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组教材围绕“环保”这一主题编排了《识字7》和四篇精读课文:《“红领巾”真好》《清澈的湖水》《浅水洼里的小鱼》《父亲和鸟》,四篇课文图文并茂,主题鲜明,选材新颖别致,贴近儿童生活,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识字平台和阅读欣赏的载体。  相似文献   

2.
一、教材简析 1.教材编排特点。从一年级下册开始,教材“专题式”整合内容,每单元均以“导语”点明专题,并由一篇识字课文、4篇或5篇主体课文和语文园地组成。 2.本单元具体分析。以“家庭生活”为主题,安排了《识字2》和《看电视》、《胖乎乎的小手》、《棉鞋里的阳光》、《月亮的心愿》四篇主体课文以及“语  相似文献   

3.
确立训练重点发展学生能力──第八单元教材简析与教学建议新疆教科所特级教师张岚一、单元教材分析小语第四册教材分三大部分,每部分包括“归类识字、看图学文、课文”三个方面的内容。全册教材共分九个单元。本单元由两篇课文《日月潭》、《回声》,一篇阅读课文《看浪...  相似文献   

4.
《拍手歌》是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识字课文.课文语言活泼生动,插图可爱有趣。对此,本文对《拍手歌》文本教学与教学活动设计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5.
新大纲指出: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它是识字的重要途径,有利于提高识字质量,能够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提高听话、说话和作文的能力,能够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知识,发展思维,提高认识,受到思想教育和美的熏陶。 课文是培养阅读能力的主要凭借,也是识字、学词、学句的主要途径。第一册教材共安排课文7篇,识字45个。韵文5篇,其中古诗1篇。新课文有《蒲公英的种子》、《雪地里的小画家》、《哪座房子最漂亮》,其余4篇是现行教材中的保留课文,都经过了语言专家加工、润色,语言更加规范。  相似文献   

6.
王静静 《山东教育》2011,(25):28-29
[教材分析]本组教材围绕"作家笔下的动物"这一专题,编排了中外作家的四篇文学作品,两篇精读课文——《白鹅》和《猫》,两篇略读课文——《白公鹅》和《母鸡》,一则语文园地。前两篇《白鹅》《白公鹅》,是不同作家写同一种动物;后两篇《猫》和《母鸡》,是同一作家写不同的动物。在他们的笔下,高傲的白  相似文献   

7.
【教材解读】本组教材以"大自然的启示"为专题,选编了精读课文《自然之道》《蝙蝠和雷达》,略读课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大自然的启示》,一次综合性学习,一则语文园地。本单元的四篇课  相似文献   

8.
陈青 《小学语文》2009,(1):36-37
[教材分析] 《荷叶圆圆》是人教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快乐的夏天”中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由一篇识字和五篇课文组成,课文内容非常丰富,有表现夏天情形的儿歌,也有描写夏天美景的古诗,有体现夏天情趣的故事,还有介绍相关科普知识的童话。学习本组教材,学生除了要完成既定的识字写字任务,还要通过对不同课文的朗读体验,感受夏天的美,夏天的乐,并由此激发他们对夏天的向往,对生活的热爱!  相似文献   

9.
小学语文21世纪教材(北京版)第四册第二单元的4课《春光明媚的早晨》是一篇识字课,重点是教学生掌握利用熟字加偏旁和去偏旁识字的方法。在识字的同时帮学生建立字、词语和句子之间的关系。课文中写出了这样一个句子:  相似文献   

10.
正斯霞老师的"随课文分散识字"也叫"随课文识字"或"分散识字",作为识字教学的一种流派,它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初。在语文教学整体视野的观照下,"随课文分散识字"形成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教学主张,即把生字词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即具体的一篇篇课文中来感知、理解和掌握,把识字和阅读结合在一起,识字在语境中进行,既利于在分散中巩固,又利于增进对课文的理解。在近50年的实践检验中,"随课文分散识字"一直以其独特的优势而成为识字教学乃至教材编写和课程开发等充分借鉴和运用的一种流派。  相似文献   

11.
一、说教材《珍珠鸟》这篇课文选自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本单元三篇课文分别是《诚实与信任》《珍珠鸟》和《九色鹿》,都围绕"诚实守信"这一主题设计。《珍珠鸟》这篇散文是人与  相似文献   

12.
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教科书(人教版)第四册第三组共有五篇课文,即看图学文《小蝌蚪找妈妈》《骄傲的孔雀》,诗歌《春雨》《雷锋叔叔和我们在一起》,儿童故事《小黄鸡的故事》。其中《雷锋叔叔和我们在一起》和《小黄鸡的故事》是新选的课文。这个单元还有一个口语交际的内容,即《保护有益的动物》。下面就这一组的教学,谈谈自己的想法。一、关于识字教学第三组教材的五篇课文中要求学会的字是61个,要求会认的字是24个。虽然这些生字是在课文中出现的,但是莘乃珍老师在第四册教材说明中强调指出:“低年级阅读教学的主要…  相似文献   

13.
教材分析 《识字6》是一篇用“词串”组成的识字课文。课文写在夏天的夜晚,小丁丁和爷爷、奶奶一起在庭院里纳凉,巧妙地将一组词语组成韵语,读起来朗朗上口。课文配以相应的插图,要求学生在图文对照中识字、诵读,极富生活气息和童趣。  相似文献   

14.
《酸的和甜的》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组教材中的一篇课文。本组教材围绕“怎样看问题、想问题”这个专题,选编了一些能给人以启迪的成语和故事,让学生在阅读中识字,在阅读中感悟生活的哲理。  相似文献   

15.
案例:一篇课文的四种教法在最近的一次语文教学观摩中,四位教师分别执教同一篇课文《阳光很活泼》。教材《阳光很活泼》讲的是一位小学生造了一个"阳光很活泼"的句子挨了老师的批评,回家向父亲诉说,  相似文献   

16.
《狐假虎威》(六年制第四册)是一篇深受儿童喜爱的传统性的寓言故事。根据教材编排意图及课文特点,教学时,除完成识字教学任务外,可着重强化以下几个方面的基础训练。  相似文献   

17.
何美云 《教师》2012,(7):83-83
寓言《坐井观天》是小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教材围绕"怎样看问题,想问题"这个主题,选编了一些能给人以启迪的成语和故事,让学生在阅读中识字,在阅读中感悟生活的哲理。《坐井观天》一课在单元教学中是  相似文献   

18.
张以新  马敏 《山东教育》2011,(10):26-28
【教材解读】"走进田园,热爱乡村"是本组教材的主题。四篇主体课文《乡村人家》《古诗词三首》《牧场之国》《麦哨》和"阅读链接"中的诗歌《在天晴了的时候》,运用不同的色调,展现了如诗如画的乡村田园风景,表达了作者对乡  相似文献   

19.
【教材分析】本组教材围绕“作家笔下的动物”这一专题.编排了中外作家的四篇文学作品,两篇精读课文——《白鹅》和《猫》,两篇略读课文——《白公鹅》和《母鸡》,一则语文园地。前两篇《白鹅》《白公鹅》,是不同作家写同一种动物;后两篇《猫》和《母鸡》,  相似文献   

20.
正一、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材,围绕"观察与发现"这一主题,安排了24篇文章,其中人教版"一主"教材中课文4篇,"两翼"教材《新语文主题阅读》文章8篇,《主题式·经典诵读》诗文12篇。它们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关于观察大自然景物和发现大自然奥秘的。"一主"教材中的《古诗两首》不仅写了诗人观景的所见所闻,还写了从观察事物中得到的启示;《爬山虎的脚》和《蟋蟀的住宅》分别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