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着眼点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立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全面和谐。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中的新农村建设,要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发展,通过加大对农村的公共财政投入,全面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化进程,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浅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村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农业大国,社会生产力比较落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这是我国的国情。党中央根据科学发展观原理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多予少取放活、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把我国农村发展纳入整个现代化进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繁荣农村文化事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一个民族的魂。没有文化的发展就没有灵魂的发展。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软力量,是其他社会要素无法替代的。要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既要大力推动城乡社会经济的均衡发展,还要大力推动城乡文化事业的均衡发展,尤其是大力推动农村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3.
农村服务业是实现农业产业化、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和农村城镇化的客观需求和保障,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农村服务业要贯彻科学发展观,以市场为主导,以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村居民生活需要为目的,统筹城乡服务业资源,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为构建和谐农村,通过资源盘活、整合资金、运作市场方式,大力发展农业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发展现代机械化的农业的同时,对黑龙江省农村财务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通过分析黑龙江省农村财务管理的现状,并针对实际问题提出相应的改善对策,因而提高农村整体的资金与价值流向,有利于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财会事业的发展,为确保农村财会合理管理和改善村屯环境,优化公共服务,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努力实现黑龙江省新农村建设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是指以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平台,以城乡结合部为重点,统筹规划,整合各类涉衣资金和社会投入资金,对农村田、水、路、林、村、房等采取综合整治措施,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村容村貌,推动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  相似文献   

6.
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对农村进行现代化改造。城市是经济发展的引擎和现代化的动力。城市反哺农村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途径。“以城带乡”而论,新农村建设有三种模式:近郊的城市化或称城乡一体化;远郊的小城镇化;偏僻山区的生态化。所以说,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农村,但出路在城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构建城乡共同经济社会空间,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7.
刘洋 《科技创业月刊》2010,23(6):11-12,1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和谐社会,必须抓住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统筹城乡发展.通过时常德市发展文体生态园的实证分析,提出了在经济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农村地区通过统筹城乡发展、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让农民从事非农产业、提高农民收入、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的新农村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业经济是关键,要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农资金结构,通过参与、扶持农业担保公司的路径,增加财政资金对农业生产性领域投入,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加快发展,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产业支撑和物质保障。为解决农村、农民发展农业项目贷款难的问题,信阳在市、县、乡三级财政的基础上组建了贷款担保中心,本文以信阳市为例对如何建立财政担保中心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城镇化是现代化发展战略的关键步骤,也是表现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城乡一体化是我国以城带乡新农村建设发展的新方向,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实现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保证。本文针对影响新农村建设的问题进行分析,从城乡一体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关系角度入手,提出几点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城乡统筹是要把挖掘农业自身潜力与工业反哺农业结合起来,把扩大农村就业与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结合起来,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稳步推进城镇化结合起来,加快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形成城乡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的发展阶段。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地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这一重大举措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问题是提高农业生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撑和引领。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农战略,要完善国家农业创新体系建设,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也是全国政协委…  相似文献   

12.
当前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在很大程度上是信息获取不平衡造成的。特别是城乡之间存在的“数字鸿沟”,是造成城乡贫富差距拉大、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的重要原因,也是影响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社会协调进步的重大政治问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以农村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带动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缩小城乡差距,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1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宏伟目标,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然而新农村建设是一个伟大的系统工程,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新农村建设需要农业的产业化、市场化、农村的现代化,促进农业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经济型转变,从而推进农村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实现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并向城乡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国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已实施了三年,本文通过调研发现当前各个高校以不同组织形式和运作模式都开展了有益的探索,体现出公益性服务与市场化服务齐头并进、学生培养与农技服务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与此同时,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又面临着职称改革难以有效激励教师开展推广、经费管理严重影响教师参与农村科技服务的积极性、院地合作的稳定性不足等问题。本文认为采用市场化的方式推动高等院校农村科技服务,能够弥补公益性服务的缺陷,激发教师参与农村科技服务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使新农院与政府主导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开展竞争并互为补充,推动中国农村科技服务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15.
"政社分离"是政府简政放权、职能转移的必然要求,科技社团在政府职能转移中承担着服务社会及参与经济建设等职能,科技社团应该主动作为,寻找机会,加强自身建设,实施公司化运作、品牌化经营、精细化管理,主动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及民生科技进步的时代大潮。  相似文献   

16.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党中央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描绘的美好图景,其重中之重是生产发展,而农村生产要发展,就要求农村的农业要实现由追求量变向质变的跨越,要应对入世挑战,要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要对农业经营理念、运行机制、生产手段、经营模式等进行一次重大变革。换言之,就是加强农业标准化建设。  相似文献   

17.
农村宅基地置换有效协调了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间的矛盾,兼顾了城市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本文应用SCM等利益相关者理论与方法,在对海门市进行了实地调研和农民访谈基础上,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结论:①农民、村委会和市、县、镇政府之间利益冲突是农村宅基地置换的主要矛盾;②在利益一致的基础上.政府和农民通过交易方式来解决利益冲突,研究区通过以城镇化和项目带动为代表的政府主导农民参与的模式,以及以新农村建设为代表的农民主导政府支持的模式来解决这一矛盾;③政府主导农民参与的模式下,征地和置换相结合,主要为城市开发提供用地,资金主要由政府筹措,土地利用效率较高;农民主导政府支持的模式下,资金靠农民自行筹措,置换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符合传统的农村居住观念.  相似文献   

18.
基于SCM的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宅基地置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丰  陈江龙  黄天送  郭垚 《资源科学》2009,31(8):1378-1385
农村宅基地置换有效协调了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间的矛盾,兼顾了城市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本文应用SCM等利益相关者理论与方法,在对海门市进行了实地调研和农民访谈基础上,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结论:①农民、村委会和市、县、镇政府之间利益冲突是农村宅基地置换的主要矛盾;②在利益一致的基础上.政府和农民通过交易方式来解决利益冲突,研究区通过以城镇化和项目带动为代表的政府主导农民参与的模式,以及以新农村建设为代表的农民主导政府支持的模式来解决这一矛盾;③政府主导农民参与的模式下,征地和置换相结合,主要为城市开发提供用地,资金主要由政府筹措,土地利用效率较高;农民主导政府支持的模式下,资金靠农民自行筹措,置换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符合传统的农村居住观念.  相似文献   

19.
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物品,已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中之重,而资金的筹集是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源头。综述了国内相关研究后构想了我国农村多渠道公共物品融资模式的建立。  相似文献   

20.
当前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在很大程度上是信息获取不平衡造成的。特别是城乡之间存在的“数字鸿沟”,是造成城乡贫富差距拉大、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的重要原因,也是影响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社会协调进步的重大政治问题。竞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以农村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带动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缩小城乡差距,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