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这里,向大家介绍五本书:“日月星”、“风和雨”、“雷和闪、”冷和热”、“钢和铁”。我们经常碰到许多自然现象和物质,可是我们不一定就懂得它们的科学道理。通俗读物出版社为了帮助初识一些字的人吸收这些常识,在“初级文化读物”里设了科学类,这五本书是科学类的第一辑。在这几本书中,生字有注音,图画多,每本书只有几千字,道理讲得清楚、明白、通俗,讲得比较具体,以前没有看过科学书的人,都可以看懂。下面,我们把这五本书介绍一下: “日月星”这本书讲地球、太阳、月亮是怎样的星球,它们怎样运转,使我们了解到昼夜和四季是怎样形成的、月亮为什么  相似文献   

2.
早读,顾名思义就是早上的读书课。我们习惯的把它当作学生读书、背书的时间。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古人的经验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但是如果早读只是一味地让学生读书,时间一长你就不难发现许多弊端。单一的读书实在是弊大于利:第一  相似文献   

3.
什么人在读书? 要创办或经营好一家书店,首先要考虑的就是顾客问题:谁在读书? 首先是学生在读书、在我国,教育用书占全社会图书发行总量的80%!也就是说;每出版100本书,小、中、大学生的课本,成人教育、各种培训教材等就有80本。新华书店基本上垄断了全国教科书的发行.即使店堂里一本书都卖不出,它仍可以轻轻松松活下去。明白了这一点,你就会知道,为什么有许多不法个体书商敢于盗印教科书──丰厚的利润在驱使他铤而走险啊!你也会明白,为什么各种乱七八糟、粗制滥造的“教学参考书”、“考试复习资料”等会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4.
社科文摘     
李莉 《百科知识》2013,(19):41-42
2012年各国人均读书多少本?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国民人均仅读4.39本书,北欧国家国民每年读书24本左右,几乎是中国的6倍。美国人年均阅读17本书,韩国人11本,日本、法国国民每年读书数量在8.4本左右。2012年中国国民人均读书  相似文献   

5.
以阅读带动促进写作自古就是一条成功的作文之路。古人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强调的就是读和写的统一。贯彻读写结合,才能更好地通过阅读培养写作所具备的各种能力,才能更充分地发挥阅读对写作的推动促进作用。笔者以为下面几点是读写结合的契合点,应该指导学生抓住:一、读前设想在读书之前,先对该书的主题、材料、结构等进行构思,暂且当一会儿作者。可以进行整体设想:如读一本小说,先读内容提要,了解其中的主要人物,然后设想他性格如何?命运如何?有什么故事?结局如何?活动的社会环境怎样?等…  相似文献   

6.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随着它的临近,关于读书的话题逐渐多了起来。于丹前几天做客人民日报社团委、人民网联合推出的“青年讲堂”,在讲座中提到了一个议题—读书在这个时代到底有什么用?这个话题虽然有点老旧,但借读书日到来之际重提,仍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素质教育报     
湖北省咸宁地区实验小学在学习有关素质教育的文件、理论中,把评语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着手点,摸索出写好评语的几点经验。经验之一:改变人称、更新观点。“你是一名勤奋好学的学生,大家叫你‘读书迷’。但是,你别忽视了体育锻炼啊!你要知道,体育锻炼与读书获取知识同等重要,不信我们  相似文献   

8.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学习应该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数学学科作为工具学科,它的教学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数学知识必须“生活化”。  相似文献   

9.
阅读是精彩人生的开始,课外拓展性阅读是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课外拓展性阅读不仅是语文课外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对课内阅读的补充和延伸。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如何培养学生阅读兴趣,通过阅读感受到阅读带来的乐趣?良好的读书氛围如何营造?正确的读书方法是什么?又该如何有效指导学生进行课外拓展阅读?本文作者通过教学实践,提出几点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0.
黄晓芳 《知识窗》2014,(2):25-25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倡导学生多读书。但是如何推荐学生阅读呢?笔者认为,教师应注意两点:一是读什么书比读不读书更重要。学生并不缺少阅读,而是缺少“有主题的阅读”;二是阅读要先“乐”而后“得”。对于学生来说,“乐”比“得”更重要。  相似文献   

11.
读书是让学生获得人生幸福的一条最美的路,那么如何让学生爱上读书?在这条路上探求摸索了很久,我尝试过读童话、读寓言、读成语,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引导学生阅读,可是面对大量的文字,仍有一部分孩子感受不到读书的乐趣,仅仅是为读书而读书,为完成任务而读。偶然的一次外出学习,让我接触到了“绘本教学”这一新生的事物。我眼前豁然开朗,心中真切地体会到让学生享受读书幸福的契机来了。绘本是国际上公认的最适合幼儿与低年级孩子阅读的图书,  相似文献   

12.
开心剧场     
智商老师在课堂上想看看某学生智商有没有问题,问他“:树上有十只鸟,开枪打死一只,还剩几只?”学生反问“:是无声手枪吗?”“不是。”“枪声有多大?”“80~100分贝。”“那就是说会震得耳朵疼?”“是。”“在这个城市里打鸟犯不犯法?”“不犯法。”“您确定那只鸟真的被打死啦  相似文献   

13.
要让高中语文富有魅力,就要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读书,喜欢读书.去感受那些装订成册的纸张的无穷魅力;让学生明白语文不仅是字词、语法,更是读书和做人.让同学们感受到自己的成长,感情更丰富了,有了更强烈的爱憎、更强烈的责任感.有不懂的来问老师,老师知道的告诉学生,老师也不懂的,和学生一起探讨,这种学风才是最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肖金萍 《知识窗》2013,(10):56-56
目前.语文教学的最大问题就是学生读书的时间太少。大多数教师习惯了条分缕析.层层剖析课文内容.没有留给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于是.“讲”和“析”占据了大部分的课堂时间.以讲为主、讲练结合成了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甚至有些教师干脆一讲到底.完全忽略了学生这个“阅读主体”.即使向学生提出几个问题.也急于公布标准答案。  相似文献   

15.
社科文摘     
正中国人为何勤劳而不富有?几年前,耶鲁大学教授陈志武用一本书提出这样一个疑问:为什么中国人勤劳而不富有?今天,数据告诉我们,中国人更勤劳了,但依然不富有。根据《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2013年报告》,过去一年中国劳动者平均工作时间为2207个小时——以法定工作时间每天8小时计算,相当于276天。2013年初,《人民日报》调查显示,能休满全年52个周末104  相似文献   

16.
开心剧场     
雀斑英文女教师:“eye,是什么东西?”学生“:不晓得!”英文女教师“:看我鼻子的两边是什么?”学生“:是雀斑!”丈夫是单身汉“见到您很高兴,”教授对一个熟人漫不经心地说“,你的丈夫好吗?”“可我还没有结婚……”“噢,是吗?那就是说你的丈夫还是单身汉。”元素符号印错了被炸  相似文献   

17.
有几次,武国强郑重提出,希望两个人见个面、喝喝茶、散散步什么的,也好进一-步加深印象。小梅经过反复思考也着重答复,说世上的许多事物,猛--看不好看,但仔细看呢,还比不上猛-看。把这个观点引用到我们的关系中来呢,也有借鉴意义。本来我们处得很好,大家很开心,互相鼓励,这就好比“猛一看”。如果什么时间“仔细看”了,比不上猛一看怎么办呢?那不是适得其反吗?  相似文献   

18.
一个学生的语文能力、文学素养从哪儿体现?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一下他的作文。众所周知,作文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但这只是其一,作文更是语文教学的落脚点。笔者在农村从事语文教学多年,听多了来自老师和学生对于作文的抱怨,同时也看到了很多不恰当的做法。笔者认为造成学生怕上作文课的原因不在学生而在教师。相当一部分教师的作文课只是简单的“放羊式”,给了学生题目后,就任其“自生自灭”了,一部分负责任的教师也就是批改一下,挑几篇好一点的在班上读一读,草草了事。--指导不够。更有甚者只是让学生背几篇范文来应付考试。所以造成学生怕上作文课也就不足为奇了。  相似文献   

19.
如果早学会     
一个人失业了,老婆整天看电视,三个还在读书的儿子和黑社会混在一起.最后,他只得去申请一份看门的工作. 人事部经理对他说:“我们公司同意录用你了,请填上你的电邮地址.” 他愕然,却只能无奈承认自己没有计算机,也不会用. “你连计算机也不会用,怎么能在我们这种高科技企业上班?”人事部经理说.  相似文献   

20.
开心一刻     
《科学与文化》2005,(9):28-28
审美观念的区别老师:“清朝与唐朝审美观念有何不同?”学生甲:“清朝美人如林黛玉——‘美人上马马不知’。”学生乙:“唐朝美人如杨贵妃——‘美人上马马不支’。”不用让座老师:“如果在公共汽车上,有一个老太太站在你旁边,而你正坐着,你会怎么做?”学生:“我会告诉她,老太太,您年纪那么大了,就别老是坐公共汽车省钱,搭计程车比较安全。”入侵原因老师:“为什么清政府时期,八国联军会肆无忌惮地入侵中国?”学生:“因为那时候男人也梳辫子。”老师不解:“这和洋人的入侵又有什么关系呢?”学生:“有关系的。洋人看到很多人都是梳辫子的,以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