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慈善事业发展得好坏影响着和谐社会的构建。目前慈善事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公民慈善意识较差、慈善立法缺失、慈善捐赠不足、慈善组织发展不完善等问题。推动慈善事业健康发展,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从培养慈善意识、加快慈善立法、规范慈善行为、建立多元化筹资目标和方式、加强慈善组织自身建设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中国的慈善事业取得了迅速发展,尤其是个人参与慈善的积极性有了很大提高。实践和研究证明,塑造符合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的现代公民慈善意识,是慈善事业发展的必要途径。对慈善的渊源深入探究,不难发现,现代慈善的起源是宗教慈善,因此在现代公民慈善意识的研究中引入宗教情怀这一概念,对解读现代公民慈善意识有着深刻的意义。作为慈善事业发展的原动力,宗教情怀在促进公民慈善行为,建立健全慈善事业运行机制和形成慈善事业价值评判标准方面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和谐社会背景下的慈善文化建设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慈善事业作为第三次分配,已逐渐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目前中国社会对慈善的理解还不够成熟,慈善事业的发展也刚刚起步.要发展慈善事业,必须要有深厚的慈善文化做根基.建设慈善文化可着力从培育慈善观念、完善慈善制度、搭建执行载体三个层面由内及外,全面切入,从而解决慈善事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切实发挥慈善事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陈兵  和雪 《华章》2010,(33)
公民慈善意识作为公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期有新的内涵.现代公民慈善意识浅薄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强烈要求成为新时期培育现代公民慈善意识的重要原因.作者在对我国公民慈善意识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培育现代公民慈善意识提出了若干思考:慈善始于家庭;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促使传统慈善意识内涵的现代转化;慈善事业的主导机构和宣传部门重点处理好慈善事业的若干关系.  相似文献   

5.
试论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轨迹及其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传统慈善文化历经数千年的传承和发展。在社会转型、经济转制的新历史时期,慈善事业逐渐成为当代中国以公民互助为内涵的社会公益事业。居于主导地位的党和政府要充分发挥引导、监督和保障的功能,用政策和法规等手段解决慈善事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切实发挥慈善事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和谐社会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慈善组织通过帮扶、救助等实际工作,在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方面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认识慈善组织在和谐社会存在的现实基础,积极作出慈善组织发展的战略选择,是关系到慈善组织和慈善事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7.
我国慈善组织由于没有确立独立的法人地位而影响了其自身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慈善法律的缺失和不完善造成了慈善组织建设滞后,慈善组织本身存在的问题影响了民众捐赠的积极性。慈善事业的发展需要实现政府与慈善机构的分离,需要法律制度的完善,需要加强慈善机构的组织建设,以发挥慈善事业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企业慈善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形式。企业慈善实现了社会财富的第三次分配,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企业参与慈善活动,有利于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目前,我国企业慈善还面临许多问题。企业自身的慈善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薄弱,法律法规不健全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慈善事业的发展。为更好地促进我国企业慈善事业的发展,要完善企业慈善的法律法规,强化企业公民意识,营造企业慈善文化的氛围,以及通过全社会的慈善意识,推动企业慈善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陈伟南与广东教育慈善事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慈善事业利国利民,它的发展有内在价值及浓厚的文化推动力。通过阐述陈伟南的爱国主义思想,及兴学育才、崇文重教等慈善品质和行为,有助于继续传承传统价值文化,加强教育慈善事业建设,推进我国文化教育事业更好更快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10.
慈善义工服务是提升人们精神境界、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载体,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随着慈善义工服务项目越来越丰富,服务领域越来越广阔,社会对慈善义工服务的期待越来越高,应该积极探索慈善义工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对义工队伍实行科学管理、实现资源充分利用,进而促进慈善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11.
慈善捐赠是捐赠者自愿将财物等赠送给与自己没有直接利益关系的受赠者,用于公益目的的行为。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将慈善事业列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慈善事业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全面认识其缘起、现状和发展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发现,我国慈善事业发展是多方面的现实要求、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政策支持以及丰富的理论基础其同作用的结果。此外,虽然我国捐赠总额增长迅速,但捐赠水平偏低,捐赠主体和地区差异较大,而且捐赠资源流向相对集中。  相似文献   

12.
慈善捐赠与美国私立高等教育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慈善捐赠是美国私立高等院校的重要经济来源,也是私立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本文对不同时期美国高等教育慈善捐赠的形式和影响方式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梳理,从社会文化、捐赠者和政府政策等三个方面对影响慈善捐赠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慈善捐赠对美国私立高等教育的形成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西方,基督教义下的慈善捐赠重视人的价值,经历了由传统的物质捐赠到服务捐赠再到以组织为依托的专业捐赠的过程,构建了捐赠者与受赠者互为主体的捐赠格局和理念。主体间性的慈善捐赠尊重捐赠者与受赠者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双方互为主体。在全民慈善总动员的时代背景下,对主体间性慈善捐赠的研究,既能够促进慈善理论的丰富和慈善文化的发展,又能够在实践上用来指导慈善事业运作,促进慈善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施行与发展慈善事业的国家,慈善事业在中国有着优良的传统。中国慈善事业的产生于发展,与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联。儒家的"民本"与"仁爱"思想,墨家的"兼爱"理念,道教、佛教的劝善与因果业报之说,这些都构成了传统慈善的思想基础,为慈善事业在中国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5.
In contemporary times, corporate philanthropy is positioned as an effective means to ‘solve’ a variety of social problems. Childhood obesity is one such ‘problem’ that has captured the interests of schools, corporations, industry groups and a number of ‘not-for-profit’ players. In this paper, I critically examine how the private sector uses the notion of philanthropy to shape school-based solutions to obesity and unhealthy lifestyles. By conducting a critical ethnography in two New Zealand primary schools and drawing on Foucauldian notions of government and ‘practices of assemblage’, I illuminate how a number of organisations officially planned to employ philanthropy as a means to govern others, as well as what actually happened when these plans met their intended targets: children, teachers and principals. Although corporations, charities and schools were assembled together through their combined ‘will to give’, the notion of philanthropy helped to re-assemble and re-invent private sector organisations so that they were seen to be socially responsible, healthy, and even educational. Philanthropy also worked to mask private sector players less altruistic interests: branding, public relations strategies, avoidance of stricter regulations and legislation, and the desire to profit.  相似文献   

16.
慈善是一种维系人类共在、共融、共进、共荣的文化纽带。现代大学慈善文化要突出真正的他者意识、普遍的休戚与共感和强烈的人文关怀观念。现代大学的慈善氛围、大学教师的慈善担当、管理规范的慈善引导共同构成了大学慈善文化建设的主体。大学慈善文化建设要着力于大学生慈善观念的培养、慈善心理的引导和慈善行为的塑造。在现代大学慈善文化建设中,我们要深度挖掘慈善文化的意蕴,努力拓宽慈善教育的人文视域,积极营造慈善文化环境,由此而实现青年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大学校园环境的健康稳定并引领社会的和谐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17.
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在1859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双城记》,是他创作巅峰时期的作品。作家以这部小说来宣扬人道主义,褒扬和歌颂人道主义的精髓———博爱。博爱是狄更斯自身的精神追求,也是《双城记》的核心思想。西德尼.卡顿不仅仅要拯救露西,拯救曼内特一家,而且要抗衡杀戮的逆流,呼唤人类的良知。一个被社会排挤、遗弃的青年,却以自己年轻的生命,以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来救赎社会。卡顿的救赎,是狄更斯在《双城记》中所重点刻画的。狄更斯如实地以无限的深情描述了卡顿赴刑的场面,完成了卡顿由死颂生,由死到生的辩证转化。  相似文献   

18.
慈善事业是以爱人为基础,在自愿之下,向社会的弱势群体提供一定的无偿的物质和精神援助,而使弱势群体的基本生存需要得到满足的社会行为,在某种意义上就是爱人和富民的行为。《论语》中的"爱人"思想具有爱每一个现实中的人的博爱精神,且"爱人"的实现具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实践意识,更具有立己立人、达己达人、欲己欲人的社会道德责任;其"富人"的思想具有"使民以时"、"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要少收赋税的内容。它们对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大力发展中国的慈善事业的今天,可以汲取它们的精华,以便更好的发展现代慈善事业,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大再次强调要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怎样使公民政治参与有序扩大?成为摆在社会科学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仅从我国传统政治文化对当代公民政治生活的影响;公民文化的内涵和我国社会主义公民文化的特点;我国公民文化培育三个方面对此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中国慈善事业的产生及其发展,与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联.先秦时期,孔孟、老庄等诸子学说体系里即孕育着慈善思想的精蕴,譬如儒家言"仁爱",道家言"积德",墨家言"兼爱".两汉以后,佛教的慈悲观、业报说和功德观也是中国社会慈善事业兴起、发展的思想渊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