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当前语文教学“讲”风不息,一篇课文,掰开、揉碎、嚼烂喂给学生的现象屡见不鲜;一问一答的“启发”之风更是越刮越盛;一堂课“十万个为什么”几乎成了语文教学的顽症。语文课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
文学是一门艺术。是展示人类审美的语言艺术。语文教材选编课文大都是文质兼美的典范佳作,从内容到形式无不蕴含美。语文教学过程就是带领学生审美的过程。但抽象的“问、答、讲”的教学模式,让语文课枯燥无味,致使学生生厌,不爱语文课。要让学生爱上语文课,教师应以自身的教学魅力,让课堂生动闪亮,变得可爱起来。怎样才能使我们的教学极富魅力呢?  相似文献   

3.
怎样使自己的语文课上得有“语文味”?使语文课堂不是舞台,但胜似舞台,使学生津津乐道,回味无穷?笔者认为,我们应抛弃浮华,走出语文课低效、浮躁之风,要立足工具。力求从字词教学、朗读指导、感悟文本、学法引导、读写训练等角度凸显语文学科的个性,弘扬人文,才能上出语文味浓郁的课,让学生领略语文课堂的无穷魅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4.
周强 《生活教育》2012,(6):67-70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应该是什么样子呢?带着这样的疑问,让我们重新思索语文课的教学。我们要把语文课看成起点,让一篇篇"课文"成为学生奔跑的点点,让师生一起沿着起点出发,共同探究语文课堂教学,学好语文课。  相似文献   

5.
史峰 《辽宁教育》2013,(12):95-96
语文本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学科,语文教学本应该是“满堂精彩”的课堂。但事实上,语文及语文课在很多情况下已经成为“枯燥无味”的代名词。课堂教学方式呆板僵化,让学生失去学的兴趣,让教师失去教的激情。如何让语文课堂教学“满堂精彩”?特级教师王君是一位有教学“谋略”、思维活跃的老师,她在语文课上常有“满堂精彩”的高招——  相似文献   

6.
在数学教学中,大家经常讨论这类问题:教学《认识百分数》,这一节课中是讲百分数的意义重要呢?还是讲百分数如何产生重要?如何让数学教学有点“深度”,但没有增加“难度”呢?  相似文献   

7.
前些年,“讲”风在课堂上※起,教师大搞”字、词、句、篇、语、修、逻、文”,把本来文质兼美的课文弄得支离破碎。于是.有些教育专家和关心教育的人士痛心疾首,认为讲风太甚。必将有碍学生的思维。随着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出现。语文课改如火如荼,很多语文教师越来越少“讲”,越来越注重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来代替“讲”。这样就走进另一种教学误区。其实,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讲”是必不可少的。只是还需讲究些艺术的。以下是我对“讲”的艺术的几点认识和思考。  相似文献   

8.
学习语文的目的是什么?从语言的角度看,就是要学会感受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离开了经典课文,离开了典范语言,离开了具体的字词句,谈何感受?谈何理解?谈何运用?因此,字词句是教一篇课文的“总抓手”,离开了它,语文教学就会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成为“空中楼阁”。对于小学生而言,最重要的阅读能力是品味能力,尤其是词语的品味能力。教课文,就是要扣紧词语。只有扣紧了词语,语文课才有“语文味”;只有扣紧词语,语言因素的教学才会落到实处。所谓“扣紧”,从宏观上讲,就是要潜心钻研课文语言,精心锤炼教学语言,热情批阅作文语言;从微观上讲,就是针对具体的词语,层层追问3个问题,即语言里“有什么”,语言“怎么样”,这样表达“为什么”。这3个问题,语文教师在备课时要问自己,在课堂上要问学生,并要引导学生自己问自己。  相似文献   

9.
如何使语文课堂生动活泼,让语文课变的新鲜有趣?如果我们的语文老师能把语文课幻化成上山看日出,那么学生就会天天想着语文课,天天盼着语文课。为了避免语文课堂的模式化,近年来,我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模式,如借用洋思“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方法,运用多媒体教学,对原课文情节进行补充或改变等。为了处理语文课中牵涉到的历史、地理知识,我有时求助于历史、地理老师,如请历史老师利用多媒体给学生进行有关历史知识讲座,解决语文课上的“历史背景介绍”,学生感到新鲜,效果很好。讲解枯燥的语法知识,不在同一节课上反复讲解同一个概念,而在不同的课上让学生多见面,学生不会厌烦,教学效果良好。把作文讲评同语文课文中有关知识结合起来,即使语文课讲得不单调、呆板,又指导了作文。让学生每天都有新发现,新见解,新收获,让“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学生就不会感到语文学习的枯燥、乏味。  相似文献   

10.
范欣 《现代语文》2008,(11):88-89
新一轮的课改教学让中学语文教学在走出旧的误区,探索新的教学改革思路与方法时又陷入了新的误区,如初中语文课上学生不练习写字、不在课上进行识字教学和词语教学、不重视人文素质的培养、课堂从“满堂灌”到“满堂问”或“满堂练”、以带“电”的教学手段代替全部等。笔者认为语文课教学应该还语文以本色,本文就语文课教学的本色谈一下个人拙见。  相似文献   

11.
孟辉钰 《考试周刊》2009,(35):53-54
在中学教学中,最易教的是语文,最难教的也是语文。语文教学在中学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它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前提和基础。那么如何教好语文课,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尽快掌握课文的内容呢?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有以下一些感受与认识。  相似文献   

12.
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说:“语文课是教师在课堂上用教材作例子,教会学生说话、写话。”这给语文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导向。语文课上,教师应该教会学生表达,教的应该是语文,而不是课文。那么,怎样用好一篇篇文质兼美、富有思想感情的文本例子呢?我在教学《沉香救母》这篇课文时,努力尝试把课文作为例子,结合低段语文教学目标,充分运用教材,让学生在具体而实在的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活动中触摸语文、感悟语文,向“藕花深处”漫溯。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到底怎么上?语文教学如何走出应试教育的困境,让学生在扎扎实实的语文训练过程中,既学好语文又得到情感与心灵的陶冶.切实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和整体素质,以真正实施语文素质教育?这是长期以来广大语文教师一直在痴心地追问而至今并未得到答案的问题。对此,有人认为,语文课改需要来一场彻底的“颠覆与重建”的革命,即颠覆语文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打破纯语言技术训练的教学怪圈,  相似文献   

14.
诵读对语文教学的意义十分重要。如何把诵读这一环节真正落实到语文教学过程中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1.要加大诵读的训练量。语文课应是先读后讲,多读少讲,多背精讲,学生在朗读中感悟为主,教师在课堂上讲解为辅。一些自读课文可以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朗读感悟,对  相似文献   

15.
如何激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笔者认为对教师而言关键要把语文课上“活”。吕叔湘先生曾说:“语文教学的关键在于一个‘活’字,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讲活了。”可见“活”是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是一门基础课、工具课.语文教学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不能忽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如何让人文思想在语文教学中绽放光彩.如何让语文课堂“浸润”德育“甘露”呢?我尝试着这样做。  相似文献   

17.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呢?就要让学生体昧语文课的情趣和韵味,享受语文课的愉悦和快感,在语文课中提升生命的品味。在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中,笔者有以下几点认识与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8.
在语文教学中,导语如果设计得合理,就会取得先声夺人的效果。那么,在语文课上教师应该如何恰当使用导语呢?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才能让导语更好地服务于语文课堂教学,取得“浓妆淡抹总相宜”的效果呢?  相似文献   

19.
课改了,语文课该如何上?教师既不能滔滔不绝地讲,也不能纯粹作为旁观者,一味放手让学生讲;或者“爬黑板”每节课只是以题的形式出现,讨论交流,这样的语文课,单调乏味,学生讨厌,原本很唯美的语文被无情的撕碎,割裂,变得索然无味。怎么上?我认为在课改浪潮下,语文课更应该充满生机与活力,用发展的眼光来上课,让语文课充满诗情画意,  相似文献   

20.
课堂上老师声情并茂地讲授,如何才能不给人矫揉造作之感?声、光、电等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如何才能不给人喧宾夺主之嫌?什么样的课才是一堂属于语文的语文课?多年来,有关语文课应该如何教的讨论始终未曾歇止.近日,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提出了“真语文”理念,强调让“语文教学回归传统,找回本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