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范宝民 《成才之路》2009,(31):23-23
思想政治课是中学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使学生最有效地掌握知识,并将知识转化为行动,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我认为必须在观念上实行转变。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实施“愉快教育”。愉快教育的主要特点是在课堂上让学生成为情绪高、兴趣浓、思维活跃、求知欲强的学习主体,使学生的记忆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进入最佳状态,变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即“要我学”为主动地接受知识即“我要学”的教学定式。  相似文献   

2.
思想品德课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深化已进入初中课堂。尽管近年来对教法进行不断改进,但课堂教学始终摆脱不了教师授课、学生听讲的模式,学生难免处于被动地位而不愿学。要端正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态度,首要的问题就是要在培养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上下功夫,实施“愉快教学”,变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即“要我学”为学生主动地汲取知识即“我要学”,使思想品德课成为一门学生愿意学、乐意学的学科。从目前情况来看,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一是教材内容抽象,教师的灌输式教学使学生感到厌烦;二是教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不能因…  相似文献   

3.
所谓“愉快教学”是学生在教师起主导作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要学生在师生的双边活动及在愉快的情境中,获取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这种教育的核心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自觉学习的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会学”,使学生主动地、愉快地学习。  相似文献   

4.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通过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呢?笔者认为关键是要注重学法指导,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一、以学为本,为学定教自古以来,我国就有“以学为本,为学定教”的重学思想。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师在施教前要认真钻研教材,把好学生关、知识关、能力关,下功夫研究学法,精心设计教法,从而使“教”与“学”的双边活动相辅相成,共同作用于教学活动之中。使学生愉快地接受教育,成为学习的主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二、确定内容,研究学法,落实操作对此,教师要认真学习《教学大纲》,掌握全册…  相似文献   

5.
情境教学,就是指教师充分利用形象,创设相关具体生物的场境,使师生设身处“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我要学”、“我爱学”的氛围中愉快地接受新的生物学知识,树立生物学意识,发展生物学能力。  相似文献   

6.
一、转变观念,从思想上主动走进新课程过去,传统的教育思想使我习惯于把学生看作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对象,只研究“教”而忽视学生怎样“学”。在教学上,重视书本知识的传授,忽视能力的培养;重视现成的知识结论教学,忽视得出结论的过程教学。所教的学生不同程度表现出学习意志不坚强,缺乏创造和进取精神。要改变自己的教育思想观念,就必须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观念,培养学生爱学、会学、愉快地学,做学习的主人。为此,笔者对自己提出,在思想上要做到“三明确、三摆正”:明确新课程改革的观点和方向;明确数学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明确…  相似文献   

7.
全笑达 《考试周刊》2009,(13):192-193
愉快教学,它并不仅仅是一种方法问题,还是一种在先进教育思想指导下的高超的教学艺术,指教师在教学中以爱生的情感,从学科特点出发,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愉快因素,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采用学生喜爱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兴趣,让学生愉快地学习、思考,在愉快中获得知识、锻炼能力,成为学习的主人。愉快教学不是靠强制学生被动地、愁眉苦脸地学习,而是重视学生个性的完善发展,以建立一种自觉地追求实现自己目标的愉快的精神享受来吸引、启发学生主动地高高兴兴地学,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使学生在没有任何心理压力的情况下,自觉地学习,学得进去,学得好。  相似文献   

8.
僵化、呆板的教学模式,必然窒息政治课教学应有的生机和活力,空洞的说教,脱离实际的夸夸其谈,更是难以吸引富有激情、充满幻想的二十一世纪的中学生。因此,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改革,出路在于更新教学观念,实施“愉快教学”,变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即“要我学”的教学模式为学生主动地汲取知识即“我要学”的教学定势。  相似文献   

9.
所谓“愉快教学”,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创设各种愉快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使师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完成教与学任务的一种方法。《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教育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上来。”素质教育的中心任务是学生能力的培养,可是如果没有兴趣和主动性,如何培养能力呢?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愉快教学的实施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使学生心境愉悦,产生终身学习的热望,这已成为众多教育家的共识。因此,生物课堂教学应该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通过激励、寓教于乐,使学生产生爱学、会学、善学的心理趋向。  相似文献   

10.
教学活动中的两个环节教与学,其主体对象分为教师和学生。在以前的传统教学中,往往都是以教为主,教师成为双边活动中的主导者,学生大多是被动地学习和接受,不利于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更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和发展。因此,如何能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由被动变为主动,成为双边活动中的主体,这是当前教学活动中所亟待解决的问题。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为使这种转变过程成为可能,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知识并非是被动地接受的,而是有认知能力的个体在具体情境中与情境的相互作用而建构出来的,这样获得的知识才能真正为学生所拥有。因此,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不应只是无条件接受教师或书本的传授,而应主动选择、主动建构,并将知识纳入自己的经验世界。新课程改革提出,教师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如何发挥学生主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构建新知识,使学生乐学、愿学,这是每个课改实验教师都应深思的问题。根据对课…  相似文献   

12.
蒋秋红 《教师》2010,(30):89-90
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识字、听话、阅读、写作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在语言文字的训练过程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然而南于学生学习压力过大、教学方法不当等原因,目前语文教学的现状往往是“剃头挑子一头热”。要改变这个现状,任课老师应该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采用适宜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由“教我学”逐渐转变为“我要学”,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  相似文献   

13.
学习兴趣是学生有选择地、愉快地力求接受或探究语文而进行学习的心理倾向。教育家称:兴趣比智力更能促进学生努力学习:兴趣可以将教师的“要我学”变为学生的“我要学”。  相似文献   

14.
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境,因此精心创设愉快的课堂教学情境成为教师的首要任务.教师应尽量让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接受知识、理解知识,做到乐中学,学中乐.当然,要让学生真正感到“学乐”,是十分网难的,毕竟学习是需要付出艰辛努力的,“不是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学生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会感到“苦中有乐”并形成一种良性循环,达到“学乐”和“乐学”的境界.那么,如何让学生在物理学习中达到“乐学”和“学乐”的境界,将“愉快”贯穿始终,使课堂充满活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考虑.  相似文献   

15.
儿童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儿童的学习积极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兴趣。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儿童感到学习有极大的吸引力.能带动儿童愉快地去求知,乐而不倦地去钻研。因此,在课堂上应选取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生动有趣的素材.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努力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愉快、和谐的学习环境.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在愉快活泼的气氛中搞好数学学习。从而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学生逐渐掉队现象,而且掉队生队伍随着学习的深入,有不断壮大的趋势。由最初的喜欢到畏惧到厌恶以至最后放弃这一科的学习。如何来扭转这种局面?如何使这些掉队的学生进步得快一点,跟上其它同学学好英语?如何把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容器变为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主体,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呢?本文就此谈谈初中生英语学习掉队的原因和教学实践中的一些“补差”对策,以求教于广大同仁。  相似文献   

17.
开放教育关键要新在“教”与“学”上。电大的教学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设施与信息 ,使教学向“教不必师”转化。而教师的工作要从“讲课”向“讲学”转化 ,即从传统的向学生传授知识向指导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能力转化。与此相适应 ,学生的“学”也要从被动的听课、记笔记、复习课文 ,向借助现代学习设施和信息手段来获取知识和提高能力转化 ,由被动的学向主动的学转化。“学无定式” ,现代学生获取新知识和提高学习能力的手段 ,应该越来越灵活 ,越来越现代化  相似文献   

18.
关朝文 《双语学习》2007,(7M):59-59
教师要给学生打造一个愉快的世界——使学生愿学,给孩子营造一个活动的天地——使学生想学,给孩子建构一个学习的模型——使学生乐学。我国古代教育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所以“好学、乐学”即“喜欢学,乐于学”才是治学的最高的境界,也就是愉快地学习才能取得最佳效果。“愉快教育”真正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边性,从而使教学生动、活泼,学生身心愉悦。教师作为中心人物,怎样给学生插上翅膀,让他们在英语的自由王国中快乐飞翔?下面浅谈一下我的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9.
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的心理处于最佳状态,此时是获得知识的最佳时机。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如何使学生的心理始终处于最佳状态呢? 课堂教学是教师诱导下的双边活动,学生有没有兴趣,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取决于师爱,教师以情换情的教态,会使小学生情感亲切,爱听其课。当学生心理处于“乐于接受”,将听课视为一种“乐趣”时,就会自然地由被动的“要我学”,变为主动的“我要学”。  相似文献   

20.
愉快教学法就是教师在课堂上要讲究教学艺术,使学生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在心情愉悦的状态下进行学习,从而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提高学习成绩的一种教学方法。政治这门课,往往被认为只要读读背背成绩就上去了,因此有些学生课堂上就少了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如何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便成了摆在任课教师面前的一个严峻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