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云南甘草总皂甙对正常羊心肌细胞膜Na~+,K~+-ATP酶活性无影响;但对氧自由基诱导羊心肌细胞膜Na~+,K~+-ATP酶活性的降低有明显保护作用,随浓度增高,酶的活性逐渐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总皂甙浓度为0.2mg·L~(-1)时,酶的活性恢复27.9%,浓度为0.8mg·L~(-1),酶的活性恢复46.6%。  相似文献   

2.
利用公式logK_(MY)=logK_(MY)-Pα_Y-Pα_M,计算出不同PH值或混有其他配位剂时,溶液中金属离子浓度的变化情况,然后以pM对EDTA标准溶液的毫升数作图,即可绘出不同情况下的滴定曲线.教材(1)以0.02000 mol·L~(-1)EDTA标准溶液滴定20.00ml0.02000mol·L~(-1)Zn~(2+)溶液为例.滴定是在PH=9.0的NH_3-NH_4~+缓冲溶液中进行,起初含有0.10mol·L~(-1)游离氨和0.176mol·L~(-1)NH_4Cl.并以此为例来绘制滴定曲线的.  相似文献   

3.
在溶液的pH为6.0,均苯三甲酸(TMA)的浓度为2.0×10-4mol·L-1时,Eu3+-TMA体系可使Eu3+的荧光强度增大三个多数量级.光学惰性稀土La3+与Lu3+,在浓度分别为2.0×10-4mol·L-1、1.5×10-4mol·L-1时,可使Eu3+-TMA体系荧光强度分别增大178.1与91.3倍.体系中Eu3+的浓度在4.7×10-8~2.3×10-5mol·L-1的浓度范围内与体系的荧光强度呈线性关系,Eu3+的检出限达到了1.0×10-8mol·L-1.用此优化发光体系研究铕(Ⅲ)在水稻不同生育期被水稻吸收后的分布定位情况.结果表明铕(Ⅲ)进入水稻后与水稻各部位的结合不是随机的,主要是在分蘖期与水稻的叶片结合.为稀土元素在水稻中的代谢研究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方法与研究手段.  相似文献   

4.
第四章 实验验证 实验体系和实验条件 1.溶液体系 0.1000mol·1_K_3Fe(CN)_6+2.Omol·1~(-1)KCl 0.0500mol·1~(-1)K_3Fe(CN)_6+2.0mol·1~(-1)KCl 0.0100mol·1~(-1)K_3Fe(CN)_6+2.0mol·1~(-1)KCl 试剂皆为A、R级溶液用蒸馏水配制。 2.电极体系 研究电极:ψlmmpt盘电极,ψ3.1mm玻碳盘电极、ψ4mmpt盘电极。 辅助电极:pt片电极,面积约为1cm~2。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甲胺磷金属Cu(Ⅱ )、Zn(Ⅱ )、Ni(Ⅱ )配合物对水稻幼苗SOD酶活性的变化。当配合物浓度大于 1 0×10 -6mol·L-1时 ,对水稻幼苗SOD酶活力具有抑制作用 ;当配合物浓度小于 1 0× 10 -7mol·L-1时 ,对水稻幼苗SOD酶活力具有激活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笔者设计的测定AsCL_3在9mol·L~(-1)盐酸—苯相的分配比(D_1)和在水—苯相中的分配比(D_2)的简便方法。试验测知,在19℃时,D_1为10.82,D2为0.0180。苯对9mol·L~(-1)盐酸中的As(Ⅲ)的萃取率为91.5%,水对苯相的As(Ⅲ)的反萃取率为98.2%(等体积一次萃取)。  相似文献   

7.
红树植物海桑简单重复序列区间(ISSR)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海桑(Sonneratiacaseolaris(L.)Engler)是海桑科一种重要的红树植物.为利用ISSR分子标记研究海桑的遗传多样性,对影响ISSR PCR的多个因素,包括Taq酶的用量、Mg2+浓度和dNTP浓度、引物浓度及其退火温度、模板DNA浓度等进行研究,确定了海桑ISSR PCR分析的最适条件:10μLPCR反应体积中,10×buffer(100mmol·L-1KCl,80mmol·L-1(NH4)2SO4,100mmol·L-1Tris HCl,pH9.0,0.5%NP 40)1μL,0.35UTaq酶,2~3.75mmol·L-1Mg2+,300μmol·L-1dNTP,0.3μmol·L-1引物,10ng模板DNA.  相似文献   

8.
(一) 中学课本中用50ml 1.0mol·L~(-1)的盐酸和50ml 1.1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 Fe(Ⅲ)、Fe(Ⅱ)共存体系的单点快速分析法,导出了定量关系式。Fe(Ⅲ)、Fe(Ⅱ)的浓度范围为 1.000×10~(-2)mol·L~(-1)至 5.0×10~(-4)mol·L~(-1),当各自的浓度在 5.0×10~(-4)mol·L~(-1)以上、1.0×10~(-3)mol·L~(-1)下时,相对偏差小于 0.5%。当浓度低至 1.0×10~(-4)mol·L~(-1),相对偏差小于1.5%。在以上浓度范围内,Fe(Ⅲ)与Fe(Ⅱ)变动时,都有高的精密度,且准确度好。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氯与碘酸银反应放出碘酸根,并使碘酸根在酸性条件下与碘离子反应产生碘,以可溶性淀粉显色,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微量氯的新方法,本法检出下限为2.0×10~(-5)molL~(-1)线性范围0.5~5×10~(-4)mol·L~(-1).应用于水中微量氯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大鼠左心室流出道电活动改变与Na^+-K^+-ATPase活动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Wistar鼠、Sprague-Dawley大鼠(SD)、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及盐性高血压大鼠(SDSa),酶学方法测定其左心室流出道区域Na^+-K^+-ATPase活性。用细胞内记录方法引导该区的静息电位(RP)、动作电位幅度(APA)、0相最大除极速度(Vmax)及动作电位时程(APD)。结果:SHR的RP、APA及Vmax与Wistar鼠该三项指标相比无显著差异,但APD明显较Wistar鼠延长,Na^+-K^+-ATPase活性明显低于Wistar鼠;SD鼠各项指标与Wistar鼠无显著差异;SDSa鼠的RP、APA与SD鼠相比无显著差异,但Vmax明显低于SD鼠,APD明显缩短,Na^+-K^+-ATPase活性明显低于SD鼠,但与SHR无显著差异。结论:左心室流出道电活动改变与其Na^+-K^+-ATPase活性关系不大,可能与膜离子通透性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高血压心肌肥厚过程中Na+ -K+ -ATPase活性的变化。方法 :用酶活性测定的方法 ,测定 12周、16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大鼠和Wistar大鼠的心肌Na+ -K+-ATPase酶的活性。结果 :(1)不同年龄SHR大鼠血压和左心室肥厚指数明显高于同龄Wis tar大鼠 ,但SHR大鼠间无显著差异。 (2 )SHR大鼠心肌Na+ -K+ -ATPase活性随年龄增加而明显降低 ,但两种大鼠 12周龄、16周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 :SHR大鼠血压和左心室肥厚指数明显增加 ,Na+ -K+ -ATPase活性发生下降 ,但是 12周与 16周间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溴氰菊酯(DM)对SD大鼠小脑皮质组织中血红素加氧酶(HO)的活性和ATPase活性的影响。方法:(1)成年雄性SD大鼠共40只,其中20只用于血红素加氧酶(HO)的活性的测定,另20只用于ATPase活力测定,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DM染毒实验组,实验组中大鼠72小时内给溴氰菊酯(1/20LD50)三次,对照组为相同剂量的玉米油,分别检测小脑皮质组织HO活性和ATPase活性。(2)成年雄性SD大鼠30只,同样方法取出小脑皮质,制成切片,随机分为对照组(相同剂量的玉米油)和5个不同浓度的DM染毒试验组(2×10-7mmol/L、2×10-6mmol/L、2×10-5mmol/L、2×10-4mmol/L、2×10-3mmol/L),测定ATPase活性。结果:整体染毒小脑皮层组织HO活性为对照组的240.39%(p﹤0.05),Na+,K+-ATPase活性为对照组的131.47%(p﹤0.05),Ca2+-ATPase活性增加没有统计学意义,Mg2+-ATPase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为对照组的79.91%。体外试验发现只有达到10-3mmol/L数量级的DM对温育小脑皮质切片组织中的Mg2+-ATPase活性才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且无论何种浓度均未发现上述体内染毒时对Na+,K+-ATPase活性的增加作用。结论:DM可增加大鼠小脑皮质的HO活性,体内体外染毒DM对三种ATPase活性的影响并不一致。  相似文献   

14.
稀土元素(La~(3+))在10~(-8)~10~(-5)mol/L浓度范围内,对绿豆下胚轴切段不定根形成(ARF)有促进作用。10~(-5)mol/LLa3~+与10~(-4)mol/LIBA混合处理时的生根数比用IBA处理的增加20%,即表现出协同效应,La~(3+)在不定根形成中的0~24h内处理时促进作用较大。这说明在ARF的诱导期和起始早期外施适当浓度的La~(3+)有利于根原基形成,并促进不定根形成。  相似文献   

15.
利用方波伏安法研究了尿酸在聚甘氨酸修饰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氧化行为.结果表明:在0.01 mol/L磷酸盐缓冲液(pH=7)中,尿酸在+0.31 mv左右产生一个氧化峰,峰电流与尿酸在1.0×10-6—1.0×10-5mol/L浓度范围呈较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45.该方法可用于直接测定人体尿酸,回收率为95.5%-104.1%,相对标准偏差为1.4%.  相似文献   

16.
采用静态染毒法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的铅离子胁迫下,暴露24,48,72,96h后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idellus)鱼种肾脏和鳃组织中Na+/K+-ATPas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b2+对草鱼鱼种的肾脏、鳃组织Na+/K+-ATPase的活性有抑制作用.且具有时间和浓度效应,即随Pb2+胁迫时间的延长和浓度的升高而下降.Pb2+对草鱼鱼种肾脏Na+/K+-ATPase活性的抑制作用较鳃组织明显,Na+/K+-ATPase可作为一种很有潜力的环境污染效应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7.
不同浓度铅处理对桐花树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树植物桐花树2a生龄苗为试验材料,采用淡水水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Pb2+(0 mg/L(对照组)、10mg/L、25 mg/L、50 mg/L、100 mg/L、300mg/L、500 mg/L)对桐花树叶片的超氧负离子(O2-)、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物酶(POD)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蛋白质以及可溶性总糖量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b2+浓度的升高,桐花树叶片中O2-和MDA含量均呈上升趋势,且均显著高于对照,最高值范围是在Pb2+浓度100~500mg/L;而蛋白质含量和POD的活性则呈下降趋势,且均显著低于对照.SOD活性在铅胁迫浓度为10 mg/L时达到最大,当高于10mg/L时,则随Pb2+浓度的升高而下降.可溶性糖含量在Pb2+浓度为0~300 mg/L时,随Pb2+浓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大.试验表明:桐花树叶片在浓度为10~100mg/L铅处理下,可以通过自身的内在调控抵御铅污染,即轻度的铅污染有利于桐花树的生长;在300~500mg/L高浓度铅胁迫下,各种生理指标出现衰减,显示高浓度铅胁迫的抑制效应,不利于桐花树生长.  相似文献   

18.
建立阿司匹林片含量测定的电化学分析方法.采用LK98BII微机电化学分析系统和MODEL JP-303极谱分析仪对阿司匹林进行了线性﹑回收率﹑精密度以及溶液稳定性等实验;用氧化剂存在时阿司匹林产生的极谱催化波提高分析灵敏度,用线性扫描极谱法实现快速测定.结果在KH2PO4-Na2HPO4支持电解质中,阿司匹林产生一个催化氢波.加入H2O2后,该催化氢波被催化,峰电流增加约50倍,峰电位基本不变,产生一个较灵敏的平行催化氢波.二阶导数还原波的峰电流ip″与阿司匹林浓度在4.0×10-7~3.0×10-6mol/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检出限为2.0×10-7mol/L.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快捷,专属性强,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9.
长寿命银离子敏感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解法,在银丝基体上制备一层致密的Ag2S电活性物质.将固态膜与FET组装,制成一种新型的银离子敏感器件.传感器的线形范围为1.0×10-1~6.2×10-6mol/L,检测下限为3.0×10-6mol/L.斜率为59.2m l/decade,适宜的pH范围为2.05~8.10.并对传感器性能的影响因子进行了详尽的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