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大学生村官计划”作为国家出台的大学毕业生导向性政策,它的实施对于缓解当前就业压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基层组织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目前, 我国大学生村官在现实的实践过程中暴露出一系列问题。一些问题是由于我们大学生自身原因所造成,另一方面的原因是当前农村的现状给大学生村官开展工作带来了困难。针对目前大学生村官入村后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和困难,提出从大学生自身方面和社会方面来共同努力来解决问题,为大学生顺利开展工作做好后勤服务和保障,促进其为新农村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充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人才力量,国家开始筛选的专科以上学历应届或往届毕业生,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村主任助理或其他“两委”职务的工作者,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大学生村官。大学生村官这支队伍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发展中本应该发挥重要作用,但由于专业不对口、人际关系复杂 、村民缺乏认 同感 、生活不习惯等因素,造成了一部分大学生村官的流失,即大学生“飞鸽”现象,对我国新农村建设造成重要影响。本文以弥勒县大学生村官为研究对象分析大学生到村任职的缘由,重点了解造成大学生村官“飞鸽”现象的主要因素,并为稳定大学生村官建设队伍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曹晶 《大观周刊》2011,(6):235-236
2008年上海市全面开展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即通常所说的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几年来,大学生“村官”们为上海市的新农村建设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本文通过对浦东新区大学生“村官”的考察,对他们的基本情况、他们在新农村建设中做出的贡献、他们对未来的期待,做了一个总体的梳理。  相似文献   

4.
<正>为全面准确掌握大学生村官的基本情况,为大学生村官的选拔任用、教育管理、考核监督和激励保障提供客观依据,目前,南宁市已为全市238名大学生村官建立了档案。据了解,档案详细记载了大学生村官的基本信息、考勤记录、培训记录、机关轮训记录、工作业绩、驻村干部谈心记录、思想汇报、综合考核和届满重新就业情况等。  相似文献   

5.
3年内高校扩招1倍的“教育大跃进”,使得大学生逐年剧增,远远超乎8%的经济增长率与未扩招时的学生人数,从而导致空前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危机,可谓“都是扩招惹的祸”。  相似文献   

6.
探究大学生村官成长档案的构建是促进大学生村官健康成长、引导大学生村官养成良好作风、激发大学生村官创业热情的重要方式,是实现大学生村官下得去、干得好、留得住的创新性路径。  相似文献   

7.
钱兰 《中国地市报人》2011,(11):103-104
本报一位记者最近从省相关网站上看到一条大学生村官招聘的信息,未采访本市相关部门,就照搬照抄,写成一条消息,在本报一版刊登。为显示“采访痕迹”,这位记者还写上了“这是记者昨天从市劳保局获悉的”。消息发表后,引起轩然大波。市委组织部找上门来,说我市尚未出台大学生村官招聘的简章,我市的相关政策跟省里也有不同。  相似文献   

8.
在大学生村官的“出口”问题上,政府可以有一个更好的办法,专家给出的办法是“买断”——这样不仅解决了出口问题,还让真正热爱农村的人扎根农村。  相似文献   

9.
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是党中央为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薪火相继、后续有人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做好大学生村官工作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根本大计,是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战略决策,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一、为大学生村官建立业绩档案工作的实践为大学生村官建立业绩档案,有利于大学生村官自强不息、奋发进取,在农村基层一线创业富民,有利于强化大学生村官竞争意识,优化选拔人才机制,同时,为培养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毕业后到农村基层任职,形成了大学生村官,这一群体成为了农村社会互动中的一个"陌生人"群体.本文试图将大学生村官这一新的角色与农村社会的互动联系到一起,对大学生村官与政府、村民、宗族、组织等的互动探讨,分析大学生村官面临的角色失调,提出大学生村官角色调适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培养和管理,打造一支优秀的大学生村官团队,日前,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为大学生村官建立了成长档案。该档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村官在农村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锐 《新闻爱好者》2010,(9):178-179
大学生村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传播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分析大学生村官的传播特征及其在农村文化传播中的影响,并针对农村文化传播存在的问题,就如何发挥大学生村官在农村文化传播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围绕新农村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的传播问题,以大学生村官为主体,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传播的意义"、"大学生村官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大学生村官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如何实现"三个方面深度分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新农村建设以及大学生村官之间的关系,又通过对这种关系的进一步理解与挖掘更好地解答了大学生村官在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过程中的价值怎样才能得以实现,这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扎根具有很大意义,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公务员职业的种种显性和隐性的好处,加上大学生就业的压力.使得原来只是录用政府工作人员的考试.变成了全国高学历人才竞争最激烈的“中国最难的考试”。  相似文献   

15.
当下传媒类大学生的“性别”成为影响就业质量的显在问题。调查显示,高校传媒类大学生中男性就业优势明显,而女性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遭遇诸多就业“不平等”,大量女性大学生被迫放弃媒体工作而转投其他行业。研究发现,先入为主的“男强女弱”等刻板成见,放大了就业观念、工作强度、国家政策与社会观点等因素对传媒工作“性别选择”的影响。本研究从性别视角切入,立足女性立场,探寻女性就业问题的发生原因和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6.
顾文龙 《大观周刊》2012,(41):215-215
当代大学生的就业中,“关系”和“门道”在不经意间占据了相对强势的地位,而这种现象的产生便需要用“社会资本”来进行解释,本文正是基于分析社会资本来剖析其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中国青年报》有关大学生村官的报道为样本,通过对样本进行内容分析,认为大众媒介对于报道大学生村官存有框架,大众媒介正选择性地呈现着大学生村官,并对受众进行着倾向鲜明的舆论引导。进而以文本分析素材为基础,对"媒介框架"下大学生村官形象的"主观现实"与"客观现实"的差异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8.
周琦  余思良  江琦  徐淑飞 《大观周刊》2012,(18):293-297
“就业难”已成为大学毕业生的“心病”,也让无数毕业生父母焦头烂额,更是近年来不断升级的社会热门话题和难题。由于现在大学生在毕业前早已做好了毕业打算,且多数按原定计划执行,因此,大学生目前的职业、就业地的选择会对大学生毕业时的就业流向产生直接影响。本项调研可以很好的从侧面反映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流向,为我们解决就业问题提供很好的参考资料。调查显示:近2/3的大学生希望到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国营企业工作,多数大学生希望能在一线城市和二三线城市就业,大学生预期在毕业时选择直接就业的占人数约占2/3,选择自主创业的很少。本文还分析了各种择业倾向的原因和影响,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村官也上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7月13日,邢曼丽和另外10名大学生村官再次来到国家信访局。 当天下午,他们被有关方面“劝”回。 吴冠群清楚地记得第一次见到邢曼丽的情景。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近年来我国高校大规模地扩招活动,引发了大学生毕业人数骤增。此外,因高校专业设置不合理、用人企业标准提高、高校对学生职业引导不足以及大学生自身素质下降等因素的存在,使得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显著。因此,分析大学生就业社会排斥问题在增加大学生的就业比率,拓宽大学生的就业渠道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