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体育旅游产业集群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文献资料、归纳分析、专家访谈等方法对中国体育旅游产业集群进行了研究.当前我国体育旅游产业发展面临"拐点",体育旅游产业发展陷入"比较优势陷阱",体育旅游产业驱动要素的跃升,体育旅游需求的多样化,使我国体育旅游产业集群发展具有必要性.全面提升体育旅游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应采取非均衡的发展战略,形成市场主导、政府调控的发展路径,促进集群中的企业壮大,积极走向国际化.  相似文献   

2.
体育旅游是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产物。中国体育旅游发展迅速,但也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从不同的视角维度对体育旅游融合发展的内在规律进行剖析,梳理国内体育旅游发展脉络,分析体育旅游面临的市场认知、职业设计、企业规模和法规依据等方面的困境,提出10个方面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3.
以产业联系紧密、集群特征明显的体育旅游产业为研究内容,在文献研读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结合体育学和经济学的相关内容,从产业集群对区域体育旅游市场获得造成的影响出发,对体育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发现在不变系数模型和变截距模型或变系数模型下,体育旅游业总产值、产业集群多样化指数和专业化指数,以及竞争程度指数对体育旅游企业的体育旅游产品与服务的销售额影响效果均为正,即产业集群程度的增加会推动体育旅游企业市场获得的上升。为了加速体育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应该在适应市场经济大环境和遵循政府主导发展原则的情况下,积极推进体育旅游产业的集群发展。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法、频度统计法、专家咨询法等研究方法,对耦合机理和价值创造机理作用于民族传统节庆体育与旅游产业相互影响形成融合发展的效应进行分析。研究认为:民族传统节庆体育具备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天然优势,是旅游产业的重要根基与资源;民族传统节庆体育对旅游产业具有渗透和提升效应,旅游产业对民族传统节庆体育具有引致和扩散效应,二者的融合过程是新产业价值链的增值过程;宏观供给层的政策与制度、市场垄断等因子,微观供给层的企业整合能力、核心能力刚性、知识的学习与创新能力等因子,需求层的游客消费能力、消费行为惯性等因子是民族传统节庆体育与旅游产业融合障碍因子。提出建议:培育市场,推动融合发展根本动力,解除需求障碍;把握政策规制,创造良好融合平台;提升旅游企业核心能力,加强科学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体育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动力与路径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强 《体育学刊》2016,(4):55-62
从产业融合的经济学视角出发,对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定义进行界定,从基础条件、资源条件和市场条件3方面提出双方产业融合的内涵;然后就双方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从体育本体资源的资产通用性、旅游消费结构日趋高级化的内外动力两方面进行了解释;并就双方产业融合的路径机制从产业价值链的解构过程,提出了技术、业务、市场融合的3种重构手段,以及5种典型重构模式——运动休闲型体育旅游、观赛型体育旅游、参赛型体育旅游、地标场馆游览旅游和场馆体育演艺旅游;最后从部门规制改革、出台政策与标准、培育精品项目、加强人才培养等4个方面提出了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体育旅游资源分析及开发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体育旅游资源丰富;有一定的开发基础,产业的发展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河南体育旅游产业开发,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对河南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认识,确立发展地位;树立市场观念,拓宽发展空间;创新体制,力争投资结构多元化;发挥政府职能;注重旅游资源文化内涵的挖掘;加强体育旅游业队伍建设和管理人才培养等发展河南体育旅游产业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基于WSR分析框架的体育旅游系统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旅游系统影响因素包含内、外两个层面,对外环境的分析认为:经济支撑着体育旅游发展的规模和质量;政策、制度安排推动着体育旅游走向深入;体育旅游走向繁荣的内驱力在于社会需求的多样化;个体价值倾向是体育旅游行为发生的心理支点;市场培育是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体育旅游区内部诸影响因素的分析得出:体育旅游资源的配置应与其功能的有效发挥相适应;要针对不同性质的旅游选择运作机制和工作重点;注重旅游区建设的效率和运营的效益.体育旅游环境的建设是W-S-R这三个维度的有机结合,某一方面的缺失或忽视都制约旅游区功效的最大发挥.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山西省体育旅游潜在市场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体育旅游经营市场目前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占旅游市场比重较小,参与人群规模不大;经营主要项目有民族体育、自给性活动、商业供给、观光观赏四类;组织管理具有粗放性。消费市场需求迫切,城市居民对登山、骑乘动物和体育竞赛比较青睐;总体消费水平较低;影响居民参加体育旅游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实力不足,缺乏余暇时间,服务水平低。为此,本文提出了如下的发展对策。1.提高认识,明确地位:要明确树立旅游产业在山西省产业中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要确立体育休闲旅游产业在旅游产业和体育产业开…  相似文献   

9.
体育产业的发展是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标志和内容之一,基于对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的深入解读,一方面,分析了该政策在破除体制障碍、破除赛事资源垄断、破除行业非标准化、破除融资瓶颈和培育体育骨干企业等方面富有改革创新的突破点;另一方面,结合旅游产业、文化产业的最新国家层面的产业发展政策的比较,分析该政策在产业定位、产业目标、产业融合、产业人才、产业基地和政策落实等6方面的不足之处,并就每个不足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方法从体育旅游产业的产生、发展的认识入手,剖析我国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并在相关政策回顾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思路:加强国家层面发展政策与规划的制定;建立专门的管理和协调机构;夯实体育旅游的理论基础;建立有效的投融资机制;注重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