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徐彤阳  赵昶 《图书馆》2023,(8):47-56
文章简述了韩国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现状,同时利用网络调查法和文献调查法对韩国图书馆参与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分类分析并总结出其特点。韩国图书馆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项目分有形文化遗产、无形文化遗产、民俗文化遗产三个类别,其具有数字化记录内容丰富、数字化保护形式多样、数字项目集成程度高、机构间项目合作密切的特点,并由此得出对我国图书馆参与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项目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文章梳理加拿大公共图书馆开展文化遗产数字开发与保护的相关实践与工作保障,探析加拿大公共图书馆参与文化遗产数字化工作的政策扶持和文化价值,选取7所加拿大公共图书馆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总结出加拿大公共图书馆在面向土著文化、地方区域历史文化、艺术类文化遗产以及融合数字遗产资源库等方面文化遗产的开发模式和特色实践案例。这些实践对我国公共图书馆参与文化遗产有以下启示:倡导多元化主体合作,建构数字保护联盟联合创作;以技术为核心驱动力,兼顾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融合开发;运用地方馆藏资源推动本土文化数字开发;创设基金协会,以申请制资助计划模式支持文化遗产数字保护。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批判遗产研究提出诸多涉及文化遗产本质的关键理论和反思观点,但目前尚未充分融入文化遗产数字化的研究与实践中。文章回顾了批判遗产理论的核心内容,包括批判性地认知遗产的本质、遗产的形成过程、遗产背后的关系网络和研究目的,并以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为例,结合调研结果,探讨了批判遗产理论对文化遗产数字化的启示,即数字化对象的文化转向、数字化层次的过程转向、数字化主体的多元转向以及数字化利用的复合转向。  相似文献   

4.
在美国国家数字信息技术设施和保存计划(NDIIPP)支持下,包括美国国会图书馆在内的十几个联邦机构倡导合作建立一套历史遗产数字化的通用标准。基于其在组合协作研究和相关经验方面的努力,联邦机构的数字化指导方针工作将解决文化遗产数字化复杂活动中相关的各类问题。目前已成立两个工作组,其一主要解决静态图片信息获取问题,另一个则涉及声音、视频或电影分类等内容,该工作还包括刚推出的网站。  相似文献   

5.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探讨数字时代档案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运作模式及实现策略.作为公共文化资源机构,档案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既符合档案馆的基本职责,又会促进档案馆馆藏结构的优化,并能拓宽档案馆的公共服务范围.档案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作的运作模式包括清晰准确的目标定位、层次分明的服务产品以及多...  相似文献   

6.
文章概述了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必要性,分析了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国内外现状,并从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开通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网站、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专题数据库、建立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实现策略。  相似文献   

7.
古镇、古村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艺术遗产,但很多遗产濒临失传或绝迹,亟需加强保护和传承工作.近年来,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为古村古镇的文化遗产传承和传播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更好的表现形式.如何利用数字化技术更好地保护古村古镇的文化遗产是当下重要的历史性课题.  相似文献   

8.
姚红平 《兰台内外》2023,(32):58-60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档案文献遗产的保护与利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档案文献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历史、文化和社会信息的丰富内容,对于保护和传承国家记忆和文化认同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传统的保护与利用方法在满足现代社会需求的同时,也暴露出一系列问题,如物质文献的脆弱性、空间限制、时间流逝等。文章通过深入探讨数字化技术在档案文献保护与利用中的应用,分析了数字化保护对于遗产文化的长期保存和广泛传播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9.
西班牙是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起步较早,关于西班牙文化遗产的保护一直是西班牙文化政策的重点。本文从西班牙的文化政策人手,论述西班牙对于遗产保护方面的相关内容,包括遗产保护的机构和组织、关于遗产保护的法律条文、遗产开发保护工作的具体措施等,总结西班牙在遗产保护工作方面可供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如何合理遴选与长期保护数字化遗产是近年来全球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热点议题。2021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发布《数字遗产长期保护遴选工作指导方针》第二版,为数字时代下的文化保护提供了重要指导。文章从背景、现状、策略等方面对该报告进行了深入解读,并结合当前公共图书馆面临的数字化遗产种类多、变化快、体量大、访问难等实际问题,提出应推进数字遗产立法、关注元宇宙等新技术、建立统一标准并构建协作创新平台、革新保护技术并提升保存水平、加强合作交流并打造数字遗产共同体等建议,加快构建新时代公共图书馆数字遗产保护事业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1.
可移动文化遗产和数字遗产均是现今兴起的事物,对两者的研究都较少,但是对可移动文化遗产下的数字遗产保护研究有其可行性和必要性,两者存在隶属关系,保护理论也有天然的相通性,将两者进行整合研究可实现双赢,只是其研究内容不管在技术层面还是在管理层面更有待深入,如何将技术和管理融合也是实现该课题研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我国许多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逐渐变得鲜为人知,甚至遭遇濒临灭绝的危险。鉴于这种状况,图书馆应该承担起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但是,数字图书馆在数字化存储、网络化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牵涉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持有人或传承人的版权问题。基于此,文章分析了数字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价值和其中的版权问题,并提出了数字图书馆遵循的原则、建立土著文化协议和利用特别权利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版权策略,以期激起数字图书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职责意识,并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立法的出台。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非遗传承人在自媒体中发布的数字资源为研究对象,构建了由非遗项目、非遗自媒体资源,传承主体、时间、地点、事件6个大类组成的非遗传承人自媒体数字资源领域本体,以及数据-语义-关联-应用四层非遗传承人自媒体数字资源语义组织理论框架,据此可以实现对非遗传承人自媒体数字资源的语义组织。  相似文献   

14.
翟姗姗  张纯  许鑫 《图书情报工作》2019,63(11):140-148
[目的/意义]针对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实践与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现状进行全面梳理,并对文化遗产数字化长期保存实践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相关改进策略,以期实现文化遗产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的传承传播,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方法/过程]指出以开发利用为目标实现文化遗产资源数字化长期保存的必要性,并对国际数字化长期保存及开发利用最佳实践案例"威尼斯时光机"项目进行深入分析,据此提出我国文化遗产数字化长期保存策略。[结果/结论]借鉴国外优秀实践经验,以开发利用为导向,从资源覆盖、技术集成、服务模式3个方面制定我国文化遗产数字化长期保存策略。  相似文献   

15.
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载体与形式,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民族精神。进入数字社会以来,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兴数字技术与理念,数智化活化文化遗产,进而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已经成为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关键路径和数字化赓续的现实需求。在科技与人文融合精神指导下,本文尝试性提出了文化遗产智能计算的基本概念,分析了文化遗产智能计算基本目标和实现逻辑,并针对欧洲时光机项目进行了案例分析和经验总结。调查分析欧洲时光机项目的目标愿景、发展历程及其组织架构,系统梳理欧洲时光机的建设内容与代表性工作,归纳总结历史大数据构建的技术框架与逻辑路线,进而从数据资源、关键技术、标准平台、表现形式和共建机制等五个方面提出文化遗产智能计算的经验进路。文化遗产智能计算与历史大数据资源建设不仅是当代新文科建设的前沿学术问题,更是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对数字中国和文化强国重大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理论创新价值与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和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作为具有宣传先进文化,开展社会教育和保存人类文化遗产职能的公共图书馆,对宣传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陈辉 《出版科学》2011,19(6):104-105
中医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传承,不仅造福了医者病患,还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正确认识与了解中医药学的真谛,致力于中医药图书出版事业,为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做贡献是出版人责无旁贷的义务与使命。  相似文献   

18.
文献多样性随着人类文明的进程而扩展。而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工作者应当对这种客观存在的复杂性有所了解、辨别、区分,并采取应对举措。不仅探讨了文献多样性的价值、丰富度以度与之相关的问题,而且提出应辩证地区分与应对具体问题.不能机械地照搬某种模式。  相似文献   

19.
作为特定和完整的社会文化概念——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最近几年才步入人们的视野,但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并非新生事物,它同档案一样,都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档案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价值及意义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等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20.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图书馆的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收藏于图书馆中,就是一种特色馆藏。本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含义、现状、图书馆的特色馆藏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进行了阐述,并结合陕西省图书馆实际,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提出了几点自己的想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