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第七届城市运动会主场馆江西省奥林匹克运动中心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主场馆现状和赛后体育场馆的多元化利用等方面,发现体育场馆利用管理模式单一、缺乏后期资金投入、宣传力度不够、交通不便等实际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旨在为优化七城会后体育场馆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通过资源环境视角分析公共体育场馆公益性特征及其发展趋势,探讨由此引发对公共体育场馆可持续发展挑战等问题。从发展角度看,公共体育场馆公益性需求急速增长,运营机制不断完善,项目设置始终以健身项目为主,表现出公益性趋势的特征。体育资源公益性特征与趋势对公共体育场馆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系列挑战,如公共服务功能引致场馆功能分化,有效体育消费需求不足,公益性受关注度不强等。提出构建可持续发展公益环境,强化政府服务职能,创新运营模式,大力培育公益品牌等对策。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实地调查法对南阳市体育文化旅游特色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南阳市体育文化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第七届全国农运会对南阳市体育文化旅游开发的驱动作用.结果表明:第七届农运会可促进南阳体育文化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有利于体育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有利于提升南阳体育文化旅游品牌形象.对大型赛事与南阳市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舞龙运动是中国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访谈法,对福建省第六届与第七届农运会舞龙运动比赛的比赛规模、裁判员队伍结构、项目设置、比赛完成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省农运会舞龙运动比赛的比赛规模和影响力不断扩大;项目设置趋于完整;比赛套路及动作难度完成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裁判员结构出现两极分化,后备人员不足的现象。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方法,对成都市高校体育场馆设施服务与管理进行了考察,通过分析成都市高校体育场馆设施的服务现状,发现成都市高校场馆设施服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校制因素.得出结论:成都市高校体育场馆服务在产品和项目建设上总体投入不足;服务设花配置不合理;服务对象和公共政策上,缺乏一种面对各类人群的多向度安排;体育服务缺乏一种聚合有序的组织管理机制.提出以下对策:加强对高校体育场馆工作指导;创新服务方式,努力完善服务体系,大面积促成市民参与;政府给予政策扶持,鼓励多元投资;合理安排有偿和免费场馆的开放,加强高校场馆设施建设;建立健全高校场馆对外开放组织管理系统;引进先进理念整合高校场馆的服务资源,引领政府部门构建高校体育场馆公共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6.
立足于南阳市体育产业发展现状,通过专家访谈和问卷调查对第七届全国农运会与南阳体育产业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结果认为第七届农运会将会极大地带动南阳市体育产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体育用品业、体育健身娱乐业和体育文化旅游业三个方面.建议赛事组织管理部门在筹办举办全国农运会的同时,要兼顾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以河南省高校为例对高校体育场馆的建设与发展进行探讨,在分析河南省体育场馆建设现状、河南省体育场馆建设资金及来源的基础上,提出河南省高校体育场馆建设资金投入的选择策略,以期对河南省公共体育场馆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对珠三角地区已对外开放体育场馆的中小学进行调查,借以了解中小学体育场馆开放与职工体育和谐发展的现状.结果表明:面向企事业职工开放的中小学体育场馆不足三分之一.校企双方沟通较少,场馆种类、场馆规模和时间等问题是影响学校体育场馆面向职工开放的主要因素.保证开放学校安全和教学秩序排在提高学校体育场馆开放效果的首位.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加强学校和企事业单位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各学校结合本校实际有针对性地采用不同开放模式等是促进学校体育场馆开放与职工体育协调发展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十二届全运会体育场馆赛后的运营状况,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以大型体育场馆赛后经营的影响因素为研究对象,发现多数大型体育场馆存在重视建设而轻视赛后运营;缺乏专业的科研、管理和营销团队;品牌意识与无形资产重视不够等问题.建议:将场馆的比赛与赛后的经营等事项纳入到建设前的筹划期中来,树立正确的指导理念,注重场馆无形资产的开发利用;改革全运体育场馆管理体制,走企业化模式;引进高素质管理人才,建设专业化的经营团队;充分利用场馆资源,因地制宜地开发成旅游资源;提升高校全运体育场馆的社会开放度.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数据统计法对浙江丽水市在申办省十五届运动会前,体育系统场馆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丽水市现有体育场馆与承办省十五届运动会的体育场馆的需求差距还比较大;并且提出按丽水现有经济,体育场馆如何建设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体育赛事对举办城市产生的效应主要包括举办地体育、社会、文化、自然环境、旅游和经济发展等。通过近三届全国农运会对举办地产生的赛事效应分析,认为南阳市应以全国农运会为契机,把群众体育的发展、农运会文化遗产的开发与利用作为办赛的重点;应以体育旅游开发为主题,打好体育旅游大旗,树立南阳旅游品牌,实现农运会效应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专家访谈法、社会调查法、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通过梳理、研究和借鉴国内外体育场馆的经营管理理念及赛后利用经验,总结了目前国内外体育场馆运营的模式,提出了省运会后惠州市投资新建和改造的一批大型现代体育场馆赛后运营的基本原则以及省运会场馆赛后利用的建议,为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第十一届全运会是北京奥运会后我国最高水平的综合性运动会,山东省的17个城市都承办了第十一届全运会的比赛项目,在“和谐中国全民全运”办赛主题的影响下,本届全运会对山东省群众体育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山东省群众体育得以迅速发展。本文从群众体育参与者、群众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群众体育活动内容、群众体育科学健身、群众体育活动的组织五个方面,阐述了第十一届全运会对山东省群众体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辽宁省体育产业的现状,对近三届全运会体育产业经济效应进行了深入的对比分析,并对十二届全运会背景下辽宁省体育产业的经济效应进行了展望:在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辽宁沿海经济带、加速沈阳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时期,第十二届全运会的召开,势必会对辽宁省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将为辽宁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重大机遇和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15.
济南市举办第十一届全运会经济及社会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分析第十一届全运会对济南社会经济发展影响作用的基础上,着重对全运会经济及社会效应进行了理论探讨,认为全运会效应具有很强的正负影响效果。全运会正效应具体表现为经济效应、社会效应、环境效应;负效应表现为虹吸效应、低谷效应和风险效应。应充分利用全运会的正效应,规避负效应。进而提出:为实现全运会经济社会效应最大化,应调整政府在全运会承办中的职能,推行全运会市场化运作;并给出实施第十一届全运会市场化运作的具体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6.
The 29th Olympic Game will be celebrated in Beijing, China. I!m proud ofthis. Olympic Games are always celebrated in big countries,which means ourcountry is stronger than before.The Chinese government is getting ready for the 2008 Olympic Games.Workers are building many big stadiums which will be used in the 2008Olympic Games.The people in Beijing are getting ready for the OlympicGames.They are learning English hard .When the Olympic Games begin, there will be a lot of athletes who comefrom both our country...  相似文献   

17.
以贵州省2011年承办第九届全国民运会为背景,通过对贵州高校师生参与第九届全国民运会筹备、赛事组织、开、闭幕式演出、民族大联欢等竞赛、文化活动的调查分析,论证第九届全国民运会在加速贵州高校体育场馆建设,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推动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促进贵州高校自身办学特色的形成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最新关注     
<正>China’s 10th National Paralympic Games, which will also function as the 7th National Special Olympics, will kick off in Tianjin on August 25.The Paralympic Games and Special Olympics has 43 events, including 19 summer events and six winter events, nine of mass games for the disabled and nine for Special Olympics. Some events will begin compete before the official opening of the Paralympic Games.  相似文献   

19.
承办第12届全运会对辽宁社会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辽宁省承办第12届全运会的条件和优势;分析了承办全运会对辽宁社会经济的影响;指出承办12届全运会可加速老工业基地振兴、提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振奋辽宁精神文明、展现民族体育精神,推动竞技体育产业化进程和提高辽宁社会经济的增长点,加大对体育场馆设施的投入,改善群众体育设施,拉动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开发体育旅游资源,提高城市形象及凝聚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