理想的水域;2.钓获量远远超过岸钓,且鱼的个头大,不闹小杂鱼;3.船钓由于水深面广,无障碍物,与鱼周旋,尽可发挥钓者的钓技,让你享受搏鱼的快感;4.岸上人声嘈杂,人影晃动,而船钓则是远离“尘世”。驾舟漫游水上,悠哉游哉,让你也“潇洒走一回”,令钓者神清气爽,大有乐此不疲之感。岂有不益寿延年之理。  相似文献   

17.
乐活钓鱼人     
胡爽  蒋超 《中国钓鱼》2021,(3):94-96
视情况而定老刘和老李在水边相邻共钓。老李边甩竿边说:“常说有枣无枣打一竿,今天咱也有鱼无鱼抛一竿!”老刘听后,不以为然:“你说的第二句颇有道理,因其不受视觉左右,只能是判断思维。水中有没有鱼,你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抛一竿是种试探行为。若能钓到鱼,说明此处有鱼可钓,但暂时钓不到鱼,也不说明此处无鱼,其中还有多种因素决定着。”  相似文献   

18.
《钓鱼》2008,(9):71-71
凡钓鱼者,都知道“七分钓位,三分钓技”的八字真言,可怎样才能找到最佳钓位,把钩饵放到鱼的“家”呢?凭“冬钓阳,夏钓阴”“冬钓深,春钓浅”这些经验?但大塘大库大湖,朝阳面或朝阴面,动辄几里或几十里,不可能朝某面的每处都有鱼窝,至于“钓深,钓浅”也是极难把握,到底5米是深,还是15米是深?鱼情鱼况受各种不确切、不可知的因素影响,可谓千变万化。  相似文献   

19.
于银富  王焕顺 《垂钓》2001,(1):47-47
在传统钓法中,钓者往往都是先打窝再垂钓,有的钓者还使用粘蘸饵,形成了立体鱼窝。鱼情好的话,整个鱼窝的中下层水域都有鱼在游动索饵。如果我们仍按“沉丝待鱼”的千年陈规老技,钓获量定然不丰。轻提、巧拖则是“主动出击”、“送货上门”、“服务到位”的钓鱼法,这种钓法使钓饵在提拖的过程中,死饵变“活饵”,活饵更活。即利用晃动、  相似文献   

20.
刘定龙 《垂钓》2009,(8):30-32
一、鱼窝是钓位、饵料、用饵的正确结合 “三分钓技七分钓位”,在鱼不能去的地方,饵料再好也没法钓。钓位对整个垂钓结果一票否决,这就叫“七分钓位”。从饵料方面看,饵是诱鱼的,也是钓鱼的。在同一水域、类似的钓位,饵料的味型、状态和用法又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味型决定了鱼会不会被饵吸引,状态和用法决定了鱼在窝子中的数量多少和位置(是在上层、中层还是在下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