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分析了随即函数模型算法、最小二乘滤波算法、交流采样开平方算法、全波傅氏算法、半波傅氏算法等几种典型的微机保护算法,并论证各种算法的优缺点。通过比较分析,找出符合现代微机保护技术的发展趋势的更快、更准的算法,并为新算法的研究提供现有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较为系统的综述了当前空间聚类算法的相关研究。依据这些算法的特点,将它们归纳为两类:划分聚类算法、层次聚类算法。针对划分聚类算法,重点分析了PAM、CLARA和CLARANS算法。针对层次聚类算法,重点分析了BIRCH、CURE算法。比较了这些算法的复杂度,并介绍了相关应用。  相似文献   

3.
融合粒子群算法和BP算法的优点,提出了改进粒子群BP算法,阐述了其基本思想,详细的实施步骤及对标准BP算法的改进之处。为了验证提出算法的优越性,以某钢厂引进的连铸板坯二冷动态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设计了基于该算法的表面温度神经网络控制器。以实际生产现场的设备、工艺参数为基础进行了仿真研究,改进粒子群BP算法在收敛速度、计算精度、最优解的搜索能力、算法稳定性等方面优于标准BP算法。  相似文献   

4.
欧旭  梁京章 《大众科技》2009,(11):44-45
文章介绍了传统的粒子群算法的基本原理、数学模型、算法流程、算法参数等,并且介绍了传统算法存在的一些问题及近年来进行改进和研究工作,以及粒子群算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对现有的网络舆情监控算法进行梳理,将其归纳为经典算法和拓展算法,分析这些算法的优缺点和常见算法的性能对比,整理部分专家学者对这些监控算法的优化改进研究情况并对其研究成果进行分析。从技术、管理、应用等三个角度评价现有网络舆情监控算法的优化改进环节和取得的成效,并指出现有网络舆情监控算法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只基于文本、针对单一数据类型、没有考虑事件和用户的差异化特点和动态变化情况、缺乏综合监控体系思维和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而从网络舆情的特点、发展规律、驱动因素、现有监控算法不足、监控效果期望等角度探讨未来网络舆情监控算法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算法社会的发展在为生产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大量的算法问题,如算法歧视、算法操纵、算法伦理缺失等。算法问题的解决离不开算法生命周期中多方主体的共同努力,但对算法设计者、开发者、平台运营者、监管者和社会大众等各主体的算法能力要求并非完全一致。因此,对不同主体的算法素养评价需要适应不同的能力和评价目标。[方法/过程]本研究通过将皮亚杰认知阶段理论的时序阶段划分转化为算法素养评价的等级划分,结合IRT项目反应理论和熵权法,提出算法素养的多维分级评价体系。[结果/结论]通过融入评价等级机制实现评价目标的可调节性,同时以社会大众这一典型主体为例进行算法素养的多维分级评价。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为进一步发挥算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正外部性作用,解决存在的算法歧视、算法偏见、隐私侵害、数据泄露等负外部性问题。[研究方法]以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总结归纳算法治理中存在的委托代理关系,并分析委托代理问题的产生机制,进而从对话机制、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提出解决之策。[研究结论]算法治理中存在官僚与企业、企业管理层与专家、企业和消费者、专家与算法、官僚与算法以及企业与算法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发现总体性体制,行政组织和官僚的政治、行政双重属性,企业的市场参与性和技术研发优势,技术专家的专业性,公众的素养限制性以及广泛沟通缺乏和算法自身复杂性以及自主运行造成信息不对称;各主体的经济人理性造成主体间利益冲突;生产力快速变化使得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处于弱人工智能时代算法自我约束能力弱,导致敏捷治理能力弱。最后,提出了建立对话交流机制、加大对政府算法权力监管、健全算法公开制度、构建算法全主体监管体系、加大算法创新技术研发力度和建立完善算法使用机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梳理现有的网络舆情监控算法,归纳为经典算法和拓展算法,分析算法的优缺点并对比常见算法的性能,整理部分专家学者对这些监控算法的优化改进研究情况并分析其研究成果。从技术、管理和应用等3个角度评价现有网络舆情监控算法的优化改进环节和取得的成效,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只基于文本、针对单一数据类型、没有考虑事件和用户的差异化特点和动态变化情况、缺乏综合监控体系思维和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而从网络舆情的特点、发展规律、驱动因素、现有监控算法不足和监控效果期望等角度探讨未来网络舆情监控算法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拟牛顿算法是目前无约束优化问题的有效而著名的算法,是牛顿法的近似。牛顿算法要求目标函数二次连续可微,Hessian阵非奇异且正定,计算量较大。拟牛顿算法只要求目标函数一次连续可微,以拟牛顿方程为基础来构造算法,易于实现,计算量较小,并形成了完整的算法体系,在理论与实际应用上都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对拟牛顿算法中常见的BFGS算法、DEP算法、SR1算法及Broyden族的校正公式、性质、收敛性等进行了总结,同时针对近几年出现在解决实际优化问题中的拟牛顿算法的推广做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0.
王大伟 《科技通报》2019,35(11):143-147,152
针对云计算任务调度效率低的问题,将改进后的帝国算法用于云计算任务调度。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成本和能耗的任务调度模型;其次在帝国算法的种群中采用Logistic映射进行初始化、优化了算法因子、引入蛙跳算法降低了帝国算法陷入局部最优;最后,在仿真实验中通过与基本帝国算法,蛙跳算法在小任务和大任务条件下的任务调度指标对比说明了优化后的帝国算法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反馈环计算是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的基础。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从SD模型的规模和算法时间复杂度两方面比较了几种常见的反馈环计算方法,分析了反馈环图示计算法、行列式算法、矩阵算法和强核图论算法各自的特点,为在处理问题时算法的选择提供了依据。在算法时间复杂度方面,矩阵算法优于其它算法,适合于SD模型规模较大的计算。  相似文献   

12.
上下文感知是实现普适计算环境中新型人机交互的基础。针对上下文不一致性的消除问题,提出了全丢弃算法、最新上下文丢弃算法、基于确定性上下文丢弃算法和基于相关性的上下文丢弃算法,并对算法的性能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实验测试表明,这些算法能够有效消除上下文不一致性。  相似文献   

13.
马海瑛 《大众科技》2007,(9):177-178,153
通过数据结构理论与实验教学中的典型实例,论述了数据结构中递归算法的执行过程、递归算法的描述、应用、递归算法的非递归实现问题和递归算法的具体实现问题.  相似文献   

14.
通过数据结构理论与实验教学中的典型实例,论述了数据结构中递归算法的执行过程、递归算法的描述、应用、递归算法的非递归实现问题和递归算法的具体实现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介绍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无线传感器网络及其路由协议的相关知识。提出了EDDR算法,然后分别从算法思想、算法模型、算法流程及详细描述、试验仿真等方面对所提出的算法进行了全面介绍,并通过仿真验证了算法的优异性能。  相似文献   

16.
李安 《情报杂志》2021,(3):146-152,161
[目的/意义]算法在推动智能化革命的同时,带了一系列包括算法黑箱、算法偏见在内的技术风险和社会问题,因此有必要从制度层面探讨算法规制的有效路径。[方法/过程]算法规制的要点是提高算法透明度。在与算法透明现有方法的比较分析中,提出算法影响评价的制度优越性。进而,从制度渊源和理论基础两个方面,对算法影响评价制度进行深刻剖析;并从分类管理、评价范围、程序环节、报告书等方面,对算法影响评价制度的具体构建进行系统讨论。[结果/结论]算法影响评价制度有助于构建一个取向于公开和公正的智能社会。中国应密切跟踪欧美国家(地区)的立法政策动向,采用“两步走”方案推进算法影响评价制度的构建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算法的知识产权保护是激励算法创新、规制算法风险的有力途径。知识产权保护的算法是以计算机语言编译,以代码化指令序列为表现形式,由计算机运行并产生独立理性价值结果的程序算法。文章梳理得出,知识产权保护程序算法的传统路径存在以下弊端:程序算法与著作权法体系冲突;商业秘密路径与程序算法治理背离;程序算法难以被认定为是方法发明,也无法适用方法发明权利规则。文章提出,智能社会程序算法知识产权保护的最优路径为:参考国际上管制性排他权的理念,构建新型程序算法准专利权,并基于算法自身技术特性搭配公开审查制、同等侵权和分级保护期制度。  相似文献   

18.
Apriori算法是关联规则挖掘的一个经典算法,针对Apriori算法的不足,提出了基于邻接矩阵的算法,该算法首先用邻接矩阵将事务数据库表示出来,然后基于邻接矩阵生成频繁k_项集。以高校图书馆借阅历史数据的挖掘为例,详细描述了事务数据库相应的邻接矩阵生成算法、k_项集生成算法以及相应的数据结构设计,算法均采用C语言描述。  相似文献   

19.
张涛  韦晓霞 《现代情报》2023,(9):98-110
[目的/意义]数智时代算法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算法治理逐渐进入公众视野,算法治理目标的实现必须依靠各种政策法规的组合搭配,对我国算法治理政策法规现状的分析有助于促进算法健康、有序、繁荣发展。[方法/过程]本文借助Nvivo12质性文本分析软件,以我国12部算法治理政策法规为样本,对其内容进行编码分析,同时提取概括出我国算法治理政策法规框架。[结果/结论]我国算法治理当前存在缺乏总领性法律引导、主题分布不均衡、行业标准规范不细化、尚无地方专项政策的问题。基于此,本文提出我国应从提升算法治理“力度—深度—精度—广度”入手,逐步将较为零散的算法治理政策法规聚合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算法治理政策法规体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意义】聚焦用户在使用信息系统过程中的算法焦虑现象,探索用户感知算法焦虑的内涵和结构维 度,以期推动算法焦虑的量化研究。【方法/过程】采用扎根理论的方法分析用户访谈数据及网络评论数据,探索信 息系统中用户感知算法焦虑内涵和结构维度。【结果/结论】算法焦虑包含算法歧视焦虑、算法霸权焦虑、算法沉迷 焦虑、算法质量焦虑、算法失效焦虑、算法安全焦虑六个维度。【创新/局限】本文构建了算法焦虑的结构维度。在未 来研究中,将进一步开发算法焦虑的测量量表以及利用量表研究不同用户群体的算法焦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