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壮族为主的红七军到达中央苏区后,参加了一系列的反"围剿"。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壮族官兵随同中央红军参加了长征,他们在战略转移中担任行军先锋,在诸多关键性战役和动员民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很多人后来成为中共的重要将领。  相似文献   

2.
10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12月9日,卢汉率部在昆明起义,春城昆明迎来了解放。为争取云南起义,早在1946年4月,刘少奇、朱德在延安亲自部署了争取滇军起义的工作,叶剑英总参谋长和军情部部长李克农直接领导了这项工作。滇军抵达东北后,1946年5月27日,滇军一八四师师长潘朔端,于海城率部起义。1948年10月,滇军六十军军长曾泽生在长春率部起义,编为人民解放军第五十军。1949年2月,卢汉委托与中共有联系的民主人士宋一痕,向中共中央香港分局递交了他致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的信件,卢汉在信中表示了反蒋的政治态度,并请求中共派代表到云南,以及和中共中央建立电讯联系,时任中共中央香港分局的负责人潘汉年接见了宋一痕。同时卢汉又派人与桂滇黔边纵队副司令员朱家璧联系,5月底桂滇黔边纵队领导和卢汉代表龙泽汇在寻甸磨盘寺举行第一次会谈。6月,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总参谋长叶剑英和军情部部长李克农,委派参加北平起义的原国民党北平警备总司令周体仁(云南人,傣族)返回云南策动卢汉起义。  相似文献   

3.
这是1930年2月12日红八军出版的一份《工农兵》报。整整50年过去了,纸张发黄了,第一版还被人用毛笔涂写过。然而,我们细读了那些简括鲜明、充满激情的文章和报道,当时红八军驰骋在左江根据地的雄姿和龙州地区的战斗风云仍跃然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1929年11月,党中央批准邓斌(邓小平)同志等,在左、右江地区创建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第八军,并任命张云逸为红七军军长,俞作  相似文献   

4.
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简称"七军会")是我国第一次承办的综合性国际军事体育赛事,也是继北京奥运会后我国举办的规模最大的国际体育赛事。七军会申办、筹备、举办中形成的各类档案资料是世界军运文化宝贵遗产和我国国家档案资源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在辛亥革命运动中,云南是最先响应武昌起义的少数几个省份之一,而张文光组织发动的腾越起义,则是云南辛亥革命的先锋,它吹响了云南辛亥革命的号角,打响了云南辛亥革命胜利的第一枪. 腾越起义的成功,有力地推动和促进了云南辛亥革命的进程,省城昆明继腾越起义三天之后,发动了"重九起义",全省各地也积极响应,纷纷反正.腾越起义为云南辛亥革命的胜利立了首功,为有力地声援和促进了全国的辛亥革命的胜利立了首功,有力地声授和促进了全国的辛亥革命运动.  相似文献   

6.
《档案》2011,(4):32-33
第三部分南梁星火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甘肃共产党人贯彻执行党的"八七会议"确定的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先后在甘肃发动了"两当起义"、"泾川凤翔路口起义"、"靖远起义"、"天水起义"、"蒿店起义"、"碧口起义"等十多起武装起义,创建了西北红军。  相似文献   

7.
<正>(上接第8期第26页)范石生鼎力助朱德南昌起义后,朱德等人指挥部队南下广东潮汕,在粤北要地乐昌三河坝附近遭到国民党军队的残酷围剿,4000多人只剩下1000余人。这支被称之为起义部队的"余脉",在朱德的率领下经过艰苦转战来到湘南汝城,被饥寒和疾病所困扰,急需休整。这时,朱德再次得到云南陆军讲武堂同学范石生的鼎力相助。事隔30多年后,1962年6月朱德在《从南昌起义到上井冈山》一文中说:"南昌起义前,驻  相似文献   

8.
苗体君 《档案》2023,(10):52-58
渭华起义革命精神就是以刘志丹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在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伟大实践中,培育、铸造出的一种伟大的革命精神。其内涵包括:坚定信念,听党指挥,不怕牺牲,矢志奋斗。刘志丹不仅是渭华起义的主要策划者和发动者,还是渭华起义的主要组织者和领导者,而且还自始至终参加了渭华起义的全过程,并用革命的实践培育并铸造出了伟大渭华起义的革命精神。  相似文献   

9.
陈云与长征     
中央红军长征前夕,1934年10月中旬,陈云受中共中央委派,担任红五军团中央代表。从此,陈云开始直接参与长征中的军事指挥行动。身临前线,指挥后卫军团掩护党中央和中央红军突破湘江红五军团是宁都起义改编的部队,下辖第13师和第34师,共一万余人,长征开始时,担负全军后卫任务。10  相似文献   

10.
吕公望:辛亥革命的先驱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11年10月10日晚,驻扎在武汉的新军第八营的革命党人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举起了辛亥革命的大旗,全同各地革命党人纷纷响应起义,一起推翻了腐败无能清政府.  相似文献   

11.
<正>1928年5月1日爆发的渭华起义,是当时西北地区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暴动,也是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重要起义之一[1]。党和国家领导人邓小平、习仲勋、徐向前等人对渭华起义给予高度评价并分别题词。邓小平的题词是:"渭华起义烈士永垂不朽!"习仲勋的题词是:"渭华起义的革命精  相似文献   

12.
正1949年4月,国民党空军伞兵第三团在团长刘农峻的率领下,2500多名官兵于15日乘中字102号坦克登陆舰起义,在连云港胜利登陆。这是中共上海地下党组织秘密策划,情报战士深入虎穴与潜伏在舰艇内的地下党员密切合作的结果,他们虽经惊险、曲折的斗争,却最终取得了胜利。继"重庆号"起义后,伞兵三团的起义给了国民党军在战斗力和士气上又一次重大打击。蒋介石的掌上明珠国民党伞兵部队,最初由国民政府责成杜聿明于1944年在昆明创建,划分为一、一二、三团,隶属于陆军总部。伞兵军官都是国民党  相似文献   

13.
黄樵松将军是原国民革命军第30军中将军长,是一位具有浓郁爱国思想和民族气节的军人,在抗战中屡建功勋,成为抗日名将.解放战争开始后,他反对蒋介石的内战政策,一贯赞同中国共产党的主张,他在山西太原前线酝酿率部起义时,因被"最忠实"的部下出卖而牺牲.黄樵松是整个解放战争期间,因阵前起义而牺牲的国民革命军唯一一名军长.中华人民...  相似文献   

14.
简婷 《东南传播》2010,(5):100-101
防城起义是辛亥革命期间,孙中山及其革命派领导的第五次武装起义。大多数学者认为,防城起义失败缘于东京同志"倒孙风潮"和"购械风潮",但经过考证,防城起义是在没有武器援助的情况下发动,武器缺乏才是导致防城起义失败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5.
“八一”并非原定起义时间 第一次九江会议提出南昌起义后,李立三和邓中夏立即上庐山向鲍罗庭、瞿秋白和张太雷汇报。瞿秋白和张太雷都是人们熟悉的中共早期革命领袖,而鲍罗庭作为共产国际派驻中国的代表,他的意见对中共中央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湘南起义的历史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湘南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领导的一次规模最大的农村武装起义.然而,对这次起义历史意义的定位,史学界有失公允.每每论及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起义,都以"三大起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而概之.  相似文献   

17.
冯昕 《档案与建设》2018,(3):47-50,66
1927年12月11日凌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州起义打响.次日,时任广州起义总指挥、中共广东省委书记的张太雷,在指挥战斗中光荣牺牲.本文总结了广州起义的特点和教训,以纪念在广州起义中牺牲的张太雷等烈士. 广州起义的鲜明特点 张太雷等领导的广州起义,是中共领导的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的第三次武装起义,充分显示了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敢于斗争的胆略和气魄,用实际行动回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杀,其斗争之英勇、声势之浩大、规模之壮观,堪称中国现代革命史上的壮举.笔者以为:在中共中央直接领导的三大起义中,广州起义较前面举行的南昌起义、秋收起义至少有三个鲜明特点.  相似文献   

18.
笔者在《萍浏醴起义与洪江会》(载《史林》1988年第1期)一文中,论证了在萍浏醴起义前夕并不存在洪福会、武教师会、哥老会三个会党组织,龚春台于1906年开的“六龙山”也不是哥老会与武教师会的联合组织。萍浏醴起义是由同属洪江会系统的各山堂联合发动的。此后,王学庄、周秋光两位先生又发表了《萍浏醴会党起义檄文辨伪——兼论佚名<魏宗铨传>》(载《历史研究》1989年第5期),考证了所谓《中华国民军南军革命先锋队都督檄文》和《新中华大帝国南部起义恢复军布告天下檄文》均系托伪之作,指出了《魏宗铨传》中许多歪曲事实之处。同时,又看到了饶怀民先生整理的《萍浏醴起义资料汇编》(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这些研究的进展和新史料的刊布,使我们有可能对1906年湘赣边界爆发的这次影响巨大的会党起义的发动和面貌作进一步的探讨。我在这里着重谈一下李金其在这次起义中的地位和这次起义的性质。  相似文献   

19.
刘小宁 《档案与建设》2012,(5):47-49,52
临时参议院成立1911年武昌起义后,经过各省代表会和代理参议院的过渡,民国南京临时参议院于1912年1月28日正式成立。关于临时参议院设立的必要性,孙中山有过一番见解。他在答复国民协会的函中称:"方今虏氛未靖,战祸方延,执行  相似文献   

20.
<正>渭华起义是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四一二"反革命事变之后中国共产党人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之后,又一次重要的反抗国民党反动镇压的武装起义。是我党在西北地区发动的最著名、最具影响力的武装起义之一。它对我党在西北地区扩大革命影响,创建革命武装,特别是对于西北红军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