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运用录像资料分析、文献资料、对比分析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第11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中国队整体项目成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单人操与国外选手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难度动作完成质量不高、组别选择不均衡以及艺术表现力不够;混合双人操未进入决赛,主要表现在我国运动员力量素质方面不足;三人和六人操是我国竞技健美操的优势项目,无论从难度动作、艺术表现力,还是完成质量上都具有冠军队的实力水平。  相似文献   

2.
第9~10届健美操世界锦标赛各项难度组合动作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录像观察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2006年、2008年第9、第10届健美操世界锦标赛男单、女单、混双、三人和六人等5个项目前6名运动员的难度组合动作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单人、混双、三人和六人项目的难度组合第10届比第9届世界锦标赛呈上升趋势;组合以C组-A组,C组-C组为主;难度组合多数"前难度"选用"屈体跳类","后难度"为"提臀腾起类",组合显示较好的空间性、动感、灵活和流畅性;难度组合多数分布在"前半套",这有利于运动员高质量地完成动作并获得0.1的连接加分;难度组合朝着"难、新、关、稳"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数据统计和比较分析法,对第十三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女子单人操项目的难度动作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探究世界女子单人操项目难度动作发展变化,比较分析出我国女子单人操项目难度动作方面优势与劣势,找到我国运动员与世界顶尖运动员的差距.研究认为:世界竞技健美操女子单人操项目在难度动作的选取和运用上表现出难度动作的均衡性和多样性有所缺失特征;我国运动员在难度动作组别、数量和分值的选取上与其他世界顶尖运动员的差别很小,利用率基本符合世界发展趋势;我国运动员所选难度动作在成套动作中分布运用比较均衡,编排比较合理,发展方向与国际趋势一致;我国运动员难度动作完成质量与世界强队运动员相比有很大差距.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对第9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混双项目前8名成套难度动作进行技术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难度动作得分是影响最后得分的主要因素。各个国家在比赛中难度动作选择的分值、组别、类别差异不显著;从A、B、C、D四组难度动作在整套操中的分布来看,D组难度大都分布在一套操的后半部分。中国队健美操混双项目整体水平较低,具体表现在艺术性较差、难度动作完成质量不稳定。  相似文献   

5.
对第13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女单、混双、三人、五人、有氧舞蹈和有氧踏板项目中国代表队决赛成绩与各个国家决赛成绩进行比较,分析出中国代表队在各个项目中的名次和组成比赛成绩的难度、艺术和完成得分与其他决赛国家的差距,揭示本次大赛中国代表队失利的原因。研究认为:对新规则的理解和把握不足是导致此次大赛失利的首要因素;女单和混双项目需要整体提高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三人和五人项目要增加女运动员参赛以此提高难度得分,增强成套动作创编的创新能力以此提高艺术得分,巩固和继续保持中国代表队优势的完成得分;加强中国代表队女运动员能力和后备力量。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法和对比分析法,对第九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中国队混合双人操成套动作与前8名中其他选手进行技术指标定量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运动员参赛成套动作的编排设计思路、发展方向与世界健美操的发展方向基本一致,混合双人选手在成套动作中表现出的技术规范性、健美操专项技术的发力控制等方面与其他高水平运动员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运动员的难度动作的选择与完成质量以及动力性配合创新上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运用图像分析、文献资料调研、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第10届世界健美操集体三人项目的决赛前8名运动员名次与难度、艺术、完成得分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显示,提高难度动作的质量才是关键所在。难度、艺术和完成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仅仅孤立地追求某一方面的得分,只会得不偿失。  相似文献   

8.
根据新周期竞技健美操规则的要求,通过现场观看比赛和分析比赛录像,对2006年世界健美操锦标赛的男单、女单、混双、三人、六人五个项目的前8名40套动作中的难度动作数量、组别、分值、C组难度动作空中姿态类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中等分值的难度动作是运动员目前选做的重点;在B组和C组难度动作的选择上缺乏多样性;难度动作的连接加分实现率低;三人、六人项目主要通过配合发展高分值的难度动作;现行难度动作的要求和评判标准导致了在三人、六人的项目中参赛女运动员的数量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9.
竞技健美操是一项在音乐的伴奏下,能够表现连续、复杂、高强度成套动作能力的运动项目.本文依据(FIG)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2013-2016版,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第14届健美操世锦赛女子单人操前3名成套动作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此次比赛中难度动作的选择上趋向于高分值发展,成套动作完成质量较高,艺术表现力成为优秀运动员比赛取的优胜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综合分析法对第九届世界锦标赛竞技健美操六人项目的情况进行分析,并得出六人项目发展趋势是:更加注重艺术性创新、动作技术的完成将更加完美、难度动作向多样化发展。  相似文献   

11.
运用录像观察、数理统计和文献资料等方法,对第10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混双项目中我国和强于我国的5个国家的难度动作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并对选择难度动作类型、选择难度动作的分值、难度动作的完成质量和难度动作编排出现的位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混合双人操在选择难度动作类型上具有良好的均衡性,但是选择难度动作的分值上比较低,难度动作的完成质量差,难度动作编排出现的位序不太合理。通过对这些差异的对比分析,使我们更加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以期为我国混合双人操难度动作编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和对比分析法,对2006年第9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6人操决赛前8名队伍的托举动作进行分析,找出各队伍托举动作的相同与独特之处,以期对从事竞技健美操6人操托举动作的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以第15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为例,分析单人项目成套动作中操化动作的多种元素,以期探究世界优秀健美操运动员操化动作竞技表现特征。结果表明:艺术分是影响单人项目最终得分的重要分数项;成套拍节单元在25~31个之间,多为28个单元;不对称手臂动作数量、比例、步伐动作数量等与运动员艺术分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4.
第9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男子单项决赛难度动作位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图像分析、文献资料调研、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第9届世界健美操男子单项决赛前8名运动员难度动作出现的位序与成绩关系进行分析。研究显示,成套难度动作位序布局的合理性、难度动作类别创编的均衡性与运动成绩呈正相关;难度动作的选择应与运动员的实际身体素质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相吻合,难度动作才能完成得轻松优美,才能充分展现男子单项目运动员的个性化特点,“难”与“美”的结合仍然是当今健美操制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樊超 《体育世界》2010,(12):7-9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2008年第十届世界竞技健美操锦标赛女子单人操项目前三名运动员的36个难度动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本次世界健美操锦标赛上,女单前三名的选手都根据自己的特点对难度进行了选择与编排,而且都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成绩。由此可以看出难度动作的选择与编排在成套动作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也是取得好成绩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对第12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女单比赛的8名决赛选手的成套难度动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女子单项决赛运动员水平接近、竞争激烈,有机结合运动员个体体能的编排难度动作,不盲目追求难度系数的拔高,不忽略选手身体能力对难度编排的把握,才能取得好的比赛成绩。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第8届全国大运会19套竞技男子单人操成套动作中的难度动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大学生竞技男子单人操成套动作中B组难度动作选择最少;C组和D组难度动作选择的分值较低;A、B、D三组难度动作的类别较单一;难度组合缺乏创新。  相似文献   

18.
湖南省第六届大学生运动会健美操比赛六人操第一次以竞技型健美操为内容,本文就这项比赛将三级运动员规定动作改编成六人操发表自己的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竞技健美操三人操项目难度动作的编排结构,探究三人操难度编排结构发展趋势,该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和逻辑分析法,分析了第十五届健美操世锦赛三人操项目前五名队伍难度动作的编排结构。结果显示,中国队三人操在难度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前五名队伍选手的难度动作选取较为集中。教练员和运动员应按照由难到易的顺序排列难度动作,创编新颖多样的难度组合,从而提升成套动作在比赛中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竞技健美操集体项目(于2013-2016版规则将6人操修改减少为5人操)中,队形运用及其变化是比赛的重要内容之一,变化多样的队形及其巧妙流畅的变化使比赛更具有艺术性和观赏性.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2010、2012、2014年的第11、12、13届这3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6人(5人)操项目前3名的9套动作的成绩对比及队形变化数量、队形变化速度、队形变化类型的运用进行统计分析.由于中国队在集体项目比赛中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保持在前3名,参赛队员一直以男运动员为主,其在艺术得分上成绩不突出,从而影响最后比赛成绩.因此,对第11-13届世锦赛6人(5人)项目前3名9套动作的成绩及队形变化特点进行探讨与研究,为我国竞技健美操运动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