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学生专业学习的能力,帮助学生科学规划专业学习、更好地完成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应用性人才,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和学生的实际特点探索开展专业导师团队制。  相似文献   

2.
《邢台学院学报》2017,(4):148-150
地方本科院校创新创业大数据人才培养,核心任务是按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培养学生,落实以学生为中心,创立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即CDIO工程教育模式,借鉴国际主流工程教育标准,明确工程人才能力体系,提升学生的工程技术创新能力,强化跨学科教育,培养学生对数据科学中模型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使学生能利用大数据的方法解决具体行业应用问题,形成对宏大或复杂工程的系统视野,兼具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创新创业意识。  相似文献   

3.
以工程训练中心为基础成立创新创业实践平台;通过这一平台,可将受训学生分层次融入已建立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中。在创新创业实践平台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通过基金对学生开展项目化创新创业实践训练,受训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得以有效提升,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对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创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出发,分析“赛育协同”对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价值意蕴,并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例,探讨以赛促教、以赛促创、以赛促就业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将“赛育协同”融入卓越工程师培养、学生科创团队建设、学生创业就业发展三个实践案例阐释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的不断推进,卓越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工科建设、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等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大势所趋。根据西安工程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要求,采用CDIO工程教育模式,进行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搭建创新创业教育平台,扎实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不仅促进了学生全面综合能力的发展,而且使专业建设更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更为我校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及卓越拔尖人才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准确定位高职院创新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有效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高职院创新创业教育的人才探索适宜的发展模式,可以提供有利于学生实现灵活就业和自主创业的专业结构发展的土壤。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优化组合,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科学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提供了较大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7.
培养新世纪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仅有优化的课程体系是不够的,更需要优化的实验教学体系和良好的工程实践环境,才能更好地培养素质高、知识面宽、综合能力强的复合型、创新型卓越人才。该文论述以培养创新实践卓越人才为目标,建设面向学生开放实验和学科竞赛活动的创新实验室、培养学生真实工程创新实践能力的大学生训练中心,以及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形成了真实工程实践环境,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团队协作精神与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8.
卓越工程师班的建设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应以此为契机,确立卓越班导师制度,全面指导学生在校的生活、学习及科研,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加强校企合作,使学生能够尽早参与到化工企业的研发活动中,培养学生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以学科竞赛和创新项目为平台,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有效地促进"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在高等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服务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鼓励自主创业,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学院深度实践产教融合理念,融合课程与岗位,将专业课程与创新创业课程互融,进入良性运行轨道的漳州理工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区通过入驻企业团队与学生创业团队,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运行过程中,推行课程岗位实践,在专创课程融合突出"阶梯性"、"适用性"和"融通性",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产教融合背景,以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水产科技学院为例,论述高职院校培养“德高技强”创新创业渔业人才的路径,提出应改革和完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德高技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组建“德高技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教学团队、搭建“德高技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实践平台、丰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教学实施方式、完善“德高技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保障体系等方法,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渔业技术技能人才提供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11.
根据医疗器械专业"医工结合"的特点,面向"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医疗器械人才培养有其特殊性,对医疗器械卓越工程人才培养实施实验教学改革,目标清晰,方向明确,以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为宗旨,调整实验课程体系,建立"产、学、医"联合实验平台,"三师型"实验教学团队与"创新实验项目驱动型"实验教学模式,完善实验教学质量激励机制,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建立了一套医疗器械行业人才培养的新型实验教学体系与模式,对创新型医疗器械卓越工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了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本文在当前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大背景下,对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机制的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提出了几点思路与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工程应用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更好地适应当前对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教育部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机制的重要举措。建设"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校内工程实践教学基地是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针对人才培养的传统模式,即忽视实践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指出了学生工程能力培养的方向。改革重点放在加强工程实践教学,建立职业资格认定,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突出专业技能训练。  相似文献   

14.
<正>为促进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教学改革,切实加强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团队意识,全面夯实大学生的工程师设计能力及成图技术基础,普及先进的成图技术,推广、掌握先进的工程化产品设计方法,近年来,高校大学生的学科竞赛氛围愈加浓郁,参赛大学生蔚然成群。竞赛旨在培育创新应用人才,指导学生加强创新设计意识、综合设计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强化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工程技能培训,使他们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想象空间,提高学生的工程制图能力。  相似文献   

15.
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福州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专业探索采用"项目导入+专利驱动+专创融合+实习实践"培养模式,即以第一、第二课堂培养创新创业素质,以专利发明驱动创新实践,以创新创业大赛检验创新创业能力,以毕业实习平台对接产业创新创业人才需求,构建起"全闭环四步法"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该模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培育出具备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团队管理、运营服务等综合能力的机械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6.
创新创业教育要融汇到整个人才培养当中,融汇到每一个教学内容中。深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以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导向的创新创业教育,搭建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融会贯通的平台,以经典实验促进学生基本操作规范的养成,以综合、创新实验激发和鼓励学生的创新激情,以前沿、虚拟仿真实验促进学生创业能力的增长。结合工程训练中的实践性项目,汇聚创新创业教育要素与资源,实现大学生以专业为基础的高质量创新创业教育,全面开创工程训练教学新局面。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卓越工程师教育理念和内涵的系统研究,根据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教育教学规律,构建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平台+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制定了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产学研合作走出了一条地方高校培养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的新路子,切实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8.
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对提升在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团队协作意识,激发学习兴趣、完善学习模式,提高创新创业能力、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部门管理不够到位、教师指导不够深入、学生投入不够专注的问题。通过深入分析,提出了更新教育教学思想理念、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激励专业教师转换角色等更加合理的项目运作对策。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环境工程技术专业创新创业和职业能力培养平台的建设内容、建设途径和取得的成效。首先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中明确了核心课程的创新创业内容,建立了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然后通过整合资源,建设了校内外创新创业基地,搭建了职业能力拓展训练系统;同时开展卓越人才培养试点,孵化培育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促使学生取得显著创新发明成果。在平台的支撑下,学生获得省级创业大赛银奖、省级职业技能竞赛一等奖。  相似文献   

20.
地方高校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工程意识、动手能力和创业能力方面做了许多探讨和研究,特别是创新基地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整体上创新创业实践的开展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分析现阶段地方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从加快大学生的工程意识和提高创新创业能力角度出发,阐述了地方高校创新创业基地建设的几点做法,目的是为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创新实践能力及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参考,并奠定良好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以加快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