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一行为触犯二法条的情形进行划分,其必要性在于它不能适用一个统一的处罚原则,根据量刑的全面评价原则可将其划分为想象竞合与法条竞合。在法条竞合中,其中某一法条可全面评价行为的社会危害;在想象竞合中,要全面评价行为的社会危害必须同时考虑二法条。想象竞合和法条竞合划分的通行观点并不能反映全面评价原则。根据全面评价原则,本文对想象竞合和法条竞合划分的几种具体情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法条竞合是立法上的客观现象,否定法条竞合不利于刑法的立法完善与司法适用.犯罪构成之间存在包容或竞合关系不必然发生法条竞合,法条竞合的本质是足以完全评价同一行为的犯罪构成的立法上的包容或交叉.  相似文献   

3.
法条竞合是我国刑法学界颇具争议的一个问题.本文试以保险诈骗罪为例,通过对法条竞合中"重法优于轻法"原则的批判性分析,指出法条竞合是对犯罪客体的误读,并认为犯罪客体在认定犯罪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谭德凡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30(11):169-170,184
金融诈骗罪脱胎于普通诈骗罪,但又不同于普通诈骗罪,它与合同诈骗罪之间、与诈骗罪之闻,以及各种具体金融诈骗罪之间都存在着法律竞合现象。为了正确适用法条,做到正确定罪量刑,文章运用法条竞合的理论对这几种类型诈骗罪之间的关系作一剖析。  相似文献   

5.
根据罪刑法定原则和罪刑相适应原则的相互关系,在确定法条竞合的分类及法条选择原则时。首先应根据立法效用原则和全面评价原则判断,判断无结果时,则选用重法,但无轻重法之分时,应选用狭义法。对从属关系的法条竞合,适用特别法优于普通法原则;对交互竞合,法定刑不同时,适用重法优于轻法原则,法定刑相同时,适用狭义法优于广义法原则;对偏一竞合,适用复杂法优于简单法原则。  相似文献   

6.
根据侵犯行为客体的不同.我们通常将民事责任分为侵权责任和违约责任两大类.当同一行为事实在同一当事人间,同时符合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并发生了以同一给付内容为目的的请求权时,即发生本文所称之民事责任竞合.本文对这一民事关系中经常出现的现象进行探讨与分析,并对医疗事故中的责任竞合阐述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想象竞合犯概念的界定应以禁止重复评价原则为基础,揭示其存在的实质根据.想象竞合犯的本质是实质的一罪,其构成要件包括三个方面.由于从一重重处罚和并罚原则违反了禁止重复评价原则的要求,其应当按照从一重处罚原则进行处罚.同时,想象竞合犯与法条竞合犯有着诸区别多的.  相似文献   

8.
"法条竞合能否从重选择"作为一个论题,学界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就已经开始进行讨论.但是直到目前为止,都还没有达成统一的意见,主要存在肯定说、否定说和折衷说三种观点.笔者通过对肯定说和折衷说的分析,发现二者具有诸多刑法自身不能克服的缺陷,如违反先定罪后量刑的法定和逻辑顺序等.所以,应舍弃上述二说并进一步确定否定说在处理法条竞合问题上不可替代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请求权是指当事人依据某种法律规范,向对方当事人得以主张的权利。请求权基础是指可供一方当事人得以向他方当事人有所主张的法律规范。请求权得以主张是基于法律规定,而同一法律事实在同一当事人之间依据不同法律规范可以产生两个以上请求权,但当事人只能选择其中之一,这就产生请求权的竟合问题。不当得利作为一种能够引起债发生的法律事实,可以产生不当得利请求权,这种请求权可以与其他请求权产生竞合,如所有权返还请求权、合同履行请求权等。本文试图从一实例出发,探讨不当得利和违约请求权能否产生竞合、以及在何种情况下产生竞合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关于惩治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的决定》是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的一部特别刑事法。在理论上。本法涉及到法条竞合的有关问题。本文运用我国刑法学关于法条竞合的理论,分析了法条竞合的各种形式及其法律适用原则,并选择本决定中某些条文,论述了法条竞合的存在形式,以及不同法条竞合时的法律适用原则,对本决定中法条竞合的理论和实践作了必要的探讨。作者提出肯定决定立法的现实作用,但在立法上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1.
想象竞合犯概念的界定应以禁止重复评价原则为基础,揭示其存在的实质根据。想象竞合犯的本质是实质的一罪。由于从一重重处罚和并罚原则违反了禁止重复评价原则的要求,其应当按照从一重处罚原则进行处罚。  相似文献   

12.
想象竟合犯通常被认为是形式上的数罪、实质上的一罪,也有学者认为其是形式上的数罪、科刑上的一罪,尽管存有差异,但两者都主张对想象竟合犯应当从一重罪处断。但是,仔细分析这两种观点,可以发现它们是概念不清、逻辑矛盾的产物,都存在混淆概念、肢解犯罪构成或者是逻辑前后矛盾的问题。事实上,想象竞合犯并非形式上的数罪,而是实质上的数罪;对它的处断原则也不宜按照传统“从一重处”,而应该数罪并罚。  相似文献   

13.
计算机网络犯罪的存在与泛滥 ,困扰着人们社会生活 ,严重损害人们社会生活的正常秩序。计算机网络犯罪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 :盗窃 ;非法进入并破坏他人计算机系统 ;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计算机网络犯罪的特征 :犯罪分子年龄偏小现象严重 ;犯罪手段的隐蔽性和高智能性 ;社会危害的广泛性和严重性。计算机网络犯罪的对策 :加强科技性防范 ;加强执法队伍和执法机构的执法力度 ;加强立法  相似文献   

14.
"亲亲相隐"是儒家思想中很重要的一个面相,从传统律法的历史演变这一角度来讨论"亲亲相隐"在司法实践中的作用,可在辨清这一历史线索的基础上对其思想价值做出分析与论证。"亲亲相隐"表达了儒家极富生活智慧的哲思,而由其所凸显的法律与人情的冲突也并非不可调和,至于说"亲亲相隐"导致腐败的问题则更是捕风捉影的无稽之谈。  相似文献   

15.
当前,贪污贿赂、买官卖官、携款外逃等职务犯罪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坚持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是新形势下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加快立法进程,严密法网,严明法纪,强化法律监督和法制教育等手段打击和防范职务犯罪,具有积极的震慑和警示作用,也是提高反腐倡廉法制化水平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6.
不作为犯罪可以分为纯正不作为犯罪和不纯正不作为犯罪。不纯正不作为犯罪的等价性是指不纯正不作为犯罪与作为犯罪的等置问题,其判断标准主要有三个:一是实施不作为行为的人必须是具有保证地位的人,也即必须是具有保证义务的人(即具有作为义务的人);二是发生了危害结果,并且该危害结果的发生与行为人的不作为之间具有因果关系;三是实施不作为行为的人在主观上对危害结果的发生必须是出于故意或重大过失。  相似文献   

17.
澳门刑法与大陆刑法采用不同标准的共同犯罪人分类法--分工分类法与作用分类法,二者都不能圆满解决共同犯罪人的定罪与量刑问题。澳门刑法将教唆犯规定为正犯,导致共同犯罪个别责任的淡化,混淆共犯与正犯的关系。地在确定身份与共同犯罪时,存在着按主犯的犯罪特征决定共同犯罪性质的法理误区。  相似文献   

18.
《太原大学学报》2016,(1):24-27
为了适应国际反恐趋势,有效打击恐怖主义犯罪,《刑法修正案(九)》增设了煽动实施恐怖活动罪等一系列反恐罪名,充分体现了法益保护前置化的刑事政策。在此,有必要厘清煽动实施恐怖活动罪的概念,合理划定煽动行为与言论自由权的界限,协调《刑法》与《反恐怖主义法(草案)》相关条款的关系,为反恐法律体系的建构打下有力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In March this year, we went to the Xiamen Municipal Procuratorate, the city's Public Security Bureau, and many city schools including one with a comparatively high crime rate at which we spent two weeks, to study secondary school crimes in the city and probe into their causes and characteristics, so that efforts can be made to cope with the situation. At the latter school, we held a number of discussions, interviewed students with records of criminal offenses, and gave out questionnaires and investigation forms to collect as much data as possible for analysis. The following are our finding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