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技术开发型科研机构转制中的联盟战略及其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很多技术开发型科研机构在企业化转制中,面对自身市场能力不足和资金困难,选择了联盟战略,以发挥科技资源优势,增强技术创新能力。但是,院所转制企业与完全从市场上成长起来的一般企业相比,它们的联盟战略在性质、方法、联盟组织结构以及如何看待联盟效益上,有着个性化特点。  相似文献   

2.
对农业科研所企业化转制的必要性、重要性、可能性进行了分析,旨在更新观念,消除对转制的认识误区,为其转制提供依据,促进农业科研院所顺利转制。  相似文献   

3.
科研机构转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编者按:在国家经贸委属242个院所企业化转制前,我刊曾组织了一期专题笔谈“政府科研机构改制大家谈”(1999年第2期),对未来转制时需要注意的某些问题和对策进行了探讨。现在,开发应用型院所转制已经全面展开,社会公益型院所转制也已经启动,本期笔谈则着重关注转制中已经出现的某些问题及其对策。 研究院所转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在改革和转制的过程当中,还存在着比较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尽管是改革进程当中的问题,但要予以重视。例如,离退休职工的社会保障问题、税收优惠问题、一些遗留的政策性负债问题、公益型的科研院所向非营利组织转型的模式问题、科研机构转制的产权关系问题、科研机构的非经营型资产剥离的问题、科技型企业的会计核算问题、资产核实问题。在政策设计中,上述问题有的涉及到有关的部门,有的涉及到整体的社会环境,没有完全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4.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1999年启动的242个科研机构改制转企是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实现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举措。本文在分析国防科技任务的特点与转制院所追求经济效益,早润最大化的企业目标差异的基础上,阐述了转制院所承担国防科技任务并不影响院所的经济性。相反,可给院所带来长远经济效益,并提升院所的人才,技术,无形资产等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5.
很多技术开发型科研机构在转制中面对市场能力不足和资金困难,选择了联盟战略,与联盟伙伴通过资源互补实现共同发展。这对促进科技与经济相结合、加快技术创新,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国家创新体系以及推动体制改革,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发展工业自动化产业,既可以带动信息化的发展,又可以武装传统产业,促进工业化的实现,本文在分析了工业自动化的特殊重要性,揭示了工业自动化技术的特点的基础上,阐述了应如何加速工业自动化的发展及进行院所转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应用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基本理论,在分析陕西省转制院所产业化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重点研究陕西省转制院所产业化模式,提出"内生主导型模式"和"外生主导型模式",并对两种产业化模式的适用条件、适用中的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科研机构技术资本与产业资本的深层融合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科研院所在转制过程中存在院所技术资本与产业资本结合程度不够、产研合作体系未真正建立的问题,从科技与经济结合的角度出发,详细论述了科研机构在转制过程中进行技术资本与产业资本融合的深层模式,为创建产研合作创新体系提供了分析框架和操作手段,为政府主管部门和院所企业提供了可操作性的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9.
记者从国家统计局获悉,我国科技体制改革逐步深化,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日益紧密。在科技机构的改革方面,第一批由10个产业管理部门所属的242个技术开发类院所企业化转制工作全部完成,第二批转制院所大部分完成了工商注册。与此同时,公益类科研机构的改革在2001年拉开帷幕,首批4个部门102个科研机构的改革正在深入进行。截至2001年底,全国已有869个政府部门所属的科研院所进入了企业集团或转制为企业,直接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在改革科技拨款制度方面,逐步改变了科研机构的经费单纯由国家包揽的状况。科研机构通过转…  相似文献   

10.
转制科研机构功能定位的相关问题与建议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企业化转制科研机构功能定位问题在转制之初就倍受关注,现转制已实施10年,这个问题依然受到转制科研机构院所长的高度关注。本文在面访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对转制科研机构实行分类考核、重点支持的建议,目的是发挥转制科研机构的优势,加强其对行业技术进步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