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去整体感知,在读中去有所感悟,在读中去培养语感,在读中去受到熏陶。"从这段话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知道"读"在小学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因为"读"是获取信息的一种途径,更是培养学生语文学科基本素养的一种方法。那么,在实际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老师应该怎样引导我们的学生有效读,读什么,才能收到我们所预期的效果呢?我认为应在"三读"即课前预习读、课中思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阅读中的引导,就是让学生带着一颗心去读文章,把阅读教学引向佳境,使学生走向理解的新高度,进入理解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3.
义务教育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朗读方面"要充分地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同时要让学生"喜欢读,感受朗读的乐趣",并且在各个学段的教学中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俗话说,读一书,增一智。要想学生有兴趣地去朗读,首先是要让学生有兴趣去  相似文献   

4.
正"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古人的智慧结晶。对于高中生而言,要想成为一个气自华的优秀者,就必须腹有诗书,而腹中诗书如何才能活学致用,它的途径不外乎去记去读。因而高中生读的能力是迫切需要重新认识的。《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由此可见读的重要性。但在高中生的语文课堂上我们发现不少学生对读显得很不感兴趣,尤其是部分学生,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变得羞于启齿了,其中有些同学是迫于学习的压力,把原本该释放的大声读书的劲头放在了不少的理科作业上。对于此等问题,语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去整体感知,在读中去有所感悟,在读中去培养语感,在读中去受到熏陶。可见,"读"在语文教学中尤为重要,它是获取信息的一条途径,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种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利用课文文本,结合课外阅读,采取"设疑、解惑、探求"三环节教学模式,对于语文阅读教学,能取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小学语文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去整体感知,在读中去有所感悟,在读中去培养语感,在读中去受到熏陶.可见,"读"在语文教学中尤为重要,它是获取信息的一条途径,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种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利用课文文本,结合课外阅读,采取"设疑、解惑、探求"三环节教学模式,对于语文阅读教学,能取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胡彩霞 《教学随笔》2013,(18):12+169
新课标里,关于学生的阅读,是这样说的:"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的确,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读"是在哪个年段都需要重视且应在课堂中努力去凸显的教学环节。只有"读",才能让读者与作者真正的融合、沟通;只有"读",才能让学生从文字表面走入文字背后,从而体会作者细腻的情感表达,体会文章的内涵魅力。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的内容。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去正确面对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充分地发挥潜能。  相似文献   

9.
孟娟 《教育》2013,(6):51
古人很重视朗读在学习中的作用。古语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阅读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可见,课堂阅读对培养学生的语感、丰富学生的情感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不能忽视朗读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0.
正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走进语文课堂,我发现语文课堂已从以前的教师一言堂变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景象,尤其注重了对朗读的训练与指导。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如何上好"朗读"这一教学环节,让朗读这种传统的学习方法重焕青春、让学生因朗读而"灵秀"起来,使课堂因有效的朗读而"灵动"起来呢?一、实实在在地读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笔者也认为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是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学习语文的过程实际上是内化语言的过程。小学语文大纲指出:朗读和默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各年级要重视朗读,中高年级要重视默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大纲的要求包含三层意思:一是阅读课应该姓"读"。阅读教学要以读为主,并贯穿始终。二是阅读课要让每一个学生有充分的读书时间和机会。三是阅读课要将感知、感悟、体验,语感的培养和情感的熏陶  相似文献   

13.
高爱红 《考试周刊》2013,(21):58-58
<正>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由此可见,"读"在语文教学中,应当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奠基石。"读"是小语课堂情感体验的有声表达,让"读"贯穿课堂,"读"出小语课堂的精彩与美丽。现结合小语课堂中的"读",谈谈感悟。  相似文献   

14.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学习离不开读。新课程改革提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教学中如何使学生在读中产生语感、引发语感、训练语感、强化语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语感:  相似文献   

15.
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练习是语文学习的三个基本过程。教师课前引导学生预习,可以使课堂学习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让学生"会"预习、"乐"预习,这主要还取决于教师要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我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预习的最佳方法是:通读、圈画、详查、深思、质疑。一、通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这是《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要求。由此可见通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门,打开这扇门,走进这扇门,就是感知、理解的  相似文献   

16.
张楠 《辽宁教育》2009,(10):38-39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重在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正是基于这一点,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提出了"读中学读"的阅读教学策略.如何让"读中学读"落到实处呢?我们在教学中提倡精讲多读.  相似文献   

17.
本课的教学凸现以人为本,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注重自主探究、自主感悟、合作交流,让学生学会学习;在读中质疑、读中感悟、读中积累,让学生学会读书;读议结合、读写结合,提供充足的表达机会,让学生学会表达。  相似文献   

18.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上述要求,对朗读的重要地位和功能都给予了着重强调,可见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朗读教学不仅是语文知识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实施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新课标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有些诗文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语文学习中朗读能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这个良好的作用不断凸显出来。文章的意境是靠朗读来感受的,读能发现美,读能产生美,读能欣赏美,学生只有在读中悟义、悟情、悟理、  相似文献   

20.
在教学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爬山虎的脚》这节课中 ,可通过教师的充分引导 ,让学生去思考、去领悟 ,激发兴趣 ,启迪思维 ,让学生在读中入情、入境、自悟、自得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而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为此 ,我的教学设计是 :一、把读的训练放在首位 ,让学生在读书中掌握学习方法在本课设计中 ,读书贯穿了教学活动的始终 ,分四个基本教学环节进行 :初读感知———复读感悟———精读品味———熟读背诵。根据不同的训练目的 ,设计了包括自读、默读、试读、指名读、齐读等不同形式的读 ,使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