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王慧 《今日中学生》2004,(27):13-14
你已经学习《生物》、《物理》等课程,现在又要学习《化学》。你想过吗,怎样学习这些自然科学,才能更有效地获得有关知识?怎样扩大知识视野,开拓思路,提高手脑并用的实践能力(即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些问题需进行科学探究方式的学习来解答。那么什么是科学探  相似文献   

2.
观察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科学探究技能之一。在《科学》课程中,观察也是学生最早认识并实践的一项技能。对于《科学》这门课程来说,观察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说它渗透在每一个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是否懂得如何进行科学的观察,是否具有认真的观察习惯、良好的观察品质,将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探究活动的效果和质量。一、养成观察的心理倾向都说学生的眼睛是“雪亮”的,但是孩子们的眼睛看到的世界并非那么多彩,那么全面。每次问到“你看到了什么?”孩子们的答案总是像走马观花一样的模糊不清。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学生缺乏观察的习惯,用心理学…  相似文献   

3.
据悉从2004年开始,将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初中的《科学》课程,这是一次非常大的课程改革,彻底打破了基础教育阶段分科过细的现象,而把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自然科学通通纳入到《科学》课程中来。新课程中特别强调学生的科学探究,希望学生在科学的探究过程中理解科学知识、学习科学技能、体验科学过程与方法,进而理解科学本质、形成科学态度、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那么什么是科学探究,科学探究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科学探究式的学习应该如何开展和评价,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4.
墨菲先生说,人注定是要倒霉的。这竟成了一个法则,为什么呢?52页的《为什么倒霉的总是我》会告诉你答案的。  相似文献   

5.
据悉从2004年开始,将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初中的《科学》课程,这是一次非常大的课程改革,彻底打破了基础教育阶段分科过细的现象,而把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自然科学通通纳入到《科学》课程中来。新课程中特别强调学生的科学探究,希望学生在科学的探究过程中理解科学知识、学习科学技能、体验科学过程与方法,进而理解科学本质、形成科学态度、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那么什么是科学探究,科学探究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科学探究式的学习应该如何开展和评价,值得思考。一、什么是科学探究学生的科学探究指的是学生在科学学习中用以获取科学知…  相似文献   

6.
中文及答案     
杜倩 《英语辅导》2016,(12):44-47
功能口语 1 谈论学习科目 我们在学校要学习各种课程,你最喜欢什么科目呢? 不过,注意不要偏科喽! 常考口语 What's your favorite subject?你最喜欢的科目是什么? My favorite subject is science.我最喜欢的科目是科学. Why do you like science?你为什么喜欢科学? Who is your art teacher?谁是你的美术老师?  相似文献   

7.
教学设计思路:根据中学《科学》教学过程的特点———突出整合、探究与凸现STS(Science,Technology&Society)教育和信息技术与中学《科学》课程整合的理念,进行整体设计。在前期分析(包括学习背景分析、学习任务、学习者)的基础上并结合中学《科学》课程标准,制定了教学目标,选择和设计了探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共存、小组合作与自主学习兼用的教学策略(包括教学媒体的设计和制作),确定形成性教学评价的方法。在“选择和设计教学策略”环节中,对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内容,主要采用探究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对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8.
人教版科学课本中设置了《衣服的科学》、《水的净化》、《水域的污染和保护》、《溶解、怎样加快溶解》、《生锈和防锈》、《二氧化碳》、《氧气》、《燃烧和灭火》、《物质在变化》等内容。这些内容中蕴含着许多简单的化学知识和化学变化及问题,例如:铁为什么会生锈?怎样防锈?物体为什么能燃烧?怎样灭火?当我们掰开一个刚出锅的馒头时,为什么会看到很多小孔?它们是怎样产生的?……这也正是初中化学教材的部分内容.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注意为学生以后学习初中化学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9.
动脑筋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都会接触到化学.只要你注意观察,勤于思考,努力探究,就会不断丰富自己的化学知识.下面这几个问题,你能做出科学的解答吗?1.腐坏了的鸡蛋为什么会浮在水上?2.为什么海水要到零度以下才能结冰?3.把食盐放到水里以后,溶液的温度为什么会降低?  相似文献   

10.
《新的生命》选自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是在学习三年级上册的《植物》《动物》单元(对一些动植物外部特征进行观察)和三年级下册《植物的生长变化》《动物的生命周期》单元(对动植物的生命周期进行观察)的基础上延伸的学习内容,也意在为学习五年级上册《生物与环境》和六年级下册《生物多样性》作知识铺垫。因此,这一内容在小学科学课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了提高本单元的教学质量,我静下心来,认真研读教材内容,分析课标要求、单元的知识结构、编写意图和编写体例。  相似文献   

11.
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取代了原有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教学大纲》。标准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教学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三个课程理念,并明确要求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具备生物学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  相似文献   

12.
赞科夫说过一段十分精辟的话,他告诫他的学生说:"学习观察并不需要到非洲去,也不需要到西伯利亚去,你们只要在屋子边上那块草地上蹲下来仔细看一看,你们就会发现一个十分惊人的昆虫世界.你们大概不知道蚂蚁会发出声音并能互相交谈……蚂蚁为什么能背起比自己身体重好多倍的东西……睁开双眼,注意观察,令人惊讶的东西就在你身边."世界的一百个、一千个秘密可能就在我们身边.  相似文献   

13.
<正>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生物教学的理论和实践都告诉我们,探究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一。它促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体验科学过程与科学方法,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与价值观,即探索性地学习生物课程,养成  相似文献   

1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就是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指出:“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而构建有效学习动机正是学生自主发展的前提,是促进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造的关键问题。这种学习倡导自我导向、自我激励和自我监控,它特别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有深度的参与;在这种学习中,学生的主体性就体现在他知道为什么学、他想学、他会学。教育心理学认为:人的任何活动一般总是由一定的动机所激发,并指向一定的目的。本根据学习动机原理,结合当前初中化学教育课程改革,对初中化学自主有效学习机制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性学习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被实践证明可行的学习方式。但透过这股热潮,我们不难发现在实施探究学习的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误区。其一:探究无效度只要是学生提出的问题,一股脑都拉出来探究。问题过于烦琐,浪费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势必也会影响课堂效率。一位教师教学《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一课。学习最后一小节时,教师让学生自己读,并提出问题。汇报交流时,学生说了很多:荷叶怎么会是一柄大伞呢?“”为什么要变成大大的荷叶?“”荷叶为什么在池塘静静举着?”“为何说雨点会唱歌?“”嬉戏”是什么意思?…  相似文献   

16.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是人教版高中《生物2遗传和进化》第五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是在学生学习了“基因是什么”、“基因在哪里”和“基因是如何起作用”等问题的基础上对新问题“基因在代代相传的过程中,会不会发生变化”、“为什么会发生变化”、“怎样变化”、“发生的变化对生物会产生什么影响”等的回答和对遗传知识的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17.
在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和初中《生物学》新教材中 ,“科学探究”几乎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那么 ,什么是科学探究 ?组织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应注意哪些问题 ?下面就这 2个问题谈一点个人的认识与思考。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 )中明确指出 :“生物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通过探究活动 ,可以使学生亲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时的相似过程 ,从中获得有关的生物学知识和技能 ,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 ,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因此 …  相似文献   

18.
《生物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不仅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的重要内容,对发展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种论述,深刻地阐明了科学探究在生物课程中  相似文献   

19.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实施建议中提出:在设计科学课的目标时应该注意“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笔者认为:“用教材教”的核心应该在于教师如何创造性地驾驭与拓展教材。因为教材的更新总是滞后于社会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着力于自身知识与技能的更新与提高,做到创造性地运用与延伸现行教材,这样才能让任何时代的教材都能在同期焕发出生机与活力。教科版科学教材中的《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很具探究价值,为此,笔者尝试在新课程理念的指  相似文献   

20.
今年秋季开始,84级建筑、轻化工、机械和管理四个专业的同学即将学习一门新的课程——《电工学》。为了帮助大家学好这门课,下面与大家谈谈有关学习这门课前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一、为什么要学习《电工学》非电类专业,顾名思义,不是搞电的专业,那为什么要学电工学,而且还把《电工学》订为必修课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