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某,女、40岁,农民,因左眼球逐渐突出6年,视力下降3年,于1981年3月7日入院。全身检查未见异常。眼科检查:远视力:右1.0,左0.2。左眼球向正前方突出,突出度(12~23)/(98)毫米(Herter);除上转受限外,其余各方向运动良好,于上方眶缘可触及肿物,位置较深,中等硬度,无压痛。眼球前部未见异常。眼底视神经乳头边界不清,色淡、其颞侧可见小出血点,颞上象限有一支异常弯曲的血管,黄斑部视网膜呈放射状皱纹,中心凹光反射消失。视神经孔与眼眶X片均未见异常,右眼(一)。临床诊断:左眼眶内球后肿物。  相似文献   

2.
黄某、女、32岁、于1985年4月22日因左眼被人用铁义扎伤,眼球脱出23小时而入院。检查全身无外伤改变。眼部检查:视力右0.3、左黑蒙,左眼上睑外侧距睑缘5mm处有一长约1Cm之横行皮肤破口,眼球向前脱出于眼眶外,眼睑反被眼球压住,球结膜上方有1cm之破口且淤血,结膜及角膜干燥、混浊,瞳孔散大约4mm,直  相似文献   

3.
柴某,男,70岁,1983年9月15日入院。10年前右眼黑眼珠下方长1小米大小肿物,无何不适,未曾治疗。近7个月,生长讯速,伴磨擦感和轻微疼痛。全身情况尚好。两颌下及耳前淋巴结无肿大。眼部检查:视力:右0.02,左1.0。右下睑轻度外翻,睑结膜充血、水肿。下泪小点闭塞。6点钟角膜缘处有0.5×0.5×0.5Cm肿物,色混浊,表面有少量分泌物,其下方球结膜充血,肿物周围角膜混浊,可见新生血管,  相似文献   

4.
患者托某,女,20岁,蒙族,主因右眼球肿物伴胀感一月余于1992年7月6日收住院。病案号65198。查:全身正常。专科:视力右5.2,左5.1。右眼睑轻度肿胀,球结膜外上象限可  相似文献   

5.
患者27岁,住院号38039,主因一年前发现阴道有一肿物,无不适感,要求手术治疗于93年7月20日入院。妇检:外阴经产型,阴道前壁近阴道口处可见2×2cm 大小肿物、表面光滑、活动、无压痛、质较硬、局部皮肤无红肿。于  相似文献   

6.
<正>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28岁,工人。因打架斗欧致头面部受伤,伤后即刻于1991年8月10日就诊于眼科。 检查:全身状态良,神志清,头面部无血肿及锐器伤痕。眼科检查:视力,右0.5、左0.4,双眼睑肿胀,眼睑皮下瘀血,双眼球结膜多处片状出血,双眼睑裂等大,双眼瞳孔直径约4mn,对光反应灵敏。眼球无突出及陷没,眼球各方向运动良好。角膜光泽透  相似文献   

7.
来和宝宝玩几个视力小游戏吧,这些游戏可以帮助父母对宝宝视力的成长有个大致的判断,对宝宝视力和眼球发育也有一定益处呢。  相似文献   

8.
1 病例介绍 病人男,9岁,因双眼球突出,视力下降,伴恶心、呕吐、嗜睡、烦躁15d,曾在北京某医院诊断为病毒性脑膜炎,给予无环鸟苷等药物治疗无效,于1998年5月3日收入我院。既往无外伤及慢性病史,近5~6年曾有恶心、呕吐,未系统诊治。入院查体:胸骨压痛明显,皮肤无出血点,肝右肋下2cm,脾、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肱二、三头肌反射、膝反射弱,无病理反射。眼部检查:视力双眼无光感,双颞部可见隆起,双眼睑裂闭合不全约2mm,双眼球前突,右眼17mm,左眼18mm,眶距95mm。眼球固定,呈典型“青蛙”面容。  相似文献   

9.
世界上每年都有几十万近视患者通过外科医生的手术刀恢复正常视力,但是这种角膜外科手术不久将被激光系统代替,这种屈光角膜手术(PRK)利用蓝光准分子激光器使眼睛恢复正常视力,PRK利用一束准分子激光切除眼球前面大约半根头发丝那么厚的角膜,从而改变眼球的形状使患者恢复正常视力。这种手术普通医院的眼科医生都能做。  相似文献   

10.
<正> 眼球破裂伤在眼外伤中较常见,眼球穿通伤和眼球钝挫伤均可致眼球破裂,此类眼外伤由于伤口大多合并有眼内容物脱出,其严重程度和预后很不—致。伤势严重者可致失明甚至需摘除眼球,大部分病人经积极治疗,尚可保留部分视力。 近十年间我们共收治28例学生眼球破裂伤现做如下报告。1 临床资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弱视的防治     
戴巧花 《教育导刊》2004,(12):47-47
弱视是指眼部无器质性疾病,矫正视力低于0.9或双眼视力相差≥2行,是儿童视觉发育中的常见疾病。在我国,该病发病率约为3.8%,主要表现为视力低下及视觉发育障碍,如看电视喜欢眯眼、视物喜近、歪头、眼球震颤、阅读困难等:弱视的孩子多伴有斜视、屈光参差、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25岁。于入院前40天自觉感冒随后出现左眼眶周围疼痛,伴视物成双,尤以向左侧视时双影更加明显。一个月后左眼睑下垂,启闭不能,但视力正常。曾在外地经头颅CT检查、腰穿、X线头颅平片及脑电图检查均未发现异常。4年前曾患“剥脱性皮炎”已愈。个人及家族史无特殊记述。检查:意识清楚,语言流利。双眼视力:左0.5、右0.9,与发病前视力相同。右眼睑下垂,眼球不突出,局部皮肤无红肿及淤血。  相似文献   

13.
在日常生活中,不慎将水泥溅入眼球的意外事件经常会发生。轻者患者会自觉眼球剧烈疼痛,有烧灼感、羞明、流泪、视力减退、眼睑痉挛。重者坏死组织脱落,形成溃疡、感染、眼球粘连,甚至继发青光眼。及时有效的治疗护理,对预后起关键性的作用。我们通过对9例水泥灰烧伤眼球患者施行简便易行的急救护理,科学严格的专科治疗,预防及控制了眼球粘连,降低了感染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预后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在普外科临床工作中,颈部肿物是常遇到的临床体征,而一些少见的颈部肿物,常为临床所混淆,本文就所见二例颈部神经鞘瘤进行分析,以供读者参考。 患者男,23岁,入院前半年发现左下颈角处约鸽蛋大小肿物,半年后增大约至4×5×3cm,肿物质地韧,无结节,无压痛,可  相似文献   

15.
一,调查目的眼睛是观察自然获取知识的窗户。所以保护幼儿视力至关重要。婴幼儿眼球生理解剖的特点是:眼球发育尚未成熟,眼的晶状体较扁平。眼球前后轴较短,处于远视状态;眼球的晶状体弹性较大调节能力很强,对距离仅有5厘米的物体也能看清;眼球玻璃体透明度大,视觉较敏锐,视力极不稳定,易受环境影响。鉴于上述特点,儿童用眼时往往与物体距离过近,容易形成不良习惯,如不及早纠正,导致近视,久之形成弱视。北京协和医院眼科专家刘家祺教授在呼吁社  相似文献   

16.
<正>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43岁。骶前持续性隐痛伴排便困难1年,以“直肠后间隙肿物”入院。查体:截石位,肛周清洁,无红肿热痛,骶尾骨外部略饱满,直肠指诊距肛深3cm处直肠后壁隆起约8×8cm,肠粘膜光滑,无破溃。CT报告:盆腔腹膜后出现软组织影,骶骨有破坏。初步诊断:直肠后间隙肿物,行手术治疗。 术中所见:骶尾前方软组织包块,呈纤维样不规则肿物,界限比较清楚,瘤体稍松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儿童眼外伤的临床疗效及防治方法。方法:分析71例眼外伤的手术及保守治疗。结果:69例保住了眼球,其中66例在14天之内治疗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P<0.05),15天后治疗效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效果以一周内视力提高优于一周后入院治疗(P<0.01)。结论:伤后就诊时间对治疗及预后有着直接的关系,加强卫生宣传教育及安全教育,加强医疗保健,重视基层卫生人员的专业培训,可提高早期就诊、及时治疗的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有一种疾病叫先天性青光眼,眼睛大得“炯炯有神”,俗称“水眼”,然而,这种“水灵灵”的大眼睛却是一种较严重的先天性眼病。该病眼内压升高,使眼球壁变薄,眼球扩大,角膜呈雾状混浊,羞明,流泪,视力下降。这种病发生在婴儿期,如果患儿在夜间哭闹不睡,不敢睁眼,眼球变大,就应想到可能是先天性青光眼,要及时到医  相似文献   

19.
电视不论什么年龄的人都喜欢看,而儿童、青少年尤其爱看。但由于儿童、青少年的眼球正处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因此如果看电视次数过多,每次看的时间过长,或离屏幕太近都会使眼球内肌肉调节紧张,时间一久,会使眼球发生病变,使健康的正视眼,变成视力减  相似文献   

20.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性,26岁,河北蔚县人。左髋部及腹股沟发现肿物十年,十年前发现左髂外侧有半椭圆丘形窿起,左腹股沟下区有一半球形窿起,后者尤以直立时增大无红肿及疼痛。肿物逐年增大,位置固定,现局部出现坠胀不适感,于1997年7月29日入我院就诊。查体:血压16/12KPA,体温36.8℃,神清语利,表情自如,心肺征(一),腹部平坦,无肠型,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肠鸣音正常。于左髂外侧距髂前上棘约3cm处可见一约3×5cm大小椭圆丘形窿起,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