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甘肃中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不可持续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系统论和发展经济学观点,对甘肃中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性,从自然、经济、社会三个系统层面做了深入分析,提出本区农业发展的不可持续因素多元、易诱发、源于人本的观点。其目的是为进一步设计生态脆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系统优化方案提供前期研究。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生态经济学的理论为基础,分析福建丘陵山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特征及其发展趋势。认为充分利用丘陵山区自然资源,建立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途径是,摆脱传统农业的束缚,发展生态农业和商品经济,把优化生态环境与振兴经济结合起来,使农业生产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  相似文献   

3.
怀化市所拥有区位,交通优势,针对改革和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形势,应采取如下措施与对策,以推进经济增长,(一)建设山区市场农业经济,加快实现农业产业化的步伐;(二)加大国有企业改革,发展,解困的工作力度,大力进山区工业化的进程;(三)着力发展乡镇企业,非人有制经济,外资企业,转体分流人员所办经济实体,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以比较雄厚的经济实力为基础,为在不久的未来把怀化市建设成为五省周边中心城市创造必要的经济条件。  相似文献   

4.
面对新形势下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国内农业大开发背景和中国加入WTO的国 际形势,我省农业设展的当务之急就是进行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甘肃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应从五方面入手:一是调整农业布局,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发展品牌农业;二是调整农 林牧三者的配置比例;三是要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农业;四是调整农业人才结构;五是转变的 政府职能,为农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5.
发展特色农业促进山区经济增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云南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山区省份,山区要实现经济腾飞,应立足山区的自然条件,发挥山区的资源优势,转变传统的思维观念及农业发展模式,走特色农业的发展路子.  相似文献   

6.
中国“两高一优”农业持续发展的挑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正确认识“两高一优”(即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简称 )农业和持续农业内涵的基础上 ,针对中国农业面临来自生态、社会、经济三方面的非持续性挑战 ,认为“两高一优”农业和持续农业的结合是农业发展的方向 ,并提出了走节水改土化、林网化、规模化之路是促进“两高一优”农业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论我国可持续农业的正式制度安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活动的外部性不足以解释和解决农业发展中的不可持续性问题;由于符合可持续原则的农业管理制度的供给不足与短缺和技术选择的不当,因而导致我国农业面临种种不可持续性问题,对此必须从管理制度安排入手予以解决。我国可持续农业的法律法规制度和农业经营管理体制等正式制度安排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应付诸实践  相似文献   

8.
我国山区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以北京市山区为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山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应具有协调性、可持续性、人口规模的适度性、高效性和公平性。通过对北京市山区深入调查研究,归纳出山区可持续发展的六种典型模式:观光农业+民俗、生态旅游发展模式;生态农业与绿色有机食品加工业协调发展模式;小流域综合治理与生态经济沟建设相结合模式;休闲度假、会议旅游+房地产开发模式;城镇建设与劳动力转移相结合模式;农林牧复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这些模式对我国山区可持续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指出农业是山区经济发展的基础,而目前比较单一的封闭式农业经济结构造成我国大部分山区农业经济发展缓慢。要振兴山区经济,因地制宜地制定一系列对策来加快山区农业综合开发是其中重要的环节。本文着重就增加农业投入;建立开放农业经济系统;开发优势资源和后续资源;建立高效农业生态经济结构以及加强农业综合研究等方面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可持续性发展的价值取向祝青山一、引言可持续性发展理论是80年代后期在国际上形成的全新的发展理论,是对70年代以来全球性生态危机反思的结果。可持续性发展的核心思想是:强调发展的经济持续性、生态持续性和社会持续性,即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  相似文献   

11.
发展劳务经济对河南发展的战略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劳务经济的发展过程就是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过程.发展劳务经济,有利于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能够增加农民收入,逐渐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提高农民工的素质,是最终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又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要把发展劳务经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作为实现中原崛起的一项重要举措来实施,走出一条既能充分促进农民就业,又能保证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路子.  相似文献   

12.
邢台西部山区农业由深山农业区和低山丘陵农业区两部分构成。山区农业的发展应改变传统农业方式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突出山区绿色畜牧业 ,小流域生态农业和山区特色农业 ,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制约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主要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收入难以实现持续增长,不仅在于当前的农村产业结构不适应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落后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扭曲的农村经济政策、落后的农业科技水平、恶化的农业环境设施、沉重的农村就业人口压力与萎缩的农业就业途径等因素也严重地限制了农民增收渠道的拓展。鉴于农民收入难以实现可持续增长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造成的不利影响,因此现阶段应采取有效措施促使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发展焕发出应有的生机与活力,从而实现农村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人口问题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深入分析山区农村发展中存在的人口问题,对于加深人口问题的认识、强化人口意识、促进农村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秦岭山区为例,就山区人口问题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作进一步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5.
福建山区有较大发展,但又面临一些利益的矛盾和冲突。协调这些关系对山区发展至关重要。本文讨论协调农民可持续生计与全面发展的利益关系以及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利益关系,并建立沿海地区与山区利益协调机制,这可为政府发展山区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河北省太行山区受人口与生态环境脆弱双重压力的影响而成为典型的贫困地区,如何依托生态经济型产业群的构建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这一地区今后发展的关键所在。研究在该地区构建绿色林果产业群、绿色杂粮产业群、生态畜牧产业群、生态旅游产业群、特种资源开发产业群。对于促进当地生态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其他类似地区也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根据安徽经济发展状况、经济转型期变化特点和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的战略目标,对安徽制造业转型发展中面临的机遇进行了分析。根据地区间经济基础、资源环境、转型发展等不同特点,本着产业相对集聚、人口相对集中、劳动力合理流动的思路,划分城市联动及制造业发展、粮食能源化工发展、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等三大区域,并从战略的高度抓住区域发展的关键要素,定位每个区域的主体功能。从而实现国土资源和生产要素在空间上的优化配置,促进安徽经济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三农问题更显重要,各种农业园区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这给地方经济发展带来了无限生机,但也存在许多问题。一成不变的经营模式、不严谨的规划、管理的缺失,给园区发展带来很大的制约,导致许多园区昙花一现,最终倒闭或转作它用,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并制约地方经济发展。对此,以江苏溧水县傅家边农业园为例,简要探析休闲农业园区存在的问题,为农业园区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9.
黔南地区生态农业的发展前景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设黔南地区生态农业,对黔南地区的环境资源本底和生态问题进行调查。黔南地处山区,岩溶地貌显著,地形复杂、气候适宜、生物资源丰富,但经济较为落后,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严重。因此,建设生态农业必须立足山区,坚持以林为主,保持水土为重点,从初级生产者、次级生产者、分解者、市场交换及补偿多个层次出发进行生态农业设计,探索有黔南特色的生态农业模式。  相似文献   

20.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以邵阳西部欠发达地区为例 ,分析了近 10年来 ( 1988— 1998)制约农业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 ,有针对性地论述了实现该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