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自由的心     
●选择本身就是一种烦恼有一位女士向其好友求助,她说:“我遇到了麻烦,你得帮帮我。我爱上了一个十分英俊的男人,比我年轻,但他很穷。还有一个年长的人,他十分富有,但很丑,他爱上了我,我该怎么办?我该和哪个人结婚呢?”这个问题不仅对她来说很难,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不会很容易地做出决定。她的好友告诉她:“嫁给那个富人,而对那个穷人要好。”这便是矛盾产生的根源,这就是你如何在两者之间做出选择。于是你的心就像被分割成了两半一样,一半交给了那个年轻的男子,另一半留给了那个年长的男子。你的整个生活陷入了一场冲突———像钟摆那样,…  相似文献   

2.
对于大多数马拉松爱好者和专家来说,肯尼亚人波尔·泰盖特在柏林马拉松赛中创下的2小时4分55秒的惊人成绩也许并不感到意外。无论在场地跑还是在越野跑中,他都有着非凡的天赋。在他过去参加的5次国际马拉松赛中,每次都有希望创造新的世界纪录。但当他答记者问时,总是三缄其口,常常只是一句话:“马拉松是一个相当难跑的项目,我还有许多方面需要学习和提高。”  相似文献   

3.
对于大多数马拉松爱好者和专家来说,肯尼亚人波尔·泰盖特在柏林马拉松赛中创下的2小时4分55秒的惊人成绩也许并不感到意外。无论在场地跑还是在越野跑中,他都有着非凡的天赋。在他过去参加的5次国际马拉松赛中,每次都有希望创造新的世界纪录。但当他答记者问时,总是三缄其口,常常只是一句话:“马拉松是一个相当难跑的项目,我还有许多方面需要学习和提高。”  相似文献   

4.
如果有淮说起,有一个从未跑过马拉松长跑全程的人竟在一次世界级马拉松赛上一举夺得冠军,并创造了当时世界马拉松赛最好成绩的话,您一定不会相信,认为这不是吹牛就是神话。然而,这不是什么神话,芸芸众生中确实就有这样的奇才,他就是史蒂夫·琼斯。1984年10月21日,他在芝加哥举行的美国马拉  相似文献   

5.
闲逸通幽     
心律不正常护士问医生:“你说那个胖子一切正常,为什么我给他检查时,他总是心律不正常呢?”“哪个胖子?”“就色眯眯的那个胖子。”“别说那个胖子了,我有时心律也不正常。”“为什么?”“你把你胸前的扣子扣上,他的心律加上我的心律就正常了。”  相似文献   

6.
趣味马拉松     
“翻跟头”马拉松赛美国纽约州的科曼是个马拉松迷、他不仅每年都参加马拉松比赛,而且还创造了一个奇迹:用连续翻跟头的方式“跑”。科曼的这项奇迹是在1997年马萨诸塞州的一条高速公路上创造的。开始时,他的跟头翻得轻松自如,翻了3000个以后,体力渐渐不支,速度慢了下来。令人惊叹的是他坚持到底,最后翻了7400个跟头,行程长达16公里。跑马拉松贺生日乔布是一位美国旧金山的小姑娘。1998年5月,为了庆贺自己6岁的生日,她在生日前一天第一次参加了正式的马拉松赛。在  相似文献   

7.
走近周睿羊     
先来看一则故事。 在一次马拉松比赛上,大家都摩拳擦掌。各个选手 心中的目标是不一样的,上届的冠军想,我只要能把自 己以前创造的纪录提高一分钟就是胜利,毕竟年岁比以 前大了,如果纪录刷新了,就是胜利。另有一个第一次参 加比赛的年轻人,心想:我对自己可没有什么太高的要 求,我从来没有参加过马拉松比赛,这次能够跑下来,就 很不简单。跑下全程就是胜利。第三个参加比赛的人,是 个病恹恹的老人,他的想法是,我肯定跑不到终点,我的 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参与就是胜利,跑到哪里就算哪 里,保重身体是第一位。大家各就各位时,有一个过路人 走到这里问道:这是干什么?别人告诉说,马上就要开始 一场精彩的马拉松,过路人说,我可以参加吗?组织者 说,我们欢迎大家都来参加这项活动。正在这时,发号枪 响了,大家像离弦之箭一样冲了出去,过路人也夹在其 中。 比赛结束了,所有的人都达到了自己的目标,那位 勇敢的过路人则得到了这次比赛的冠军。他什么思想负 担也没有,只抱定一个信念,这就是尽自己的潜力。他也 创造了本地马拉松比赛的最新纪录。 周睿羊最大的特点就是像那个过路人一样,心无旁 骛地全力去跑。  相似文献   

8.
《中华武术》2002,(5):13-13
“你觉得第一场比赛打得怎么样?” 电话里的杨晓靖声音有些慵懒:“打得不怎么样。” “怎么不怎么样?”我刨根问底,因为我知道他是个不爱说话的人,你不问,他绝不说。 “很多东西在家练了都没有发挥出来。” “为什么没有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9.
大脑有氧操     
1、谁天天去看病?2、什么照片看不出照的是谁?3、一对健康的夫妇,为什么会生出一个没有眼睛的后代?4、加热会凝固的东西是什么?5、有一位老太太上了公车,为什么没人让座?6、有一个人,他是你父母生的,但他却不是你的兄弟姐妹,他是谁?7、某地发生了大地震,伤亡惨重,收音机里不断传出受灾情况以及寻人启事,一位老大爷的孙子就生活在那个城市,他一直在注意收听收音机的报道。有人问他:“收音机里播放过你孙子的消息了吗?”他回答说:“没有。”接着他又说:“但我知道我孙子肯定平安无事。”请问他是怎么知道的?8、南来北往的二个人,一个挑担,一个…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当前,马拉松跑在全世界已经广泛地开展起来。据统计,世界上每年约有八十多次较大型的马拉松比赛。有些比赛,参加的人数多达万余人。参加者不仅有男子,也有许多妇女。目前的世界最高成绩是2小时8分13秒。我国马拉松运动员1980年在法国“埃松国际马拉松赛”中,取得了团体第四名的成绩。同时,许亮以2小时13分32秒的好成绩获得了个人第五名。从此,我国运动员在国际比赛中初露锋芒。1981年,在我国举行的第一届“北京国际马拉松赛”,进一步推动了我国马拉松运动的开展。近两年来,我市也举行了几次马拉松比赛。每次都有上百人参加,运动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目前,已有人达到一级运动员标准,并有上百人达到了二级和三级标准。群众性的马拉  相似文献   

11.
陶莽  薛宁图 《新体育》2013,(5):92-93
我很崇敬马拉松“永不放弃”的精神,但这种精神是建立在平时训练基础上的,如果没有很好的训练积累,我建议初跑者在体能达到极限时不必选择永不放弃。 作为杭州马拉松赛前女子冠军得主,吴敏在本届扬州半程马拉松赛上的角色是10公里跑的“领跑兔子”(匀速领跑者)。  相似文献   

12.
人性的弱点     
一位科学家得知死神正在寻找他,便利用克隆技术复制出了12个“自己”,想在死神面前以假乱真保住性命。面对13个一模一样的人,死神一时分辨不出哪个才是真正的目标,只好悻悻离去。但是没过多久,对人性的弱点了如指掌的死神,想出了一个识别真假的好办法。死神又找到了那13个一模一样的科学家,对他们说:“先生,你确实是个天才,能够克隆出如此近乎完美的复制品。但很不幸,我还是发现你的作品有一处瑕疵。”话音未落,那个真的科学家暴跳起来大声辩解道:“这不可能!我的技术是完美的!哪里有瑕疵?”“就是这里。”死神一把抓住那个说话的人,把他带…  相似文献   

13.
梅花镖传奇     
老道:“怪不得刚才他那招式,我总觉得眼熟呢,不愧是你爹的衣钵传人。”他对肖翊良:“我们在‘望江楼’上见过面了,不是么?” 肖翊良惊讶地打量着老道,忽惊喜地道:“嗨呀,愿来你就是那个老……”他做了个打镖的手势。 老道笑着点了点头。  相似文献   

14.
《中华武术》2006,(12):50-50
李宁公司赞助埃塞俄比亚运动员安贝瑟·特罗沙来到北京参加2006年北京国际马拉松比赛。特罗沙的最好成绩是2小时8分58秒。曾经夺得过2004年巴黎马拉松和2006年东京马拉松比赛的冠军。此次来到北京是作为赛亭组织的特邀领跑员。虽然不是正式参赛运动员。但特罗沙对比赛依然十分重视。他告诉记者:“我是第一次成为领跑者。领跑的人在马拉松比赛中担负着控制比赛节奏。帮助运动员以更优异的成绩完成比赛的任务。我出色地完成了本次领跑工作,我很开心。”特罗沙还说:“这是我第二次到北京,2001年。我曾经来过北京。在那一年的北京国际马拉松赛中我获得第五名。  相似文献   

15.
《当代体育》2010,(2):42-42
我知道乔治·卡尔教练对你的评价很高,他说你对掘金队最大的贡献就是你的存在给比赛加了一些IQ。卡尔说“你就是球队防守时的四分卫(负责指挥的那个人)”,这是原话吧?体能跟我们分享一下在丹佛的这些防守心得吗?  相似文献   

16.
心动五环     
《新体育》2005,(5)
2005年建发厦门国际马拉松赛暨全国马拉松锦标赛于2005年3月26日在风景如画的厦门鸣枪。这是继成功举办2003、2004年厦门国际马拉松赛之后,由中国田径协会与厦门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厦门国际马拉松赛。本届马拉松突出的特点是“一赛两会”。“一赛”是指国际马拉松赛,“两会”是指“中国体育用品博览会“和”马拉松高峰论坛”。其中,2005年3月25日举行的马拉松高峰论坛格外引入注目。以“人文关怀、健康马拉松、城市发展”为主题,围绕全球马拉松现状、马拉松文化、马拉松与健康、马拉松赛事的专业营销等问题进行交流和探讨。经过激烈的角逐,来自肯尼亚的运动员雷蒙德·肯考克以2小时9分49 秒的成绩摘取桂冠,埃塞俄比亚的西米勒斯·毛拉和泰克斯特·凯比德以2 小时10分51秒和2小时12分3秒的成绩分获第二三名。中国男运动员李建飞和宫科则以2小时14分58秒和2小时15分11秒的成绩获得第六七名。  相似文献   

17.
王查娜 《新体育》2007,(5):47-47
从2003年3月30日第一届厦门国际马拉松赛开始,厦门马拉松赛成为厦门这座“海上花园”的名片。从此,每年三月的最后一个周六,成为厦门国际马拉松赛的开跑日。从第一届的11560名运动员报名.到2007年的24620人参赛,今天的厦门国际马拉松赛已成为一个真正上规模、上档次的国际化体育赛事,成为与北京马拉松南北呼应、春秋交替的国内最重头的两大马拉松赛事之一。  相似文献   

18.
幽默二则     
一个足球迷对他的终日无所事事的朋友说:“我如果有你的体质早就去俱乐部蹋足球了。”那个朋友马上质问道:“穆铁柱体质好不好?他怎么没去踢足球呢?”  相似文献   

19.
爱咋咋地!     
人的忍耐总是有限度的,现在,我和埃尔格拉一样无法控制自己想冲向裁判的冲动。 当韩国人开始欢呼的一分钟之后,两个人问了我两个问题有没有比胜利更重要的东西?如果莫伦特斯打在门柱上的那个球进了,西班牙会取胜吗? 尊严比一切都重要!尊严的失败与偷窃的胜利,你会选择娜一个?视自已尊严和荣誉重于生命的大韩民族却用一种近乎于卑鄙的胜利毁掉了他们的声誉,也毁掉了整个亚洲足球的生命。至于“倒霉的”莫伦特斯,他不必自责,那个球就算是进了,“黑黑的”裁判也会找出很多他先犯规的证据来,总之两个字:不算! 不算你的进球又如何,你能不踢了?上诉?随便的啦,你能告到哪儿?国际足联,不是我笑话你,你也不看看我是哪儿派来的,“错判也是比赛的一部分嘛”,我们的章程已经摆在那儿,顶多承认有两个失误而己,那又怎样,下场比赛我的同伴还会照样“失误”几次,你信不信?!  相似文献   

20.
“在这些球员里,我的年龄要大一些,个子也高一些,守门的忧势就多一些,个子高是防任意球的一个条件,尤其那个时候我们都是小孩子,我也曾经因为身高优势扑出过不少球。我组织了几个人做人墙挡球,但是大卫出乎意料地将球旋过人墙之后直挂死角,我当时都愣住了,想这小子是怎么练的这招?那个球给我的印象太深了,后来他出名后踢的很多任意球我也看过,技术上虽然精湛了不少,可是那股杀气还是原来的那个样子。他罚任意球的时候我是知道那个球的线路的,可就是防不住,可能是球太快了,而且他罚的球总是不可思议地变线。”这个儿时的对手说出了所有守门员的心声,防守贝克汉姆的任意球成了守门员最不愿意做的差事。“我现在已经不踢球了,可是每次我在电视上看到他进球,我都会非常高兴。最近我见过他一次,看到我他还是过去那样,有些腼腆,但是丝毫没有球星的架子。跟老朋友敢耍大牌,哼哼,我揍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