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电影是一种文化商品,电影片名即是影片的广告和商标,因而电影片名的翻译实质上是广告翻译,这就决定了电影片名的翻译方式有着异于一般文本翻译的特殊性,其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另译,一种对影片的片名进行重新命名的再创作行为。本文结合广告翻译的特性和功能派翻译理论中的“目的论”探讨另译的理论基础和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2.
梁雯 《考试周刊》2009,(1):199-201
电影片名翻译.作为电影翻译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重要而富有创造性的工作。但是英语电影片名翻译的地位和价值未受到足够重视,因此造成了很多误译。本文通过分析电影片名的特点,探讨了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三个原则并分析了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技巧和方法.最后得出结论:必须在融合文化和遵循翻译原则的基础上.结合片名翻译的基本技巧以获得成功译名。  相似文献   

3.
大陆、香港、台湾三地地域文化特色不同,以致电影片名本身具有独特性和目的多样性.针对引进西方电影时常常出现“一篇多译”的现象,从贺莺所论述的电影片名信息、文化、审美和商业的四大价值出发,以大陆及港台片名翻译作品为载体,探讨电影片名翻译应当借鉴信息价值原则、文化价值原则、审美和商业价值原则,为实现高质量片名翻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译学研究的"文化转向"表明,翻译是跨语言、跨文化的信息交流。误译通常源于译者头脑中的固有图式、母语思维以及对原语文化的错位预设。本文试图从《译海淘沙录》中的启发性译例探讨各种英汉误译的发生学原理。  相似文献   

5.
英文电影作品片名可以采取各种方法进行翻译。然而,翻译过程中会遇到各种语言陷阱,一不小心就会误译,从而产生各种翻译问题。片名翻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有它的翻译原则。在影院日益萧条的今天,如果电影作品片名翻译不得当,就可能导致失败,影响票房价值。英文电影作品片名的翻译,可以采直译、意译、音译相结合的方法,以避免误译等问题的产生。  相似文献   

6.
电影片名,犹如电影的品牌商标,有极强的“导视”作用。电影片名翻译应以影片观众的感受为重点,以观众是否理解接受乃至喜欢为主要衡量标准。而英语片名的汉译则应以中国电影观众的审美期待和文化心理为出发点,依据翻译中的功能对等理论,结合英语电影片名的特点,英语电影片名汉译有音译、直译、意译、创译等方法。译者应尽可能遵循简洁、适度、创新的翻译原则,以期吸引观众注意,获得票房成功。  相似文献   

7.
目的论在电影片名翻译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功能派的目的论指出,交际目的是决定一切翻译行为的首要原则,突破了以原文为中心的“忠实”“等值”译论,为电影片名的翻译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电影片名的翻译作为应用翻译,其主要目的是实现影片的艺术价值和商业利益,提高上座率。根据目的论,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处理片名翻译中的一些具体现象,以实现片名的预期功能。  相似文献   

8.
外国电影的引进是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影片名的翻译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就导致影片难译和乱译的原因及其目前较好的几种影片的翻译方法进行了几方面的阐述。  相似文献   

9.
变译理论是基于大量的翻译实践总结提出的一套颇具本土特色和意识的翻译理论。变译是以读者为目标的具体翻译方法,其本质是变通。电影片名的翻译因文化差异、观众需求不同和言语表达矛盾,有时需要采用变译策略。片名变译的宗旨就是满足特定条件下特定观众的特定需求,使观众消费电影商品,达成文化传播。  相似文献   

10.
作为电影中极为重要的门类,动画电影片名翻译的研究目前还尚属空白。当前国内的动画电影片名在遵循电影片名翻译的四原则基础上,将以人物、地点、时间、情节等不同信息所命名的动画电影片名分别采取了增译、改译、意译与直译等不同的模式。其语言特点也可以概述为:常用“总动员”“魔幻”类词语,常用“四字格”与偶用“仿拟”。  相似文献   

11.
模因论视域下电影片名翻译策略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电影的国际化进程,影片名之翻译显得尤为重要。影片译名须顺应目的语国家观众的欣赏心理、符合目的语国家的文化特征,这样才能获取成功。鉴于电影片名翻译的这一特点,运用模因理论,对英、汉两种语言的电影片名之翻译模式展开讨论,提出了三种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2.
刘娟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2):310+315-310,315
电影作为文化交流的一种方式,越来越受到观众的青睐。电影要更好地吸引观众,激发观看的欲望,除了精彩的影片内容外,更重要的是电影片名。本文以合作原则为指导,来分析多部英文电影片名及其翻译,从而证实了合作原则在英文电影片名翻译中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80年代以来,翻译的"文化转向"开拓了翻译研究的新视野,翻译研究从语言层面转向文化层面,翻译被看作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关联理论对翻译具有强大的解释力,用其分析翻译中的文化误译现象可以发现,充分照顾到译文读者认知语境的有意误译,使得译文读者只需付出很少的推理努力便能找到原文与其语境假设的最佳关联。译者也应发挥主体性与创造性,避免无意文化误译的产生,并充分运用有意文化误译以更好地实现翻译目的。  相似文献   

14.
从文化视角试析英文影片名汉译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文影片名的汉译应以体现影片主题、提供审美感以及其深邃的文化内涵和生动的语言吸引观众的眼球;寓意深刻、回味无穷的片名能够给影片予更多的感召力。因而电影片名的翻译是传递影片故事情节以及传达作品感召力的关键。由于中西方文化渊源和社会环境存在很大差异,译者应在忠实于原片名的基础上缩小源语与译入语之间的文化差距.使译名保持文化传播的意义和内涵,达到通俗易懂、富有关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电影片名的翻译已成为翻译领域中一个重要的课题。而电影片名的翻译属于跨文化交际的活动,受文化差异的影响。译者必须熟悉两国文化,在翻译过程中最大可能地实现两种文化的功能对等,这才是成功翻译的关键。本文从文化角度探析电影片名的翻译。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千余部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分析,归纳出了当前电影译名具有简明概括性和商业广告性等主要特点,并结合相关的翻译理论知识,从跨文化的角度指出了电影名的一些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7.
影视作品是语言与文化在大众生活中的有机结合和具体体现。影视片名的翻译方法有很多,而文化的异同是决定采用何种翻译方法的重要因素。本文试从文化对应、文化重叠、文化冲突和文化缺失四个方面,来举例具体分析荚汉民族文化的异同在影视片名翻译中的体现及其影响,以期找到一条研究荚汉语言与文化,增强荚汉交流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文化预设是一种复杂的语言现象,它具有共知性和合适性两大特点。文化预设对读者及其对原文理解的过程施加影响,特别是极大地影响翻译这一特殊的言语活动。它不仅制约着译者对原作的理解、文本信息的传递和接受,而且从宏观上影响译者翻译重构策略的选择。了解文化预设有助于透彻了解原文、灵活处理源语的文化预设,尽量缩短两种语言文化间的距离,清除由于缺乏理解、甚至误解而造成的障碍。  相似文献   

19.
闽籍翻译家林纾、林语堂分别以文化及文明的“引入者”和“输出者”两种不同的角色,致力于他们所处年代的中外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鉴。民族危难的时代背景催生了林纾的翻译救国思想动机,旅居国外的林语堂精通中西文化,形成向西方传播中国古代文明和古老智慧的译创思想。由于翻译思想迥异,他们在文化输入与输出、醒民救亡与性灵闲适选题、归化意译与异化美译策略方面存在差异,但林译小说和林语堂译创的英文作品所传递的思想内容不但与目的语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相契合,而且满足目标读者的期待,因而在译入语社会得到广泛传播,并对目的语社会文化和主流意识形态产生构建作用。  相似文献   

20.
翻译界一直为“直译”还是“译意” ,各抒己见。文章认为“忠实”是翻译的前提 ,而只有“自由”地去“忠实”原文 ,才能使译文生发活力。如果只是照搬文字的逐字翻译 ,译出的文章一定晦涩难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