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5 毫秒
1.
当前部分农村小学自然实验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仪器使用率低 ,实验开出率低。主要原因是领导和教师对自然课和自然实验教学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 ,师资配备不足 ,师资水平不高。要加强农村小学自然课和自然实验教学 ,必须提高领导和教师对自然课和自然实验教学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配备好师资 ,且采取多渠道、多层次的办法培训提高自然教师和实验人员的业务能力  相似文献   

2.
随着“普九”工作的巩固提高 ,我市各小学校的自然仪器装置都已达到了二类以上标准。如何管理、使用好小学仪器 ,真正使仪器在教学中发挥作用 ,体现出素质教育成果 ,这是摆在我站面前的一项重要工作。为此 ,我们在 2 0 0 2年专门对全市各乡镇的小学仪器的管、用情况进行了调研 ,发现目前各学校的仪器管理 ,使用存在如下几个问题 :1 校领导重视不够 ,认识不到位 ,认为自然课是辅课 ,对学生升学关系不大 ,把仪器当做应付验收检查的工具。2 自然课教师全是兼任 ,做实验嫌麻烦费时 ,该做的实验只是照本宣科。3 入校学生正值高峰 ,学校校舍紧张…  相似文献   

3.
目前小学自然课教学,仍存在重书本知识、轻动手能力、重课堂教学、忽视课外活动的倾向。课堂教学结构又是呈现单一、封闭式的。而实验教学往往是教师先讲清知识,后由学生分组实验,验证学过的知识是否合乎实际,即使实验现象不明显,也强行往结论上拉,为验证而验证。还有的学生,由于头脑中已经有了教师灌输的知识,因而对实验兴趣不大。还有的学生摆弄仪器只是觉得好玩,做实验“图热闹”……这样的教学谈不上提高素质,培养能力,反而加重了  相似文献   

4.
1 资源共享 势在必行《自然教学大纲》指出 :“观察和实验是人类认识自然的基本途径 ,也是自然教学的特点。学校、教师应尽量创造条件 ,让学生亲自参加观察和实验活动 ,从而获得知识和锻炼能力。”然而我镇有占总数一半的村校因为缺乏仪器、设备和场地 ,所以自然课教学 ,仍然是一本书、一支笔。教师干巴巴地讲 ,黑板上做实验 ,学生似懂非懂地听 ,既不动手 ,又不动脑 ,结果教与学双方均感索然无趣。许多学生升初中时还不知道什么是试管、烧杯、酒精灯 ,更谈不上用它们做实验了。这种实验教学几近空白的状态严重制约了学生素质的发展。师生…  相似文献   

5.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 ,实验教学越来越得到重视。但由于实验仪器的配置、实验准备和经费等方面的问题 ,在教学中还存在教师只讲不做或学生只看不做等现象 ,这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是极为不利的。其实 ,我们只需就地取材 ,就能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大量的实验。这里介绍一个方法 :用铅笔盒做物理实验。1 学生铅笔盒里有哪些文具直尺 (塑料尺或钢皮尺 )、铅笔 (或细铅笔芯 )、圆珠笔、钢笔、橡皮、三角板、圆规等。2 不同的文具可以做不同的实验 ,同一文具可以做许多实验 ,下面举例子加以说明( 1 )用直尺做实验①…  相似文献   

6.
自然实验分类与教学管见湖北潜江市高石碑小学杜礼华实验是借助某种仪器或设备,在人为控制条件下研究自然事物的方法。在自然教学中,实验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小学自然课中的许多实验当然还称不上是真正的科学实验,但正如游戏对幼儿巨大的教育作用一样,自然课中的这...  相似文献   

7.
自然课的任务除要传授给学生一定的基础知识外 ,更重要的是通过自然课的培养、训练 ,使得他们头脑更聪明一点 ,灵活一点 ,科学一点 ,有个聪明的科学头脑。那么 ,我们如何来贯彻这一指导思想呢 ?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把自己的“地位”高高地凌驾于学生头顶之上 ,结果与学生的沟通越来越少 ,课上“曲高和寡”就不足以为怪了 ,学生听课打瞌睡在所难免。我认为要做一个成功的教师必须要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 ,认真听取学生的建议和课堂上提出的质疑 ,放手让学生去探索 ,与学生共同探究出结论 ,有时候学生的质疑使我找到了改进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8.
一、目的 在自然课电学部分教学中,由于缺少一些简单直观的教具,给教学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如在《导体、绝缘体、半导体》一课中,人体、不纯净的水及大地等是导体,常常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难点,而这恰恰又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以往这只能靠老师用嘴告诉学生,而不能让学生利用适当的仪器去深刻地理解它,本教具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难点而研制出来的。它不但能方便地区分导体、绝缘体、半导体,而且还可检验不同导体的导电能力。使用本教具还可使学生亲自观察到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什么明确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它们是可以互相转化的。这对向学生渗透唯物辩证思想是非常有好处的。本教具采用声光显示可极大地提高学生们的研究兴趣,除可做本课实验外,还可做其它一些演示,做到一机多用,所用材料仅4~5元钱,可供学生分组实验。  相似文献   

9.
两节“土”实验课涂宏国(武汉市武昌县纸坊一小430200)我县乡村小学条件差,经济困难,没有仪器室和实验室,因此,他们上自然课不做实验,而是照本宣科。为了迅速改变这种状况,由教研室负责组织,我对全县乡村小学自然教师主讲《土壤》和《热胀冷缩》两节自然课...  相似文献   

10.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早在17世纪就指出,自然常识对于儿童语言、道德、智慧、才能的发展十分重要。自然课既能丰富儿童的自然知识,又能发展儿童的各种能力一观察、实验能力,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语言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等。因此,小学自然课教学要让学生主动探索自然科学知识,在手、脑互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教学中进行全方位的创新。  相似文献   

11.
一、自然教学过程的“埋伏材料” 在自然教学的观察实验课中,有结构的探究材料在教学过程中得以普遍应用,但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的“埋伏材料”却往往被人们遗忘了。所谓“埋伏材料’是指在自然教学活动中,学生参与经历所用的材料以外潜伏下来的未被学生发现和使用的材料。这种材料是教师根据大纲的要求和本节课的目的要求悄悄给学生预备的可用可不用的材料,按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知识层次设计的。它主要针对自然课将可能出现的知识的延伸与拓宽、学生可能提出的疑难问题而准备的,往往能收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使用的埋伏材料有两种类型。 1.具有启发性的埋伏材料 如教《植物的果实》一课,我准备了苹果、梨、桔子、香蕉、花生、板栗、葵花籽、江豆共八  相似文献   

12.
自然课比起其他学科更加注重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思考来获取知识的方法。实验是一种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从感性到理性不断升华的认知方法。掌握这种方法不仅是学生在学校学习的需要 ,更是个人适应社会生存的需要。实验能力的培养是小学自然教学的重中之重 ,这从实验内容在教学中所占比重可以体现出来。从实验教学的角度 ,联系素质教育的观点探究实验的内涵 ,大致有以下几点特征 :( 1)实践性 :实验是利用仪器设备等让学生在实际参与中感知事物运动变化的过程 ,符合儿童的天性 ,实践活动本身易使人感兴趣。( 2 )变化性 :实验中出现的…  相似文献   

13.
新课改下的科学课与原来的自然课相比较,明确提出了科学素养的培养目标。实验教学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方面。由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改变,与自然课相匹配的实验器材不再适应科学课的要求,需要新的实验仪器与之相匹配。仪器室如何改进才能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呢?我在教学实践中产生了一些想法,并作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4.
自然课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演示教学和实验是引导小学生认识自然界的基本途径,它符合儿童的认识规律。也是培养学生实验观察能力的有力手段。教师充分利用实物、标本、模型、仪器、图表和幻灯片等材料进行教学和组织学生亲自进行实验观察可以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演示和实验可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深刻理解知识,这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其学习自然的兴趣和培养严谨科学态度。为学生撰写自然小论文和科技小发明,小制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我县现有171所小学,已有92所小学建立实验室,并配有92名专兼职自然实验员。但由于各种因素及某些校长和教师认识不足,实验员素质不够理想,在此谈谈我对实验员基本素质的几点浅见。 一、应具有讲授与操作的素质 实验员是从事实验室管理、实验教学的教师,首先他们应具有教师讲授课程的基本素质。另外,实验教学不同于理论教学,它不仅需要讲授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实验获得知识。实验员要正确熟练使用每件仪器,确保实验的成功率,充分发挥教学仪器的作用。在实验过程中,操作必须规范,善于引导、归纳、总结,教师的一言一行,学生都模仿进行,为人师表在这里充分体现。小学自然课学的  相似文献   

16.
在中学阶级,教师和学生努力钻研的对象是教学大纲要求的内容,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实验的要求也限制在大纲要求的范畴之内。因此也要求实验仪器的配置适应教学的要求,否则会造成有的仪器长置不用,而某些常用仪器却有短缺现象。高中物理教学对示波器、教学扫频仪、教学信号源、信号发生器等仪器的性能、原理、使用均不要求,教学中教师也不会对学生要求,若配置过多便是一种浪费。而有些常用仪器,如"50Ω、1.5A"的滑动变阻器、学生万用表、小车、打点计时器等,由于长年使用难免损坏,出现差缺,给实验教学带来困难。这类仪器过几年便有计划地适…  相似文献   

17.
在 2 1世纪即将到来之际 ,我有幸参加了在春城昆明召开的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自然教学专业委员会19 99年年会 ,和与会代表一起观摩了各地教师现场演示的 31节自然课 ,并参加了“在自然教学中 ,怎样指导学生自行探求和应用知识”活动的主题的讨论。会议对16节获一等奖的优质课 ,2 8篇获得一等奖的优秀论文和 4 0 5名自然教师和教研员进行表彰和奖励。会议认为 ,在自然教学中应尽可能指导学生自行探求和应用知识 ,是十年自然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 ,是通过自然教学对学生进行科技启蒙教育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促进全体学生全面素质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心小学 ,有一个自然常识实验室 ,两位自然学科专任教师 ,1~ 5年级 19个教学班 ,每周 2 7节自然课。多年的教学实践 ,我们感到发挥实验室的教学功能 ,做好实验教学工作的几项常规管理 ,对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 ,促进学生的发展 ,有着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1 排好课程表 ,让实验室成为每个学生的学习场所实践证明 ,自然课在实验室上和在班级上大不一样。在实验室上课学生往往有一种神秘感 ,他们认为自然课在实验室上才有上自然课的趣味 ,有上自然课的冲动。由于我们学校只有一间实验室 ,为了满足让每班学生都能到实验室上课的…  相似文献   

19.
自然科学以实验为基础。实验是人类研究和认识自然的重要方法。夸美纽斯曾说过 :“科学越是依赖于感官的知觉 ,就越可靠。”在自然课的教学中 ,教师通过实验的操作、模型的演示、图表的展示 ,使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认识事物的本质 ,形成正确的概念。例如 ,在大气压的教学中 ,可以通过一些演示实验让学生能“感受”到大气压力的存在 ,学生先有一些感性认识后再深入教导 ,效果就越佳。演示实验可以使教学过程生动活泼 ,学生注意力集中。好的演示实验能使学生长期不忘 ;有助于学生牢固掌握知识。然而 ,在演示实验中 ,由于一些客观原因 ,影响了实…  相似文献   

20.
实验是小学自然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实质是借助实验仪器、实验手段等 ,将实验对象的某些属性呈现出来 ,进而揭示其本质 ,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本文就如何提高实验的质量 ,优化实验过程做一探讨。1 实验的科学性和真实性小学自然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科学本身追求的是“真知” ,所以实验必须准确地反映自然现象及其规律。这就要求教师实验前 ,首先要理解教材中所蕴含的科学道理 ,并选择恰当的仪器、材料进行实验。如果实验不科学 ,经不起推敲 ,学生是不会信服的。实验的真实性主要表现在实验的过程和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