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杏 《文教资料》2009,(11):33-35
本文运用女性主义理论分析托尼·莫里森小说中的人物追寻母爱的过程,进而揭示追寻母爱与重建黑人文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托尼·莫里森在其代表作《所罗门之歌》中通过对黑人中产阶级的代表麦肯·载德第二一家人生活的描写揭示了黑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本文把麦肯·戴德第二这个在黑色皮肤包裹下的有着白人心灵的人和其子奶娃从一个“白人化”的黑人到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黑人进行了对比。通过对比突出了莫里森写本书的主题。在面对社会和家庭时,这两人由最初一样的态度到后来的完全不同。其原因是奶娃心灵之路的升华。  相似文献   

3.
托尼·莫里森在2003年出版的第8部小说《爱》延续了其一贯探索美国黑人的历史和文化的写作风格,以“爱”为主题,以已故的男主人公比尔·柯西对周围的人产生的影响为线索,讲述了一个爱恨交织的复杂故事。象征是小说中一种强有力的表现手法,在这部小说中,手意象是被赋予特殊含义的。莫里森通过描写不同侧面的手意象生动地刻画了人物性格、经历、矛盾和关系,在集中体现了黑人文化传统的同时,也揭示了爱的主题。  相似文献   

4.
托尼·莫里森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黑人女作家,她为20世纪美国文学竖起了一座丰碑。她向世人宣告了黑人作家写作时代的到来。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在她的笔下展现在人们面前,但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当属那些因为种族、爱情和生活而导致的“畸形人”。  相似文献   

5.
托尼·莫里森是当代芙国文坛上的一位重要女作家。她的创作试图从非洲主体自身的身份言说以及在诸如欧洲白人与美洲新世界的客体影响下的他者身份言说两个方面入手,揭示非裔芙因黑人独特的双重意识,从而在发展变化的历史背景中重新建构非裔美国黑人特有的文化身份。  相似文献   

6.
杰克·伦敦一生奋斗不息、辛勤耕耘,功成名就之后因看破人生而英年早逝。其代表作品《马丁·伊登》中的同名主人公马丁·伊登,无论在生活经历、思想观念,还是在人物命运、社会背景等方面都深深地折射出作者杰克·伦敦的影子,可以说《马丁·伊登》即是杰克·伦敦深沉的自我写照。  相似文献   

7.
一、玛丽亚·卡拉斯生平 玛丽亚·卡拉斯(Maria Callas)(1923—1977)。著名的美籍希腊女高音歌唱家,真名为茜茜莉亚·索菲亚·安娜·玛丽亚·卡罗盖洛波乌罗斯(Cecilia Sophia Ann Maria Kalogeropoulos)。生于纽约,8岁学习钢琴,10岁开始唱佧门》(《Carmen》)中的咏叹调,13岁入希腊雅典音乐学院从西班牙裔歌唱家艾维拉·德·希达歌(Elvira de Hidalgo)学习声乐,  相似文献   

8.
内容简介: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是《汤姆·索亚历险记》的姊妹篇,故事几乎是接着《汤姆·索亚历险记》叙述下去的。故事一开篇,主人公哈克贝利·芬就跳出来作了一番自我介绍.并申明了他和汤姆·索亚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王玉莲 《现代语文》2010,(4):106-107
《瑞普·凡·温克尔》是美国短篇小说之父华盛顿·欧文的代表作,其主人公的名字瑞普在美国几乎家喻户晓。本文从瑞普·凡·温克尔与妻子的矛盾探讨家庭矛盾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主要从三方面进行解决,首先相互沟通、相互谅解,其次相互宽容,最后指出对方缺点时注意艺术性。  相似文献   

10.
一 读《冬阳·童年·骆驼队》,有淡淡的伤感味道,有英子纯真纯净的面孔,但文字却给我很“散”的感觉,文字内部的“气”始终寻觅不见。每每拾起英子的《冬阳·童年·骆驼队》又放下,放下又拾起,当我看见很多人演绎这堂课后,我曾经想彻底放弃她,在心里告诉自己:你与英子的《冬阳·童年·骆驼队》没有缘分。  相似文献   

11.
引入和研究了与H(·,·)-增生映射相关的广义变分包含.借助预解算子,给出了与H(·,·)-增生映射相关的广义变分包含的迭代算法和收敛定理.  相似文献   

12.
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处女作《最蓝的眼睛》不仅从性别、种族、文化冲突等角度探讨了黑白两种文化的矛盾,而且在哲学视角上体现了萨特式存在主义中“自欺”理论和“他者”理论。作品阐释了个体不同的选择行为会造成不同的命运结局,流露出莫里森对人类(尤其是黑人)生存环境和命运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科比·布莱思特是一位直接从高中进入NBA的球员。他惊人的篮球天赋超越了次多数正规的大学优秀的运动员。无论是弹跳能力还是灌篮,科比·布莱恩特都有着当年迈克尔·乔丹的影子,因此科比·布莱思特被认为是乔丹的“衣钵传人”。  相似文献   

14.
《中文自修》2010,(6):F0002-F0002
伊丽莎白·巴莱特·勃朗宁(Elizabeth Barrett Browning),1806-1861。19世纪英国著名女诗人。早年由于骑马而跌伤脊椎。下肢瘫痪达20余年。1846年与诗人罗伯特·勃朗宁(Robert Browning)结婚。  相似文献   

15.
美国第26任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和第32任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均来自罗斯福家族。学者著述中关于二人的辈分关系一直未予厘清。从罗斯福家族的奥伊斯特湾支系和海德公园支系之沿革来看,西奥多·罗斯福是富兰克林·罗斯福的远房堂叔,而不是其堂兄。  相似文献   

16.
《冬阳·童年·骆驼队》一文,题目是《冬阳·童年·骆驼队》,在英子心中,难忘的只是冬阳和骆驼队吗?值得探究。有时候,最深的怀念,反倒是最难描述的,也许只是淡淡的几笔,而正是这淡淡的几笔,却最动人。从两次对话谈起:  相似文献   

17.
美国黑人女性作家托尼·莫里森笔下的角色常处于精神和文化缺失的黑色孤岛上。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遭遇歧视和迫害后常形成自欺的自我认识,以逃避来自外界的焦虑和自我认定的责任,从而导致自我的迷失,甚至是自我颠覆.这篇文章从萨特的本体论入手,分析了三种自欺的自我认识,以反映黑人群体在白人主流文化的冲击下,在被歧视的白人社会中所遭受的心灵的煎熬和困惑,以体现黑人精神和文化重建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刘易斯·卡洛尔(183.2-1898),原名查尔斯·勒特威奇·道奇森,英国柴郡人。卡洛尔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粤斯博德大学数学系。虽然他学的是数学专业,出版过多本数学学术著作,但一直热衷文学。他的代表作《爱丽丝漫游仙境》,是他在泰晤士河边讲给朋友的女儿爱丽丝·利迪亚的,讲的是一个叫爱丽丝的小女孩在梦中掉到兔子洞里,  相似文献   

19.
扬基·杜德尔进城,骑着一匹小马。他帽子上插着叫做纨褥子弟的翎毛。扬差·杜德尔战斗吧!扬基·杜德尔公子哥!听着音乐和着脚步,和姑娘们跳舞。杰克和吉尔爬上山坡打了桶水,杰  相似文献   

20.
费霞 《教师博览》2007,(7):37-37
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被誉为“美国文学中的林肯”。这只是阳面,马克·吐温的阴面是生意场上的一败再败。商海波诡云谲,令多少英雄豪杰折戟沉沙。杰出的马克·吐温就是其中一员,并且一直败到58岁。看马克·吐温的屡败史,相信你会有许多感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