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全队进攻战术在篮球比赛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特别在比赛临终场时,双方比分又相持不下,这时经顽强的防守获得进攻机会,再通过针对性的进攻战术来赢得比赛的最后胜利,显得更为重要。在此,本人向大家介绍几个关键进攻打法。一、进攻二一二区域联防打法如图1,①和③倒球是为了使防守偏向左边,同时③是投篮手,如有好机会,又需要3分球,③可以直接以3分线投篮。③如没有投篮机会,那么传给①后,立即切入对角,通过⑤掩护,同时④去挡×4,如需要3分球,③拉出3分线外接球投篮,①把球传给②,②不仅传球给③,也可以根据情况传给⑤,如…  相似文献   

2.
《篮球》2001,(3)
任何进攻体系或进攻战术的目的,都是使进攻队员取得投篮机会,特别是取得靠近篮下或无人防守的投篮机会。通常有三种方法可达到这种目的:1.球动(通常传球或运球);2.人动(摆脱或空切);3.掩护。掩护可给同伴创造投篮机会,同时也可给自己带来投篮机会。美国篮球界有一句话:取得投篮机会的最佳方法,就是给同伴去做掩护。我们在后面将解释为什么会这样。质量高的掩护是进攻体系中最难掌握的,而质量高的掩护,也是最难于防守的。怎样练习掩护,怎样提高掩护质量,是我们本章节的课题。高质量掩护的关键:1.角度;2.距离;3…  相似文献   

3.
《湖北体育科技》2018,(1):48-53
通过现场观看和录像分析法、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对2016年第3届世界三人篮球锦标赛中国男篮与对手进攻技战术的运用进行研究。研究表明:中国队在身高体重处于劣势的情况下主要以中近距离投篮和突破上篮,内线进攻为主,投篮次数高于对手,可是命中率低。中国队注重外线2分球投篮,投篮次数多,但效率不高。对手外线进攻两分球主要是通过战术配合和无球移动得出空位进行投篮,命中率相对高。中国队在掩护配合中,多数掩护后选择投篮和突破,掩护后的传球少。突分、传切配合相比对手运用次数少且质量不高。中国队的抢夺进攻篮板能力不足,而且二次进攻成功率低于对手,中国队的助攻水平低于对手。  相似文献   

4.
如果很好地利用掩护战术,可提高3分投篮的成功率。把投篮队员和掩护队员之间的配合打法称为投篮战术打法。这是在提高球队实力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相似文献   

5.
美国《教练讲座》l990年第10期文摘: 介绍1种篮球进攻联防的新战术,其主要特点是攻方以快速传球调动防守人,打乱其防守阵形,然后通过底线、篮板后面的掩护来创造投篮篮手,在距离篮圈15~20英尺处投篮命中把握较大.对此战术的跑动路线及传球路线和一些要点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6.
《篮球》2001,(8)
近年来,很多球队都使用移动进攻法,即传球后反掩护,通过球不断的转移,人不断的掩护,创造投篮机会。 但在NBA中,经常使用为持球的队员做掩护,也就是现在我们常说的“挡拆”(NBA球员的个人控球及攻击能力强,进攻时间短,所以经常使用这种简单、效果好的配合)。 这种配合通常是一内一外两人进  相似文献   

7.
最近在美国大学篮球中出现了一种名叫“连续移动切入”的进攻战术。这种进攻由斜切、掩护、人动和球动等方法组成,它能迫使对方的防线偏内或偏外(如果防守偏内,就抓住外围投篮;防守偏外,则强攻篮下),为进攻创造出高命中率的投球区域。当对方防守漏洞很少时,进攻队就要用不断的移动来破坏防守的平衡,耐心寻找对方中的破绽,然后进行攻击。  相似文献   

8.
最近,紧逼球防守战术的趋势是把防守者挤到中间很小的区域里。大多数区域联防的轮转换位都是利用这个原则。我们在区域进攻中,试图根据这些规律使运动员进入对方的薄弱区域以便于投篮。通常用变向穿插传球——跳跃式的传球将球传给投手,使球改变方向,在防守者补位之前,投球队员将有充足的时间完成投篮。我们的观点是:能通过一次传球来完成投篮,就会减少多次传球而造成的失误。最近几年,进攻战术是利用球的转移和换边来破坏联防的防守的,而穿插传球的目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录像观察法,对2014年世界杯决赛阶段德国队7场比赛的进攻与防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德国队主要运用控制球打法为特征的阵地渗透进攻战术打法;进攻线路灵活多变,最后完成射门的配合主要在中路,在边路进攻也获得较好的效果;直接传球及运控调整传球是德国队最有效的助攻方式;助攻传球运用最多的是传地滚球;采用中前场逼迫式防守打法.  相似文献   

10.
拉开进攻     
拉开进攻是排球比赛中经常使用的进攻方法。它的战术目的在于充分利用网长,分散对方拦网,打乱对方防守部署。为要达到这种战术目的,拉开进攻在相应压低传球弧度同时要加快传球速度,使之能在快速和变化中造成空网进攻,或一对一进攻。比赛中,灵活运用拉开与集中相结合的战术原则,更能收到良好的战术效果。近几年,“八一”男排在“高快”战术思想指导下,逐渐形成了一种既有高度,又有速度的“高平拉开”打法。过去的平拉开注重速度,而缺少应有高度,因而不能充分发挥进攻手弹跳高度的优势,只能靠打线路过关。“高平拉开”进攻的  相似文献   

11.
一、前言当前,世界各队流行的进攻方式多是采用以三号位为掩护,在二、四号位实施进攻的战术形式。这是充分利用网的全长的进攻。我们把它叫做“横向”进攻。在这里要探讨的是一种新的“纵向”打法:它的第一进入在网的远端(2米或2米以外),第二进入在网的近处。其变化的特点和中心恰巧在与横向相反的纵深区域里。故我们把它称之为“纵向”进攻。很明显,这种方式与以前的重叠和现在的“全攻”打法是完全不同的,所以我们把它作为一种新的战术打法提出来进行研究。“纵向”打法的关键在于第一板的威力。经  相似文献   

12.
吕海 《体育师友》2002,(2):30-31
传接球是实现球的转移的最重要手段之一,而且最后的出手投篮也可以看作是向球篮的传球。在篮球进攻战术的教学与训练中,有些教师往往只注重战术本身的练习,而忽视了与战术有关的其它基本技术的练习,往往导致:一、战术训练中组织困难。二、所组织训练的战术在比赛实战中没有得到实现,使队员对战术打法失去信心,甚至对教练的战术打法表示怀疑,从而影响战术训练的质量。出现这种问题,并不是战术本身有问题,而是存在着技术滞后,即在实战的战术动态配合中不能随机应变地熟练运用各种基本技术,尤其是不能在适当的时机里快速准确传接球。  相似文献   

13.
在评论今年的篮球进攻战术时,为了简要地说明对各种防守的进攻趋势,我们把各种打法进行了分类。图1——4表明破全场紧逼的战术行动。图5到图33表明从2——1——2阵式进攻人盯人防守的各种打法,这些打法是以下述配合为其特色的:内线横向掩护,以篮下为外线队员作掩护,单人或双人为场角队员作斜线掩护,单人或双人纵向换位,各种侧掩护切入以及一些有意思的单人、双人绕中锋切入篮下等配合。  相似文献   

14.
大部分教练员在攻击人盯人防守时总喜欢运用在有球或无球一侧进行掩护的战术。这种区域性攻击战术的特点是造成有球一侧的防守负担过重,致使在某一区域造成以多打少的局面。我们已制定了一种区域进攻战术,其特点是造成一侧防守负担过重的战术结合了在有球一侧进行掩护。我们这套战术有一部分吸取了其他教练员的策略和在教练员专题讨论会上所获得的资料,将他们的打法改造后为我所用。图1表明我们开始进攻时的基本阵式。O_1,O_2和O_3在各配合中不断换位,故在每一特  相似文献   

15.
试述篮球中锋外拉进攻战术的基本打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篮球中锋外拉进攻战术是在现代篮球运动发展过程中逐渐演变出来的,它的出现对整支球队战术打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符合篮球运动的基本规律与规则,符合当今篮球战术的战略思想、战略体系;中锋外拉进攻战术打法能充分体现中锋在比赛中的作用,同时它也丰富了篮球比赛的战术配合和内容,使整支球队的战术打法趋于灵活多变,比赛更加流畅并更具观赏性。本文试图通过对中锋外拉进攻战术基本打法的研究,提出建议,以求进一步完善这种战术打法。  相似文献   

16.
中国国家男子篮球队(简称:中国队与美国职业明星队(简称:美国队)于八二年七月十一日在沈阳进行了比赛(美国队以93比68获胜)。我们对两个队在前场阵地进攻时的投篮距离(近、中、远)、区域(九个分区域)的个人原地(进攻队员当接到同伴传球后,进行原地接球投篮均为个人原地投篮。)个人攻击(进攻队员接到同伴传球后,进行移动,突破投篮或上篮均为个人攻击投篮)和配合(两名以上的进攻队员进行有意的移动配合后投篮,均为配合投篮)投篮等方面进行了统计(见附表)、分析。一、近、中、远距离投篮(见附表及图一) (一)近距离中国队在近距离内,主要投篮形式是  相似文献   

17.
金币教室     
1 1-3-1落位底线移动进攻法战术方法:见图A。1将球传给左侧2时,右侧中锋5突然横切.接2的球投篮。如果5未接到球.则落在左侧中锋位置。与2在左侧形成2打2(5跟防)。如果左侧进攻不成。2通过1将球传给右侧的3,3利用右侧空当,1打1突破上篮。打法特点:利用-3-1联防篮下一带的空当进攻。要求:1 进攻时,球一定要落在两侧前锋队员手中。所以1应有意偏于一侧,便于传球。2 落在中锋位置的队员应在底线一带穿插移动。为自己和同伴创造进攻机会。但应注意球的位置和同伴的意图,人球一致。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足球比赛中,一切进攻战术的运用都是为了突破防守达到射门的目的。为了创造更多的进攻机会,攻方往往通过积极的、有目的的穿插跑位,扯动摆脱等手段突破防守,以期将球射入对方球门,取得比赛的胜利。守方则采用紧逼盯抢夹击的防守打法,破坏对方的进攻,在禁区前组织一道坚不可摧的防守屏障,不使对方越过“雷池”一步。“间接二过一”就是进攻战术中突破防守的一种重要武器。“间接二过一”进攻战术是在二过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将传球、接应、扦入三者  相似文献   

19.
通过现场拍摄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的15场比赛,对中国女排的各轮次战术进攻特点就行了研究,揭示了中国女排各轮次进攻打法和战术特点.结果表明:中国女排主要进攻战术特点是以2、3号位快速、多变进攻为主,结合4号位拉开进攻的高快结合进攻打法.中国女排强轮是第一轮,第一、二、六轮次主要是以薛明的3号位近体快、短平快为掩护,结合王一梅的拉开进攻打法为主;第三、四、五轮次主要以马蕴雯2号位的单脚背飞、背快为掩护,结合4号位的拉开进攻和后排进攻.4号位强攻、背飞、近体快是中国女排得分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前亚洲水球战术的打法分为两种:快攻战术和中锋战术。一、快攻战术以中国队和日本为代表:1.反击战术:以反击而形成多打少的有利时机。中国队:以全面反击为主,在反击推进中进行接应球、传球和门前多打少的处理。特点:反击气势大,多打少形成机会多,但传球容易失误,阵地战转换慢。日本队:以前锋、中卫反击为主,传球到门前较快。特点:反击气势较差,通过假中锋门前控制球和多打少配合,传球失误少,阵地战衔接快。2.阵地战:门前游动配合、个人切入和掩护配合。中国队:游动切入轮攻为主,结合掩护,切入路线较明确但变化少,门前间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